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9400000024

第24章 昭宣中兴 辅政功臣 霍光(2)

这个会议是霍光辅政后的一次大型国家议政会议,是霍光施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霍光的领导与指示下会议进行了半年之久。会议的内容,最后由桓宽以会议纪要的问答形式,整理成《盐铁论》六十卷,这部丰富的会议纪要,至今仍然是研究西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经过朝廷中有几个大臣就把霍光看作眼中钉,非把他除去不可。这场讨论,汉昭帝于是年七月,下诏“罢榷酤”和取消“令民共出马”的规定。废除了盐铁官营、均输等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整了阶级关系,从而使汉朝的经济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虽然他是为了统治阶级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实际上达到了维护人民利益、安抚百姓、稳定社会的良好效果。“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致使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这是班固在《汉书》中对当时情况的评价,由此也可证明罢废盐铁官营的必要。

汉昭帝在位13年,由于霍光的辅佐,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经济继续发展,国内富足民生国力逐渐恢复充实,体现了他关注民生、重视百姓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同时对外也重新恢复了与匈奴的和亲关系使“四夷宾服”,为国家减少了战乱。这些措施对于稳定武帝后期以来动荡不安的局势,恢复社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为汉朝的巩固,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都奠定了一定基础。昭帝死后,汉朝的政局曾一度发生混乱,但由于它的政治基础比较稳固,政局在短暂的混乱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

粉碎政变巩固政权

争权夺利的斗争本来就是封建宫廷中的一个顽症。

霍光掌管大权,必然招来其他也想掌权人的怨恨,加上霍光平时坚持制度和原则,办事又严谨认真,这就更让一些人感到霍光处处碍手碍脚,使他们不能为所欲为,是他们争夺权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所以,勾心斗角的事接连不断,使霍光应接不暇。朝廷中有几个大臣就把霍光看作眼中钉,非把他除去不可。想与霍光争权的第一个人就是辅政大臣左将军上官桀。他和霍光本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上官安的妻子就是霍光的大女儿。上官桀的孙女(即霍光的外孙女)和汉昭帝年龄相当,为了跟霍光争夺权力,上官桀想把孙女儿嫁给昭帝,将来可立为皇后,使他成为皇亲国戚。上官桀父子与霍光商量此事,霍光秉公办事,不同意他们的想法,于是说,你的孙女儿也就是我的外孙女,现在太小才六岁,还没到结婚年龄就送进宫中去,这样做不合适,朝中官员会有议论的,说咱们谋私利,徇私情。霍光这种一心为朝廷的作法,本是辅政大臣应有的品德,但是,上官桀父子却为此事怨恨霍光。上官桀父子碰了霍光的钉子后并不死心,想办法另找门路,一心要把几岁的小女孩送进宫中去。他们知道汉昭帝从小就失去母亲(被武帝赐死),由姐姐长公主照顾,所以一直很听长公主的话。于是他们就托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去求长公主出面周旋。长公主听了丁外人的话就同意了,因为昭帝当时只是一个小孩,长公主同意了,他也就同意。这样上官桀的孙女儿就顺利地进宫为婕妤了,只几个月时间又被立为皇后。

从此,上官桀父子成了皇亲国戚,在朝廷的地位更加尊贵显盛了。他们非常感激长公主和丁外人的帮助,于是就想通过请求给丁外人封侯,来报答他们。这很明显就是想牺牲朝廷的利益来给自己作人情,而且这样封侯又不符合汉朝的制度。当他们与霍光商谈此事时,霍光拒绝了他们,仍然坚持“无功不得封侯”的原则。霍光坦率地对告诉他们说:“汉高祖在世时立下的规矩就是,‘无功不得封侯’,现在丁外人没有为朝廷立什么功,你们要封他为侯,又不能拿出为他求封的理由,这怎么能行呢?”无论上官桀父子怎么说,霍光就是不同意。上官桀没有办法,不得不降低要求说:“那就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皇帝身边的官员)总可以了吧!”霍光又不顾情面断然地回绝说:“那也不行,因为丁外人在朝廷里声名狼藉,什么官爵都不能封,请你以后不要再提了。”

上官桀父子在霍光那儿碰了几次壁,又气愤又羞愧,就跑到长公主和丁外人那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气,使长公主和丁外人也对霍光恨得咬牙切齿。为了拔除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想办法排挤霍光。上官桀父子和长公主等人暗地里联络朝中反对霍光的力量。当时担任御史大夫的桑弘羊,凭借在汉武帝时期,曾建议创立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制度,支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加上他又善于理财,多次给国家开辟财源,他就以为朝廷立过大功为资本,总想为子孙在朝廷里谋求一官半职。霍光对桑弘羊的请求同样也是不予答应,并告诉他说,朝廷赏赐你,是因为你有功劳,但是你的子弟要想做官,他们就必须凭着自己的本事才行,而不能依靠你的功劳做官。

霍光这种敢于蔑视权贵不徇私情的做法,不仅能够防止这些贵族和功臣的私欲膨胀,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朝廷的腐败和堕落。有利于统治的公平和清廉,本来是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但是,晚年的桑弘羊居功自傲,不甘居于霍光之下,且和霍光已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现在又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提出的非分要求被霍光拒绝后,气愤不已,认为霍光是有意刁难,很怨恨霍光。霍光一下子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下决心要打倒霍光,夺取大权。汉昭帝的同父异母兄长燕王刘旦,因为没有当上皇帝,心里老是怨恨不已,还迁怒于霍光,当然也想把辅政大臣霍光打倒。这就形成以长公主和燕王刘旦为首的两股政治势力。他们估计到依靠各自的势力还不能够推翻汉昭帝,只好暂时联合。按照上官桀的计划,先利用燕王刘旦的身份,发动政变,到政变成功之后,再除去燕王刘旦,由他来掌握朝政。这个暂时联合起来的政治集团,自然要把矛头首先指向阻碍他们夺取政权的霍光。就这样反对霍光的势力和燕王刘旦相勾结,密谋策划先挤垮霍光,再废昭帝拥立燕王为帝。燕王刘旦恨不得马上当皇帝,加紧了政变的准备工作并将夺取帝位的赌注押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夺取帝位。还催促上官桀等人早点想办法动手。他们想方设法要陷害霍光,总是在不停地窥测动静,以便寻找机会趁早下手。

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汉昭帝十四岁那年,有一次,霍光检阅羽林军(皇帝的禁卫军),还把一名校尉调到他的大将军府里。上官桀他们就抓住这两件事,采用“清君侧”的故伎,假造了一封燕王的奏章,派一个心腹冒充燕王的使者,送给汉昭帝。那封信上大意说:

大将军霍光检阅羽林军的时候,坐的车马跟皇上坐的一样。他还自作主张,调用校尉。这里面一定有阴谋。京都附近道路都已经戒严;霍光将被匈奴扣留19年的苏武召还京都,任为典属国,想要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调动所属兵力。所有这些,是为推翻昭帝,自立为帝。

并声称燕王刘旦为了防止奸臣叛乱,愿意离开自己的封地,回到京城来保卫皇上,免得坏人作乱。上官桀企图等到霍光外出休假时,将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而后再由他按照奏章内容来宣布霍光的“罪状”,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共同胁迫霍光下台,从而废掉汉昭帝。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当燕王刘旦的书信到达汉昭帝的手中后,却被汉昭帝扣押在那里,把它搁在一边不予理睬。次日早朝,霍光上朝,也已经知道了上官桀的举动,就在张贴着那张汉武帝时所绘“周公负成王图”的画室之中,不敢去朝见昭帝。汉昭帝在朝廷中没看见霍光,就向朝臣询问,上官桀乘机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他不敢来上朝了。”昭帝十分平静,随即召霍光入朝,霍光一进去,就脱下帽子,伏在地上叩头请罪:“臣罪该万死!请皇上发落。”汉昭帝弗陵果断地说:“大将军不必紧张,尽管戴好帽子,快请起来。我知道那封书信是在造谣诽谤,你是没有罪的,是有人存心陷害你。”

霍光磕了个头,又惊又喜地问:“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汉昭帝说:“这不是很清楚吗?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长安附近,调用校尉还是最近的事,一共还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怎么能知道这些事?就算是知道了,马上写奏章送来,也来不及赶到这儿。如果你要调动所属兵力,时间用不了十天,燕王刘旦远在外地,怎么能够知道呢!再说,大将军如果你真的要叛乱,也用不着靠调一个校尉如此大动干戈。这明明就是有人想陷害大将军,燕王的奏章是假造的。”十四岁的昭帝一语揭穿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所有在朝大臣都对昭帝如此聪明、善断表示惊叹和佩服。汉昭帝把脸一沉,对大臣们说:

“你们要把那个送假奏章的人抓来查问。”上官桀害怕昭帝追查得紧,他们的阴谋将要败露,就对汉昭帝说:“陛下就不必再追究这样的小事情了。”从这时起,汉昭帝就对上官桀这一伙人起了疑心,但他们还是没有收手,经常在刘弗陵跟前说霍光的坏话。刘弗陵已经不信他们所说的话,于是警告他们:“大将军是先帝临终前托付的忠臣,他辅佐朕治理国家,做了很多事情,天下百姓有目共睹,以后如果有人再毁谤他,朕一定从严处罚,绝不宽恕。”可见,刘弗陵年龄虽然小,但是却知人善用。

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揭穿之后,失去了昭帝的信任,就决定干脆誓死一拼,从阴谋走向阳谋,准备发动武装政变。他们计划,由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他们布置好埋伏,准备在霍光赴宴的时候刺死他,又派人通知燕王刘旦,叫他到京师来。上官桀还打算在杀了霍光之后,再废除汉昭帝。就在这危急关头,长公主门下一名管理稻田租税的官员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向大司农杨敞(司马迁之婿)告发,杨敞转告了谏议大夫杜延年,于是上官桀等人的武装政变计划被昭帝、霍光掌握了,所以在这一政变未发动之前,就先发制人,统统逮捕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政变的大臣,诛灭了他们的家族。

长公主、燕王刘旦得到消息,自知不能被赦免,先后自杀身亡。一生严谨、公正的霍光在朝廷安危的关键时刻,冷静、果断地帮助昭帝粉碎了政变,保持了西汉王朝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霍光的辅政地位也得到了稳固和加强。十二岁的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很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被废黜。

拥废新帝一心为国

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仅有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就害病死了。那一年,上官皇后也才只有十几岁,还没有生孩子。汉昭帝的其他后宫,也没有生过儿女。那么,又该让谁来继承皇位呢?这是霍光等公卿大臣面临的困难问题,也是关系朝局稳定的关键问题。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大臣们主张立刘胥做皇帝。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不同意,因为刘胥这个人太荒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他行事不检点,有失皇家体统。汉武帝生前就很不喜欢他,而且也不放心刘胥。霍光看到有个郎官的信说:“立皇帝不一定考虑辈分的大小,主要看他合不合适,只要合适,哪怕立晚一辈的也应该是可以。”霍光同意,就把这封信转交给丞相杨敞,请大臣们讨论。经过商议最后的结果,大家都主张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让他来继承帝位。于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书,派少府乐成、总正刘德、长史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请他到长安来即位。

但是当时霍光并不了解,昌邑王刘贺,也是个浪荡子弟,荒淫无度。在为汉武帝治丧的时候,他竟然还敢带着随从去打猎。因为按着当时有关规定,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过。他手下有个叫王吉的中尉,因为这件事,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虽然他赏给王吉五石酒币,五百斤牛肉,表示一定要改过自新。但是事过之后他还是老样子,总也改不了,仍然和以前一样放纵。昌邑王手下有个叫龚遂的郎中令,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也曾多次苫苦地规劝他要守规矩懂礼仪。当他听得不耐烦了,就双手捂着耳朵朝外跑。他一边跑,一边还嬉皮笑脸地说:

同类推荐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热门推荐
  • 鬼亡者

    鬼亡者

    为了寻找遗失的宝物,她只身一人来到人间,却有了诸多朋友的帮助,聚齐五块碎片之日就是与同伴分离之时,然而在离开的那一刻,她却动摇了。一个小女孩脆脆的声音“师傅,再留下来陪陪我们吧。”
  • 爱你尽在不言中

    爱你尽在不言中

    言诺自幼热爱摄影,上了A大的唯一心愿便是加入摄影社团,整个大学门槛最高,考核最严,人员最少但个个身怀绝技的社团,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为之前赴后继,趋之若鹜,因为那里有一位才貌双全的神秘社长大人。而言诺,因为拍摄了一张猫和少年的照片而成功进入社团。相传社长大人是禁欲系高冷男神,为何独独对她坑蒙拐骗无所不用?以尝到成功喜悦的言诺,却因为拍了一张社长大人丑照被社长大人缠上了。“拜托,不久一张丑照至于怀恨在心吗?”社长大人:“不是怀恨在心,只是钟情于你。”
  • 缥缈神诀

    缥缈神诀

    广袤无垠的魔灵大陆人类、魔兽、海兽三足鼎立大陆一隅,经脉闭塞,命不久矣的孤儿张幻巧合之下获得神级残缺功法《缥缈神诀》的基础篇从此走上一段补全功法、脱胎换骨的精彩人生之旅在人类与魔兽大战中他居功至伟,被尊为缥缈武神,世所景仰。
  • 星宿君

    星宿君

    天界一片大乱,天帝绉绉眉头望向低下讨论不断的天臣最后锁定在行宿君身上“星宿君你怎么看。”“怕微臣有心而力不足。”天帝大怒:好呀!仗着自己还有个老爹以为自己就真的不敢动他了吗?“那我养你们是为了让你们吃饭的吗。。
  • 超级异能老总

    超级异能老总

    一名三流大学生蓝玉,被金丹修士元神附体,,被迫开始修仙。机缘巧合,和京城四大美女产生暧昧关系。修真界险恶,社会竞争激烈。生存还是毁灭?
  • 麒麟雪的传说

    麒麟雪的传说

    千年一梦,让她从现代的回到了异世,刚见到母亲就被一场大的海难骨肉分离,天意OR人为?七岁的自己和一个生病的哥哥外加怪物小孩一枚,如何荒岛求生。历尽坚难回到家园,离奇的身世和奇异变身让人目瞪口呆,看她如何风生水起玩太极!
  • 青春学院季

    青春学院季

    一个长相出众的白霄染,一个家财万贯的沐清翼,竟同时爱上了一个长相平平,家境平平的杨贝倍。在一个十分有空间限度的空间--学校,他她他三个人的爱情要以什么方式发展?
  • 胜者为王之锋芒毕露

    胜者为王之锋芒毕露

    如果可以,我愿为你披甲挥戬破四方;如果可以,我不愿挥袖撒泪盼君归。江湖路上,情义重。义字当头,情入怀。--------这一刻,我只为你披甲挥戬破四方。
  • 大秦上将军

    大秦上将军

    东方唯,转世在秦时明月的世界,在哪里,他是帝国的将军,杀人无数。在妖精的尾巴的世界里,他是代表破军的星灵,是杀戮的使者。(这书初开始的时候就想写成无限流,暂定的有三个世界,目前在秦时明月,以后会出妖精的尾巴。还有一个我想试试原创世界。其他的还在构思中。)
  • 疯狂魔物盒子

    疯狂魔物盒子

    瑞修斯:“至高之魔神啊,请赐予我伟大而又强大魔物吧!!!”噗揪!!!“......"“伟大的我史莱姆迪克参上。”一坨软绵绵黏状物体。“伟大的我蝙蝠君......"......都是些什么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