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低温下的超导态汞会在弱磁场中失去超导能力呢?从1911年到1932年,尽管发现的超导体的数目在不断增加,但人们还是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一直认为温度对超导有影响,而磁场对超导体和理想导体的作用一样,磁力线可以穿过超导体。
直到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在测定金属锡和铅在磁场中冷却到超导温度下的内外磁通量分布时,发现了与传统观念不一样的奇怪现象:超导体中的磁感应强度变为零。这就是说,磁力线不能通过超导体,在超导体中,磁力线全部被“赶”出来了。
超导体的这种性质叫做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
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的现象也被称之为迈斯纳效应。
迈斯纳效应表明了,不仅是外加磁场不能进入超导体的内部,而且原来处在外磁场中的正常态导体,当温度降低使它变为超导体时,也会把超导体内的磁场完全排除出去。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为磁浮现象提供了原动力。这样,超导体的超导电性除了电阻为零的特征外,另一个特征就是完全的抗磁性。这也是衡量一种材料是否是超导体的判据。
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关于磁场对超导体影响的研究,启发了人们,后来又发现,当外磁场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材料的超导性会被破坏。原来超导金属和合金在低温时的超导性,除了极低温度外,只有对于一定磁场强度范围内的磁场来说才是合适的。一旦外加磁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超导体就变为普通的导体了。
我们都知道,一根导线当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当超导体的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它在超导体的周围产生的磁场强度就有可能超过它的临界磁场,从而破坏超导体的超导状态。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昂尼斯用汞金属超导体来制作强磁体失败的原因。
由于电流与磁场的“亲密”关系,超导体能承担的电流密度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超导体容许通过的电流密度也有一个临界值Jc,超过这个临界值,它的超导电性便会被破坏。所以说,超导体有三个性能指标。其一是超导转变温度Tc。当超导体低于某一温度Tc 时,便出现完全导电和迈斯纳效应等基本特性。超导材料转变温度愈高愈好,越有利于应用。临界磁场Hc 是超导体第二个指标。当T <Tc,将超导体放入磁场中,当磁场高于Hc 时,磁力线穿入超导体,超导体被破坏,而成为正常态。Hc 和温度的关系是随温度降低,Hc 将增加。临界电流密度Jc 是第三个指标。
超导材料按磁化特性可以分为两类,即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第一类超导体在超导态内能完全排除外磁场,且临界磁场Hc 只有一个值。除钒、铌、钌外,所有的元素超导体都是第一类超导体。第二类超导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两个临界磁场,即下临界磁场Hc1和上临界磁场Hc2。当磁场H 低于Hc1时,超导体处于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的超导态,即与第一类超导体一样。当磁场H 加大至Hc1,并从Hc1逐步增强,磁场部分地进入超导体内,并随着磁场的增加,透入深度增大,直到H=Hc2,磁场完全透入超导体内,使其恢复到具有正常电阻的常导态。超导体在Hc1<H <Hc2之间的状态称为混合态。此时,超导体仍具有零电阻,但不具有完全抗磁性。钒、铌、钌及大多数合金和化合物超导体都属于第二类超导体。由于第二类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都比第一类超导体高,因此,在技术应用上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