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1800000003

第3章 创世记

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犹太人的观点。“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人类最古式的问题。有些人会把这个问题问到死,他们并不指望找到答案,但他们为自己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而兴奋,就像勇敢的士兵敢于面对无法取胜的战斗一样。他们拒绝投降,嘴边挂着骄傲的词“为什么”而走向永恒。

但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要求对不能理解的事物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他们就创造一个。

五千年前,七天创世的故事流传于西亚人民中间,这个故事来自犹太人。犹太人是第一个信奉一个上帝的民族(下文我们讲到摩西时会叙述事情的经过)。在此之前,人们迷迷糊糊地认为,陆地、海洋、树木花卉、鸟类和男人女人都是由不同的神创造的。

后来发展为犹太民族的闪族部落最初也是信奉多神的,正像他们的邻居千百年来所做的一样。

不过,我们在《旧约·创世记》里看到的那些故事,是在摩西死后一千多年后才写成的。那时犹太人已经把“一个上帝”看做绝对的事实。谁怀疑“主的存在”,就会面临死刑或流放。

现在你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诗人们在描绘希伯来人的万物起源论时,会把创造世界这个繁重的劳动说成是上帝的灵机一动,这位上帝名叫耶和华,即上天的统治者。

下面讲述的就是信徒们在神庙祭拜时听到的故事:创世之前,一片混沌,地球在黑暗、沉寂无声的太空飘浮,没有陆地,只有满满的海水。耶和华之灵在海面飘行,进行着伟大的思考,耶和华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耶和华说:“这叫做白天。”不久,光亮消失了,黑暗重新来临。耶和华说:“这就是夜晚。”他休息了,第一天就结束了。然后,耶和华说:“要有天,穹窿覆盖于海水之上,天空要有行云。风将拂过海面。”这件事完成了,夜来临了,第二天结束了。

然后,耶和华说:“陆地要浮出水面。”群山即刻露出水面,直指苍天。山脚下,有大片的平原和山谷。耶和华又说:“地上要有结种子的植物和开花结果的树木。”于是,大地一片绿色,草木峥嵘,晨曦微拂,昼夜交替,第三天的劳动就结束了。

然后,耶和华说:“天上要布满星辰,用来划分季节和年、月、日。白天由太阳主管,夜晚是休息的时间,就让宁静的月亮给那些穿越沙漠的漂泊者指明方向,帮他们找到栖身之处吧。”这件事完成后,第四天就结束了。

然后,耶和华说:“水中要有鱼,天上要有鸟。”于是,他造出了大大小小的鱼和各种各样的鸟,让他们在水中和陆地上繁衍,栖息,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夜晚来临,鸟儿将头钻入翅膀下,鱼儿潜入水中,第五天就结束了。

然后耶和华说:“这一切还不够,世界上还要有爬行动物和行走的动物。”于是,他造出了牛、虎和其他至今尚存或已绝迹的动物。这一切完成以后,耶和华抓起一把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塑了个泥像,并赋予它生命,命名为男人。他被置于所有的生物之上,结束了第六天的工作,耶和华对所造之物十分满意,第七天他就休息了。

第八天,男人出现在他的新世界中,他的名字叫亚当。他住在长满鲜花的园子里,温顺活泼的动物来同他戏耍,消除他的寂寞。但是,他仍然感觉不快乐,因为所有的动物都有伙伴。只有他是孤单的,于是耶和华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亚当和夏娃手拉着手在园中漫游,探究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家就叫“伊甸园”。

后来他们走到一棵树前,耶和华对他们说:“听着,这非常重要,你们可以尽情地吃园内的果子,但这一棵不行,因为这是一棵智慧树,吃了这棵树上的果子,人就会懂得正义与邪恶,他的灵魂就将得不到安宁。你们不要靠近这棵树,否则,后果会非常可怕。”

亚当和夏娃答应了,过了一会,亚当睡着了,夏娃却没有睡,她在园中漫游,忽然,草丛中发出一阵窸窣的声音。噢,是一条狡猾的老蛇。

那时候,人能听懂动物的话。蛇告诉夏娃说,它听了耶和华说的话,但如果相信那些话,那就是傻瓜。夏娃也这样想,所以,当蛇把树上的果实给她时,她吃了。亚当醒来后,夏娃把剩下的给他吃了。

耶和华非常愤怒,把亚当与夏娃赶出了伊甸园,现在他们只能靠辛苦劳作为生了。

不久,他们有了两个儿子,哥哥叫该隐,弟弟叫亚伯。两个孩子都帮家里干活,该隐种地,亚伯牧羊,当然两兄弟像其他的兄弟一样经常争吵。有一天,两人给耶和华献祭。亚伯献上了一只小羊,该隐则把谷物当做供品。孩子们往往争强好胜,喜欢互相挑逗。亚伯祭坛上的木柴烧得很旺,该隐的木柴却点不着,亚伯在旁边看着他。该隐说亚伯在取笑他,亚伯说没有。该隐让亚伯走开,亚伯不走,于是该隐就动手打起他,但他打得太重了,亚伯倒在地上死了。

该隐害怕极了,他逃跑了。耶和华了解所有的事情,他在树丛里把该隐找出来,问他弟弟在哪里,该隐不肯回答,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保姆!

当然,撒谎没有好处。就像亚当和夏娃被放逐一样,耶和华强迫该隐离开家,此后,该隐再也没有回过家,虽然他在世上活了很久。

小儿子死了,大儿子跑了,亚当和夏娃非常伤心。后来他们又生了很多孩子,他们一生伴随着生活的辛劳和不幸的遭遇。他们死的时候已经很老了。亚当与夏娃的子孙在世界上不断地繁衍。他们向东、向西、向北进入山区,向南穿越河流。但是该隐的恶行影响到了后世,人们动手打人,相互残杀,偷窃,女孩子经常被邻村的男人绑走。世界一开始就乱得一团糟。也许应当重新开始,新的一代也许会听从耶和华的意志。那时候,有一个叫诺亚的人,是玛土撒拉(他活了九百六十岁)的孙子,该隐和亚伯的弟弟塞特的后代。诺亚为人虔诚,与人和睦相处。如果人类必须寻找新的祖先,诺亚是最好的选择。于是耶和华决定只留下诺亚一家,其他的人都将被毁灭。他吩咐诺亚造一条长四百五十英尺,宽七十五英尺,高四十三英尺的船。

诺亚和他的儿子们砍下巨大的柏树做船的龙骨,在船的两舷涂上沥青使船舱保持干燥,在第三层甲板上,用厚木板造了屋顶以抵御狂风暴雨。

在出发前,诺亚及其家人漫山遍野捕捉各种动物,既可作为食物,又可以当做祭品。他们足足打了一个星期的猎,方舟(这就是船的名字)上充满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它们不习惯待在笼子里,拼命啮咬栅栏。

第七天的傍晚,诺亚、他的三个儿子及儿子们的妻子、孩子一起上了船。

半夜开始下雨,连续下了四十个昼夜,大地都被淹没了。诺亚及其家人,还有船上的动物是这场可怕的洪水过后仅存的生命。

后来,耶和华大发慈悲,狂风吹散了乌云,阳光重新照耀着汹涌的波浪,就像创世之初一样。

诺亚打开窗户小心翼翼地向外张望,他的船漂浮在无边的水面上,看不见陆地。

诺亚放出一只乌鸦,它飞了回来。诺亚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可以比所有的鸟飞得远,但鸽子也飞回来了,它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树枝。

一星期之后,诺亚再把鸽子放出去,整整一天。傍晚时,鸽子才飞回方舟,它的嘴里衔着一根新鲜的橄榄枝,显然,洪水开始消退了。

又过了一星期,诺亚第三次放出鸽子,这次它没有回来,诺亚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不久,方舟接近了陆地,他们停靠在今天的亚美尼亚的亚拉腊山。

第二天,诺亚登上陆地,立即建起祭坛,向耶和华献上祭品。这时天空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彩虹,这是耶和华给他的忠实的仆人赐福的信号。

这样诺亚与他的孩子——闪、雅弗、含以及妻子再次成为农民与牧人,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是他们是否从这场大灾难中得到了教训,还值得怀疑,因为有这样的事情,诺亚有一个葡萄园,并且自酿美酒,有时他喝得太多,行为跟一般的酒鬼没有什么区别。

闪、雅弗深为父亲的行为难过,安守自己的本分。可是,第三个儿子含却以此为乐,哈哈大笑。

诺亚酒醒后,得知含的行为,非常生气,将含赶出了家门。犹太人认为含去了非洲,成为黑人的祖先,并认为这是他们的耻辱。

此后,就没有诺亚的消息了。听说他的一个后代,名字叫宁禄,以擅长打猎著称。关于闪和雅弗,《圣经》没有进一步的记载。

不过俩人的子孙却做了令耶和华不高兴的事。他们迁移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建立了巴比伦城,他们喜欢这个肥沃的地方,决定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作为部族聚会的场所。于是,他们开始烧砖,建造地基。

但耶和华认为全世界都要有人住,他们不应该终生固定在一个小小的平原上。

当工人们为建高塔而忙成一团的时候,耶和华突然让他们忘记了原来的共同语言,而说起了不同的语言,一时间脚手架上响起叽里呱啦的各种语言。

如果工人、工头和设计师突然你说中国话,我讲荷兰话,他用俄语或玻利维亚语交谈时,就无法共同工作了。于是他们放弃了聚集在高塔下成为一个民族的想法,很快就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这就是世界最初的故事。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只涉及犹太民族的经历。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热门推荐
  • 容颜消瘦爱不朽

    容颜消瘦爱不朽

    都说初恋是人生最美好的事,但如果这是场阴谋呢?后来不管她怎样表现的无坚不摧,心里却一直都有软肋。只等那个发现它的人出现,她才会变得不堪一击。所以爱你不朽哪怕容颜消瘦。你,听到了吗?
  •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本书分为谈判前的准备和谈判进行中两个部分,其中的背景知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读者对商务谈判业务流程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快速提高读者对商务谈判用语、常见问答的熟悉程度。同时配以“即学即用”,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本身旨在提高读者的自我表达能力,使读者能听得懂、说得出。
  •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当很多年后再次相见,你是否还能找到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 影后重生之韶华漾漾

    影后重生之韶华漾漾

    前世的浓雾渐渐淡去,今生的浮云淡淡散开。几经浮沉,几次跌宕,华漾终于成功屹立娱乐圈之上,以“独特”的韵味散发出属于她的芬芳。“你夸我美?呵呵,说点我不知道的优点。”“你要追我?对不起,请后面排队。”“你要娶我?脑科在医院四楼,请去挂号缴费。”“找我上真人秀?咳,我是真人,但我不秀。”“做颁奖嘉宾还要讲两句?是谁告诉你们我有文化的?”
  • 锦色年华:王妃太腹黑

    锦色年华:王妃太腹黑

    上一世,云锦华惨遭背叛,死在了挚爱之人与庶姐手中。一朝重生,她回到了八年前!这一世,她握紧手中利刃,要令害她之人,血债血偿。她誓要做无情之人,再不动心。只是,某一狡诈王爷,缠上了她……“华儿,去哪儿?为夫陪你一起啊。”
  • 半世琉璃之再见了夏天

    半世琉璃之再见了夏天

    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梦见我和我喜欢的人结婚了,还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虽然过程有点儿幸苦,但过得很充实,每天都有故事,我们一起尝试了酸甜苦辣,一起分担了所有,我们会一直一直爱下去。。。。。
  • TFBOYS之年少轻狂

    TFBOYS之年少轻狂

    年少轻狂的我们,经历了多少疼痛,多少磨难,多少迷惘,才能在一起?我们的爱恋,我们的年少轻狂,定格在十五岁那年爱恨离愁
  • 倒霉孩子在明朝

    倒霉孩子在明朝

    一个倒霉孩子回到了明朝,当然朝代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穿到了自己老家,合适到房子都是一样的?有隔了几百年的还一样的房子吗?事实上偶{也就是作者我}说可能就可能。回到过去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发现隔了这么多代,现代民间的一些奇术窍门好都失传了。学吧,还等什么?反正猪脚也喜欢这些,怕就怕认真二字呀。此书是小弟我头回写作,小学时的作文不算。看到起点好多大大们的旷作。神往呀,跟起点8年了,我也要激情一下雄起一把。(书名是同明朝,但同明朝一点关系都没,我历史没学好)本书群是113027581。本人QQ号是7611202。表扬的和拍砖的都来群里耍耍吧。
  •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不想做炮灰,也不希望爱的人就这样子离自己远去,去奋斗,而且当做游戏,到最后,随后能够明白这其中一切?努力去爱,却被一次一次伤害,到最后得到的,也许不过是一场云烟。总有一天,我会把所有的人全都踩在脚下,让他们明白,不是不在乎,而且是时候未到。
  • 上仙札记

    上仙札记

    当年她看着她的仙尊未婚夫寻一女子三界六道,一笑置之。浮生镜一撇才知道自己果真是可怜到了可笑。她这辈子在情这一字栽倒了两次,偏偏两次都是他宫湮。后来是他放不下时,她却笑道:“师尊,如今我有父母疼爱,兄长姊妹也都极好,对你可以尊敬,但永远不可能是唯一”桃花繁复,她依旧是眉目美丽若画,却对另一人笑靥如花:“感谢上仙厚爱,染月无以为报,唯有余生不负。”他怎能放手?她怎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