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童年,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强,他们几乎离不开森林,因为那里有可食的山果和块茎。在农业出现以后,人类虽然走出了森林,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低下落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因此,往往选择自然条件特别好的地方居住生活,这是许多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即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愿意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居住,而不愿意到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生活,甚至出现了“孔雀东南飞”(指人员外流)的现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不难推测,古代的尼雅曾是水草丰美的绿洲,沙丘是后来出现的。
从逻辑上来说,上述的推测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然而作为科学的结论,必须拿出充足的证据,才能使人信服。经过仔细的考察,证据终于被找到了,这就是孤立于流沙中的风蚀残丘。它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科学的信息,把我们引向历史的过去。
风蚀残丘,这是地理学常用的术语,它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示,就是突出于地表之上的土墩子、土台子,它是强风对地表长期吹蚀、磨蚀的结果。风蚀作用能够塑造出许多奇特的地形: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城堡,惟妙惟肖,真是鬼斧天工,令人惊叹不止。风蚀残丘只是这诸多奇特地形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从远处看,它很像呼和浩特的昭君墓,或陕西汉代的诸王陵。在风蚀残丘的四周,通常都是风蚀洼地,即由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低洼地。
在尼雅所见的风蚀残丘中,有两座最典型、最重要。其一是在佛塔营地以北6.1公里,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8°01′35″、东经82°41′33″,高约7米,残丘表面的海拔高度为1224米。风蚀残丘的上面,原是一处古代的房址,后来房架被风吹落在残丘的西南坡下,在残丘上只保留有少量的陶片和红烧土。房址的编号为93—A7。其二是在佛塔营地之西,距考察队住的单人帐篷约50~60米。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7°58′34″、东经82°43′08″,高约5米,残丘表面海拔高度为1234米。残丘的顶上,原来也是一座古代的房址。房架也是由于风吹的结果,大部分散落在残丘西侧的沙地上,有榫卯的梁柱随处可见。在残丘的顶上,堆积有很厚的灰土,在灰土中夹杂有陶片、红烧土、草木灰、红柳枝、芦苇、麦秸、羊骨、羊粪球以及带有榫卯的残木。在其东侧,还发现一处“凹”字形的炉灶,灶中充满了草木灰,灶壁略呈暗红色。这些遗迹表明,抹有厚泥的房盖沉落时,将房内的一部分东西覆盖在底下,没有完全被风吹落到丘下,仍然埋没在灰土之中。
从这两座风蚀残丘的剖面来看,在灰土层之下为黄土层,相当厚,在3~4米左右。黄土层相当致密、坚实,后一个风蚀残丘,由于风力塑造的结果,在侧面出现了许多水平层次,很像是流水冲刷的痕迹。在黄土层以下,则是颗粒很细的粉沙层。由于没有挖掘,粉沙层的厚度不太清楚。
上述两座风蚀残丘的构造及人类活动遗迹,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
在很早很早以前,尼雅地区的上部,普遍存在黄土层,将整个地表覆盖,黄土层之下,则是深厚的粉沙层。这是地质时期自然演变的结果。据地质学家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时期原是一个大海,被称作“古地中海”,与现在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相连通。后来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印度板块猛烈地撞击欧亚板块,使“古地中海”海水消失,而海中沉积的大量粉沙,便成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来源。发源于昆仑山南麓的河流,如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等等,都流入塔里木盆地。后来由于风尘的堆积,在粉沙之上又覆盖上了黄土层。这就是尼雅地区黄土之下是粉沙,粉沙之上覆黄土的由来。
黄土层就是古代的地表。尼雅河在黄土层上流动,沼泽在黄土层上出现,森林在黄土层上生长,耕地在黄土层上开垦,古代居民的房屋在黄土层上修建。由于人类长期在黄土层上活动,人类生活的垃圾越来越多,于是在黄土层上又出现了新的灰土层(或称活土层),这在人类定居的村落中,很容易见到。这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的第一个结果。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经常破坏黄土层。犁耕要破坏黄土层,开水渠要破坏黄土层,挖蓄水池要破坏黄土层。这些生产活动使平坦的黄土层出现了凸凹不平的形状,为风蚀作用提供了突破口,很快就将黄土层突破。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当黄土层大面积破坏以后,黄土层下的粉沙随即露出,在狂风的吹动下四处飞扬,结果出现了流沙的堆积,形成了流动沙丘。这个过程,就是沙漠学家所说的沙漠化。这是人类影响自然的第二个结果。
上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类似的沙漠化现象,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也同样地存在。在那里,黄土层下是粉沙,黄土层上也是粉沙。黄土层上的粉沙,是黄土层下粉沙飞扬再堆积的结果。在尼雅地区,有的风蚀残丘的上面也发现有流沙堆积。由此可以推测,尼雅地区沙丘的下面,应有大面积的黄土层存在,建筑在黄土层上的房屋,被流沙掩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尼雅地区的流沙,是尼雅遗址废弃以后出现的呢,还是尼雅遗址存在的当时就已产生?尼雅古代墓葬的发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考察中曾发掘了一些墓葬,发现有些墓圹(即埋棺木的地穴)是开在黑色的沙层中,在黑沙层之上则是黄沙层。黑沙层是埋葬棺木之初就已存在,而黄沙层是晚些时候出现的新堆积。据此分析,古代人居住在尼雅之时,这里就已出现了沙漠化,风沙活动很剧烈,出现了流沙堆积的沙岗、沙丘。但是,当时的沙漠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只表现在局部地区。尼雅的沙漠化,从汉代以后逐步加剧,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尼雅地区沙漠的出现,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这里的沙漠化过程仍在不断加剧。沙漠化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而沙漠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尼雅文化的消亡,应该说与这里地理环境的不断恶化,有直接的关系。
3.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
尼雅是汉代精绝国故地,精绝国是西汉时代西域36国之一。精绝既然是一个国家,就要有国王,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国王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作国都;由于国都筑有城池,所以国都又有王城之称。那么,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呢?这是考察过尼雅的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的精绝,是一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国。受其国力的限制,其王城也很小。玄奘曾途经尼壤城,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唐代的尼壤城,就是汉代的精绝城。在唐代的时候,精绝国已经灭亡,成为古于阗国的一部分,因而精绝城改称尼壤城。据玄奘所见,尼壤城周长只有3~4里,如果是正方形的城,每面城墙尚不到一里,确实规模很小,仿佛是清代的一座军营。在和田市西部,保留有清代的军营,其规模比尼壤城还要大一些。
一般来说,汉代的精绝王城,自然在古代尼雅遗址的范围内。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进入尼雅遗址考察的人员虽然很多,但都没有提到王城所在的问题。近年来,在No.2遗址有古代城墙的残迹,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所谓城墙遗迹,在No.2遗址的东南部。No.2是一个包括有20多个房址的遗址区,在其中编号为No.4的房址附近,有两座高大的长条形土丘。高约2.5~3米,长约20~30米,两座土丘相隔约50~60米。从侧面观察,这两座土丘的中间,是层次清楚的黄土层。其下部的黄土层,已经坍塌破坏,层次不清;其上部的黄土层则乱作一团,如同烂泥堆积。由于这两座土丘呈长条形,彼此在一条直线上,在两座土丘西方200米的延长线上,还有两座小土丘,仿佛是断断续续的城墙,因而有人认为这就是古代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