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上司说出不恰当的或者蛮不讲理的话时,如果下属敢于冒犯“龙颜”,直言“你说错了”,能认真地准确地反驳上司,上司反而更会欣赏你。因为一味沉默、顺从上司,只能表明你没有自己的主张,只是个机器人,或者你只是听而已,却不一定“从”。这样一来,你的上司永远搞不清楚你在想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他自然不会愿意和你建立、培养亲密的关系。
所以,不管彼此关系如何,不管对方是谁,即便是最密切的关系,是你最迫切需要得到支持的人,只有对方错误了,触犯了自己最根本的原则问题,或者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事情,你就应该认真指出,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他真的错了。这样,他才明白你的真诚,这样将有助于我们建立纯正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愉快地面对他人误解
误解往往在于人之间相互不了解、不理智,未能多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又极为冲动的情况下发生。误解一旦开始,就往往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由此,又会使误解越陷越深,最终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个年轻人结婚后,他的太太因车祸而死,留下一个孩子。他因为忙于生计,不能很好照看孩子,就特意对家里的狼狗进行了训练。那狼狗聪明听话,很快就能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喝了。
有一天,他出门去了,让狗照顾孩子。后来因遇大雪,他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匆匆忙忙赶到了家。狗立刻叫着迎接主人。当他打开房门,发现竟然到处是血,连床上也是血,孩子却不见了,而狗就在旁边,满口也是血。年轻人以为狗的狼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他大怒之下,拿起刀就把狗劈死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孩子的声音,又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他抱起孩子,发现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的身上,后腿上的肉没有了,而不远处竟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原来,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这真是可悲的误解。人对狗所发生的误解,尚且有如此可怕的后果,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误解通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避免误解就必须事先将问题弄清楚再下结论。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主观,以致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甚至造成一些对他人的误解及伤害。
如果你去查看一些杂志,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咨询专栏,就会发现因为误解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彼此人际关系的事例比比皆是。
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被人误解、误会,当然是指别人对我们保持的负面印象、负面了解。比如一个人事实上属于诚实的人,可是却因为与人有隙而被污蔑为爱撒谎、没实话,那样当事人就会非常生气。被人无中生有地污蔑,没有人会表现得欣喜异常。
尽管如此,即使被人污蔑,使得大家对你抱有负面印象,你也不必总是因此懊恼不已,更不能去四处游说,力图向大家证明自己的清白。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与事实总会证明一切。如果误会你的人是素未谋面的人,在“负面印象”的反作用下,只要你们有机会见面,他所认识到的你的负面印象、不好的言辞,就会不攻自破,好印象也自然会随着建立起来,甚至他会去帮助你证明清白一一我见过某人,人不错,绝对不是某某说的那样。
如果在公司里,你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就不厌其烦地逐一去更正,恐怕不用几天,你就会令人烦不胜烦。所以,当你面对流言蜚语,不仅不能恼羞成怒,反而要愉快地面对,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样你的同事就会认为——这真的只是流言而已,他并不是那种人。于是就根据自己所见到的事实,主动和你维持和睦关系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保持着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如果你知道你所要见的人对自己抱持着某种误解,就会担心你的言谈举止会不会莫名其妙地与他的误解暗暗契合。其实,这种情形大多数只是你杞人忧天,是你的自我认定。如果想继续保持自己的日常作风,不让对方对你的误会加深,你所采取的第一个应对措施,就是抛弃那种不利于自己的念头。如果万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你认为自己无意中的行为或者措辞让对方加深了误会时,请不要马上辩解,可以等待你们的下次见面。但是下次碰面却绝对不可以因为这次的非正常表现而扭捏,应该大方地与对方正面接触,就像你们之间未曾有过误会那样。
如果你躲闪、回避,无疑就是在承认对方的误解;反之,对方则会明白——原来上次的事情是自己的误解。
所以,我们忠告大家,对于误解你的人,不论是初次见面的人,还是老朋友,都不要马上去为自己辩解,而应该让误解不攻自破,愉快地面对它,因为误解的情形愈严重,随着交往的进展,对方的印象也会相应地大幅逆转。所以,罗德·艾尔才说:如果被误解,不要怪别人,应该找自己的问题,因为你才是给别人传达自身信息的最佳人选。
通过争论可以强化彼此的关系
1754年,在弗吉尼亚州议员的选举中,时任上校的华盛顿因为和威廉·佩恩支持的候选人不同而产生矛盾。
有一天,他们两人碰面后即展开唇枪舌剑,情急之中,华盛顿说了一些过头话冒犯了佩恩。佩恩觉得自己受了侮辱,火冒三丈,一拳将华盛顿击倒在地。就在华盛顿的部下围上来要教训佩恩时,华盛顿忽然清醒过来,劝阻部下一起返回了营地。
第二天,华盛顿派部下给佩恩送去一张便条,约他到一家酒馆见面,解决昨天的事情。佩恩看了便条大吃一惊,以为华盛顿要和他进行生死决斗,但为了怕留下胆小鬼的名声,便在做好了决斗准备后,按时去酒馆赴约。佩恩赶到酒馆时,一见华盛顿就傻眼了。华盛顿没带一兵一卒,也没带决斗的长剑或手枪,而是一副绅士装扮,见佩恩进来便迎上前去握手,并真诚地说:“佩恩先生,人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错。昨天的事是我对不起你,不该说那些伤害你的话。不过,你已经采取了挽回自己面子的行动,也可以说是我已为我的错误受到了惩罚。如果你认为可以的话,我们把昨天的不愉快统统忘掉,在此碰杯握手,做个朋友好吗?我相信你不会反对的。”
佩恩听了万分感动,他紧紧握着华盛顿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华盛顿先生,你是个高尚的人。如果你将来成了伟人,我将是你永久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一对完全有可能成为仇敌的人做了朋友。同时,佩恩也说对了,后来华盛顿果然成了美国人民世代崇敬的伟人,佩恩也至死都跟随着华盛顿。
勺子难免碰锅沿。无论是为了公事或是私下里的交往,天长日久,难免会磕磕碰碰、恩恩怨怨,但是如果此时,我们能够把纷争仅仅看作彼此见解的不同,看作思考方式的分歧,而不让纷争升级,直接影响到彼此正常的关系,那么双方的关系肯定会“不打不相识”,甚至打出患难之交来。
一般情况下,两人初次见面,都会以温和的、无关彼此痛痒的话题来打发时间。可是,对于那些颇为熟悉的人,我们却时常争论,或者彼此发难,进入一个不争论个是非分明就不罢休的状态。
然而,到彼此出现极大裂痕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啊!看来我是得罪他了,肯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心无旁骛地继续保持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了。事实上,你根本不必为那个小插曲闷闷不乐。因为交朋友也需要摩擦,有分歧才有沟通,有磨合才知道彼此珍惜。你争论得越激烈的对象,反而就越有可能与你成为知己,成为你最得力的关系。
我们所谈的争论,是指双方都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并能找到相应的支持、证据,而不仅仅是耍嘴皮子功夫。如果你和朋友经常有这种交往形式,那么你们就会相互确认彼此拥有不同意见的沟通基础上,建立一种独特的关系。只有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你们就极有可能成为知己、最好的朋友。
虽然我们主张不能随便向人发脾气,不能万事都争论出是非,但是在遇上重要人物、涉及重大问题时,也不妨抛开这个束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对方总是受到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阿谀奉承,而你却特例独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有一定道理,那样对方反而会出乎意料地喜欢上你这匹黑马。
举个例子,如果对方是你所在公司的主管,他想通过和你们推心置腹的谈话,找点灵感,或者寻求一种最适合的方案,可是几乎所有人都为了迎合他,而尽量配合他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他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此时,你能提出虽然和主管不一致却比较有新意的看法来,他一定会对你另眼看待的,只是如果你的意见是相反的,则一定要在说话方式、修辞上下工夫,而不能“实话实说”,让对方下不来台。否则,即便是你的想法比较好,他也不会采纳,甚至会给你的发展设置障碍。
虽然人与人是因为想法不同才导致争吵出现的,但是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也是因为你们拥有一个能够沟通的话题,如果没有这个话题,双方估计有可能连招呼都不打。
所以,请不要担心争论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你不妨把它看作是与对方亲近的机会,因为通过争论,你们就会看到对方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从而强化了彼此的关系。
性格决定人际关系
要懂得如何拒绝,不要在该说“不”的时候说“是”,这是现代社交艺术,也是人生重要的智慧之一,对于那些不正确、不合理、不恰当、不合法的要求、行为,要坚决地说“不”。
乐乐是个性格内向的人,父母总是担心她在外面吃亏。而事实上,因为性格内向,乐乐也确实没有几个朋友,同事都讥笑她,像你这种几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人,有谁会愿意与你做朋友?
性格内向的人人际关系确实较弱,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对于这种性格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改变”性格,让自己的性格适应自己的需要。
想解决问题,需要首先发现原因。追根溯源,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得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更有利于我们改善自己的交往态度。
心理学家研究,性格内向的人怯于与人交往的原因,大致上有两种:
1.担心自己的主动得不到对方相应的回应,从而让自己的自尊心受损,陷入尴尬、窘迫的境地。其实,与人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很少会发生你主动而对方不响应的情况。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心与人交往,对方多半会以相应的态度回应你的。
2.对主动交往有着不同程度的误解。比如,有人觉得自己主动与人打招呼,会显得自己不如别人,或者自己麻烦别人,对方肯定会厌烦自己,或者我们关系不熟,他肯定不会帮忙的。其实,尽管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却不是经常性的,完全不必因为遭受一两次拒绝而畏首畏尾。
不要在该说“不”的时候说“是”
小韩是个生意人,而高某是他自己办的公司的客户,经常在他们公司里进货,就这样一来二去,彼此变得很熟悉了。虽然平时高某每次拿的货都不多,但是因为给公司做事,所以从来没有拖欠过。
一天,高某急急忙忙地找小韩,说有急事要借五千块钱,还说一个星期之后肯定还清。毕竟五千块钱不是个小数目,于是小韩非常犹豫,而高某见状就说:“没有就算了,大家都是朋友嘛,我不会怪你们的。”
可是,高某当时没有立刻走,而是开始和小韩像平时一样,拉起了家常,而且说到了急着用钱的事情上来,并且高某说这事情的时候一副伤心的样子。
小韩最看不得一个大男人这样伤心,再加上平时高某也比较讲信誉,就答应借钱给他。
因为小韩和高某只是生意上的关系,而现在是出于朋友关系借钱,于是他就让高某写了张字据。可是,谁知,高某从此就从人间蒸发了。
后来,小韩在一个客户那里偶然遇到了高某,于是非常气愤地质问他:“做朋友,怎么可以这样,没有钱还,也不能这样一跑了之啊?”
于是,在小韩的“逼迫”下,高某很不情愿地掏出自己兜里的八百块钱还给了小韩,而余下的则没有钱还,说以后一定还,并且又写了张保证书。
碍于情面,小韩放走了高某。可是此后,高某真的消失了,再也没出现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懂得拒绝,知道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因为他可以避免我们自己受到伤害,也可以延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要懂得如何拒绝,不要在该说“不”的时候说“是”,这是现代社交艺术,也是人生重要的智慧之一。对于那些不正确、不合理、不恰当、不合法的要求、行为,要坚决地说“不”。这一点,对于性格内向的人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性格内向的人,常常因性格问题,羞于或者怯于拒绝对方的要求,而使自己在处理一些事务上处于被动,或者因为答应了却做不到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僵化状态。
比如一位老板喜欢上了自己公司的女职员,邀请她与自己共进晚餐,而女职员却因为性格内向,担心老板会不高兴,就无奈地答应了。她的这一举动,让老板误以为女职员也对自己有意思。于是,在晚餐后,要求与女职员有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如果女职员已是骑虎难下,要么得罪老板,辞职走人;要么继续顺从,到最终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