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900000004

第4章 特蕾莎苦修和见习

1928年11月29日,博杰舒来到了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附近的劳莱德修女会总会,这是她平生的第一次远行,从此她就开始了她侍奉基督的人生旅程。18岁的博杰舒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劳莱德修女会的大门,穿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修女服。

初来乍到的博杰舒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个团体的生机盎然,事实上,这个团体就是那样。修道院是以红砖砌造、有白色木制窗扉的一栋简朴建筑物。修道院座落于一道庄严的栅门之后,在它的前院矗立着一尊圣母玛利亚展开双臂的塑像,意思像是在说:“欢迎回家。”

博杰舒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她的母语是阿尔巴尼亚语,她还能说流利的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可是去印度工作,就必须会说英语,因为当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博杰舒既聪明又勤奋,她试着不去理会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专心学习她所需要的语言。穿上罗雷多修女会会服,身着白袍、头披黑帽罩的博杰舒,把时间都花在学习英文上。很快,她就通过了考试。多年以后,特蕾莎姆姆的仁爱事业举世闻名的时候,一名都柏林的修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她很正常。”这已经算是对当时的博杰舒的最佳评论了。

天主教的修会里,修女们通常要经历备修、望会、初学、初愿和复愿等受训过程。不过6个月后,还没有完全适应劳莱德修道院生活的博杰舒就被派往印度分院见习了。

印度分院位于海拔2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脚下,是度假和疗养的好去处。在印度工作的英国人和孟加拉的贵族们常常来到这避暑和避瘴,他们在山下的豪华别墅里享受着英国贵族式的休闲生活。印度的商人也会在这条幽谷里做商务旅行,因为这里还有一条通往中国西藏的商道。而博杰舒就在这个宁静的雪山幽谷开始了她神圣的修道生活。见习期间,博杰舒要预习功课并接受考察。除了正式的精神修炼外,还要为以后的传道做准备。因此,这位年轻的见习修女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孟加拉语和北印度语。这也是后来一家孟加拉语学校邀请她去任教的原因。

博杰舒后半生的旅程要开始了。院长和修女们聚集在教堂里为博杰舒的远行祈祷。博杰舒静静的跪在祭台前,接受院长的祝福,院长说:“你就要离开我们去印度的大吉岭初学了,你得取个新名字,表示和你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了,那么博杰舒,你想好了吗?”

博杰舒脑海里立马闪现了圣女小特蕾莎的形象,于是她抬起头对院长说:“特蕾莎,就叫特蕾莎吧。”小特蕾莎是传教士的主保圣女,也是博杰舒愿意用一生去追随的榜样。博杰舒认为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传教士,更希望自己能像圣女小特蕾莎一样,为了展示我主的爱而奋斗一生。于是,博杰舒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没错,我就叫特蕾莎。

院长微笑着,慈爱地说:“很好,这个名字很好,从此以后,你就是特蕾莎修女。”

博杰舒选择了圣女特蕾莎的名字,她立志她这一生都要以圣女特蕾莎为榜样。

小特蕾莎是法国里修加尔默罗圣衣会的隐修修女。小特蕾莎于1873年1月2日出生在一个非常虔敬的天主教家庭里,她的父母在婚前都曾立志修道,可惜事与愿违。于是他们把自己的5个女儿献给了基督:小特蕾莎是最小的女儿,她的4个姐姐都是修女,除了三姐莱奥尼在冈城往见会修道,大姐玛丽、二姐宝琳、四姐赛琳都是加尔默罗修院的修女。小特蕾莎从小就十分虔诚,9岁那年她的二姐蒙召进入加尔默罗修院,从那以后小特蕾莎就有了圣召的心愿。14岁那年,小特蕾莎随父亲前往罗马朝圣,小特蕾莎在觐见教皇良十三世的时候,竟然大胆地向教皇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请求,她希望教会能准许她15岁的时候加入修会。教皇没有明确的表示接受,不过教会不允许她在21岁以前加入任何修会,尽管如此,小特蕾莎还是在15岁的时候如愿以偿的加入了圣母圣衣会。

小特蕾莎原来的名字是玛尔定·玛丽方济各特蕾莎,加入修会后,她立马为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叫做婴孩耶稣特蕾莎。

小特蕾莎在这座小小的修道院里做了一个专门为教士和传教士祈祷的隐修修女。9年后,年仅24岁的小特蕾莎因病去世,时间是1897年9月30日。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小特蕾莎生前平淡无闻,死后却举世闻名。1925年5月,也就是她去世的28年之后,罗马教廷隆重的宣布她为圣徒,因为之前罗马教廷曾收到20多万份申请书,那些申请人都急切的希望小特蕾莎能成为一名圣徒。并且在2年后,小特蕾莎又被钦定为普世传道主保。法国给予了她更高的荣誉,认为她是法兰西的第二保护者,与圣女贞德齐名。还有人称她是“原子核时代的光明”、“当代最伟大的圣女”、“当代最伟大的万灵神医”、“安慰天使”、“爱德圣师”,不过大多数人会亲切地叫她“圣女小特蕾莎”。1997年,小特蕾莎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罗马教会把她列入四大女圣师之一,还尊封她为最伟大的神修家之一,宣扬是她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神修革命。就连她的父母也让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有追认他们为圣人的冲动。

小特蕾莎在世的时候谦称自己是“耶稣的小花朵”。那么这朵虔诚的小花,为什么生前平凡,死后却赢得了举世闻名的光荣呢?这个奥秘就在一本名为《灵心小史》的小书里(也被译为《一朵小白花》和《回忆录》)。这本自传是小特蕾莎重病后,她的院长(也就是小特蕾莎的二姐宝琳)命令她写的,这也是当时的加尔默罗修会的一个惯例,即修女去世后,她的生平和言行会被修会印成书面材料,赠送给其他的姊妹修会。

小特蕾莎去世一年后,这本自传出版了。第一版印了2000册,立马销售一空,于是很快被再出版,随后其他语言的译本也问世了,最后《灵心小史》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并被译成了60多种文字,读者也是数不胜数。更令人称赞的是,在出版一个世纪以后,这本自传依然排在各地宗教书籍的畅销榜首。

修女们完全出乎意料,她们没想到这本出自病床上的自传竟然会令所有的修女和修士感动,甚至感动了每一个读到了这本书的人,还能让读者们从那隽秀清纯的文字中领悟到了上主的慈爱与伟大,更令他们真实的感受到,小特蕾莎这朵默默无闻的小白花,在上主的仁慈里美丽的绽放。

教会称赞小特蕾莎的这本自传,创造了一条启迪世人的“神婴小道”,意思是说,人们要在灵性方面做一个幼小的婴儿,要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付给上主,全身心的依靠上主。追求灵性生活的人们认为,“婴孩之道”就是现代的灵修新径。

中国学者吴经熊先生甚至声称,这本薄薄的小书蕴含着儒、佛、道三教的精华。小特蕾莎身上有儒教的笃实、道家的超然,还有佛家的慈悲。这样的奇妙融合是怎样产生的呢?他说,因为耶稣就是道。古今中外一切真理都是道,都是耶稣。因为圣女与耶稣有着很深的渊源,自然地,她的一切言行动静就都是道了。

而小特蕾莎“道”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爱上帝,爱人类,进而爱“爱”本身。教会认为,是小特蕾莎的伟大启示让他们懂得要去做耶稣爱的祭品,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只是向上帝正义的献祭。吴经熊还说:“现代文明的所有不幸都是源于我们太爱科学,却爱的不科学。”

年仅15岁的小特蕾莎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爱,无所不能;最不可能的事,在爱的眼里,都是简单的、甘心的。事实上,我们的主看重的不是我们的行为是否伟大,也不是我们的行为是否艰辛,他只在乎我们的行为所体现的爱的热情。那么,我们将无所畏惧。假如我很富有,我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个可怜的饥饿者而不给予我的财物的。同样,我获得了精神财富,我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那些即将坠入地狱的灵魂而不给予我的全部所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不会说:现在我要给我自己做点事情了。能忍受别人的任何缺点,对别人的软弱不加以责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感激效法,这才是真正的爱。我很清楚,爱就不要埋藏在心底,因为“人们都把灯放在灯台上,不会把灯点在斗里,这样可以使进来的人都能看见光亮”。这盏灯光就代表了爱,爱不能只分给我们所爱的人,它应该照满整个屋子,让人人都觉得愉悦。

小特蕾莎心甘情愿做爱的俘虏,于是她也获得了彻底地解放,她就像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没有什么能羁绊她的心态。她写道: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万一天父看不见我做的好事,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烦恼。我是这样的爱他,所以我会用我的爱和小小的克己牺牲,让天父快乐却不让他知道是我做的,因为天父一旦看见了,知道是我做的,他似乎就不得不奖励我了……我不想麻烦他。我希望没人注意到我;我甘愿被人踩在脚下,被人遗忘,就像一粒沙子。我把自己贡献给我最爱的主,希望主能在我的身上实现他神圣的意志,任何受造物都不能阻止它的奉行。

她还曾这样披露自己的心情:

在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不断的呼叫“我渴”,这是耶稣临死前的呼叫,这呼叫点燃了我心中非常活泼的爱火,我愿意给可爱的耶稣解渴。如果我的玫瑰是从荆棘里摘得的,我还要歌唱,荆棘越长越锋利,那么,我的歌会越加优美。

有一次,一个修女告诉小特蕾莎,说别人都认为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苦难,小特蕾莎微笑着指着一个盛满红色药水的玻璃杯说:

“你看,不去品尝,别人或许以为它里面盛满的是最美味的饮料,事实上,它比我服过任何药物都要苦,而我的生命景象就是这样。在他人看来,那全是玫瑰色,他们以为我喝的是最美味的饮料,可是我知道,里面盛满了酸苦。虽然我说它是酸苦的,但是我不觉得悲伤,因为我懂得了在一切的辛酸里寻求喜乐。”

小特蕾莎身患重病之后,很多个夜晚都无法安睡。有一次,照顾她的修女劝慰她让她赶紧入睡,正在祈祷的小特蕾莎说:“我疼痛的厉害,我只能祈祷。”修女问她:“那么,你跟耶稣都说了些什么?”小特蕾莎说:“我什么也没有说,我只爱他。”

小特蕾莎在逝世的前几个月里,还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假如天父对我说:如果你现在死,你会获得很大的光荣;假如你活到80岁死,你获得的光荣将会很小,不过我更希望你能活到80岁。而我会怎样选择呢?我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告诉天父:我的主,我愿意80岁死,因为我不求自己光荣,只求你的喜乐。我唯一的快乐就是爱你,生或死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小特蕾莎最后的几天里,姊妹们为了安慰她,就跟她谈论天上的恩宠与富乐,小特蕾莎却说:“吸引我的只有爱,不是天堂。爱上主,被上主所爱,再重返人间,使人热爱‘爱’。我预感到我的使命即将开始……我愿意用我在天堂享福的日子,来造福于人世间……不到天崩地裂,我绝不能休息。”

临终前,小特蕾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最后的4个字:信赖与爱。还说了最后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无数后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启示:“我不会死亡,我正进入生命。”

小特蕾莎认为,痛苦就是幸福,下降也是上升,微小与伟大并存,温柔也就是刚强;在世是离乡,而离世则是大归,爱不可爱之人,才是真爱,没有喜乐,正是大喜乐。事实上,她的神婴小道,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康庄大道。

教皇碧岳十世对小特蕾莎的评价是:她圣德的关键在于“在平凡的事物中”欣然地、慷慨地、坚持不懈地完成上帝对她的召唤。有一个神父说小特蕾莎一生平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碧岳十世赶紧回答道:这个小灵魂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她特别的淳朴。

确实是这样的,小特蕾莎的伟大就是因为她甘愿“小”,并且能“小”。她曾经这样说过:“只要是为主做事,哪怕是捡起一根针,那也是有价值的。”她还说:“万能的主真的赐予了我伟大的力量,其中最伟大的就是——使我感觉出自己的无能和渺小。”

小特蕾莎在平凡的生活中缔造成了伟大的圣人,她无时不在告知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平淡、琐碎,或者没有意义;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有多么渺小,我们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成为圣人。因为上帝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任何都不是平凡的,也不是没有价值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独特的创造,然后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还爱于上帝。

小特蕾莎加入圣母圣衣会时的一句誓言就是“我的天职就是爱”。而这句誓言在若干年以后成了特蕾莎姆姆的行为准则,也成就了她仁爱一生的伟大。

在这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看到特蕾莎姆姆是如何在自己的精神导师圣女小特蕾莎的指引下选择了渺小,并对耶稣呼喊“我渴”的回应,还有,特蕾莎姆姆是在用行动服侍穷人,活出上帝对世人的爱,她的一生都在完全的信赖与绝对的服从我们的上帝。不同之处就在于,特蕾莎姆姆更称得上是一个行动的爱者,因为她不仅是一个祈祷的爱者,她还采取了更加实际和更加现实的方式去爱世人和上帝。

盖恩夫人说过:爱是到达神之处的最佳捷径。而圣女小特蕾莎和特蕾莎姆姆恰好就是一样的,她们都选择了这一条最佳的捷径,这一条通往神之处的最佳捷径。

不久以后,特蕾莎姆姆就要起程去加尔各答,这是一座她挚爱了一生的城市,也是她侍奉基督的重要地方,在这个城市她开始了她的仁爱工作。

天主教的教规有这么一条,必须宣发两次誓愿,才能成为终生侍奉基督的修女。因为第一次是暂时的,第二次才是终生的誓愿。

1931年5月24日,特蕾莎姆姆在修会发了她的初愿。她的头和身体拜伏在地,发誓自己将永远守贫、守贞与服从。在一个和婚礼极为类似的仪式上,她穿上白衣、披上头纱,象征性地将自己许配给耶稣基督,成为一位修女,圣名“特蕾莎”。这意味着她两年的初学结束了。随后,她被派往加尔各答的恩特来社区的圣玛丽中学任教。

从大吉岭出发,向南旅行了400公里之后,特蕾莎姆姆终于达到了加尔各答。这是她从15岁起就朝思暮想的城市,她终于抵达了她梦想的城市,站在街头的她会有什么感触呢?恐怕只有悲惨,而且是非常悲惨。

街道上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匍匐着:有病重的,有残废的,有被抛弃的,有饥饿的,还有垂死的。虽然在几年前,特蕾莎姆姆在传教士那里听说过这里的情况,可是现在身临其境,她完全震惊了,这种感受和她听说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把这种震撼付诸行动,谈何容易。年轻的特蕾莎姆姆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做准备,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圣玛丽中学是一所著名的女子学校,是劳莱德修女会创办的,全校200多名学生都是孟加拉中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女,他们活泼而又健康。特蕾莎姆姆是孩子们的地理兼历史老师,同时她还开始学习印度语和孟加拉语。

特蕾莎姆姆经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具有那些她希望在孩子们身上培养的品质——我们能给别人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吗?己之所无,难施于人:“没有人能给别人他们自己也没有的东西”。特蕾莎姆姆每周都带孩子们看望那些穷人、病人和被家庭抛弃的人,尽可能地帮助这些不幸的人。特蕾莎姆姆亲切温和,还有一些幽默感和单纯的快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她。同时,她天生的爱心和友善,又使她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修女们都说,她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关心,对孩子则更是独有一套方法。

一天,一个男人来到她面前,背后背着一个包裹,里面伸出两个干树枝状的东西。仔细看才发现这是一个生命垂危的小男孩瘦得皮包骨头的双腿。他以为修女们不会收留这个孩子了,说,“如果你们不要他,我就把他扔在草堆里。他还可以填豺狼的肚子,不是吗?”这个小男孩双目已经完全失明。

满怀怜悯和慈爱之情,特蕾莎姆姆把那个孩子接过来抱在怀里,用围裙裹住。她心中突然畅快了许多,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也许这是天主因她拯救了一个灵魂而给她的第一次奖励。

1944年,特蕾莎姆姆升任为校长。在她17年的教师生涯中,她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到教务部主任,再到校长,使她完整地修完了全部的管理课程,这也为她日后成功地创建和领导一个庞大的机构做好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不过修女都说,特蕾莎姆姆真正的才华和能力就在于她对人的友善和关爱,换句话说,她带领团队,依靠的不是管理,而是她的友爱。这些话确实有些道理,后来,特蕾莎姆姆在谈到社会问题的时候也说到:“现代人在制度里面迷失了。”难道不是吗?我们确实过于依赖制度,甚至远远超过我们对上帝和人类之爱的信赖。

在学校里,特蕾莎姆姆对每个人都很关心,而每个人又都回报她以同样的崇敬和爱戴。可是特蕾莎姆姆却不开心,她的不安与日俱增,她认为自己现在的境况实在有些事与愿违,她原本是希望为穷人服务的,可是现在她却始终都在为富人服务,她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上帝安排的吗。无数个夜晚,她一直都在无数次的这样问自己。她跪在祭台前祈祷,她对主倾诉说,她不能假装没看见那些匍匐在街边的穷人,也不能假装没看见他们身上成群的蚂蚁和被老鼠啃坏的肢体,她根本无法假装没看见这些。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洋务之父、最后一位理学大师,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智慧、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本书收录了曾国藩的《冰鉴》《挺经》《曾国藩家书》这三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并附录了曾国藩小传,力求站在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解读曾国藩治国、治军、治家、治学、修身的超人智谋,以供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热门推荐
  • 火星情缘

    火星情缘

    未来的地球和火星会是什么样的呢?外星人(火星人)是否存在并且会被我们找到呢?地球人与外星人会友好相处、和平共享宇宙么?《火星情缘》通过讲述地球男丁天明和火星女星桐之间的跨星球爱情故事及地球男陈阳对妻子韩紫的深爱,展现未来的人类科技,关注地球的未来发展,思索未来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关系,寄予发达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球、地球文明与外星球文明和平共处、和谐宇宙的美好夙愿。【本书互动群:561450460,欢迎大家加入!】
  •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为救一名帅哥她莫名其妙穿越成了山寨寨主,不仅拥有绝世姿容,而且拥有一身绝世武功,哇!终于可以行侠仗义了。好不容易从官兵手里夺来那只木箱,哪知箱子里装的竟是一个俊美男子。可恶,这家伙竟不辞而别,于是,她踏入血雨腥风的江湖,又入险象环生的皇宫,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双眸v眼

    双眸v眼

    出道小白喜欢就来。不求利益只是养眼这是爱情与冷酷的双重解释
  • 醒梦传世

    醒梦传世

    他天资纵横,却因意外沉睡了足足一万年,当他醒来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科技,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世界观。地球已被其他物种主宰,为了资源连年战争不断,人类成为了奴隶,社会最底层的存在,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源自他自己,为了改变这一切,他鼓起了勇气带领人类对抗奴役与压迫,联合对人类还算友善的种族,建立人类自己的国家,使人类重新站了起来。
  • 冥界猎鬼师

    冥界猎鬼师

    一场见义勇为的意外,夜场专职的青年打手命丧当场。死后魂归冥界,黑金魂脉一出,十殿阎罗皆惊,千年一出的极品魂脉,却意外匹配万年难见的封印之体,我命由我不由天,幸还是不幸,一切都要靠自己来证明。入十殿,修冥力,做巡查,猎鬼人界十万里,潇潇洒洒走一程;斗鬼王,屠魔怪,与鬼谈个小恋爱,冥界富帅人人爱。看惊世少年如何步步高升,创造奇迹,拯救冥界,终成传奇巡查官。(十夜城微信:a983978875QQ:983978875)
  • 傲视十方

    傲视十方

    在这强者无数的世界,每个强者的诞生,都注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弱者没有说话的权利。少年方明身怀绝世圣体,体藏邪恶之源,踏入了这强者无数的世界。他要做的,便是打败自己的所有对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傲剑重天

    傲剑重天

    一代天骄无天剑神!一次意外事故中竟然转世重生!且看一代剑神如何成为虐天骄,收霸宠,战大帝,破苍穹!
  • 药疗不如食疗

    药疗不如食疗

    常言说:“药补不如食补”,“吃猴头燕窝,不如多吃米馍”。历代医学专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张从正指出”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本书例举了感冒、咳嗽、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腰腿疼、胃炎、便秘、肝病、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失眠、肥胖症、脱发等几十种(类)常见病,从这些常见病的病理病症入手,指出了饮食方面的宜忌,着重推荐了一些食疗妙方。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常见病症的预防与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起到一种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人在阅读和操作的同时,感受到美食和健康所带来的快乐。
  • 丛神之路

    丛神之路

    从小镇出来的少年,走向成神的道路。学院修炼,魔兽森林从横。终成为最强的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