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5500000004

第4章 凶手叫板

当天晚上,在重案队的小型会议室内,丁一川连夜召集他手下的众刑警及法医、技术人员一同召开了紧急案情会商会议。

会场上的气氛多少显得有些压抑和沉重。

丁一川心里明白:今天发现的两个大号黑色拉杆箱,就像两块黑色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办案刑警的肩上。

因为,他们所有的人都不曾有过侦破碎尸案的经历,更谈不上侦办此案的路数和经验!

此案的侦查工作犹如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有一个直觉在支撑着丁一川,他很坚定地认为:若要侦破此案,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那两个大号黑色拉杆箱开始。

他点燃了一支烟,在烟雾的飘散中,望了一眼自己的手下,见大家都沉闷着不说话,他觉得应该把会场的气氛变得轻松一些。

他站起身离开座位,随意地来回踱着步子。之后,他自嘲道:“大家怎么都不说话呀?好吧,我先说,抛砖引玉嘛!”

他首先从两个大号黑色拉杆箱相继被发现前后的时间间隔上,打开了话题。

他说:“从两个尸箱的发现时间上来看,第一个尸箱是在昨天晚上7点30分,地点在古城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内,被保洁员发现的。第二个尸箱是在昨天晚上9点左右,地点在古城火车站的第一候车大厅内,也是被保洁员发现的。从发现时间上来看,前后间隔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是从实际来推断,我认为凶手是一个人,他有可能是开着一辆面包车之类的运输工具,先将第一个尸箱抛在了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内,然后迅速赶往火车站,将第二个尸箱抛在了火车站第一候车室大厅内。长途汽车站距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是4公里的路程,我分析凶手先后抛弃这两个尸箱,前后也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听了丁一川的分析,汪洋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说:“凶手为什么要采取碎尸、然后抛尸的行为呢?”

郑家桥接过话茬:“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丁一川说:“说说你的看法。”

郑家桥说:“因为一个凶手要同时处理两具尸体,他认为非常困难。一是凶手连杀了两个人,他很难将尸体从现场运出去,于是采取了碎尸的方式,这样就便于分批次地搬运、抛尸。二是他有较充分的时间,所以选择人流密集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进行抛尸。正因为这些地方的客流量大,人员复杂,彼此相识的人又少,用这种方式抛尸,反而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唐继烈说:“丁队,我看还是先让法医王瑾向咱们介绍一下勘验尸检的情况吧!这样咱们也好有个依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一下技术支撑。”

李鸥说:“我知道丁队的用意。他没有按常规先分析尸体,而是有意将话题落在了分析尸箱上,是想不让咱们太紧张了。”

王星说:“我是头一天到重案队上班,就赶上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说实话,从今儿早上一出现场到现在,我的头都有点晕,大脑好像是一片空白。”

女法医王瑾是一脸的倦容。

她让一个技术员将刚制作好的勘验尸检的CD盘装进机器里。

在会议室的东墙上挂有一块投影屏幕。

屏幕上出现了在长途汽车站发现的那个大号黑色拉杆箱的画面。

王瑾说:“我们法医及技术人员将这个尸箱定为A号箱。此箱尸检结论如下,箱内发现一具女性无头颅无四肢尸体躯干。在死者左胸部有三个刀口,均呈三棱状。经技术鉴定,这三刀都刺穿了死者的心脏部位,这是造成死者死亡的直接原因。经对刀口进行鉴定,凶手使用的凶器应为三棱刮刀,是工厂机床上工人经常使用的工具中的一种,一般五金商店均有出售。”

丁一川问:“死者的年龄可以推算出来吗?”

王瑾答道:“可以。从死者的一些生理特征分析,经过化验,初步认定死者的年龄应在二十五六岁。另外,我们也反复计算了一下,死者的身高应在165米的样子。死者皮肤白皙,体态苗条,身体很健康。”

丁一川又问:“死亡时间你们是如何认定的?”

王瑾回答:“尸体已经开始出现腐败,尸僵很严重,我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在70个小时左右。换句话说,死者的被害时间应该是在3天以前。”

丁一川推断道:“3天以前?今天是5月12日,那3天以前就是5月9日。这样吧,咱们别按发现尸体的日期定案件代号,咱们就把本案定为‘5·09’案吧?大家说说,这个提议如何?”

众人对此都表示赞同,没有异议。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在火车站发现的那个大号黑色拉杆箱的画面。

王瑾接着说道:“我们技术人员把此箱定为B号箱。B号箱内的尸体特征与A号箱的状态如出一辙,也是无头颅,只有死者的躯干和部分肢体。在我们对B号箱尸体进行尸检时,发现在死者左胸部有两个刀口,腹部有两个刀口,凶器也应是三棱刮刀。死者同样为女性,年龄也在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高同样为165米,生理特征与A号箱女尸完全一致!经过我们化验两名死者血型及DNA鉴定,死者二人应是双胞胎姐妹无疑!”

王瑾此语一出,令所有在场的刑警都大吃一惊。

李鸥非常好奇地问:“王老师,您能分析出这二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吗?”

王瑾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恐怕在医学上还解决不了。因为双胞胎或多胞胎婴儿出生是以谁先降生来排定大小的。”

丁一川问:“从你们法医的角度,能够推断出这两名死者先后被杀的排序吗?”

王瑾答:“这个大致可以推断、认定出来。”

“说说你的依据。”

“好。我的依据主要是从两个死者的致命伤上得出的结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

王瑾让技术人员把A号箱死者的图片展示在显示屏上。她指着显示屏说,“从A号箱死者的三处刀口来看,全部集中在左胸部,这说明凶手对攻击的目标及下手的部位都非常的明确和到位。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定:凶手是有预谋、有准备的行凶,他杀的第一个对象就是A号箱里的死者!”随后,她又让技术人员将B号箱的图片展示出来,说道:“为什么说B号箱里的死者是第二个被凶手杀死的呢?我们也是从死者的刀口上来判定的。因为在这个死者身上,腹部、左胸部各有两个刀口,共计是4个刀口。当然,致命伤在胸部。但从腹部的那两个刀口来推断,凶手是先下手扎在了死者的腹部。这就告诉我们,在凶手原先的设计中,他并未将B号箱死者计算在内,或许是事发突然,凶手在慌乱中先用凶器扎在了死者的腹部上,然后又在死者左胸部扎了两刀。”

丁一川听后,不由得用赞赏的口吻对王瑾说道:“你的分析非常有说服力,这为我们判断案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王瑾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刑警,然后对丁一川说:“丁队,那两个纸条上写的字还给大家放一下吗?”

丁一川下令道:“这还有什么可商量的,马上放给大家看看。”

视频屏幕上闪现出一张A4复印纸,只见上面打印着这样一行黑体大字:

这是一场死亡游戏,序幕由此拉开。

紧接着,屏幕上又闪现出另一张A4复印纸,上面打印着这样一段文字:

这是一场真正的较量,若能找到我,那也算绝顶聪明的顶级侦探了!

人海茫茫,我看你们就死了这份心吧……我想,到我晚年即将离开人世时,我再站出来叙说本案全过程……

在座的众刑警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几行字,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仔细默读着这字里行间的意思。

王瑾向众刑警解释道:“刚才大家看到的第一张纸上的字,是从A号箱内发现的,这张纸被压在了尸体的下面。而第二张纸上写的字,是从B号箱内发现的。虽然我们对此做了技术检验,但是我们没能从这两张纸上提取到任何指纹,这说明凶手是带着手套有意这样做的。同时也说明凶手是个做事仔细、小心的人,非常老练,其反侦查意识不是一般的强,而是非常接近专业水准!”

丁一川板着脸,用手托着腮帮子,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他神情严肃地问在座的刑警:“你们大家都说说吧——你们怎么看凶手给咱们留下的这两张纸条?”

小会议室里的空气一时间变得凝重起来,给人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还夹杂着一种难言的压抑感,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感觉!

汪洋的脸色不太好看。

他先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然后愤慨地说道:“这是凶手在向我们挑战!他在向我们古城的刑警叫板!”

唐继烈说:“凶手的气焰非常嚣张!他想激怒我们。按照他的逻辑,似乎他有十足的胜算,他自以为我们查不出他,所以才如此狂妄!”

郑家桥说:“若是从一个犯罪者的心理来分析,这个凶手不仅是胆大妄为,而且还想和我们玩一出猫捉老鼠的游戏。他想用激怒我们的方式,让我们乱了方寸。我还有一种预感,不知道能不能发生?”

丁一川说:“你尽管大胆地提出你的观点,不要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郑家桥说:“在我的印象中,欧美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大致前后共发生过几十起系列杀人案件。其中一些系列杀人凶手都是变态狂,他们把杀人当儿戏,并不时地挑衅刑警的办案能力,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超人能力和逃避警方追捕的能力。”

丁一川说:“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凶手今后会走上系列杀人的不归路?”

郑家桥说:“正是这个意思。”

李鸥听罢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

她说:“我不认为这个凶手会成为系列杀人的恶魔。”

丁一川听了李鸥的话,不由得多少有些欣喜,他没有料到李鸥会不赞成郑家桥的说法。

他问道:“那你说一下你的观点、依据是什么?”

李鸥:“我们还是要从发现尸箱的现场说起。我认为A号箱和B号箱分别被凶手扔在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的候车大厅,按我们的术语,习惯上被称之为第二现场。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充分说明,凶手在抛尸这一环节上是犹豫的!关于这一点,从尸体出现腐败的程度上也可以印证。这就不难看出,从作案伊始,凶手就没有完整的处理尸体的计划。由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凶手尚未产生系列杀人的动机。因为,从国外破获的系列杀人案的资料来看,凶手每次作案大都是跟踪单身女子,一般情况下采取先暴力强奸,然后将其杀死,并在现场附近就近掩藏起来,最后匆忙逃离现场的做法。可是从我们今天接手的这个案子,一对双胞胎姐妹双双被杀的情况看,我有一种预感,凶手极有可能是在室内杀死的这对姐妹。”

郑家桥听后也非常感兴趣,他追问李鸥:“你再继续说下去。”

李鸥分析道:“有一种可能最大,即凶手是在这两姐妹的居住地室内杀死她们的。”

“那第二种可能呢?”

“那就是在凶手的住所里,他杀死了这对姐妹。”

对于李鸥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座的刑警大多表示赞同。

这时,丁一川问了王瑾一个技术问题。

他问:“你们在尸检中,是否认定这对双胞胎姐妹在遇害前,有遭到凶手强奸的证据?”

王瑾:“关于这一点,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诸位,两名死者在遇害前并未遭到凶手的强暴。”

……

王星是个“新人”。他是幸运的,第一天到重案队上班,就赶上了这个大案子。想到日后在和同学们聚会时,他说起此事,将从大家的眼神中感受到的是羡慕,心中不免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

而此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晕”。

在分析会上,他听诸位师傅级的破案高手在分析案情,有许多话是第一次听到,还真是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多少有点听天书的感觉。他真是连半句话也插不上。

丁一川心里非常清楚像王星这样的“新人”在此时的心理感受。

为了让这个年轻人尽快地进入角色,他还是有意无意地对王星说:

“你对今天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王星:“一头雾水!除此之外,我倒觉得这个案子非常刺激,特别是凶手的狂妄劲儿,确实让人受不了!他、他这是明目张胆地在和咱们重案队叫板呐!”

丁一川冷笑了一下。

丁一川听着大家谈论对案子的各种观点,脑子里也一直在思考,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想让大家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他喝了一口水,然后对在座的刑警说道:“我说说我的看法吧。第一,我想说的是,现场是‘死’的,是已经被固化了的证据之源。我为什么这么说呢?从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发现的A号箱和B号箱来看,这是凶手提供给我们的他杀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我之所以说现场是‘死’的,是被固化了的,寓意何在呢?因为两具尸体,尽管没有头颅、四肢不全,但这些并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有坚实的法医技术,有准确的尸检数据,这为我们判断死者的基本身体特征、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这是凶手想不让我们知道都不可能的!”

“第二,关于现场的推断。刚才大家已经谈到,我们发现两个尸箱的地点,绝对是第二现场,或者是第三现场。这一点我和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李鸥还是头一次听到第三现场这么一说。

她好奇地问:“丁队,您能给我们大家细致地说一下吗?”

丁一川继续分析道:“好。那咱们不妨这样推导一下——关于第一现场,我非常赞同你刚才的分析,肯定是在室内。但这个室内,至于是死者的住所还是凶手的住所,对此我们只是分析而已,这有待于日后的证实。我刚才为什么提出第三现场的概念呢?咱们可以假设,凶手是在这对双胞胎姐妹的住所将她们双双杀死之后,将尸体转移至凶手的住所再进行碎尸、装箱。这是事实上的第二现场。以此类推,那凶手抛尸的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自然就是第三现场了!”

“第三点,关于本案性质,是谋杀案无疑,且性质相当恶劣!至于凶手的杀人动机,目前我们一时还难以下定论,这要在以后的侦查工作中找到凶嫌线索后,再作认定吧。”

在座的刑警听了丁一川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都非常折服,没有人对此持有异议。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该如何开展对本案的侦查、调查工作?

这不仅是一个侦查方向、导向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思路上很具体的问题。

古城市这么大,人海茫茫,该从何处下手去寻找凶手的身影呢?

因为所有在座的刑警,包括丁一川本人都从未遇到过这样重大而又棘手的案子。

同类推荐
  • 沉默的子弹

    沉默的子弹

    那里有我无悔的青春,激情的岁月,铁血的锻炼……我在那里掉过眼泪,流过汗,受过伤……还有太多,太多,我无法遗忘的东西,心爱的狙击枪,缴获的望远镜,偷偷留下的手雷拉环,还有一封改变我一生的书信 ……这,我都能忘记吗?不,这一切,我无法忘怀,或许有一天,我还会回到那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战斗过。
  •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六卷)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六卷)

    本书中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激发我们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
  • 黄泉阴镖

    黄泉阴镖

    你知道鬼节烧去的祭物去哪了吗?我们所认知的这些冥物,又真的能在阴曹地府流通吗?刀口舔血,苍莽一生!我受生人之托,为亡人走镖!
  • 终极底牌

    终极底牌

    崖嫣和豆崩是两名就读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两人情同姐妹,都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却截然不同。崖嫣稳重内敛、孝顺,惹人爱怜,她的母亲紫佳体弱多病、沉默甚至古板;豆崩开朗大方、仗义,乐于助人,她的母亲野晴小姐是商场女强人,家境十分富裕。崖嫣倾慕学校的美术老师江渡,豆崩喜欢高三的学长程思敏。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轨迹中,其实隐藏着涌动的暗流。江渡的父亲江渭澜竟是崖嫣母亲的初恋情人,他当年为了报答舍命相救的战友,不辞而别,成为了别人的丈夫,扛起了另一个家。而程思敏的母亲其实就是崖嫣和豆崩的班主任兰老师,她费心培养的儿子出类拔萃,却在保送清华的大好机会前,悄然去了北京龙泉寺?
  • 恋爱曲线

    恋爱曲线

    虽然这是一本叫做恋爱曲线的书,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令人感到温暖和雀跃。整体的感觉阴晦、诡异。原来人在产生了复仇情绪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点子,人类真是又复杂又有趣。而疯女人和她的狗却几乎是本书里最为温暖的存在了。他们没有那么深刻的复仇之心,也许是因为疯了,反而显得单纯。
热门推荐
  • 独家溺爱:粉嫩娇妻惹人爱

    独家溺爱:粉嫩娇妻惹人爱

    简介:一次宴会,她喝醉时被他趁虚而入。“顾常清你这个禽兽!”正在穿衣服的某男慢条斯理的看了一眼她,薄凉的唇瓣微微上扬,显示着他此刻的好心情:“你不是都体会到了么?”……后来的后来,她揉着自己的酸痛的小蛮腰,一双水汪汪的眸子闪过一丝懊恼,冲他吼了一句:“你这个斯文败类。”某男回头对她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其实我更喜欢禽兽一点!”【欢迎各位加上沈大的书友群:468896359】
  • 血尘天骄

    血尘天骄

    在父母眼里,他是个十足的“笨蛋”,书没少读,却整天教同龄邻居模仿。四岁习武到十七八岁,和弟弟、妹妹比武打输不说,居然连一套拳法都记不全,可是他又极端喜欢凑热闹。几乎让父母气得吐血,大呼:败家子!每天听到的外界奇闻令他对武林向往不已,于是乘父母不注意,拿了足够的钱物,一头奔向了他心目中的世界,开始了他的冒险生涯。
  • 穿越之丶逆天妖孽掌天下

    穿越之丶逆天妖孽掌天下

    学生杀手,在一次意外当中死去,当她醒来时发现……发现什么了?请看
  • 剑谕传说

    剑谕传说

    一部小说;一个世界;一种传奇;也是一种不同地人生之路。万物,众生;生命皆有始末,世界亦有始有终。一个时间,一场毁灭,一段无法求证的断层纪元。生与死之间,看似简单,却无法参透,一切都是那么复杂,不可寻…这是一片懵懂、美丽而富饶的大地,一位心中怀着刻骨般仇恨地少年从一片与众不同的森林之中走出,踏上一条无法预知的道路。我们的故事就从此开始……
  • 乾坤谣

    乾坤谣

    没有什么存在过,因为虚幻中的真实还是虚幻。没有什么是虚幻,因为虚幻才是真实的本体。情感与机缘,往往造就一段故事。而故事所赋予的意义,完全来自读者脑海里面的真实。去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吧。神奇的传承,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讲故事目的,为了传递一种古老的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只是讲一个故事。因为主题是永恒的,说是玄幻其实是历史中的幻境,而故事本身却让你了解到真实的本源。“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作者是专业的周易研究者,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周易与风水道学的玄妙。小说只是血肉,但是精髓确是中国文化的本源,易经玄学。
  • 闺蜜时代之我的未来不是梦

    闺蜜时代之我的未来不是梦

    本文是青春叛逆成长言情城市萝莉帅哥贵族巴拉拉能量稀里哗啦的小说.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锦衣为明

    锦衣为明

    万历末年,帝国的余晖已经将逝。后世突兀撞入此间的少年,在大明的旗帜下。身穿锦衣,权倾天下。长城内外,塞北江南,骑马看唱,软玉温香。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首,灭了满清朝廷的祸害。“有我大明人之所在,便是我大明之土地。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琵琶恋:爱妃,本座等你

    琵琶恋:爱妃,本座等你

    山下相遇,他重伤此生此世,纠缠不休。“为何爱上我。”“不为何。”“为何要不顾自己性命?”椛夙音双手颤抖,不要死!求你!
  • 落芊:妖颜祸骨

    落芊:妖颜祸骨

    原名《神秘妖孽鬼医萌女不好惹》她是世纪中最神秘的人,无人知其长相年龄,只知惹其者,其必诛之。她是一个将军府的小姐,痴傻,软弱,无能。谁知她竟然只是一具躯壳,当她的到来...人生开挂无阻。什么修炼完全没必要好吧,本主天生无敌。炼丹?呵呵哒,很重要吗?很难得吗?至于灵宠,任本主使唤的上古神兽算不?他,身份强大,天下无人不忌惮他,魅鬼面具遮住脸庞,一身修罗煞气更是令人生畏。传闻,他不近女色...“诺儿...你想去哪?“某无良妖孽紧紧搂住身旁女子,(??.??)???说好的不近女色呢?说好的一碰就砍呢?[本文为强势宠文,爽文,不喜勿喷]「至于作品名,只是想看起来文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