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2800000017

第17章 扶风之战(4)

因此,他麾军进至高墌城东十里,即下令部伍就地屯扎,命将士们深沟高垒,拒不出战。待薛举师老兵疲,因缺粮而内乱之后,再一举歼之。

可惜,恰在这个时候,秦王患了疟疾,病势来得凶猛。忽冷忽热,冷的时候,盖上三四床棉被,仍像掉在冰窟里似的瑟瑟发抖。热的时候,则像大火烘烤,汗下如雨。

主帅临战得病,大不吉利。无可奈何,世民只好把全军战事委托给殷开山和刘文静,并一再嘱咐道:“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之,只宜凭寨坚守。待我病愈之后,与君等共破贼兵。”

从秦王的中军大帐出来后,殷开山对刘文静说道:“秦王虑我等临阵不能胜敌,故令坚壁不出。目下薛举贼子知秦王有病,必生轻慢之心,我若举兵邀战,定能一战而胜。”

刘文静有些犹豫,说道:“此事还是先禀知秦王,再作决断”。

殷开山却大笑道:“刘公堂堂须眉,竟如此婆婆嬷嬷。大丈夫建功立业,此其时也。”

刘文静也是立功心切,被殷开山一激,便点头应允。翌日晨时,殷开山、刘文静带领大队人马,悄悄打开寨门,在高墌城南浅水原一带列阵挑战。薛举见唐军终于咬钩,喜出望外,对左右说道:“天助我也,大仇今日可报。”立即大开城门,率领麾下步骑冲出城来。

这些日子,薛举一直在城南峡谷中隐蔽着一支人马,单等着唐军一旦出战,好前后夹击,聚而歼之。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

薛举指挥着千军万马,钲鼓阵阵,号角连天,呼啸着,呐喊着向唐军阵地猛冲猛打。

唐军也抖擞精神,奋力拼杀。战场上人喊马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混战。

就在这当口儿,忽听到山摇地动的一声火炮巨响,一彪人马从唐军的背后杀了出来,与薛举的大军遥相呼应,发疯似地向唐军冲来。

唐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顿时大乱。殷开山做梦也没想到会被薛军的兵马夹了馅饼,一时懵懂。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指挥着溃乱的人马迅速集中,慢慢地向刘文静所部靠拢。

刘文静更是心如火焚。眼前这一仗败局已定,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中军大营,秦王正在病中,若是西秦兵马分出一股前去劫营,秦王将危在旦夕。一念及此,他只觉得脊骨一阵阵发凉,冷汗滚滚而下。忙与殷开山合兵一处,不要命地向着东北方向冲杀突围。

秦王李世民躺在病床上,一阵让他周身抖动的寒冷刚刚退去,心里又开始渐渐的烦热。这时,侍卫长雷永吉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秦王,出大事了!”

“什么事,如此惊惶失措?”世民拼力坐了起来,却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险些又倒下去。

“殷开山、刘文静将军未遵您的军令,擅自领兵出战。”

秦王脑袋“嗡”的一阵轰响,急忙问道:“多长时间了?”

“快一个时辰了。”“为何不早来禀告!”秦王暴雷般地怒吼道。“末将也是刚刚得知。”“快,骑快马前去传我将令,命他们立即回营。”但是已经晚了。雷永吉刚跑到半路,便被刘文静、殷开山率领的残兵败将截了回来。刘文静满脸血污,殷开山左臂被刺了一枪,两人踉踉跄跄地来到中军大帐,扑通一声跪在秦王病榻前。刘文静拖着哭腔说道:“末将不遵军令,擅自出兵,以致大败而归,请殿下治末将之罪。”

“人马损失多少?”秦王问道。殷开山满脸羞愧,垂首答道:“八总管之兵全线溃败,士卒损失大半。刘弘基、李安远、慕容罗喉三位将军不幸被俘。”

秦王脸色变得煞白,痛苦地摇摇头,长叹一声说道:“现在不是治罪的时候。赶紧收拾兵马,固守营栅。严防薛举乘胜偷营。”

这一仗败得太惨,是李世民领兵以来,甚至是他一生征战中最大的一次败仗。

剩下的兵马显然已不能与薛举父子相抗衡,只能退兵长安,徐图后举。

为了全师而退,世民命刘文静、长孙顺德、殷开山各领一支兵马在半路设伏,以防薛举前来追击。

当天夜里,大军偃旗息鼓,悄悄向京师撤去。薛举果然派兵追杀,却连续三次遭受伏击,只好扔下了数千具尸体,退回高墌城去。

胜败本是兵家常事,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常胜将军。能让将士们从失败中吸取惨痛教训,从而进一步严明军纪,这事也就过去了。

不料大军撤回不久,身为首辅宰相的裴寂却狠狠地参了同为宰相的刘文静一本。他对高祖说道;“陛下,臣闻此次西征大败,将士伤亡惨重,皆因纳言刘文静不听主帅将令所致。这次惨败,长了薛氏的志气,丧了大唐的威风,对朝廷和京师臣民震动极大,应以律重治刘文静之罪。”

自从太原起兵以来,刘文静过关斩将,身先士卒,屡建大功。又两次出使突厥,在关键时刻阻止了突厥与薛举的连兵进犯,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其功劳远远超过了裴寂。裴寂妒其功,又畏于他的文韬武略,深怕有一天,自己的首辅之位会被他取而代之。因此,便抓住这次败仗大做文章,必欲置刘文静于死地。

高祖李渊与裴寂私交甚笃,在许多事上都是言听计从。而对于刘文静,却总觉得他有些恃才孤傲。平日里对自己这个皇上不冷不热,只与秦王世民过从甚密,心里便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味道。

听了裴寂的参奏,也不问其他朝臣的意见,当即便降旨,将刘文静革职候审。

秦王李世民在府上养病,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抱病前往后官,见到高祖,施礼后急切问道:“父皇缘何将文静革职?”

“他身为行军长史,不听主帅之令,造成大败,将其革职还不应该吗?”

听父皇那种冰冷的口气,世民感到心中一阵发凉,便据理力争道:“儿臣是三军主帅,若要治罪,应先治儿臣之罪。刘文静、殷开山受儿臣委托,主掌军事,本就有权做出出击或固守的决定。虽然儿臣曾让他们坚守不出,但当时也只是说说,并未十分强调,这算不得不听将令。况且,刘文静乃太原起兵的元谋功臣,起兵以来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功勋赫赫,因小过而施重罚,岂不凉了功臣将士之心,还望父皇收回成命。”

见世民如此力争,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他又是三军主帅,最了解情况的当事人。高祖沉吟良久,还是卖给秦王一个面子,下令刘文静官复原职。

就在秦王李世民兵败浅水原的同时,洛阳战场上的李密瓦岗军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数月之前,瓦岗军之偏师,在黎阳城下遭到宇文化及的重创,五万人马被歼。后来,虽经徐世勣设谋,与窦建德一起彻底消灭了宇文化及的军队,为李密出了一口恶气。但是,瓦岗军却从此伤了元气,在黎阳多年囤积的粮秣甲仗,也被许军劫走了大半。

徐世勣夺回黎阳城之后,李密又分兵五万,让他在那里据守。

恰在此时,一直活跃在长江以南的萧铣一军,亦乘虚渡江北上,夺取江淮之后,又对李密的河南地盘虎视眈眈。

这可是破房偏遭连阴雨,无可奈何,李密只好再派秦叔宝、程咬金两员大将,各率一支人马,前往拒敌。

这样三下五除二,李密围逼东都洛阳的三十万大军,便只剩下了十几万,力量明显减弱。

一向凭借城坚池深,以闭城坚守为主的王世充,几年来一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此时也不断派出小股兵马,奇兵突袭,对瓦岗军进行多方搔扰。

这个王世充,也算得上是老谋深算的当世枭雄。他的祖上属西域胡人,寓居新本。其祖父支颓耨早死,其父支收,随母嫁给霸城王氏,改为王姓。

王世充自幼颇涉经史,尤好研读兵马,又精于龟策、推步等占卜之术,为人奸诈多谋。

隋文帝时,他先后任过仪同、兵部员外郎等职。为官能言善辩,又明习法律。每在朝堂上与群臣辩驳,利口饰非,辞锋甚健,众人虽然心里明知他不对,却对他无可奈何。

炀帝时,王世充官至江都丞,兼江都宫监。炀帝巡幸江都时,他察言观色,极力阿谀顺旨。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将离宫的楼台官室雕饰一新。又命人去远方采集珍物,献给炀帝,从而大得杨广的欢心和信任。

但是,在心底深处,他也看清了隋朝好景不长。平日便阴结豪杰,广收群心,利用公事之便多树私恩。每次打了胜仗,便归功于部下,所有缴获,一概分给士卒,因此人争为其所用。

大业十年,齐郡义师孟让攻掠诸郡。王世充在盱眙用计破之,斩首万余级,俘获十余万。炀帝以世充有将帅才略,擢升其为江都通守。

大业十二年,李密攻陷洛口,逼近东都。炀帝特命王世充率大军赶往洛阳,以拒李密。

几年来,双方在洛阳城下进行了大小百余次激战,饿狗抢骨头似的,你来我往,不分胜负,形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杨广称帝之后,王世充等拥越王杨侗为帝。不久,又伪造杨侗的禅位诏书,自立为帝,建元“开明”,国号为“郑”。朝中文武同僚,凡有敢持异议者,一律诛杀。

这些日子,王世充见围逼洛阳的瓦岗军明显减少,知其势窘力拙,决计大规模出击,与李密决一雌雄,以解洛阳之围。

一日早朝,王世充对宰相桓法嗣说道:“朕昨夜三更时分,梦见一冠冕神人,说:‘吾乃周文王之子姬公旦,蒙上界赐为神,庙宇便在金墉城内,被李密拆了,使我虎贲卫队,漂泊无依。’今李密气数已尽,郑王可替我报仇,我当以神兵助之。”

王世充不过是在故弄玄虚,为他盼部属们壮胆打气。宰相桓法嗣何等精明,一听便会其意,忙接口说道:“这就对了。微臣早就听说,李密驻军金墉城之后,以周公庙宇作为宫室。又觉得周公庙创建于鲁,此处不该有庙,便撤去庙貌,改为宫阙。砖石建了宫殿,木料盖了洛口仓。此贼上犯神灵,活该要遭天谴。”

众臣也便一齐说道:“神人来助,实乃陛下威德所致。何不检点兵马,火速出击?臣等愿同心戮力,誓死亡败魏师。”

王世充笑笑说道:“亡魏之后,富贵当与卿等共之。”

第二天,魏公李密正在金墉宫中与众人议事,忽有守城将士送来一封书信。拆开一看,却是王世充下的战书,约他数日后于洛阳城西郊决战。

几年来,瓦岗军与王世充的兵马不断交锋,但都是小打小闹,还没有一次是两军对垒,堂堂正正地列阵而战。

李密盼这一刻都盼了几年了,今天终于盼到了,却不大是时候。他冷笑一声说道:“哼,王世充小儿欺我今日兵微将寡,以为可以侥幸取胜。我正欲用其骄慢之心,乘机破之,以雪多年未克洛阳之耻。”说罢,即命人复书应战。

谋臣魏征急忙谏道:“主公,历来兵行诡道,王世充又是极为狡诈之人,且勿为其所激而意气用事。如今世勣分守黎阳,秦叔宝和程咬金又领兵在外,此三人及其所部乃我瓦岗军的中流砥柱。他们不在,我等唯有固城自守,避免与其决战才是。待他日三位将军率军归来,再与王世充决战不迟”。

听魏征说完,李密陷入了沉思,半晌不语。他知道,魏征之言深有道理,这三个人,确是瓦岗军之干城,有他们在,战胜王世充会游刃有余。徐世勣文武全才,为全军上下所公认,这就不用说了。就是秦琼、程咬金,这些年也一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瓦岗军的许多大仗,能够大获全胜,多赖二人之功。

在这大战将临,急需用人之际,李密思念着他的爱将,又想起了当年秦叔宝、程知节投奔瓦岗塞的前前后后……秦叔宝姓秦名琼,字叔宝。其父秦彝在北齐时授亲军护卫,领兵镇守山东济南。

后来,北周发大兵进犯济南,齐主差丞相高阿古,前往协助守城。不料高阿古见周兵卷地而来,声势浩大,心存惮惧,便对秦彝说道:“周兵势大,已破晋阳,济南孤城难守。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等不若开城击破降”。

秦彝乃孤忠之人,闻言不禁怒火中烧,横眉斥道:“主公恐我兵单力弱,故令丞相协助,奈何竟生此苟且之心?”

高阿古哂道:“将军好不见机,周兵势焰燥天,孤城危苦垒卵,徒守何益?”

秦彝却正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秦某誓死国家,以尽臣节。”说罢下令紧闭城门,军民人等登城死守。自己匆匆回到私衙,对夫人宁氏说道:“周兵已至城下,高丞相意欲投降。我秦家世受国恩,岂可偷生?若城破战败,我当以死报国。儿子太平郎只有五岁,我今托孤于你,秦氏一脉,赖你保全,我死亦可瞑目。今将家传金装锏留下,以为日后存念。”

正在悲泣之际,忽听外面人马踏杂,杀声震天,原来高阿古已开城门投降了。秦彝连忙出厅上马,抄起一柄浑铁枪,率领属下数百名亲兵,与周兵展开了巷战。此时城内守军大部投降,周兵如同潮水涌来。秦彝部下几百人相继战死,他虽杀得血透垂袍,箭攒遍体,尚手执铁枪,连挑数人,终因寡不敌众,死于乱刃之下。宁夫人得知丈夫死讯,忍着钻心的悲痛,收拾细软,换了一身普通妇人的衣衫,带上五岁的儿子,乘乱溜出衙宅,东躲西藏,避开乱兵,专拣偏僻小巷逃命。

至傍晚时,在一条拐尺胡同的尽头,听得一家有小儿啼哭,连忙叩门,却走出一位妇人,怀里抱着个三岁孩儿,问道:“兵荒马乱的,娘子是从哪里来的?”

宁夫人哭诉着告知原委,妇人慌忙将她让进屋里,嘴里说道:“原来是秦老爷的夫人,失敬了。我家丈夫程有德,不幸早丧,妾身莫氏,只此一子,乳名一郎。俺这里是城郊斑鸠镇,夫人何不在此权住,等乱定之后再说?”宁夫人千恩万谢,就在程家住下。

可喜这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性情十分相合,竟与亲兄弟一般。

一晃几年过去了,太平郎长到八岁,生得星目燕颔,虎头虎脑,宁夫人送他入馆中攻书。先生为他取名秦琼,字叔宝。一郎取名程咬金,字知节。

同类推荐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长如江河、浩如烟海,历史人物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如一代枭雄曹操;神算子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本书《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点击历史人物100位,助你收获超凡智慧。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热门推荐
  • 成长传说

    成长传说

    她,生活了21年才发现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甚至自己都不是汉族了,而是来自一个巴蜀苗族姑娘,一个胎记竟然有着一段传说和神秘力量,被有心人利用。而聪明善良她,救了,痴情呆萌的他。他们的爱情成长故事,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了一段传说
  •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不分日夜辛苦赚钱供养到大学毕业的丈夫背信弃义的另娶富家千金,一朝变成弃妇的苏袖被害得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葬送了自己的命!带着尚未开启的金手指重生,苏袖咬紧牙关拼了命的往上爬,只为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复仇路上,所有阻挠她的障碍全都必须清除!
  • 霸气学妹颜倾城

    霸气学妹颜倾城

    充满霸气气场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功收到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很不幸,返校的路上差点被一辆骚包的跑车撞到。她的眸子里充斥着怒火!很好!如此谨慎的她开学第一天却和一个嚣张不羁的茶发少年相约一周后挑战!“我要和你打架!不,我向你挑战!”茶发少年说得竟一脸认真。“你以为我不敢么?这么嚣张,该挫挫锐气让你懂得什么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她不屑的嘲笑。是什么,让她如此生气?一场酸甜苦辣的周旋在泡沫学园拉开序幕!
  • WEALTH OF NATIONS

    WEALTH OF N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争锋

    英雄联盟之争锋

    英雄就要站在战场上挥洒自己的汗水!为了拼最快手速,争夺神之一手称号,职业选手们日夜不眠只为梦想!曾经一夜间被人所熟的电竞天才少年被父母逼迫上学放弃了电竞这条道路,待他重新坐在电脑面前时,电竞圈是否会沸腾起来?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我修我的仙

    我修我的仙

    你有你的仙,我有我的仙。你还在追仙,我早已成仙。当我还是人的时候,你们说仙凡有别。当我已是仙的时候,世间早已无他仙。人道尽头是深情,仙道尽头是冷漠。而我不同,我修我的仙,我自己的仙。
  • 倾道途

    倾道途

    一个和蔼亲切的少年,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少年,一个能将人气的吐血的少年,一个自强不息,坚毅从不懈怠的少年,一个被盛誉为‘天才’的少年。当人生遭遇重挫,当修为停滞不前,当盛誉变为嘲讽,光环已黯淡,逢此关头,他将做何抉择?执着的人生,执着的无悔,请看《倾道途》如何发展。
  • 丧钟镇的回响

    丧钟镇的回响

    一个被遗忘者新兵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冲突时代,从新生到走向另一种人生高度。他的故事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许会对那个时代的前进产生一点点影响,不过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传奇。
  • 倾辰缘

    倾辰缘

    ???为了他,她宁愿和自己的父皇反目!为了他,就算被赶出神界也在所不惜!为了他,她甘愿坠入魔道!????千年等待,只愿他可以陪在她身边,可他却爱上了旁人……“你是我此生最敬爱的师父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