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此时宰相所居已称“南衙”,禁宫内外南北界限十分严格。中书、门下两省完全被驱逐出了宫城,而居于皇城,实际上已不存在中书内省和门下内省了。
决策机构被撵出宫禁,宰相议政居于禁外,致使其决策地位大为削弱,实际权利自然降低了,这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大变局。将决策机构撵出宫禁,降低宰相的权利地位,是武则天打击政敌,扫除唐开国以来把持中枢政权的关陇勋贵的绝妙一招。
5.紫宸殿
紫宸殿是与含元殿、宣政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的第三大殿,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之一。紫宸殿为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如果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至紫宸殿约一千二百米,这个长度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至保和殿的距离。
由于进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进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政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朝参是唐朝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按照制度规定,唐朝朝参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朝会参加者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正、冬大朝会本在太极宫的太极殿,高宗以后因为居住大明宫,所以改在含元殿进行;唐朝后期也改在含元殿后的宣政殿举行。
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朔望朝参一般也在宣政殿正殿举行。
最后是常参。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常参则在宣政殿再后的便殿紫宸殿举行。
据说玄宗时,将朔望朝参也改在紫宸殿举行,宪宗元和以后,将紫宸殿改作常朝正殿,宰相、常参官奏事都在此殿。
6.延英殿
延英殿是大明宫留存的遗址之一,属于内宫的宫殿。这座宫殿规模不大,却由于历史的机遇,一度成为大明宫的权利核心。
中唐以后,下朝之后的时间里皇帝如果认为有事情需要商量时,会让大臣到延英殿议事,而大臣们如果认为有紧急情况需要面见圣上,也可以写下奏表要求开延英殿,这种奏表叫作“牓子”。
唐代宗即位之后,宰相苗晋卿年老体弱,走路时双腿发软,步履蹒跚。代宗特许他每隔一天到政事堂办公,享受“入阁不趋”的待遇。入阁不趋就是允许你进入宫殿拜见皇帝时可以慢慢的走过去。
唐代宗还特意在偏殿延英殿召见苗晋卿,《新唐书》中说“宰臣对小延英,自晋卿始。”相对于宣政殿、紫宸殿这些正规的场合而言,延英殿属于便殿,大臣在这里议事可以直接面对皇帝,少了许多繁琐的礼节,君臣之间的关系比较随和。能够在被召到延英殿议事表示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因而成为大臣们的一种荣誉。
散朝之后,皇帝回到内宫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宰相也可以要求皇帝驾临延英殿议事。
唐武宗时期便在延英殿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会昌元年,在宦官仇士良的劝说下,刚刚即位不久的唐武宗下诏派中使前往潭州和桂州诛杀前宰相杨嗣复和李珏。傍晚时分,户部尚书杜悰得知这个消息后,驰马前往安邑坊宰相李德裕的住宅,请他出面制止。杜悰对李德裕说:“天子年少,新即位,兹事不宜手滑。”
当时李德裕正在家中休假,第二天早上,他便同其他几位宰相汇集到中书省,李德裕写下奏表,要求唐武宗开延英殿重新商议此事。第一封奏表递上去以后未见回音。中午,李德裕又写了第二份奏表,并让宦官转告唐武宗,即便是到了晚上,李德裕等人也会在这里等待,还是请圣上到延英殿来。一直等到下午,宫中终于传出消息:圣上将在延英殿召见几位宰相。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李德裕等人甚至要流着眼泪劝说唐武宗收回成命,最终杨嗣复和李珏两人免于一死,唐武宗说:“特为卿等释之。”
按照通行的牛、李两党说,杨嗣复和李珏属于牛党,和李德裕是对手,由此可以看出李德裕出手相救并非出于私情。李德裕认为这件事必须和宰相商议,如果皇上越过宰相直接下达诏令诛杀这两个人,是违背制度的,听之任之,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制衡将会被打破。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四月宰相陆贽被贬,甚至有消息说唐德宗怒气未消要杀了陆贽。谏议大夫阳城说,不能让天子信用奸臣杀害无罪的人。他带领众谏官前往延英殿上书替陆贽喊冤。
元稹在回忆阳城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时写道:“延英殿门外,叩阁仍叩头。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这次跪在延英殿前上书是谏官们的一次大的行动,在此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谏官们并没有受到重视。有一段时间谏官减员后就不再重新补足名额,结果满朝只剩下两个谏官,一个是谏议大夫韩皋,一个是拾遗归登,而这两个人的处境也不妙。
唐朝朝廷机构的官员在上班时能享受一顿免费的工作餐,当时的宰相下令停发了归登的伙食费,让他去中书舍人那里蹭饭,朝中的官员戏说:“韩谏议虽分左右,归拾遗莫辨存亡。”
因此,阳城等人这次跪在宫门前上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80岁的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有谏官伏阙上书后,三步并作两步赶到现场,高声祝贺说:“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
(二)主要宫门遗址
除了唐大明宫每个气势恢宏的宫殿之外,在大明宫遗址群里还有不少著名宫门遗址,比如享有盛唐第一门之誉的丹阳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等。
1.丹凤门
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钻探,因受居民住宅所限,当时只探出了三个门道,明确了丹凤门遗址的位置。
近年的考古挖掘表明:丹凤门的门道为五门道,和历史的记载“天子五门”相符,是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门,规模比北京天安门还大。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基址主体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除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和东墩台皆遭严重破坏。通过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
丹凤门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宽9.4米,残存进深23米,隔墙宽3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局部可见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
丹凤门门限位居门道中部偏南约四米处,现存的三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有残存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石门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南北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础,顶面中央凿有长方形的卯眼。
丹凤门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米、东西最宽处达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地面保存较好,局部残存有包壁砌砖。由此可知,丹凤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
丹凤门基址主体两侧与城墙和马道相连结。东、西城墙均宽9米,其中西城墙保存较好,东城墙遭毁殆尽,残存高于地面约一米。东、西马道紧贴城墙北侧,与东、西墩台相接,皆为长54米,宽3.5米。
丹凤门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
丹凤门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其中一瓦块上有“宝”字样,应是唐玄宗时期修缮丹凤门楼的珍贵遗存。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残片,其中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两百四十余年,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六百余米的御道。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2.玄武门
玄武门遗址位于未央区坑底寨村。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门基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2米,南北宽12.4米,它只有一个门道,相比大明宫南面正门丹凤门五个门道,显得窄小了许多。据记载,玄武门上有门楼建筑,是宫城护卫重兵驻扎之地。
玄武门正北156米是重玄门。重玄门是大明宫北夹城的门,门基座东西长38.6米,南北宽16.4米,夯土心,外青砖,有门洞一个,门洞中段有三道青石门槛,门槛两端各有枕石,门洞之上有楼。
在西安有两座玄武门,一座遗址在大明宫北,另一座遗址在太极宫北,是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地。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玄武门也因为此次政治事件而名扬古今了。
玄武门之所以会在唐朝前期历次政变中具有决定成败的地位,与唐代皇宫的规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