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8000000007

第7章 历代碑文(6)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议论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样。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才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凭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余与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铭曰: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译文】

师鲁是河南人,姓尹,名洙。不过天下的人,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都称他为师鲁。这是因为他名气很大。不过当世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章,有的佩服他的议论,有的赞美他的才能,至于他的忠义节操,在境遇穷困和顺利时,在面临灾祸或幸福时的表现,都不愧于古代有道德的君子,这些方面,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却未必都能详尽地知道。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法度。他学问广博,记忆力很强,博古通今,专长于《春秋》。他和别人说话,总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一定要把道理讲透才罢休。他从来不怕得罪人而畏缩不敢说话,也不随便附和别人,在这方面是很少有人能超过他的。遇到事情,不管难易,都勇于去做。他这些被人称道的品格,也正是招别人嫉恨的原因,所以他最终穷困而死。

师鲁年轻时中进士,做过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由于成绩优良,升任山南东遭掌书记,接着出任伊阳知县。王文康公举荐他的才能,召到朝廷考试,让他担任馆阁校勘,升为大子中允。当天章阁待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时,谏官、御史都不肯为他说话。尹师鲁便向朝廷上书,说:“仲淹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我愿和他一起贬谪。”于是被贬为郢州酒税,后来又调往唐州。碰上他父亲去世,他就离了职。服丧期满后,又重新被起用为太子中允,做河南知县。赵元昊反叛,在陕西进行战争,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用师鲁做经略安抚副使的判官。师鲁虽然由葛怀敏招聘,但更为经略使韩琦所了解。后来,宋军各将领在好水大败,韩琦被降为秦州知州,师鲁也被调为濠州通判。过了很久,韩琦上奏朝廷,将师鲁调为秦州通判,升任泾州知州、渭州知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因水洛筑城的事,尹师鲁与边防大臣发生争执,被调往晋州做知州。又做潞州知州,办理政事对百姓有恩惠,潞州人至今还想念他。师鲁积累功劳升官为起居舍人,担任龙图阁学士。

师鲁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惟独喜欢议论军事,写了《叙燕》、《息戍》两篇论文,在世上流传。从与西夏发生战争以来,他前后五六年一直处在前线,所以,他有关军事的议论更加精密,而对于西部边防的事情了解得尤其详细。他写作了《兵制》一文,论述战守胜败的关键,详尽分析当今的各种利害关系。又打算训练乡兵代替守边的士兵,作为抵御敌人的长久之策。但是这些主张都来不及实施,不久西夏元昊向朝廷称臣,西部边防解除战争状态,师鲁也离开了那里,并因事获罪。然而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他这方面的才能也不一定完全了解啊。

开始时,师鲁在渭州做知州,边将中有人不听他的指挥,师鲁想按照军法处治他而没有办到。后来,这个边将来到京城,上书朝廷控告师鲁将公家的钱借给部下将领,因此师鲁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后来又调任监均州酒税。他得了重病,缺医少药,被抬到南阳求医。病危时,他靠着桌子坐着,看见年幼的儿子在前面,也没有露出很怜惜的神色。他和宾客交谈,始终不谈及个人私事,他享年四十六岁便去世了。

师鲁娶妻张氏,封某县县君。师鲁有个哥哥,名叫源,字子渐,也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著名,在他前一年去世。师鲁在十年间一共三次被贬官,死了父亲,又死了兄长。他有四个儿子,接连死了三个。一个已出嫁的女儿也死了。现在他自己也在贬谪中死去了,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四个没出嫁的女儿,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客死于南阳不能回归故乡。师普客死在南阳而不能运回故乡,一生中的老朋友无论远近都送钱给他,这样他的妻子儿女才能够将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在某年某月某日,安葬在祖坟旁边。我和师鲁是兄弟般的交情,曾经为他父亲的墓写过铭文,所以不再在这里列出他世代的家谱。铭文说:

埋藏得深深的,封闭得密密的;墓石可以朽坏,但刻在上面的铭文不会磨灭。

【赏析】

这篇铭文对于尹师鲁的文学、议论、才能几个方面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且认为大节仁义贯穿于这三者之中。他在穷达祸福时的表现,都不愧于古人。这是一篇“事信言文”,不虚美,不溢恶,是非褒贬都比较准确的一篇文章。例如文章说:尹师鲁的文章是“简而有法”,说他的学识是“通知古今”,这都是很高的评价。赞扬其议论的文章是“务穷尽道理”,“不为苟止而妄随”,也是很高的评价。所有这些精确的叙述,表现出欧阳修对于人物的评论的尺度把握得十分恰当,其叙述的语言也是十分传神的。

徂徕先生墓志铭

【作者简介】

作者欧阳修(略)

【原文】

徂徕先生姓石氏,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也。徂徕鲁东山,而先生非隐者也。其仕尝位于朝矣,鲁之人不称其官而称其德,以为徂徕鲁之望;先生鲁人之所尊,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称。曰:“徂徕先生”者,鲁人之志也。

先生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虽在畎亩,不忘天下之忧。以谓时无不可为,为之无不至;不在其位,则行其言。吾言用,功利施于天下,不必出乎己;吾言不用,虽获祸咎,至死而不悔。其遇事发愤,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治乱成败,以指切当世。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世俗颇骇其言。由是谤议喧然,而小人尤嫉恶之,相与出力必挤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变,曰:“吾道固如是。吾勇过孟贲矣!”不幸遇疾以卒。既卒,而奸人有欲以奇祸中伤大臣者,犹指先生以起事,谓其诈死而北走契丹矣,请发棺以验。赖天子仁圣,察其诬,得不发棺,而保全其妻子。

先生世为农家,父讳丙,始以仕进,官至太常博士。先生年二十六,举进士甲科,为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御史台辟主簿,未至,以上书论赦罢不召。秩满,迁某军节度掌书记,代其父官于蜀,为嘉州军事判官。丁内、外艰去官。垢面跣足,躬耕徂徕之下,葬其五世未葬者七十丧。服除,召入国子监直讲。是时兵讨元昊久无功,海内重困,天子奋然思欲振起威德,而进退二三大臣,增置谏官御史,所以求治之意甚锐。先生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可已乎?”乃作《庆历圣德诗》,以褒贬大臣,分别邪正,累数百言。诗出,泰山孙明复曰:“子祸始于此矣!”明复,先生之师友也。其后所谓奸人作奇祸者,乃诗之所斥也。

先生自闲居徂徕,后官于南京,常以经术教授。及在太学,益以师道自居。门人弟子,从之者甚众。太学之兴,自先生始。其所为文章,曰某集者若干卷,曰某集者若干卷。其斥佛、老、时文,则有《怪说》、《中国论》,曰:“去此三者,然后可以有为。”其戒奸臣宦女,则有《唐鉴》,曰:“吾非为一世监也。”其余喜怒哀乐,必见于文。其辞博辨雄伟,而忧思深远。其为言曰:“学者,学为仁义也。惟忠能忘其身,惟笃于自信者,乃可以力行也。”以是行于己,亦以是教于人。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扬雄、韩愈氏者,未尝一日不诵于口。思与天下之士,皆为周孔之徒,以致其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亦未尝一日少忘于心。至其违世惊众,人或笑人,则曰“吾非狂痴者也!”是以君子察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哀其志。

先生直讲岁余,杜祁公荐之天子,拜太子中允。今丞相韩公又荐之,乃直集贤院。又岁余,始去太学,通判濮州。方待次于徂徕,以庆历五月七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庐陵欧阳修哭之以诗,以谓待彼谤焰熄,然后先生之道明矣。

先生既没,妻子冻馁不自胜。今丞相韩公,与河阳富公,分俸买田以活之。后二十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于某所。将葬,其子师讷与其门人姜潜、杜默、徐遁等来告曰:“谤焰熄矣,可以发先生之光矣,敢请铭!”某曰:“吾诗不云乎:‘子道自能久’也,何必吾铭?”遁等曰:“虽然,鲁人之欲也!”乃为之铭曰:

徂徕之岩岩,与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逾远而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亦云遑遑,一世之屯兮,万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魑与臧仓。自古圣贤皆然兮,噫子虽毁其何伤?

【译文】

徂徕先生姓石,名介,字守道,是兖州奉符人。徂徕是古代鲁国的东山,不过先生并非是此山中的隐士。他曾经在朝廷做官,鲁地人不称赞他的官位而赞颂他的品德,认为徂徕是鲁人仰望的名山,而先生是鲁地受尊敬的人物,所以用他所居住过的山,来比喻他的道德,称呼他为“徂徕先生”,这是鲁地人的意愿啊。

徂徕先生相貌忠厚,精神完美,学问深厚,志向远大。虽然身处田野之间,也没有忘记天下的忧患。他认为:没有不能做事的时代,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如果没有担任职位,便用语言宣传自己的主张。如果我的言论被当政者采纳了,功效利益就会惠及天下,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实施;如果我的言论没有被采纳,即使招来灾祸罪责,我也至死不悔。他遇上大事情便努力写文章,尽力陈述古今治乱成败的情况与原因,以讽劝世人。他谈及贤明、愚笨、善良、丑恶,肯定对的,否定错的,都没有忌讳,世俗之人都很害怕他的话。因此诽谤他的议论很多,而且小人们尤其嫉恨厌恶他,共同出力一定要将他排挤到绝境,先生却处之泰然,不迷惑,也不改变自己,他说:“我做人的原则就是这样,我比勇士孟贲还要勇敢。”不幸他得病死了。他死后,有奸人想利用有人谋反的事情中伤朝廷大臣,而且还借先生的死挑起是非,说他是假死,本人已经逃走到契丹(辽国)去了,要求朝廷开棺验尸。全靠天子仁慈圣明,觉察了他们的诬陷,才没有开棺,得以保全了先生的妻子和儿女。

先生世代为农,父亲叫石丙,从父亲这一代开始做官,石丙的官做到太常博士。先生二十六岁时中进士甲科,任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御史台调他当主簿,还没有到任,就因为他上书议论大赦的事而被罢免。南京留守推官任满,石介升为军节度掌书记。又代替他的父亲出任蜀地嘉州军事判官。先生因为父母亲的去世而辞去官职,毫不收拾打扮,亲自在徂徕山下耕种,安葬了他的家族五代以来死去没有安葬的七十位亲友。服丧期满,被召入国子监担任直讲一职。当时,朝廷的军队讨伐元昊,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成功,全国非常困苦。天子鼓起劲来想振作威风,提拔和撇下了几个大臣,增设了谏官和御史,想治理好国家的心情很迫切。先生高兴地跳起来说:“这是盛事啊,写‘雅’、‘颂’那样的诗歌正是我分内的事,怎么可以不写呢?”于是就写了《庆历圣德诗》来褒贬大臣,区别邪正,共有几百宇。这首诗公开后,泰山孙明复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明复,是先生的老师和朋友。后来所谓挑起大祸的奸人便是这首诗中所指责的人。

同类推荐
  •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是一本文学随笔。作者张佳玮是专栏作家,活跃在豆瓣、知乎、天涯、虎扑、《一个》等网络和平面媒体。目前旅居法国巴黎。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热门推荐
  • 血染仙路

    血染仙路

    文铮,一个生活在小城市的落魄白领,本来前途光明,却遭同事暗算,升职无望,心爱的女人也离他远去。可恰恰是一次公司组织的旅游,让他从此走上了一条鲜为人知的修仙之路......
  • 逆天莫尊

    逆天莫尊

    莫尊一怒惊天地,天下众生谁敢逆。神域巅峰高手莫尊主。遭遇暗算陨落,意外重生。纵使跌落凡尘,但神终归是神
  • 释灵国少女

    释灵国少女

    传说中释灵帝国也只在阿婆讲给我的故事里听过......那些少男少女们的脸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无比耀眼,在此他们立下永恒的誓言,燃起热血,踏上征程!内容片段: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冷漠的残忍,她瞬间抽出剑指向他的心口处并用一种十分悲凉的语气说到:“若不是你们,我的父母也不会死!”他听了之后淡淡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卸掉了自己脸上所有伪装,原来自己还是低估了他对自己的影响力。本文绝对营养,请各位放心追,由于本大仙是个新手作家,所以请各位抱以宽容的心态来看!谢谢咯!哇哈哈哈!!!
  • 叹鬼缘

    叹鬼缘

    苏叹一生好色无所谓可悲无所谓无知无所谓无用也无所谓只是不能忍推倒喜爱之人不成,反被爱自己之人所凌辱男人的尊严呢,男人的勇气呢,男人的愤怒呢,已经在轮回之间不经意被剥夺了,那就回去夺回自己
  • 新一天

    新一天

    异类丛生,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穿越之昭玉薇清

    穿越之昭玉薇清

    夏季的一个夜晚,25岁的轻灵少女白亦薇在黑暗的河边失足落水,殊不知此河正是古今时代的联系所在,随身携带的灵石在沉寂了20年后首次显现了它真正的力量,打开了时空隧道,由此将她带入那个与她有着牵连的时代。在几百年前的时空中,两位绝色男子陆续与她展开相遇的奇迹...白衣如仙的玉堂,俊逸脱俗南侠,她会有怎样的选择?
  • The Song of Hiawatha

    The Song of Hiawath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敕令擎苍

    敕令擎苍

    临渊将启,祸乱初现!仙不睁眼,敕令弑仙!一把剑,一个少年,豪情壮志气冲天!
  • 女总裁的贴身保安

    女总裁的贴身保安

    特种兵王洪少游,隐退都市入职小保安,一次偶然机会救驾美女总裁,从此成为了总裁24小时不间断的贴身护卫,从此玩美无数,绝色女总裁、暴力小警花、纯情女老师、御姐女医生、性感大明星……纷至沓来!
  • 冥修

    冥修

    一个因意外穿到冥月大陆的苦命仔获得了全大陆最神秘的冥王决,修练途中揭开了大陆四大皇族的统治秘密及他与各皇族的恩怨,看他如何凭借强大的冥王决将对方连根拔起并帮助冥王决的创始人返回神界成功复仇。路过打酱油的朋友顺手收藏一下本书,恳请推荐票支持,谢谢各位!全新的设定:冥徒——冥士——冥师——冥宗——冥圣——冥神,除了最后面的冥神前面每个等级都分有三个阶段:初阶——中阶——巅峰冥界群:1109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