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9300000006

第6章 社交礼仪(5)

致意的基本规范

致意的基本规范是:男士应当首先向女士致意,年轻者应当首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应当首先向教师致意,下级应当首先向上级致意。而当年轻的女士遇到比自己年岁大得多的男士的时候,则应首先向男士致意。

致意的方法

致意方法,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可以使用两种:如点头与微笑、欠身与脱帽均可并用。

遇到对方向自己致意时,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对方致意,毫无反应是失礼的。在餐厅等场合,若男女双方不十分熟悉,一般男士不必起身走到跟前去致意,在自己座位上欠身致意即可。女士如果愿意,可以走到男士的桌前去致意,此时男士应起立,协助女士就座。致意的动作不可以马虎,也不能满不在乎,而应恭敬以充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在社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熟人,一般不宜立即起身去向对方致意而应在对方的应酬告一段落后,再上前致意。

名片礼仪

名片具有较强的自我介绍功能,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第二张脸面。因此,对名片的制作与使用都应十分注重。切实而言,在当今,它的媒介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名片的用途

名片的主要用途有如下方向:

(1)方便自我介绍

名片具有较强的自我介绍功能,它在社交场合上几乎已成为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使用名片可避免初次见面口头介绍时容易造成的遗忘、误听、误解等麻烦,同时还能加深初交的印象,有益于日后的继续交往联系。

(2)可以代替便条

在交往中,有许多时候必须对友人做出礼节性的友好表示。以名片代替便条,往往显得比较郑重。

(3)可以替代介绍信

如果介绍自己的友人与另外一位友人相识,可在自己名片的左下角写上p·wp·,然后把被介绍者的名片附在后面一并送去,这时名片就起到了介绍信的作用。

(4)可以替代请柬

在非正式的邀请中,可以用名片代替请柬,并写明时间、地点和内容。

(5)可以替代礼单

向友人寄送或托送礼物、鲜花时,可在礼品或花束中附上自己的名片并写上祝贺短语。在收到友人的礼品后,可立即复一张名片,左下角写上p·r·,以示谢意。

(6)具有广告作用

在进行业务往来时,名片具有一定的广告宣传作用,让人了解自己的业务范围。

使用名片的礼仪

名片的使用,可分为递交、接受和交换三个环节。

(1)递交名片

递交名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外出前将名片放在容易拿出的地方,以便需要时迅速掏出。一般男土可将名片放在西装上衣的口袋里或公文包里,女士可将名片置于手提包内。

②递交名片要讲究场合。一般而言,商业性质的横向联系和交际,社交中的礼节性拜访以及表达情感的场所可以递交名片。

③掌握递交名片的时机。如果是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之后可递上名片;若是比较熟识的朋友,可在告辞时递交。

④为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一般应双手递上名片,特别是下级递给上级、晚辈递给长辈,更应如此。

⑤递名片时,应将名片的下方指向对方,以方便对方观看。

⑥递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同时还要说些友好客气的话语。比如:“这是我的名片,欢迎多联系!”“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总之,递交名片时,动作要洒脱大方,态度要从容自然,表情要亲切谦恭。

(2)接受名片

递名片者将名片递上,表达了递交者对对方的友好之情,而接受名片者应双手接过名片,并道谢。还应认真仔细地看一遍,以表示对赠送名片者的尊重,看完名片后要郑重地将其放在名片夹里,并表示谢意。如果是暂放在桌子上,切忌在名片上放其他物品,也不可漫不经心地放置一旁,告别时千万不要忘记带走。

(3)交换名片

交换名片体现了双方感情的沟通,表达了愿意友好交往下去的意愿。交换名片的礼节,主要体现在交换名片的顺序上。一般是地位低者、晚辈或客人先向地位高者、长辈或主人递上名片,并应双手捧交给对方,然后再由后者予以回赠。若上级或长辈先递上名片,下级或晚辈也不必谦让,礼貌地用双手接过,道声“谢谢”,再予以回赠。

名片的制作

名片的媒介作用已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对名片的样式、制作及印刷都应予以注重。

名片的印制有横排和竖排之分,大多数认为以横排为佳。我国印制的名片通常一面印中文,另一面印英文,英文要依照西方语言习惯排列。只印姓名与职务的名片即个人名片。中文的一面,第一行顶格书写持片人的单位名称;第二行是持片人的姓名,用较大的字号写在名片正中,另学位、职务或职称,通常用小字标在姓名的下右侧;第三行是持片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及邮政编码。竖排的行序由左到右,字序从上到下,分三行写,内容同横排的一样。

名片的存放与利用

首先,在参加交际应酬之前,应提前准备好名片,并进行必要的检查。随身所带的名片应该放在专用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有人常把自己的名片放在衣服的口袋里或钱包里,这是不正确的。

其次,在交际场合,如感到要用名片,则应将其预备好,不要在使用时再去瞎翻乱找。当接过他人的名片并作了寒暄之后,应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搞脏或弄破。

再次,收到他人的名片越来越多时要分类存放,这样查找起来会更方便。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大体上有四种方法,即按字母顺序分类,按国别或地区分类,按专业或部门分类,按汉字笔画分类。这几种方法还可以交叉地使用,如可先按照部门来分类,然后在各部门之中再按姓氏笔画分类。分类之后,如果名片非常之多,那么可以再加上一个索引,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最后,要经常在名片上记下有关情况。名片是社交工具,而不是存而不用的摆设。鉴于外界情况不断变化,因此应随时记录并更改这些变化。如个人的升降、职业等变化情况。

其他会面礼

在国内外交往中,除握手之外,其它会面礼也是常见的。对此,应掌握不同地位、不同情景下的使用习俗,才能使用得体、恰当。

点头礼

点头礼又叫颔首礼。它所适用的情况主要有:遇到熟人,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在同一场合已碰上多次见面者,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时。行点头礼时,应该不戴帽子。具体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不要反复点头不止,也不必点头的幅度过大。

举手礼

行举手礼的场合,和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它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行举手礼的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其他四指并齐,拇指叉开,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两下。手不要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用手背朝向对方。

注目礼

注目礼的具体做法是起身立正,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或贴放于身体两侧,表情庄重严肃,双目正视于被行礼对象,或随之缓缓移动。

脱帽礼

戴着帽子的人,在进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与人交谈、握手或行其他会面礼,进入娱乐场所,升降国旗,演奏国歌等情况下,要主动地摘下自己的帽子。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不脱帽子。

拱手礼

拱手礼,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会面礼。现在它所适用的情况主要有: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向长辈祝寿,向友人恭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大名。

拱手礼的行礼方式:起身站立、上身挺直、两臂前伸,双手在胸前高举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两下。

合十礼

就是双手十指相合为礼。具体做法是,双掌十指在胸前相对合,五指并拢向上,掌尖与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侧倾斜,双腿立定笔直站立,上身微欠低头。行礼时,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越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但原则上不可高于额头。

行合十礼时,可以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也可以面含微笑,但不应该手舞足蹈,反复点头。在东南亚、南亚信奉佛教的地区以及我国傣族聚居区,合十礼普遍使用。

鞠躬礼

鞠躬礼目前在国内主要适用于向他人表示感谢,领奖或讲演之后,演员谢幕,举行婚礼或参加追悼活动等。

行鞠躬礼时,应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双手应贴放在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就越大。鞠躬的次数:喜庆的场合下,不要鞠躬三次,一般追悼活动时才用三鞠躬的礼仪。在日本、韩国、朝鲜,鞠躬礼应用十分广泛。

拥抱礼

在西方,特别是在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和道别礼。在人们表示慰问、祝贺、欣喜时,拥抱礼也十分常用。

正规的拥抱礼,讲究两人正面而对站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左肩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右腰后侧。首先各向对方左侧拥抱,然后各向对方右侧拥抱,最后再一次各向对方左侧拥抱,一共拥抱三次。普通场合不必这么讲究,拥抱一次、二次、三次都行。

在我国,除某些少数民族外,拥抱礼不常采用。

吻礼

(1)亲吻礼

是一种西方国家常用的会面礼。它会和拥抱礼同时采用,即双方会面时既拥抱、又亲吻。

行亲吻礼时,通常忌讳发出亲吻的声音,而且不应将唾液弄到对方脸上。在行礼时,双方关系不同,亲吻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长辈吻晚辈,应当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应当吻下颌或吻面颊;同辈间,同性贴面颊,异性吻面颊。贴面颊的时候,先贴一次右边,再贴一次左边。

(2)吻手礼

主要流行欧洲国家。做法是:男士走到已婚妇女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以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是手指。

注意: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已婚妇女。手腕及其以上部位,是行礼时的禁区。

同类推荐
  • 习惯创造卓越(人生高起点)

    习惯创造卓越(人生高起点)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发展,好习惯将会把人生带入最佳的境界。本书讲述了习惯左右你的人生、职业习惯:别让恶习阻碍成功、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的安全保障、美化性格,培养好习惯等内容,让习惯创造卓越人生。
  • 卡耐基励志经典大全集

    卡耐基励志经典大全集

    本书收录了代表卡耐基成功学精华的8本经典著作,上卷包括《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下卷包括《写给女孩儿的信》(卡耐基和夫人陶乐丝合著)、《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林肯外传》。
  •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到处都写满了善与恶。本书涵盖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朋友与敌人以及成功激励的格言,让读者朋友们在人际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以便在社交场合应对自如,犹鱼得水。
  • 社交方与圆

    社交方与圆

    本书介绍社交中的语言艺术、个人魅力、人际关系以及失误,让你对社交有个全新的认识,帮助你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营造和谐关系。
  •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对内向人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剖析,说明内向性格的优势特质——坚强的韧性,强大的思考能力,持久的耐力和专注,强烈的上进心,以及在内省和独处中获取力量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摄政王妃是天师

    摄政王妃是天师

    身为现代三大天师家族之一的嫡系独女,我,殷皎皎超强的!只是超怕鬼而已!上有鬼才姚弘止镇楼,下有凤凰神火凤九歌相助。左有龙脉传奇安倍圆投奔,右有寒冰神将玉璇玑神助!喂!(#`O′),那边那个面瘫,别想单挑!我还有阴阳之境呢!(正在修改漏洞完毕
  • 剩夏的暗恋:我是女王他是仆

    剩夏的暗恋:我是女王他是仆

    他是孤儿,当一次车祸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十年之后他遇见了那个纯洁的她,那一转身那一袭长裙,我们注定是在一起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那一年的战乱,至亲的人永远离开了她。她无奈之下,选择代替哥哥从军南诏。战争,是残酷的。她身披战甲上战场的那时,才发觉一切来之不易。可为什么当年,还是那么固执的离开家乡!他是一个国的王,血拼来得天下,他为子民,甘愿付出。后宫佳丽虽有三千,可他从不在意。他有江山,有社稷,便已足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寥寥的悲观日记

    王寥寥的悲观日记

    地球上居住着70亿人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同的环境成就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开拓了不同的命运,我的一生坎坷,来者不拒。
  • 剑破神殇

    剑破神殇

    一梦浮萍,撕肝裂心;似梦非梦,一踏幽冥。初入尘世,身携万灵;勇夺浮屠,魔山聚情。魔现埋骨,红颜薄命;重塑心境,万道清明。深宫似海,力腕风云;无上之道,以志为凌。共赴中州,阁显豪情;剑扫天下,塔镇群英。
  • 寻金决

    寻金决

    云南洞外洞之九霄云梯、西藏的什刹鬼海、它们逐渐问世人间。李一凡承蒙祖上传下的宝坻罗盘及寻金口诀,将引入他踏上寻宝之路,探究玄学八卦,一手握罗盘,通阴阳、知五行、解八卦、勘风水,测尽那天下不为人知的宝穴秘处。
  • 阴阳薄

    阴阳薄

    本是平淡的生活,在某一天突然被打破,从没有想过的世界,反而成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场接一场的阴谋,対历史真相的追寻。老宅里古怪的美人图,无意中的女鬼缠身,真假难辨的深山诡镇,古怪神秘的荒村行尸。有时候,人心比鬼可怕的多;有时候,知道比无知更是一种保护。渡灵者,只需要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亡灵的名字,生辰八字,出生地点,就可以让其转世投胎。
  • 沉迷于此

    沉迷于此

    一个富三代的T爱上了森林系女孩的故事,两个人面对亲人的支持与反对,拼命的坚持在一起。最后修成正果的故事。这之中,有亲情的牵绊,友情的支持,还有仇人之间的恩怨。leshappyending文。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