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1800000013

第13章 针灸基础理论(5)

5.阳溪*(Yánɡxī)经穴

【命名】腕背为阳,两筋之间形似小溪,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手腕疼痛无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腱鞘炎、中风半身不遂、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6.偏历(Piānlì)络穴

【命名】两旁为偏,经过为历。大肠经由此斜行,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主治】①耳鸣,鼻衄,咽喉疼痛;②手臂疼痛;

③水肿。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水肿、前臂神经痛等。

7.温溜(Wēnliū)郄穴

【命名】温,为阳气;溜同流。此处指阳气流行。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①急性肠鸣,腹痛;②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③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

8.下廉(Xià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4寸,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主治】①腹胀,腹痛;②肘臂疼痛;③头痛,眩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及肿痛、头痛、高血压等。

9.上廉(Shànɡ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该穴在下廉上1寸,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①肘臂麻木疼痛,上肢不遂;②肠鸣,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臂神经痛、上肢麻木、瘫痪、肠炎等。

10.手三里*(Shǒusān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侧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处,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

【主治】①腹痛,腹泻;②肘臂疼痛,上肢不遂;

③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扭伤、急性胃肠炎、咽喉炎等。

11.曲池*(Qūchí)合穴

【命名】屈肘取穴,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目肿赤痛,齿痛,咽喉肿痛;③腹痛,吐泻,痢疾;④丹毒,瘾疹,瘰疬;⑤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⑥癫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12.肘髎(zhǒuliáo)

【命名】肘,指肘尖;髎,为骨之郄。因穴位于肘部骨尖之处,故名。

【定位】正坐屈肘,自然垂上臂。在肘臂外侧,曲池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主治】肘臂疼痛,麻木,挛急。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13.手五里(Shǒuwǔ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穴在曲池上三寸处,若自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之,适得五寸,故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髃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①肘臂挛痛;②瘰疬。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痛、痿软等。

14.臂臑*(bìnào)

【命名】上肢为臂,上臂内侧称“臑”,因部位而得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髑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①目疾;②肩臂疼痛;③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等。

15.肩髑*(Jiāndú)

【命名】锻,肩胛骨。该穴主治肩关节诸疾,故名。

【定位】在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②瘾疹。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

16.巨骨(Jùɡú)

【命名】巨骨,指锁骨,穴在其后方,故名。

【定位】正坐。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抬举不利;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0.5~1寸,直刺不可过深,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淋巴结核等。

17.天鼎(Tiāndǐnɡ)

【命名】天,指高处;鼎,古代铜质炊具,有三足。此穴约与缺盆,气舍呈三足之势,再以头圆在上像天,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穴直下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舌骨肌麻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等。

18.扶突(Fútū)

【命名】高起之处为突,铺四指为扶,四横指约等于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约三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③咳嗽,气喘;④呃逆。

【刺灸法】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针刺过深,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等。

19.口禾髎(kǒuhéliáo)

【命名】禾,指粮食;髎,为空隙。该穴在鼻孔之下,口唇之上,水沟之旁,取其鼻欲嗅,日食谷,穴当其际,此处又是犬齿窝部,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主治】①鼻塞,鼽衄;②口喎,口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甩】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

20.迎香*(Yínɡxiānɡ)

【命名】治鼻塞不闻香臭而得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渊,鼽衄;②口喎,面痒,面肿;③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症等。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线起于目眶下承泣穴,挟口环唇,绕面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另有面颊分支,下颈,循胸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经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一支脉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2.联系脏腑器官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与鼻、目、上齿、口唇二喉咙、膈、乳房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头走足,为多气多血之经,辰时,(7~9时)气血最旺。

(2)共44穴,起于承泣穴,止于厉兑穴。

(3)分布于面、耳的前面;在胸部循行于任脉旁开4寸(经乳头);在腹部循行于任脉旁开2寸,在下肢行于外侧前缘。

(4)上接手阳明大肠经,有一分支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二)主要病候

1.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

2.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

3.热病、发狂。

4.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三)病症归纳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肠鸣,痢疾,胃下垂,急慢性阑尾炎,肠麻痹,营养性水肿,肝炎,蛔虫病,胃肠神经官能症。

2.头面五官疾病头痛,牙痛,眼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甲状腺肿大,腮腺炎等。

3.经脉所过的病症胸痛,腿痛,膝关节痛,下肢痿痹无力,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4.其他如脚气病膈肌痉挛,乳腺炎,高血压,神经衰弱。

(四)本经腧穴本经共45穴。

1.承泣*(Chénɡqì)

【命名】承,承受;泣,流泪。穴在目下,针此穴能治迎风流泪,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喟动;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以押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刺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面神经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等。

2.四白*(Sìbái)

【命名】四,广阔;白,光明。穴在目下,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①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喟动;②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④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睑下垂、近视、青光眼、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

3.巨髎(jùliáo)

【命名】巨,为大;髂,指凹陷。穴在颧下,凹陷较大,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瞤动;②鼻衄;③齿痛,唇颊肿。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4.地仓*(Dìcānɡ)

【命名】地,下部;仓,藏谷之器。穴在口唇之旁,食用口,贮于胃中,犹如仓库,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相平,约当口角旁0.4寸处。

【主治】①口角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②眼睑瞤动。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5.大迎(Dàyínɡ)

【命名】迎,指血气旺盛,此处有动脉通过,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下方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等。

6.颊车*(Jiáchē)

【命名】颊车,面两侧;下颌角古称“颊车骨”。穴当其处,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可灸。

【墨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7.下关*(Xiàɡuān)

【命名】“关”为开阖之枢机。本穴有关牙齿开阖,故称之以“关”,以其在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为“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耳聋,耳鸣,聘耳;②齿痛,口噤,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以免折针;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炎、牙痛、面神经麻痹、聋哑等。

8.头维*(Tóuwéi)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命名】“维”,是保护之意,本穴位居额角,似抵触,作防御之用,故名。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刺灸法】平刺0.5~1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9.人迎*(Rényínɡ)

【命名】迎,指动,穴当颈部喉结旁人迎脉应手处,故名。

【定位】喉结旁1.5寸,当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①咽喉肿痛,气喘;②瘰疬,瘿气;③高血压。

【刺灸法】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

同类推荐
  •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炼的很多武功都与筋有关,比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分筋错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缩骨法等,甚至还有一本专门的书是用来练筋的,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易筋经》。如果要想废掉一个人的武功,挑断“脚筋”就可以了。
  • 性保健药茶

    性保健药茶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辅助治疗早泻、阳痿、遗精、男子性冷淡、女子性冷淡及性欲亢进的药茶。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春季篇)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春季篇)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之春季篇》以元瑜伽创始人、著名养生专家迷罗在腾讯微讲堂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润色而成,内容比视频更丰富,更全面。作者创造性地将中医、瑜伽和24节气结合起来谈养生,是一套汇集经络、瑜伽、食疗的三合一健康养手册,告诉读者怎样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方法简单高效。本书为系列书第一册,春季养生篇。
  • 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慢性肾炎的诊与治、慢性肾炎患者的起居要求、如何科学照料慢性肾炎患者、肾病的饮食治疗、肾病的药茶治疗、肾病的针灸治疗、肾病的刮痧拔罐贴敷治疗、肾病的心理和沐浴治疗、肾病的起居治疗、肾病的药膳治疗、肾病的运动治疗、肾病的按摩治疗等内容,旨在全面普及防治慢性肾炎的基本知识,充分调动患者自我调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和能力。本书既可作为患者自我调理的家庭指导医生,又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凡咒

    凡咒

    深山老林捡个便宜,好嘛,被追杀了。机缘巧合下进入追杀自己的门派。于是花前月下和女神邂逅,好嘛,莫名其妙再次被追杀。这个少年混迹修真界的秘诀,就是所有人都想追他的人格魅力!…
  • 五世遗梦:婢女本色

    五世遗梦:婢女本色

    她,不过一神经大条,一心想发财创业的平凡女生。因一张彩票开启了五世轮回的旅行。而再次醒来却依旧屌丝的成为婢女!他,是富可敌国的王爷,面如冠玉,放浪不羁。那日他替她拦下鞭罚时,便使她进入一场扑朔迷离的局!当现代平凡女,穿越时空,依旧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婢女想脱籍创业。当古代的绝色王爷,带着那一箱金子,总是一路的追随!''你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风华笔墨,后庭尘埃。轮回中,心若一动,便已千年】
  • 农民戮天记

    农民戮天记

    一个洪荒大能因恐怖的天人九衰而穿越到了现代的一个农民工身上,是偶然还是必然,圣地地球为何被封印?灵气为何稀薄?神话亦真亦假?人族今时又面临如何局面?洪荒过后又发生过何事?伴随着他穿越后的诸多疑问!是否能够全部揭开谜底!!!
  • 抱错娘子进对房

    抱错娘子进对房

    他是龙堡的大少爷,俊美无双却也病入膏肓,娶亲冲喜却每次都不顺当,新娘子不是死就是疯,终于,老天厚待了他一次,让他抱得美人入了洞房,却完全没注意到他身后,有个崩溃的声音在叫:老兄,她是我媳妇……
  • 魔法女巫爱上猫

    魔法女巫爱上猫

    她是红叶国的公主,她六岁时捡到一只左眼金色的黑猫,她用她的魔法将这只猫变为人,这只猫一直陪伴她到十六岁。在她十四岁生日时,他为她做了一个玩偶,她将自己的血滴在了这个玩偶身体里,将它也变为了人形。她十六岁时她的父王去世,它辅佐她登基王位,就在她登基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群号码:700694480
  • 女生都是小气鬼(倒霉蛋阿歪)

    女生都是小气鬼(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维度深渊

    维度深渊

    不容于世,所以无奈弃世;活在深渊,所以不问光明。他,策定天下,只为生存……
  • 青山流

    青山流

    青秋山上有一个名叫青山派的门派,门派看似和谐,其实内部特别容易发生撕逼事故,原因就是太装逼(加作死)。那时候,有人男女通杀,有人人见人爱,有人见面就撕逼,有人为了护妻不顾一切,有人清秀到不行,有人撩妹撩汉一把好手,有人为了得到掌门之位不惜血本。而,依然有些人为了守护门派不惜牺牲一切。详细故事请点进来。
  • EXO之万坠千颗

    EXO之万坠千颗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吴世勋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金钟大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夏莫幽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张艺兴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金俊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吴亦凡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黄子韬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都暻秀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金钟仁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