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6100000004

第4章 除夕习俗及渊源(2)

元明时期,出现了新的武门神。《历代神仙通鉴》载:唐太宗夜梦鬼魅,难以安睡,开国元勋秦琼和尉迟敬德为其镇守宫门,安然无恙。后画工将两人画像张挂在宫门上,鬼怪全无。因此传说,这两位武功显赫的战将,成为我国民间著名的门神。

旧时张贴的门神,左边的称门丞,右边的称户尉,俗称白脸儿和黑脸儿。因尉迟敬德曾姓胡,民间有的直接写秦军和胡帅的字样,贴在门上来代替画像。

自明清以来,各地张贴的门神像五花八门。如河南门神为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马超;陕西门神为春秋时期的名将孙膑、庞涓;河北冀中一带贴上演义故事中的薛仁贵和盖苏文,或贴西羌猛将马超、马岱两人。

小说中的金镖黄三太和盗九龙杯的杨香武,也曾一度成为门神。

此外,赵公明、燃灯道人、岳飞、穆桂英、杨延昭、萧何、韩信、焦赞、孟良等,都做过民间百姓家的门神。

佛教寺庙中的哼哈二将和大力金刚神韦陀,都是著名的佛家建筑守护神,兼有门神的作用。“四大天王”的神像,也曾成为民间的门神。

三是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功利性的需要,门神的形象也有了新变化。其作用由驱鬼怯崇转变为祈福纳吉、招财进宝,后又出现了文门神和福门神。

文门神像多张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区别大门上的驱鬼武士门神。文门神以面容慈祥的天官形象为代表,另有长着白胡须的文门神,即宋朝的梁颢。《三字经》称“若梁颢,八十二”,梁颢为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以门童代替门神的现象。门童为杨柳青印制的年画,有的取材于五代窦燕山育子成材的“五子登科”画。

福门神以祈求福寿为主题,常见的有福、禄、寿三星。民间喜爱的喜神、和合二仙、刘海等也加入此行列。最为有趣的是捉鬼高手钟馗,纱帽朱衣,托寿桃,引蝙蝠,好一个福神!

旧时民间张贴门神像,将双扇的门称为“对脸儿”,单扇的门称为“独坐儿”。

驱邪魔、卫家宅、助功利、取吉祥,成为门神的职能和民俗的需求,反映了人们祈求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

(三)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1.年画的起源

年画和春联一样,也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福的美好愿望。

年画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初创于汉代。到了唐代,先进的雕板印刷技术使门神画像的印制成为可能。

宋代逐步演变为印制年画,现存最早的年画,就是宋朝印刷的《四美图》,又名《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明末清初,是年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时令性强,多于新年前张贴,以增加节庆气氛,再加上一年更换一次,或谓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的种类有版画、刻纸、纸绘三种。

年画题材多种多样,艺术特色明显。早期的民间年画,是现代部分美术种类的源头,已成为雅俗共赏的难觅珍品。

2.年画的普及和发展

年画的大量普及,是在明朝后期。明朝末年,我国的年画出现三大派别,即天津西郊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山东潍坊的年画。

清朝中叶,根据制作风格、出产数量、市场销售等状况,形成南北两大年画中心:北方为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县的杨家埠;南方为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

传统的年画主产地,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太原、四川绵竹和福建漳州等地。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两者结合起来,出现了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了挂历。

(四)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不超过0.3米,粘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民户多用挂千,但世家大族用的较少。黄纸长0.1米,红纸长0.3米的是“小挂千”,为市民所用。

最早的挂千是以制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民间传说有压祟的作用。

(五)倒贴福字的由来

福字的本意为福气、福运,现为幸福之意。《书?洪范》称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世人们将五福称为福、禄、寿、喜、财。

宋朝《梦梁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宋代的“春牌儿”,为迎新年的庆贺之物,就是写有福字的大红纸。

在我国民间,有正贴福字和倒贴福字的习俗。后者表示幸福已到或福气已到,更能营造温馨的节庆气氛。

最早的贴福字的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传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民间流传着许多倒贴福字的传说,最有影响的有以下两则。

1.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但是,心善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个福字。

于是,全城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只有一户不识字的人家,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命令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劝说朱元璋:“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是‘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大喜,下令放人。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是为了纪念马皇后的好生之德。

2.贴倒福字始于慈禧

每至年关,清朝慈禧太后有给大臣赐福的习惯。

有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把赐给的福字贴倒了,犯了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就倒了——福到了!”慈禧听后,转怒为喜。此说后传至民间,福字也就倒贴起来。

谚语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福字作为节日喜庆的点缀物,为民间所钟爱。人们在红纸上写上福字,再精描细绘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成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春节前贴一个红色的福字,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六)贴窗花

除夕之日,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即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1.窗花的内容广泛

窗花源于民间剪纸。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称其为窗花。

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诗中的“荆俗”“晋风”不仅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晋人的风俗。

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所以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此外,花鸟虫鱼以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也十分常见。

2.窗花的剪刻形式

窗花的剪刻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地区较广;二是套色剪纸,一般用于宫廷、商铺的大窗或厅堂和门面的窗户;三是浮雕剪纸,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它将剪刻与纸叠工艺融为一体,别具风格;四是彩色窗花。

窗花又有染色和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有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作“铜衬料”。

山东的窗花多直条,适合该地直棂窗。西北的窗花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大块。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窗花多为阳剪,以求得较多镂空的面积。

窗花的外轮廓和窗架之间要求舒密有致,构图格局均衡。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内装饰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细线造型,达到镂空玲珑的视觉效果。

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窗花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同类推荐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热门推荐
  • 灵魂驯养人

    灵魂驯养人

    预言中的世界末日,世界没事,却成了他的末日,他被灵魂驯养人带来地下世界,一路从一无所知走上维护天下安宁的至尊王者之路。
  • 逝者永生

    逝者永生

    死亡并不可怕。君不见死亡之后,才能见到世界的真面目?君不见穿越者多为逝者?是的,这里就是这样的世界。这里逝者填满世界,这里穿越者充斥天际。这里系统为奴,这里是穿越者的天堂!!此处为【天马行空城】,欢迎来到逝者的世界!【我,永生不死!!】
  • 行走于阳光之下

    行走于阳光之下

    行走于阳光之下,穿梭于黑暗之中。魂有三变,一现于世,二变于智,三化为魔。
  • 爱在曾何几时

    爱在曾何几时

    多少黄昏烟雨斜檐,翻开诗篇,勾起一纸江南。“爱我是多久?”看着他,我最终还是问了出来,内心却是忐忑不安。“一辈子。”“一辈子,又有多长?”“说长不长只是弹指间,说短不短确是一生。”仰望着夜畔星空,脸上笑颜如花,“因为你是,磊磊,所以我也给你承诺。”轻拿着他的手,放在我的胸口,“这里为你跳动,时间是…永远…”虽然不知道一辈子有多长,你爱我有多久,可是,这里,永远只为你而加速跳动。
  • 朱由检这个人

    朱由检这个人

    写写关于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明末历史。
  • 魂统天下

    魂统天下

    我欲天下,谁人敢挡;我欲苍穹,谁人敢拦;挡者死,拦者亡。
  • 最终邪恶

    最终邪恶

    当最终的邪恶降临,你的正义,你的善良,你的真诚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于内心?是否你也将变成邪恶的存在?************************************我希望,无论读者大大是从什么途径看到我的这本小说,如果写的还算是符合您的心意,如果您还认为这本书还值得您一看,哪怕等到后面您去看盗版,请不要轻易放弃它,我们这些底层的写手真的不需要很多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收藏,一个评论,都会让我们开心很长时间。——我相信,这是我们大部分底层写手的心情。
  • 武经逆天

    武经逆天

    小山村里最优秀的猎人为解决荒莽群山中流窜出来的一只猛兽,勇敢踏入大山深处,意外情况下进入江湖,继而不断追寻巅峰的故事。
  • 王俊凯,你我剩下多少爱

    王俊凯,你我剩下多少爱

    与他的相爱只是一场骗局!以为可以将骗局完美的进行下去!孰不知自己已经爱上了他,也不知我俩的爱剩下多少!
  • 学妹,游戏和我你选谁

    学妹,游戏和我你选谁

    这是一场校园转言情的故事,不会狗血,女主以一种脱离轻柔女生的出场形式华丽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