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5000000007

第7章 豪强横行

上一讲讲到,诸侯坐大是汉家天下的第一个危机,第二个危机则是豪强横行。史称『汉承战国余烈,多豪滑之民』(《后汉书·酷吏传》)。所谓『豪滑之民』,就是豪强地主,他们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之下得以迅速崛起。刘彻当太子的十年,豪强地主势力尤为强大。其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豪强大侠,更是令他爱恨交加。这个人就是中原郭大侠——郭解。

上一讲讲到,诸侯坐大是汉家天下的第一个危机,第二个危机则是豪强横行。史称“汉承战国余烈,多豪滑之民”(《后汉书·酷吏传》)。所谓“豪滑之民”,就是豪强地主,他们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之下得以迅速崛起。刘彻当太子的十年,豪强地主势力尤为强大。其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豪强大侠,更是令他爱恨交加。这个人就是中原郭大侠——郭解。

郭解,字翁伯,轵县(今河南济源市)人。他父亲也是位大侠,在文帝时被诛杀。他自个儿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但性格沉静、勇悍,而且从不喝酒,害怕喝酒误事,是远近闻名的侠客。在他身上有着很多神话般的传闻。

其一,势力大。

史称他“以躯结交报仇”,身边聚集了很多朋友,有一大批为他卖命的亡命徒。常常有人来家拜访他,每天停在郭家外面的车都有十来辆。这些人来干什么呢?不长期在郭家待的,就是外地的豪强,到他这儿来拜码头,以后遇到什么事,好相互有个帮衬;想长期待在郭家的,就是一些不法少年、闲杂人等,“请得解客舍养之”,希望郭大侠把他们当门客一样养起来,有什么吩咐大家就提着脑袋往前冲。

平时郭大侠出入,周围的人都会避开。一次,一个年青人见他过路,不但不躲让,反而盘脚搭手坐在地上,用倨傲的眼光直视郭解。郭解的手下认为此人太无礼,要做掉他。郭解觉得此人还有些胆气,坚决予以阻止,悄悄找到主管征发劳役的官吏,对他说:“某某年青人,是我所看重的。等到该服‘践更’劳役时,把他给免了。”按照汉代的徭役制度,年满二十岁的成年男丁,每年要给国家服劳役一个月,叫做“践更”;如果不去,可以给国家钱,让国家雇人去帮自己干,叫做“过更”。有了大侠这句话,主管官吏自然要买账,每到该服劳役时,都没叫那个年青人去。

这位年青人平白无故得了这种好处,觉得奇怪,去问当官的,才知道实情,大为感动,主动来向郭解负荆请罪。周围的少年子弟听说这事后,对郭大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这样,郭解手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人多力量大,干事不害怕,他们快意恩仇,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郭解家中藏匿的亡命徒,常常杀人越货,法律根本无法约束他们。如果郭解对某人不满意,自己还没动手,这些人就会偷偷把这个人给干掉,还故意不让郭解知道,这样来树立自己的侠义名声。

其二,能力强。

由于郭解名气大,他所在的县邑,乃至周边的郡国,如果遇到什么不能处理的事情,往往不找当地官府解决,而会找郭解进行调处,而他也表现出超凡的调处纠纷的能力。不过郭解处事有自己的原则,事儿办不成就绝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正因如此,大家都尊重他,有啥事都争相找他来调处。越是这样,他对人越是恭敬,尤其对官府工作人员,更是恭敬有加,“不敢乘车入其县廷”,到官府办事或路过,都不敢坐车,低调啊!

洛阳邑有一对仇家,请当地的豪强多次从中调解,都不能化解矛盾,只好派人去请郭解来调解。郭解接受了请求,连夜赶到洛阳,单独面见双方,晓以利害,这两家听了他的劝说,准备和解。郭解又告诫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的事多次进行调解,你们都没听。这里是洛阳地盘,现在你们听了我的话就立马和解了,那我郭解岂不是夺了洛阳豪强的权吗?所以你们现在不要着急和解,等我走后,你们再去请洛阳诸公来调解,然后再行和解。”

这时仇家为什么不听洛阳豪强的调解,却要听郭解的调解呢?道理很简单。因为郭解的势力太大,比洛阳的豪强更给力,一般人哪里惹得起呢?江湖上都知道:郭大侠这人虽然表面谦恭有礼,“其阴贼著于心”,稍有不顺,就会睚眦必报。谁要是不听他的,“大侠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也许明天就会少一条胳膊腿啥的,所以洛阳“仇家曲听解”,那就是委屈了自己的真实意思,不得不听他的。

但凡处理纠纷,光讲礼貌,以理服人,恐怕永远服不了人;光讲武力,别人会觉得你很暴力,事情解决了却落下暴虐的名声;既讲礼貌又讲武力,在给足了别人面子的同时,也给足了压力,才能两全其美。郭解正是运用了最后一种手段来解决纠纷,成为一方的自然权威。

其三,讲道义。

江湖上有个说法,叫做:“白道黑道,讲个公道。”郭解调处纠纷,甚至裁断人命官司,往往能遵守道义,从而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威信。

郭解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外甥,依仗自己舅舅的势力,作威作福。一次和某甲喝酒,非要人家来它个“感情深、一口闷”。某甲酒量有限,实在喝不下,外甥就强行灌他喝。某甲忍无可忍,掏出刀子捅了他一刀,然后逃跑,没想到外甥就死了。郭解派人侦查得知某甲的藏身处。某甲知道跑不了,只好回来面见郭解,告知他实际情况。郭解说:“原来是这样,是我外甥不对,你杀他没错。”(《史记·游侠列传》)然后就放走了某甲。周围的人无不称赞他公正无私!

郭解的事迹,当刘彻作为普通少年听来,有如神话传说,令人荡气回肠;但当他用太子的身份来听这些事迹时,就不是那回事了。他作为政治接班人,对此会感到忧心忡忡:地方上的私斗杀人案件,不交由官方处理,竟然是由豪侠来裁决,虽然主持了公正,却使国家法律的权威大打折扣,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正如班固所说:“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汉书·游侠传》)

如果任由这样的豪强势力横行乡里,“权行州域,力折公侯”(《汉书·游侠传》),各级官府不就等于白开了吗?国家统治必然受到极大的威胁。

那么,这样的豪强地主势力是怎样形成的,对国家又有哪些危害呢?对刘彻的思想转变又有什么影响呢?

西汉初建,百业凋弊。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就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出台了三大优惠政策。

“开关梁”(《史记·货殖列传》)。关即关卡,梁即桥梁。汉代实行“过关用传”制度,传即通过关卡的凭证,写在丝绸布上,一式两份,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为了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废除了这种制度。

“驰山泽之禁”(《史记·货殖列传》)。废除开发矿山、水泽等自然资源的相关禁令,允许合法开采。

“驰商贾之律”(《史记·平准书》)。废除对商人的种种法律限制,鼓励经商。

政策这样好,各路英才纷纷下海,谋求经济发展,有商人、官贵、地主以及豪侠之士。这些人里面经营得好的,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比如汉景帝时期,关中有位商人叫无盐氏,主要经营的是放高利贷。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长安的列侯封君要随军去打仗,走之前都想多带点钱走,以备不时之需,就去找发放“子钱”的商人借高利贷。子钱,就是贷款给他人进而收取利息的钱。大多数经营子钱的商家都不敢贷给这些列侯封君,因为这些列侯封君的封地都在关东,即函谷关以东,那里正在打仗,谁知来年能不能有收成,如果没有收成,就还不起钱,收再高的利息也没用!你想吃他的息,他还要吞你的本哩,所以都不敢借。

只有这无盐氏财大气粗,不怕!拿出“千金”放贷给列侯封君,约定利息是十倍。秦汉时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就是一金,折合为二十四两,千金应该是二万四千两。没想到这无盐氏真是财运亨通,七国之乱三个月就被平息了,借钱的列侯封君自然有偿还能力。一年之内,他借出去的“千金”就翻了十倍,变成了二十四万两。从此以后,无盐氏“富埒关中”(《史记·货殖列传》)。

官宦权贵借助权势投身商海,往往发展迅猛。这些人就是今天说的官商。有这么个道理:老百姓挣钱靠劳力,商人挣钱靠财力,当官的挣钱靠定力。为什么靠定力呢?只要定力好就能挣钱吗?不是,而是定力不好能挣钱。因为当官的资源丰富,只要把持不住自己,邪念一起,就可以大把大把捞钱。比如汉文帝时的邓通,在蜀郡严道县开发铜矿,用来铸造钱币,成为官商中的典型代表。

邓通本是蜀郡南安人,少时读书不行,喜欢下河摸鱼,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后来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一天,汉文帝做梦自己要上天,可怎么也上不去。结果被一个黄头郎推了自己一把,就轻松加愉快地飞上天去了。再回头看那人穿了一件拦腰短衫,衣带结系在背后。文帝醒后,跑到未央宫西边的渐台悄悄去找,果然发现一个衣带从后面穿结的黄头郎,模样也和梦中所见差不多。一问姓名,才知道他叫邓通,从此大加宠幸,还任命他当了“上大夫”的官。

有一次,文帝叫一个算命先生给邓通相面。先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蜀郡严道铜山的开采权赏赐给他,准许他开矿铸钱。

邓通制作的钱质量过硬,被称作“邓氏钱”。上自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都喜爱用邓氏钱。当时吴国刘濞铸造的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氏钱以质地优良取胜,两家钱币流遍全国。故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邓通因此富可敌国(《史记·佞幸列传》)。

除了纯粹的商人、官僚贵族大肆经商外,原来的大土地所有者——地主也纷纷参与经商。“钱挣钱容易,人挣钱困难”,这些人本身有较强大的经济基础,自然容易发展起来。

还有一些游侠武勇之人,也开始经商做生意。“侠”这个概念,想必很多人都是感兴趣的。“侠”在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作“夹”(夾)。字形好似一个大人站中间,两边各有一人挟持。后来才有现在这个“侠”字。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说文解字》说:“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说文解字注》)可见“侠”本有“挟持”之意。我觉得这个“夹”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大人手下庇护了很多小人物,一个有力(武力、财力、势力)的人养了很多门客、刺客,这样的人才叫侠。只有武力搞单干的,如荆轲、聂政,就只能称作刺客,所以司马迁没把他们放在《游侠列传》中,而是放在《刺客列传》。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韩非

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国公子。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其主要思想被收录于《韩非子》一书中,其中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五蠹》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就说明“侠”需具备两点:一是要有武力;二是违反法律禁条。韩非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说话,所以对“侠”是持否定态度的。殊不知还有一点关键他没说,“侠”凭借武力、违反禁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别人,“救人于厄,振人不赡”(《史记·太史公自序》),侠客干的就是扶弱济贫的事。由于国家公权力的不足,很多事管不过来:冤屈得不到声张,正义得不到维护,困难得不到救助,弱者总希望有英雄来帮助自己,侠客正是来帮助弱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历来为民众所崇拜、传颂。

比较而言,如果说商人、地主经商凭的是“财力”,官僚贵族经商靠的是“定力”,那么豪侠之士经商凭的是“武力”。前面讲到的郭解,手下聚集了大量亡命之徒,但光打打杀杀也不行。大家还得吃饭,因此他还要大搞经济建设,凭借武力可以介入经济领域的任何行业。史称他“铸钱掘冢”。开采铜矿,铸造钱币;盗墓挖坟,淘金寻宝,啥行业挣钱干啥。有了钱自然少不了买田置房,跻身豪强地主之列。

豪侠经商有了钱,就能招收更多的亡命之徒;人手众多后又可以干更大的买卖。就像现在的黑社会势力,往往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上面讲到的商人、官贵、地主、豪侠纷纷参与经商,其中的成功人士,变成了汉初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不管他们来自何种途径,其共同特点有“三多”。

其一,钱多。有钱,咱不差钱!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列举了九位全国级的大财主,或者从事手工业制造,如炼铁、煮盐、铸钱等;或者从事商业贩卖、囤积居奇、放高利贷等;或者从事农耕、发展畜牧业等,个个都是富甲天下的大款。除此之外,“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史记·货殖列传》)。

其二,地多。有了钱就买土地。传统中国人视商业为“末途”,不稳定;今天是亿万富翁,很可能明天就一贫如洗,只有农业才是根本。所以他们要“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史记·货殖列传》),大肆圈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

其三,人多。豪强不但自己聚集了大量的人手,豪强与豪强之间也加强联合,形成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商人希望得到官方的关照,官商希望得到商人地主的支持,商人地主希望得到豪侠的保护,如此强强联手,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综合起来看,这些先富阶层既有钱,又有大量的土地,还有复杂的关系网,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就是“豪强地主”。

那么,豪强地主势力对国家究竟有哪些危害?国家会不会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呢?对刘彻的思想转变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同类推荐
  • 一统江山

    一统江山

    2014年7月,苦逼的北大历史系高材生缪泉却就业无门,靠着在兽药起家的保健品行业老板靳刚手下干着小小的业务员谋生,本来可以沿着业务员到业务经理然后到大区经理,这个人生轨迹奋斗。然一次意外,历史重新改写。从“突厥圣主”到“金圣国驸马”再到史无前例的“华夏帝国开国之君”缪泉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但命运似乎开了个大玩笑。突厥圣主---只有几个人认为。金圣国驸马---一个植物人的驸马。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但对生活有希望的缪泉而言,一个金钱帝国、军事强国、华夏文明在他手中开始新的起点,自此左拥右抱,美人无数,江山如画,歌舞升平....
  • 大明风雨行

    大明风雨行

    风雨堂,地位超然的隐世家族,也是大明江山的幕后主宰。三十年前,风雨堂扶朱元璋于乱世,使其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又北上灭元,最终一统天下。三十年后,看似太平盛世的天下暗中风起云涌,朱元璋不愿再受风雨堂控制,开始对风雨堂下手;三十年前支持其他义军的隐世家族,在沉寂三十年后再度活动,试图挑战风雨堂的统治。隐世争雄,王朝争霸,且看少年掌风雨、行乱世、定乾坤。
  • 江山圣手

    江山圣手

    莺歌燕舞,煮酒温香,道不尽的鼎盛辉煌。题名金榜,指点江山,说不尽的天下兴亡。点烽烟为墨,执铁骨作笔,为盛世续写华章!
  • 厚黑晚清

    厚黑晚清

    骆奇秀问:“作者君,你说我如何能够在晚清时期成就我的事业和爱情?”作者君抚了抚胡须,回答:“简单,无非是‘厚黑’二字而已。”骆奇秀恍然大悟的说:“你的意思是,让我泡妞的时候脸皮很‘厚’,然后和美女一起玩的时候必须要玩得很‘嘿’?”“啪!”作者君在骆奇秀脑门上抽了一下,怒道:“我是让你去利用你那脸皮厚心黑的本事去把这个天下打下来,到时候还怕没有美女吗?”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破天仙极道

    破天仙极道

    其他地方签约,我酸,我酸,我酸酸
  • 鸿蒙战祭

    鸿蒙战祭

    由于作品内容很不满意,所以重新修改再另开新书上传。书名改为‘天都争霸’,敬请期待.........
  • 绝世倾城:一品贵郡主

    绝世倾城:一品贵郡主

    “洛儿,这一生我只唯爱你,不离不弃,永不分离!”男子深沉地说道,“所以,请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悬崖边,凄神寒骨,女子身着紫霞蓝衣,风采万千,听到男子这一席话,为之有些动容,有些迷茫。“娘亲,娘亲,爹爹又欺负我了。”只见一只扎着两个小笼包的小女孩嘟着嘴说道,女子笑了笑:“走,我们去欺负你爹爹去。”
  • 玄魔至尊

    玄魔至尊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辰羽一代邪少重生,弥补缺憾。弱肉强食的世界,慢慢走向巅峰。热血不断,故事跌宕起伏,来和辰羽一起崛起吧!
  • 法医毒妃

    法医毒妃

    一定是她醒来的方式不对:身处墓地,棺材里还有婴儿啼哭声!正蒙圈呢,就被某人当成了盗墓贼!几个情况?居然敢对她这个现代法医动手动脚!混蛋,接招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唯爱一清

    唯爱一清

    一段不舍割舍的情缘,一个爱的无法自拔的豪门少爷,一段虐心的爱恋。
  • 狂龙兵王

    狂龙兵王

    狂龙这个称号曾经让人闻风丧胆。林风是从特种兵回归都市,他回归都市,林风只想做一名普通人一样生活,他回归江南市,自己开始过自己的生活,无聊就打打富二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古争帝

    万古争帝

    帝落岁月,妖魔横空,为争取一线转机,辰封毅然踏入星图,奔向未知的时代,失去记忆的他又该如何在帝战纪元立足,他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 猫猫大人,傲娇是个坏习惯

    猫猫大人,傲娇是个坏习惯

    那一年,雨天中,有着似星空般的紫眸的一只小猫,看着浅笑着的小女孩,明媚的笑容驱散了他的阴霾;明亮的紫眸遣走她眼中的孤独……当她抱起他,命定的一场情缘的齿轮便开始运转……(在下是可怜的学生党,将不定时更新。)【前一、二章在另一本书上,书名《猫猫大人别傲娇》现已转移到此文继续更新。】此文为微苏小白文,喜看双商俱高的文,请按左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