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一个人怀有感恩之情,并不是他生来就有的,这需要父母在他孩提时用心对其培养。可现在,很多职场妈妈由于过分用心于对孩子知识的培养,他们会忽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这就使得现在的很多孩子内心变得很冷漠,缺少人情味。
抓住教育契机,上班也能培育善良品质
很多职场妈妈认为,善良不善良是孩子天生的性格决定的,这与自己的培养无关。还有一些妈妈甚至认为孩子善良的话,走向社会容易被别人骗,因此他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狡猾”一些好。其实不然,相反的,有很多人正是因为自己的善良才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其实,现实中很多孩子有欠善良的原因,就是职场妈妈不知如何在这方面引导孩子的结果。
职场妈妈可能会说:“我工作太忙,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其实,对孩子善良的引导不需要花费妈妈太多的时间,只要你抓住契机,随时都能培育孩子善良的品质。具体来说,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孩子进行“善良”的引导:
1.从细节着手,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
麦克是一个美国人,虽然生活在北京,但他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一直沿袭着美国人的做法。孩子刚会走路,麦克就送给他一只小兔子,孩子很喜欢,自觉地担负起了喂养兔子的责任。后来,麦克还让孩子养了很多其他一些宠物。好多中国朋友不理解,一是孩子接触宠物不卫生;二是养宠物会使孩子玩物丧志。但麦克却认为,只要父母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孩子就不会因宠物而染病。他让孩子养宠物的目的,就是为培养孩子善良的天性:孩子本身就是弱小的,让他们学着照顾宠物,其实也就是在学习照顾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生命。这样,孩子就会在照看宠物的细节中变得更善良。当然,对于孩子善良的培养,麦克还会及时纠正孩子行为的不当。
有一次,麦克和孩子一起逛街,有个小乞丐把破盆子递到孩子面前。孩子慌了,打掉小乞丐的手:“干什么?这么脏!”“不要这样,儿子。”麦克的脸沉了下来,麦克制止住孩子不友好的举动。麦克掏出些零钱,放进那个小乞丐的破盆子里。那天回家后,麦克严肃地批评了孩子的做法,告诉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如果你没有零钱,没关系,你可以不帮他,但你不能因此就训斥他,伤害他的自尊心。”他的中国朋友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麦克却严肃地说:“这是为了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是金子。”
很显然,一个善良的孩子,不是在一时一事中培养而成的,当孩子有了情感反应后,妈妈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在会走路后,妈妈就可以要孩子帮父母做一些事,比如,拿一双鞋子、拿一份报纸、递一个水果和捶几下背等;要启发孩子向长辈问候,给工作归来的父母讲故事、唱歌,把好吃的留给长辈等。这些小事都能培养孩子的善良。
2.妈妈要给予孩子榜样作用。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极力模仿的对象。妈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妈妈所表现出的体贴和尊重,这对孩子善良品德的养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父母不尊敬长辈,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缺乏孝敬长辈的意识。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老人生病卧床多年,他儿子觉得老人是个累赘,于是准备把老人背到无人烟的野外去扔掉……老人的孙儿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在他爹背起爷爷跨出家门的时候,老人的孙儿开口了:“爹,记得把装爷爷的箩筐带回来啊!”老人的儿子觉得,一个不值几个钱的破箩筐拿回来干什么,于是随口问道:“拿回来干什么?”老人的孙儿说道:“将来你老了,那箩筐还能用来背你啊!”
因此,职场妈妈时刻要记住: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在看着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的潜意识中都是一种引导。
3.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在一些家庭里,孩子的待遇往往是很特殊:孩子吃得最好,孩子穿得也最好,孩子用得更是最好的。家里人常常会把好的东西全都留给孩子,比如,有什么好吃、有营养的食品,妈妈就会给孩子独享。妈妈一旦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习惯以后,孩子就不会知道好东西要与家人分享,更不会知道在生活中谦让。所以,只有在孩子小时候,妈妈常与孩子分享一些好东西,哪怕是象征性地分一点,这对孩子来说,也有利于他善良品质的形成。
4.鼓励孩子多参加公益活动。
一个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既可使孩子得到锻炼,又可培养孩子的爱心。有一些妈妈往往会阻止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像保护生态活动、到孤老院做好事、维护公共设施等,认为孩子这样做会耽误学习。其实,孩子在社会中,如能体验到自己做好事所带来的那份愉快的话,这会加大孩子与人为善的热情,对孩子善良的培养是很有效果的。
很明显,就一个孩子人生的发展来说,善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为人处世、亲近社会的基础。如果孩子生性狡诈,他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先替别人考虑,甚至还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这样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再好,也很难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职场妈妈要用心培养孩子的善良,在家里到家外,从言语到行动,从大体到细节,这样就能轻松培养孩子善良的德行。
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妈妈是培养孩子善良品质的主导者,不要忽视了在细节上对孩子善良的培养。
让孩子懂爱,再忙也要给孩子爱的机会
职场的妈妈因为忙,和全职妈妈相比,往往对孩子接触少,但不管有多忙,都要留点时间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爱的机会。
接受别人的爱是一种幸福,给予他人爱也是一种幸福。前者是一种收获的满足感,后者是一种奉送的成就感。当你接受孩子奉送的爱的时候,“我也有价值”的意识就会在孩子的心中逐渐形成。因此,当孩子为你夹菜的时候,你应说:“宝贝,你夹的菜真香,小心别烫着自己了。”当孩子伸出小手去接你手中的拖把的时候,你应说:“孩子,你能帮妈妈做事了,你真棒。”当孩子偎依在你的身边时,你说:“孩子,让我牵牵你的小手,你想讲个故事给我听吗?”周末了,你对孩子说:“孩子,和妈妈一起做顿饭吧,妈妈想品尝一下你的手艺。”
想想看,如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是夸奖孩子,而是说:“不要夹了,看弄得满桌子都是。”你是不是在一次次拒绝孩子给你的爱,一次两次三次……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妈妈自己能着呢,哪还需要我呢!都说现在的孩子冷漠,可你给过他爱你的机会吗?
职场的妈妈和孩子接触少,但不能拒绝孩子的爱,我们要给孩子爱我们的机会。当我们抱怨孩子不爱我们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是不是你曾经的拒绝撵走了孩子的爱?
孩子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它虽不像100分、大奖杯那么显赫,但却是人生路上的丰碑,是妈妈辛苦后最该收获的果实。但中国很多妈妈只知对孩子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却一点也不在乎。
所谓孝顺,即孩子对你的爱,是每个妈妈的基本需要。那些夸口父母之爱不需要回报的,固然说明父母之爱的伟大,但试问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对自己充满爱,家里洋溢着浓浓的暖暖的亲情。这种亲情氛围绝对不是只有妈妈对子女的单向的爱。妈妈付出的何其多,更需要孩子的爱和关心。
小文的儿子小时候,小文带他住在奶奶家。平时小文不给他零花钱,因为家里不宽裕。有一天,小文领儿子回姥姥家,有意给了他几元钱,让他买点吃的。可没想到,他自己什么都没买,却给小文买回了一个戒指。
“妈。我给你买了一个礼物,你看,戒指!”儿子一脸得意。小文一看就气了,指着儿子骂:“你呀!尽给我丢脸,买这么一个假戒指,还美哪!”
儿子一下懵了,低下头,把戒指紧紧攥在手里,一声不响。小文当时只是想:我让你自己买吃的,你买这么个假戒指干嘛。小文只心疼钱,没想到却伤了孩子的心。后来想起来,觉得特对不起儿子这份心!
从那以后,小文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爱心。
小小的戒指,未必值钱,但这毕竟是孩子的一颗爱心!这颗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爱你的孩子,你一定要在乎它、呵护它,精心培育它。然而,遗憾的是,有些职场妈妈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却视而不见。他们更在乎孩子的分数、名次。饭后,妈妈在厨房洗碗,孩子探进头:“妈,我来洗!”“去,去,念书去。你将来想当厨师呀,没出息!”晚上,父亲看电视,儿子从屋里出来,沏好一杯清茶端上来,“爸,喝茶!三姑刚送来的新茶,喷儿香!”“谁要你倒茶,我自己不会倒?我就知道你在屋里坐不住,借倒茶出来看电视,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儿子委屈极了,他沮丧地回屋做作业,以后再也没有心情给父亲倒茶。
都说现在的孩子冷漠,可很多时候,你给过他爱你的机会吗?忙碌的妈妈们,常常无意中就淡漠了孩子的爱心。有的孩子心灵的世界由爱变成恨,由荒芜变成沙漠,而妈妈们全然不知,却用自己精心调制的苦酒,麻醉了自己。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爸爸妈妈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把孩子给你的爱表现在外表上,孩子会因为你在乎这份爱而备感自豪:我也有价值!
只要心“狠”一点,妈妈的麻烦就少一点
职场妈妈和孩子相处少,大多家庭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孩子特别溺爱——舍不让孩子吃苦,舍不得责骂孩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处处是对孩子的疼爱,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丝的风雨,稍微遇到一点失败,不是叫爹就是求娘,孩子一刻也离不开父母,这样那样的琐事让父母麻烦不断。
有许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很优秀,但他们经不起挫折,往往只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或只因师长的一句不合他口味的言语,他就会变得消沉起来,学习成绩也急速下滑。孩子这样的性格,使他的成长存在着障碍。但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不同,他在遭遇挫折时,不仅能直面挫折,还会充分吸取失败的经验,能在对困难得挑战中获得满足感,自发持久地应对困难。很显然,孩子如果不敢面对挫折,他的一生只会碌碌无为,便谈不上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那么,职场妈妈没有太多的时间,如何教会孩子直面挫折呢?其实,教孩子直面挫折,就是教会孩子拥有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孩子这种直面挫折的心态是妈妈慢慢植入孩子心里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值得很多职场妈妈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