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900000013

第13章 唐词篇(12)

本词是属于短调的小词,所以不分上下片。一开始,作者就写了初春二月的长安。“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玄鸟,即燕子。禖,古代帝王向之求子的神;禖祠,即禖神的庙宇。按《礼记·月令》中的“仲春之月”记载:“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又据郑玄注释:“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这里回忆的实际是二月间帝王的祭祀禖神的活动。下面两句则是具体的时令环境描写:“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啭,鸟的动听的鸣叫;宫莺,禖祠所在地列为宫禁,那里的黄莺称为宫莺;绣羽,黄莺的羽毛美丽斑斓,好像丝线绣的一样;御柳,生长在禖祠的柳树;黄丝,早春二月时柳枝初吐鹅黄色的嫩芽,所以称为黄丝。这两句是说:锦绣般羽毛的黄莺不住地鸣叫,初吐着黄丝的御柳葱葱茏茏。这样的景色已经够美的了,足以使人怀念的了,何况“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呢?原来唐明皇李隆基作太子时,居住的兴庆宫(后来即位后亦常居住)就在曲江边上,每逢佳节良辰,经常赐宴臣僚于曲江山亭,并令教坊奏乐助兴。清明前的寒食(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大臣介子推出力颇多,后来回国即位后大封群臣,却忘了介子推,等他想起时,介已逃入山林,重耳曾令人放火烧山,介始终不出而死。后来重耳悔恨无已,定烧山的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不举火以示纪念。)更是使人难忘的佳期。作者是唐代高级官僚,曲江的宴会想来也曾参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想。

本词在写景上有一定的特色,比较注意色彩,在剪裁上,也能抓住重点,但由于作者的身份,所着重回忆的却是与宫廷有关的景物,这也许可以称作一点局限性吧。

状江南

鲍防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江南是我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地方,历来多为文人歌咏,尤其是它美丽明媚的风光,不仅常常入诗入画,有时还会引起一些政治、军事上的事件。例如南朝梁大将陈伯之,曾叛投魏国,后来收到他的好友、著名文学家丘迟的劝他回归的信,信中有这样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大为感动,“乃于寿阳拥众八千归”(《梁书·列传十四》);又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写过一阕描写杭州风物的著名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其中有“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句子,此词流传到金国后,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里,“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江南的风景可以使叛将回归、敌酋动心,足见它的吸引力之大,因此也就难怪它又常常成为词的曲名了,除去本词的《状江南》,还有《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曲名。本词的内容恰如题意,是对江南春天美好风景的描绘:“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孟,每季月份中居首的,此处孟春指正月;荇,多年生水草的一种,即“莕菜”,俗称水浮莲,可作绿肥或饲料,是常见的水生植物,杜甫诗《曲江对雨》中就有“水荇牵风翠带长”的句子,因为江南天气温暖,不若北国正月还河冻未解,这里的荇叶已经长得像铜钱那么大了。“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春梅花瓣初生时,多为白色,因为长得茂盛,所以看起来好像整树梅枝都为白雪所装点着;葑,即芜菁,俗称大头菜,因为气候温和,长势良好,墨绿色的葑田就像青色的缎袍一样发出光泽。全词仅四句二十字,除首句点明时令地区外,其余三句均以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初春江南的景物,给人以明快深刻的印象,使人仿佛已经身临其境地嗅到了江南早春的迷人的气息。

这确是一幅“状”得很成功的江南早春图。

忆长安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这首《忆长安·七月》可能正是作者居麻源时所写。词中对七月的长安作了一番描绘,为后人提供了一幅唐代长安的风俗图。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恩”,翻开《全唐五代词》,以“忆长安”为题的词作很多,诸如谢良辅、鲍防、丘丹、严维、吕渭等人都写过《忆长安》。这些词的开头都是用“忆长安,×月时”起句,这大概是当时以“忆长安”为题的词的一种固定格式的写法,对所描述的地点、时间作了简洁的交代。第三句中的“罘罳”,按《资治通鉴》注中指出:“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其在宫阙则为阙上罘思(读如浮思),臣朝于君,至阙下复思所奏是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此句说的是七月的长安,纷纷扬扬的槐花,正点点飞散在设于宫殿中防鸟雀出入的网上。此句是一、二句的补充和季节特征的具体化。槐花飞散时,正是七月,而“罘罳”只有都城长安宫殿中和陵上所设有(作为一般百姓家屋檐下设置“罘罳”是后来才有的)。既具体地指明写的是长安,又暗含自己离别京都,思念长安之意,扣紧了《忆长安》的题。在选材上,合地点与自己思念京都的双关之意,可谓巧矣!“七夕钟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两句写的是七月的两个节日。“七夕”,唐时的风俗,每逢七月初七,年轻的妇女要设下香案,供上瓜果,向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乞求灵巧。她们用七根针,穿七根线,看谁穿得快,穿得多,便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唐诗人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直接写出这种乞巧的场面。而“七夕针楼竞出”一句却写得比较婉转,以“针”修饰“楼”,明示这不是一般年轻女子所住的“闺楼”,其实即暗示了穿针乞巧之意。“竞出”,纷纷而出,比崔颢《七夕》中“家家”更具动态。全句的意思是青年女子竞相出来穿针引线,向牛郎、织女乞巧。“中元”,道家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传说在这一天要祭祀亡故的亲人,“中元香供初移”就是说中元节对祖先、对亡人的祭祀活动正在开始忙忙碌碌地进行。七夕乞巧、中元祭祖,如两幅风俗画!人们只有在没有战乱、安居乐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这些活动,所以对这两个七袈的重大节日的描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生活的安定状况。最后两句:“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毂”,即“毂辘”,车轮。这里借代为车子。“绣毂”、“金鞍”,装饰得非常讲究的车和马。节日里,古人有出游的习惯,如三月初三上已节,人们会“倾城”而出,去水边“祓禊”;上元节,人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去夜游。《宣和遗事》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宣和年间,上元张灯,许仕女们观看,且各赐酒一杯。有一女子窃取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徽宗前,这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不仅将金杯赐与女子,还让卫士送她回家。这虽是一段轶事,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节日游乐盛况的一个侧面。陈元初的这首词中所描绘的,也正是这种太平岁月中人民游乐的情景。在白日暑气尚盛的七月,在这样富有诗意的七夕乞巧和中元祭祖两个节日里,许许多多游人驾着用锦绣的帷幕装饰的车子,骑着镶嵌着金玉的鞍子的骏马,巡游在繁华的京城,怎能不流连忘返而迟迟不归呢!

全词选材精当,处处、事事扣紧地点长安,处处、事事扣住时间七月,使这幅古代长安风俗图,显得紧凑而又生动。

状江南

吕渭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此调乃组诗十二月之咏中的一首。据《唐诗纪事》卷四十七载:谢良辅、鲍防、吕渭等十二人作《忆长安》

及《状江南》。这十二位诗人或原籍江南,或曾在江南一带宦游,《状江南》所写皆江南风物,有地方特色。吕渭先任浙西支使,后贬歙州(今皖南歙县一带)司马,又为潭州(今湖南长沙、湘潭、益阳)刺史,足迹遍及浙西、皖南、湘中,在长江以南富庶地区生活较久,其作品自不能不有所反映。

按《忆长安》、《状江南》不见于《词律》,前者曾载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一,后者当为同时所作。因词的起句有“江南”二字,又因作者咏此时或尚在当地,故冠以“状”字,以与《忆长安》之多属怀旧之作相区别。

全篇四句,共二十字,略似五绝,平仄稍有不同。而且作为组诗,出于联唱的需要,十二首有统一的模式。大致是第一句“江南××天”,按季节排列。第二句“×××如×”,紧扣上句,各写一物。第三、四句构成一副工整的对联,进一层展开来描写。第一、二、四句有韵,押的都是下平声一先韵,则又近似五言律绝的格局了。

如前所述,《忆长安》和《状江南》均为十二月词,两者都是按月分咏的。但标题有别。《状江南》是按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孟、仲、季)分的。合在一起仍为十二首。此词题中的“仲冬”,应为阴历十一月。

首句在于点明季节时令,接下来就写景状物,突现江南风光。第二句用的是比喻手法。南方的蔗,有青皮的,也有紫皮的。后者多产于浙江西部和南部,俗称“红皮甘蔗”。“节如鞭”,形容蔗的外形修长挺直而质地坚实。仲冬天气,北方早已飘雪,江南的甘蔗正大量上市。此句极言江南物产之富。第三句写江南人民利用海水制盐,大力开发沿海的自然资源,使海水不断变成雪白雪白的盐粒。“盐作雪”,极言盐之多而洁白。第四句写江南人民烧山开荒种地。烧荒,是一种古老的耕种技术,把杂草烧掉,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可以利用草木灰肥田,以提高作物产量,可谓一举数得。这在古代农村很常见,直至现代,某些边远地区仍在使用。

这两句句式比较特殊。按其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是“海将水变作雪白的盐,人上山用火烧荒开田”。主要是顺应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盐是平声),故意把水作盐或水成盐写成“盐作雪”,把人用火写成“山用火”了。“海”

代海水,“雪”比喻盐。中国古典诗歌字数固定,容量有限,为了便于表达,有时就不得不运用倒装句、省略句、无主句或主语转换之类,结果就出现这样的句子。这两句看似不易理解,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也体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表现方法。

忆长安

范灯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忆长安》,词调名。单调,三十六字,前两句为三字,后五句为六字,四平韵,实为六言诗而把首句分作三字两句者。调下题《九月》,盖写长安九月之事物。这首词,大概是词人离开长安后所作,表现了词人对长安的怀念,含义深刻。

开头三句,以深沉的感情,直接地抒写词人对长安的思念,点了题。“忆长安,九月时”两句,统领全词,直贯下文。“登高望见昆池”则是词人对长安深爱的实际行动。“昆池”,即昆明池,在长安近郊,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登高望见”为连动式,切含九月登高,词人欲迫切见到长安之情跃然纸上。“昆池”,代长安也。

接着两句是词人的想像,是在词人登高时浮想联翩的表现。上苑的菊花,在秋露的滋润下,千姿百态,傲然开放。统治阶级饱食终日,正在上苑观赏菊花,不理朝政。“上苑初开露菊”,正是词人这种意识的微婉表现。九月,也是梨子丰收的季节,上苑梨园中的梨子已抹上了一层薄霜,等待着人们去采摘,献给皇上。这两句为对偶句式,对上苑里的露菊和霜梨进行了描写。以“初开”写菊,以“正献”写梨,切合九月时令作物生长的情况。“上苑”,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这两句写得含蓄,但意在讽刺朝政。

最后两句,由写物而及人。词人想到长安千家万户的百姓,都在为行人准备寒衣。“更想”,将词意推进一层,由想“露菊”和“霜梨”而想到“千门万户”,表现了词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在结构上也起着连锁紧扣的作用。“砧杵”,捣衣石与棒槌,喻浣洗,作动词。这两句说:更想到长安城中的千家万户百姓,在九月的季节,明月之夜,砧杵声四起,都在浣洗,将缝制寒衣。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诗:“千家砧杵共秋声。”意境与此两句相同。又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也与这最后两句一样情致。“参差”,形容砧杵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十分贴切。

这首词以“忆”为中心,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四、五两句写“上苑”、“芳林”与六、七两句写“千门万户”相对照,语浅意深,很有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 ,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热门推荐
  • 总裁心好硬:美妻深陷宝宝助攻

    总裁心好硬:美妻深陷宝宝助攻

    她为他改变,他却视而不见,她心如死灰,他追悔莫及…为爱改变只为能让他多看一眼,没有等到他的欣赏却遭千夫所指。“有了孩子他就会把我留下了吧”她天真地想…“把孩子留下,你滚出我们的生活”他无情的说。“你别走”他懊悔的说。“求你放了我”她冷硬如冰。一场错过,一世折磨“我会让你重新爱上我”他成竹在胸。一世追逐,一生厮守
  • 军校狂想曲

    军校狂想曲

    一名从小经过组织培养,实力强悍无比的精英,在完成三星级死亡任务后,获得组织批准,脱离了组织,开始自己正常的人生,他选择的第一站便是号称天下第一的天宇军校。一位实力如此强悍的精英,在以实力为尊的军校中,能掀起怎样的风暴?
  • 请你带我回家

    请你带我回家

    请带我回家。那个小女孩抬头,冲着他微笑。看到女孩的那一瞬他的心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胸口开始疼,他想,或许这个女孩让他想起来了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他鬼使神差的带了小女孩回家,从没想到过小女孩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他画画,她想让他画萌系少女漫画,他说:不听话就滚,她饿了,找冰箱里的泡面吃,嫌不好吃;他不肯去参加姐姐的婚礼,她死拽硬拽的拉去了;他心情不好去酒吧喝的烂醉,她一边骂一边拖他回来。……两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他总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有一天,小女孩悄悄地离开了,他忽然开始不淡定了……
  • 女总裁的私人医师

    女总裁的私人医师

    什么!你想缩胸?做梦!让哥哥我给你摘一朵玉容花种上,保准它摆脱地心引力!身怀植花秘术,一手掌富豪权贵性命、一手拥四海名花,且看一代邪医叶铿,如何玩转天下!
  • 灌篮之我是伊藤卓

    灌篮之我是伊藤卓

    WHAT?我居然穿越到了灌篮高手的世界了?伊藤卓?那个灌篮里最悲剧球队里被宫城暴虐的龙套?不行,灌篮的世界由我改变,看我如何把翔阳的斗魂口号响彻全国!!!
  • 全真集玄秘要

    全真集玄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转紫凌决

    九转紫凌决

    百年轮回终成空,妖紫现世洛天乱!辽阔虚空苍穹,灵魂肉体分离。他,能否重生?异世大陆纷争,天才纵横天下。他,能否争霸?究竟沦落替身,还是翻身崛起。他,能否传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舰娘之命运追寻

    舰娘之命运追寻

    日常;战争;恋爱;失去。我能做什么?即使微不足道也要帮你们群号:540784964
  • 迷雾中的真相

    迷雾中的真相

    我叫韩令飞,是一个侦探,本来年轻有为,蓄势待发的我在接到一个神秘人的电话后匆匆赶往一个地方,最后却被一枪打中了心脏,这一个瞬间让我急切的想要知道:是谁给我打的电话,是谁开的黑枪,是谁要加害于我,隐藏在迷雾之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了得到一个真相,我跑遍了历史,处处留下了我的印记,最后,故事还得继续,真相到底是什么,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 天昌月鹿

    天昌月鹿

    时隔十年后原本是个傻子的张阙轩恢宏归来,修炼了一身本事,踏着巨兽的步伐积蓄了万钧之力,只为报十年前全家遭奸人陷害被日本人屠杀的血海深仇。罚的是奸人,报的是国仇。一路上经历了被打入谷底的耻辱,也有王者归来的赞誉。有杀人于无形的攻心斗智,也有气势恢宏的战场厮杀。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就此展开!“如果你相信命运,命运就会给你救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