“长官,克拉克空军基地的消息,日本航空兵空袭了机场,所有的战机全部被摧毁了。”汉克放下电话,对麦克阿瑟说道。
所有人沉默了,特别是布里尔顿少将。他怨恨地看了一眼参谋长萨瑟兰,嘴角动了动,什么也没说。
远东陆军航空兵的大部分战机一弹未发就被消灭在了机场上,吕宋岛的制空权现在是日本帝国的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远东空军的战机仅能零星出击战斗,且损失巨大,麦克阿瑟后来被迫将剩余战机调往澳大利亚。
却说克拉克机场,赶到机场的救护人员和消防队忙着扑灭大火、救治伤员。李清点自己的手下,一个不少。不过只剩下一辆吉普车,带不了武器班这么多人。
李想办法弄来了一辆吉普车,车的主人可能已经被炸死了。李让所有人挤上两辆吉普,然后一路赶回马尼拉。
此刻,日本陆军和海军航空兵正在吕宋岛上空肆虐,轰炸机和俯冲攻击机袭击了岛上包括伊巴在内的所有机场,并且轰炸了马尼拉的市区及美军军营。麦克阿瑟的夫人和他们的儿子躲在住所里,擅抖着祈祷着上帝,而外面的菲律宾民众早已经乱作一团。
吉普车赶回马尼拉外的军营时,已经是接近晚上的时间了。菲律宾师作为总预备队,被麦克阿瑟要求立即在马尼拉北郊部署防御,F连所在的45团负责扼守北部的公路隘口。
李回到连部,等他的是副连长博尔斯中尉。博尔斯告诉他,就在两个小时前,拉夫中尉连同连队里的许多人都已经被日军的炸弹炸死了,现在F连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日军空袭马尼拉时,有零式战机携带炸弹袭击了菲律宾师的军营,F连和另一个团的一个连队损失较大,很多士兵是在训练场上就被扫射打死。
博尔斯中尉是个不错的人,至少李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新任连长的担子不小,他手上只有几十个人,却要防守两座主要的大桥,以掩护之后的大部队撤往巴丹半岛。李建议他将自己手中的4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分成两组,部署在两座大桥,配合步兵防御。
博尔斯同意了他的计划,何声耀的小组按照李的安排前往最北处的大桥,在桥头构筑了堆沙袋挖散兵坑,将重机枪架好,备足了弹药。并在大桥上安放了炸药,准备随时炸桥。
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中,4个二等兵度过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晚。
12月8日至10日,日军继续轰炸吕宋岛的美军目标。10日,日军轰炸机突袭甲米地美军亚洲舰队基地,炸弹击中了存放着新型鱼雷的仓库,还炸毁了两艘潜艇。哈特上将就在600米外的司令部
看着海军基地火光冲天,他知道,对抗日本舰队的王牌完蛋了。
同样被轰炸的还有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亚洲舰队已经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哈特上将不得不命令舰队南下前往荷属东印度避战,制海权拱手让出。
本间雅晴的头两把板斧抡掉了麦克阿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第三把斧就是强行登陆了。
轰炸甲米地海军基地的同一天,日本陆军第14军第48师的田中和菅野支队兵分两路在吕宋岛北面阿帕里和西海岸维甘发动登陆,来势汹汹的他们一登陆就击溃了温莱特将军指挥的菲律宾军队。12日,日军第16师的木村支队在东南端的黎牙实比登陆。三队人马上岸后立即夺占当地机场,以方便航空兵做前进机场,也对马尼拉形成了合围之势。
不过,麦克阿瑟看出了端倪,这三支兵力登陆只不过是为后来的大规模登陆行动做掩护的牵制性攻势,于是并没有动大部队。
目前吕宋岛上麦克阿瑟把他的陆军部队分成几个集团,分别防御菲律宾群岛的几个不同地区,准备实施滩头防御。它们是:
乔纳森·温赖特将军指挥的北吕宋部队(被视为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负责防守:阿帕里、维甘滩头阵地;最有可能成为日军主力登陆地区的马尼拉西北110英里的林加延湾海岸;最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战斗的中央平原地区;作为美军一旦撤退的防御阵地巴丹半岛。
乔治·帕克将军指挥的卢塞纳部队。负责防守比科尔半岛。
艾伯特·琼斯将军指挥的南吕宋部队。负责控制巴丹到黎牙实比的海岸。
切诺·韦恩将军指挥的米沙鄢部队。负责防守中部岛屿。
威廉·夏普将军指挥的棉兰老部队。负责该岛的全部防务。
这时,远东空军已被摧毁,亚洲舰队已经撤走,制空权和制海权已经落入日军之手。在失去了赖以实施近海防御重要支柱的情况下,麦克阿瑟仍旧抱着他的滩头决战方案不放。他认为作战还刚刚开始,按照美国多年拟制的橙色计划,美国本土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他期待着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事实上,罗斯福总统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亲自发电报说“正在组织援兵”。但是,麦克阿瑟所盼望的一切救援不久就成了泡影。12月中旬,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因为担心日军舰队的拦击,取消了海军一切援助菲律宾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