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4000000006

第6章 中庸(3)

[28]系:悬挂、悬系。[29]华岳:指西岳华山。[30]振:托起。[31]卷:通“拳”,石小如拳。[32]兴:兴盛。

[33]不测:不可测度。指水波一望无际,浩瀚无涯。[34]鼋(yuán):大鳖。鼍(tuó):即扬子鳄。蛟:古代传说中的水生龙类动物。鳖:俗称甲鱼。[35]殖:增殖。[36]惟:语气词。於:叹词。穆:深远。诗句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37]盖:表示推测之词。[38]於乎:同“呜呼”。不:通“丕”,语气助词。[39]纯:纯洁无瑕。诗句出处同上。[40]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41]峻极:高大到极点。[42]优优:和适、宽裕。[43]威仪:礼仪的细节。[44]其人:指圣人。[45]至德:最高的德性。

[46]至道:圣人之道,即指中庸之道。凝:聚,成功。[47]道:由、从。[48]敦厚:真诚、朴实、宽厚。[49]倍:通“背”,背弃、背叛。[5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51]哲:智慧,指洞察事理。诗句见《诗经·大雅·烝民》。

[鉴赏]

这几章富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它们论述了至诚与尽性、成己、成物之间的关系,描绘了至诚所产生的各种神奇效应与不可思议的结果。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中庸》规定性为天之道——诚的自觉,说“自诚明谓之性”,这样它就顺理成章地提出,天下之至诚就是个体无限地发挥出本性,即所谓“能尽其性”。因此,“尽其性”可以说是至诚这种理想状态形成的根本原因。

至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尽其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以及尽物之性。尽己之性就是成己,是孔子的“求诸己”理念的理论升华,表达了儒家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的欲望。秉承孔子的理念,《中庸》将“尽其性”视为完善外部世界的起点,至诚的根本。表明了作者认为人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所有创造力的根源,同时还规定了人的活动与实践都应当符合实现真我的目标。

《中庸》明确提出尽己之性必须同尽人之性结合起来。对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孔子认为要做到爱人、惠人、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庸》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将启发他人的觉悟放在首要地位,而不是用外在的规定和准则去束缚他人,这自然有助于人们完善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自觉性,堪称对世人的最大关爱,这一理念可说是对儒家哲学与伦理学的重大发展。

尽物之性则是从哲学上论述了儒家的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这一系列理念,它指出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无限地发挥它们的性质的作用。这就突出反映了儒学的两个基本特征:既尊德性又道问学,即重知性;合外内之道,也就是把内圣与外王两方面加以统一,就是将内在的精神生活跟完善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是儒家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思想方法的一种表现。

在《中庸》里,特别强调了“至诚无息”,因为它认为至诚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第二十六章以天、地、山、水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事物的本质方面初看似乎简单微小,但是如果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最终将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也就是所谓“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人的精神其功用与创造力是无限的、神奇的。它说,至诚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因而“可与天地参矣”。

君子内省不疚

王天下有三重焉[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2],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3]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4],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5],建诸天地而不悖[6],质[7]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8],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9],近之则不厌。《诗》[10]曰:“在彼无恶[11],在此无射[12],庶几夙夜[13],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14]有誉于天下者也。

仲尼祖述[15]尧舜,宪章[16]文武,上律[17]天时,下袭[18]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19],譬如四时之错[20]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21],大德敦化[22],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23],足以有临[24]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25]强刚毅,足以有执[26]也;齐[27]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28],足以有别[29]也。溥博渊泉[30],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31]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32]。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33];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34],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35]其仁!渊渊[36]其渊!浩浩[37]其天!苟不固[38]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诗》曰“衣锦尚纲[39]”,恶其文之著也[40]。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41];小人之道,的然[42]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43]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45]。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46]云:“相在尔室[47],尚不愧于屋漏[48]。”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49]曰:“奏假[50]无言,时靡有[51]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铁钺[52]。

《诗》[53]曰:“不显[54]惟德!百辟其刑之[55]。”是故君子笃恭[56]而天下平。《诗》[57]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58]。”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59]曰“德輶如毛[60]”,毛犹有伦[61]。“上天之载[62],无声无臭[63]”,至矣!

[注释]

[1]王:称王,指统治天下。三重:三件重要的事,即议礼仪、订制度、考文字。[2]上焉者:在上位的人,指君。征:验证,证明。[3]下焉者:在下位的人,指臣。

[4]本诸身:以修身为本。诸,之于。[5]三王:即夏、殷、周三代君王。缪:通“谬”,错误。[6]建:确立。悖:通“背”,违背。[7]质:询,就正。[8]君子:此指君主。动:指言语行动。道:通“导”,先导。[9]望:仰望。

[10]《诗》:指《诗经·周颂·振鹭》。[11]恶(wù):厌恶。[12]射(dù):厌恶的意思。[13]庶几:差不多。

夙(sù):早晨。夙夜:朝朝夜夜。[14]蚤(zǎo):同“早”。

[15]祖述:继承、传播。[16]宪章:取法,效法。[17]律:以……为准。[18]袭:遵循。[19]帱(dào):覆盖。[20]错:更替。[21]小德:指诸子百家之说。川流:如大小河流各行其道,说明并行不悖之意。[22]大德:指孔学。敦化:教化。[23]睿(ruì):聪慧,明智。知:同“智”,智慧。[24]有临:居君位或官位治民。[25]发:奋发。[26]执:执中守正。[27]齐(zhāi):严肃。

[28]文理:文章的条理。密:详细。察:明辨。[29]别:辨别(事理、是非)。[30]溥(pǔ)博:周遍广远。渊泉:幽深而有本。[31]见(xiàn):同“现”,显现,表现。[32]说(yuè):同“悦”,高兴。[33]队(zhuì):同“坠”。

[34]经纶:原为整理蚕丝之法,这里意为治理。大经:治国之大纲。[35]肫肫(zhūn):诚恳、真挚的样子。[36]渊渊:幽深的样子。[37]浩浩:广大的样子。[38]固:确实。[39]《诗》:《诗经·卫风·硕人》、《诗经·郑风·丰》有相似语句,用字略有出入。衣(yì):穿衣。尚:加上。纲(jiǒng):罩在外面的单衣。[40]恶(wù):嫌,厌恶。文:同“纹”,指锦衣上的纹彩。著:显著。[41]闇(àn)然:冥暗的样子,这里指低调,不张扬。章:同“彰”,显著。[42]的(dì)然:鲜明的样子。[43]《诗》:指《诗经·小雅·正月》。[44]孔:非常,甚。昭:明。[45]无恶(wù)于志:无愧于心。[46]《诗》:指《诗经·大雅·抑》。

[47]相(xiàng):看。尔:你。[48]屋漏:房屋的西北角,是房屋的最深处,比喻最隐蔽的地方。[49]《诗》:指《诗经·商颂·烈祖》。[50]奏:进。假(gé):至。

[51]靡有:没有。[52]威:畏。(fū):铡刀。钺(yuè):古代兵器,用于砍杀。钺:古代刑戮之具。[53]《诗》:指《诗经·周颂·烈文》。[54]不显:岂不明显。[55]辟:君主。百辟:四方诸侯。刑:同“型”,效法。[56]笃恭:笃实,恭敬。[57]《诗》:指《诗经·大雅·皇矣》。[58]声:指言论。以:与。色:仪容。[59]《诗》:指《诗经·大雅·烝民》。[60]輶(yóu):轻。德輶如毛:意思是道德的感化作用,不着痕迹,好似羽毛一样轻。[61]伦:比较,指以羽毛比喻。[62]载:事。[63]臭:气味。

[鉴赏]

二十九章所说的“君子之道”指的就是圣人之道,说的是圣人的思想和学说。《中庸》的最后部分,论述的是至诚所形成的理想人格,其思想品质所能达到的极高境界,以及由此对国家、人民与社会所产生的伟大作用。

在《中庸》里,所谓圣人就是精神的完善、发展达到至诚地步的理想人格,因此,在第三十一章开端讲“天下至圣”,第三十二章的开头写的是“天下至诚”,这些都是描述的同一个对象。在《中庸》作者看来,孔子就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最具代表性的具有理想人格特征的圣人,因此在第三十章专门对他作了描绘。这几章提到的“君子之道”、“天下至圣”与“天下至诚”说的都是孔子,而对孔子的描绘也很好地说明了天下至圣与天下至诚。

《中庸》一书在描绘这些由至诚所形成的伟大人格与美好品性的时候,在理论上,将儒家的圣人确立为建立世界秩序的领袖,“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见(读为”现“)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读为”悦“)。而且他们的影响和作用还遍见全人类。《中庸》作者竭力想要强调的是,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品性的伟大和崇高,大大增强了他们自身的权威,目的是想要以此来制约专制君主,以道统对政统进行指导。

由至诚所形到的理想人格,值得注意的特征有三个。第一,他们并不仅仅是道德家,同时还是智识非凡之人,《中庸》里反复指出了这一点,”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知”读为“智”),“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这些话语可以表明,儒学思想家一向都很重视人的知性能力——知识与智慧。

第二,圣人具有十分独立的人格,同时无偏见地广泛吸收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所以,第三十二章特别强调天下至诚没有“所倚”,说的是他们独立地作出判断与选择,自主立说创制,不人云亦云。然而这并不意味要固执己见,顽固地去坚持一些片面的观点。所以,第三十章在赞颂孔子之道的时候专门说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作者认为这正好体现了博大的包容精神。

第三,理想人格虽然具有卓越的品性与才能,但却又显得谦虚笃实与质朴无华。这与小人的张扬、浮躁、炫耀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深信,德性和智慧靠的不是语言来表现,更与刻意做作不相兼容。德性的潜移默化远胜过言语的力量,而智慧则是因势利导,以此调动与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中庸》里说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如“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却造成了整个世间万物的发育、生长、变化。

同类推荐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热门推荐
  • 望仙台

    望仙台

    文案:我是一朵花,一朵名叫莺歌的花,三千年不开花也不结果。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我为何不开花也不归根。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向我诉说她的故事,而我因此第一次尝到了痛。一个采药的老头对我说,世上一切皆因缘而生,逃不出因果二字。说什么于情惘然,待我开花之日,便是取走我之时。情,到底是什么?竟令世人这般烦恼。我不明白,不明白~~
  •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遇见的爱

    王俊凯之遇见的爱

    霸道总裁爱上执着丫头,爱她也是他的执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金丹赋

    金丹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能之王

    魔能之王

    魔能时代来临,看主角如何在微末中崛起,与魔兽争霸,与蛮族争雄。精灵,人鱼,娜迦,各族粉墨登场,各种精彩纷至沓来。看主角一步步走过黑铁,青铜,白银,黄金,钻石,超凡,成就无上王者。踏上魔能巅峰!!
  • 奇乐是云谣

    奇乐是云谣

    茫茫人海中,你我能够相遇便是缘分!简单地说,若悲伤是造孽,若开心便是美好,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大千世界,我们都是其中渺小的一员,却也可以拿起一只五彩的笔,写下你我的故事。繁华的上海城市之中,几位帅哥美女的相遇,几段简单却真诚的爱恋!
  • 邪帝追妻:妖妃倾世

    邪帝追妻:妖妃倾世

    穿越成紫貂,洛浅夏忍了。被人当做观赏物关在笼子里,洛浅夏也忍了。被人改名为毛团,她也忍了!被某个王爷嫌弃,她表示不光是叔叔不可忍,就是婶婶也不能忍乐!“王爷,小貂把您的披风拖走当被子啦!”“随她去。”“王爷,小貂把侧妃给毁容啦!”“随她去!”“王爷,小貂变成人了,说是想要和人私奔!”一直都是云淡风轻的某王爷终于是愤怒了,吃他的,睡他的,居然还想不负责?
  • TFBOYS之我愿意

    TFBOYS之我愿意

    主要是些明星,豪门之类的,争夺,最后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