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5200000008

第8章 0~2岁:家教从呱呱坠地开始,不让宝宝伤在起跑线上(3)

其实,爸爸妈妈大可不必太过担心。在这之前,宝宝的手部动作一点都不灵活,而现在不同了,当他发现自己可以把东西扔出去的时候,在他身边到处都是新奇而有趣的事情。小球被扔出去的时候会“咕噜噜”地滚起来;积木块被扔出去的时候会发出“砰砰”的声响;而纸片则是静悄悄地落到地上,一点也不会滚。所有这一切,在成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在宝宝眼里,却是非常新奇而有趣。在扔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当不同物件被扔出去的时候,它们的状态和声音是不一样的。

强强爱扔东西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大人千万不要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也不要过于阻止宝宝的行为,应该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质,让宝宝自己从实践中丰富知识和经验。

当然,对于成人来说,也不能任由宝宝如此这般为所欲为。我们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扔的环境,把易碎、易摔坏的物品放到宝宝拿不到、够不着的地方,可以给宝宝一些既能发出响声又不会轻易摔碎的玩具,如弹力球、软布球、内带铃铛的小球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陪宝宝一起玩扔东西的游戏,还可以把宝宝放在软地垫上,让他们自己把玩具扔出去后,再爬着或走过去,自己把玩具捡回来。

总之,当宝宝了解了这一因果关系,扔的敏感期也会随之过去。而且随着宝宝能力的增加,他们的手也会越来越灵巧。

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不“打”不成器

不要误会,这里的不“打”不成器可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那个“不打不成器”。1岁左右的宝宝偶然会用拳头和牙齿跟大人或其他小朋友“打闹”,这是很多妈妈的烦恼,担心宝宝“打人”的行为在长大后会变得很暴力。宝宝出现攻击性的举动是正常表现,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

通常,宝宝9个月左右时,手部的功能分化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时的“打人”行为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这种行为会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这就好比我们学会了某种技能,很愿意去使用它一样。

强强1岁多时,有段时间竟然时不时地有“打人”的行为。刚开始只是以为宝宝嘴上说说罢了,可是后来几次,强强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好多时候都会边说“打你”,小手边真的“啪”地一下朝你打过来,不是打在脸上,就是打在身上。有几次,还真是疼。

遇到这种情况,强强妈总是对强强说:“宝宝,妈妈爱你,你可以打别的东西,比如枕头、沙发,但是不要打人。”几次下来,强强还真是改了许多,有时忍不住打妈妈一下,然后马上改过来,转而去打旁边的东西几下。

不过,最近强强妈又发现了强强的这个迹象。当他和家人或邻居小朋友玩得高兴时,会突然扬起小手打人家的脸,严重时还会发出“叭叭”的响声,被打者甚至躲都躲不过。

从宝宝的举动,强强妈猜想可能是有人用语言逗过他,他试图用打人的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满;也可能是有人想抢他的玩具,他试图用打人的方式来自卫;也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用打人的方式向对方做出挑衅。

总之,现在的强强似乎谁都敢打,搞得在小区里“名气很大”。

面对这么一个喜欢伸手打人的宝宝,强强妈是应该坚决制止他的打人行为呢?还是像强强爸爸那样,抓着他的小手打几下,让他知道被人打的感觉呢?现在,这件事几乎成了强强妈的一块心病了。

其实,从宝宝的角度来说,“打人”也是其成长阶段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关于宝宝为什么会有“打人”这种行为,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让父母给予更多的关爱;也可能是想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比如,“我不想让他玩我的玩具”“我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也有可能是宝宝的情绪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当宝宝过了1岁,他在语言发育方面的发展,会出现能够发出“哒哒哒”的,类似“打”的发音这么一个阶段,而且手部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拍打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给予了错误的引导,甚至是强化了这个动作,反而会变相地鼓励宝宝这种打人的行为。

所以,作为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宝宝的“打人”行为视为一种“暴力”倾向,更不能因此而给宝宝贴上“打人”的标签。其实,很多宝宝所谓的“打”只是拍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打”,这是他们自我意识的一种反应。想想看,在你面前,只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宝宝,当他根本无法用语言正确传递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只能本能地通过“打”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明就里的父母往往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带有攻击意味的“打”。殊不知,父母在没有读懂宝宝内心的情况下,又没能给予真诚的理解与关怀,这只能让宝宝更加感觉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关怀。

这么看来,作为父母,一定要善于观察宝宝,引导他们把真实的想法表述出来,有的时候,一句简单的“宝宝,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是“你有自己的想法,对吗?”往往就能在亲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当然,为父为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毕竟好父母才能养育出真正的好宝宝。

3.行走的敏感期:宝宝第一步关系到人生的每一步在每个人的行走回忆录中,都会出现这么一个规律——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独立行走,一点点地上下坡、爬楼梯,再到哪里不平就爱走哪里的执拗劲儿。当儿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并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件事情时,我们知道,这就是儿童的敏感期。对于走,也如此。

让我们放慢镜头看看初学走路的宝宝会有怎样的行为。八九个月大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想站起来,当你把他抱在腿上的时候,他会使劲地蹬着腿,起劲儿时,甚至还会把你的腿踩得很痛很痛。

也许,就在你为小家伙的腿为何有这么大的力气而疑惑的时候,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他已经渐渐地可以自己蹒跚着行走了。看着他乐此不疲的样子,你不再认为这个小不点儿是多么的滑稽,而生命的奇妙反倒让你多了几分异样的感受。没错,这个时候的宝宝就是根本不知道“累”,在他的字典里,仿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走”。

从宝宝出生那刻起,经历了从抬头、坐起,再到爬这么一个全过程。当宝宝第一次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出第一步时,他的身体就开始走向独立。此时,宝宝所处的任何环境都会在无形之中刺激着他、鼓励着他继续前进。尽管,宝宝们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单纯的走就是他全部的目标,他是在为了建立自己的存在而走,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单纯的行为也促进了宝宝智能的发展。要知道,所有儿童的动作、行动都与正在进行的智能活动密不可分,缺少健康的动作,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智。

就这样,宝宝开始由一个不能自主的人,成长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能观察到宝宝对走的钟爱,尤其是刚刚学会走的宝宝。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深切的体验:宝宝总是充满热情地走着,而我们却疲惫不堪地跟着。相反,如果成人选择“替”宝宝行走——抱着宝宝走路,而不是让宝宝按着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去活动去探索,就会剥夺宝宝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的机会,也阻止了宝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独立的脚步。

不走平坦路,哪儿不平走哪儿

一般来说,多数宝宝在10个月到1岁期间开始学会走路,1岁半左右可以独自行走。不过,有的宝宝8个月左右就能独自站立,甚至开始扶物练习迈步;也有的宝宝相对晚些。对于这一结论,父母们也要牢牢记住,这一范围并非金科玉律,因为每个宝宝都有独特发展的时程表。但是,只要宝宝的各项发育指标正常,身体机能上也没有问题和疾病,行走得早晚快慢都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大可不必为此着急;反之,如果不顾宝宝的具体情况,一意孤行地让他过早地学走路,对宝宝的腿部发育则非常有害,甚至还会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其实,很多时候,“成长”这个词,并非仅仅是对儿童而言的,而是更多地在针对成人。当我们知晓宝宝腿脚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还达不到练习迈步、行走的水平时,就不会过早地为宝宝迟迟不会站立、不能走路而揠苗助长或是杞人忧天,我们就已循着宝宝完整成长的秘密通道了,毫无疑问,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宝宝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发展,并最终获取一生的幸福与圆满。

童童妈和童童正一左一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上一秒钟还手舞足蹈的小童童,竟然又对路边的石头路沿发生了兴趣。看她上前迈了几步,又紧跟着走了下来,还时不时地昂起小脑袋,朝妈妈露出几许神秘的微笑,之后,又专心致志地重复这一动作。看着她奇怪的举止,童童妈也一时猜不出个所以然来。喊了她两声,又似乎跟个没事人一样,依旧我行我素。

实在没辙,童童妈只好随她,并耐心地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原来童童面前有一块不深不浅的小水坑。

童童妈怕女儿会把新买的鞋子和衣服弄脏,当即对童童说:“宝贝,让妈妈抱你过去吧。”可是,童童似乎对这样的“路障”非常感兴趣,说什么也不让童童妈抱。

最后,童童妈实在没辙了,既然童童的衣服和鞋子已经湿透了,童童妈就干脆不去管她吧。这下,童童可是兴奋得不得了,小脚在水洼里叭叽叭叽地踩来踩去,而且还拉着妈妈的手在水洼里使劲地蹦啊跳啊。

看到童童满足的笑容和可爱的样子,童童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过去一把将她从石沿上拉下来,或是严厉地呵斥她:“为什么不跟着妈妈快走?在那里干什么!”

对路上的水洼发生兴趣,这是许多宝宝成长道路上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小细节,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走路是他们最大的兴趣爱好,哪儿坑坑洼洼、哪儿不好走,他们就偏偏往哪儿走,这更是他们最专注的“事业”。

对宝宝来说,在行走的敏感期,他们腿和脚的功能已经被唤醒,一个个就像观察家、探险家一样,强烈渴望用脚去探索,而歪歪扭扭、扭扭歪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就是他们最拿手的“绝活”。如果这种时候,大人对他们说“我牵着”、“我扶着”、“我抱你”,那样只会给宝宝留下无限留恋地回望那些“水洼”的身影。

所以,在宝宝行走的敏感期,父母要仔细地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需要,提供尽可能的行走空间。同时,父母也要放弃自己的走路节奏、生活节奏去配合宝宝,让宝宝在敏感期内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总之,该松手时就松手,给儿童探索空间的自由,允许儿童自由走动,才是真正有利于宝宝学步和身心发展的养育方式。

爬上爬下,找的就是上上下下的感觉

当宝宝步入走的敏感期后,上下坡就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这是每个宝宝都要尝试的一份“工作”,当幼儿学会上下坡,他也就真正、完全地学会走路了。

对于刚刚学会行走的宝宝,还没有能力扶着栏杆爬楼梯,但是,当他遇到楼梯时,却会不由自主地立刻俯身去爬,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事实上,这正是宝宝天赋能力的杰出表现。

然而,很多时候,当父母看到宝宝的“惊人之举”时,往往会觉得宝宝用手摸地不卫生,而且这种行为也非常危险,于是,经常会大惊小怪地喊:

“宝贝,太危险了,不可以爬楼梯啊!”

童童1岁半时,常常会拿着自己的小鞋子站在屋子门口。这时童童妈就知道,她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了。

夏日傍晚,童童妈照旧带着宝宝去小区里遛一遛,与其说是童童妈带着她,还不如说是她领着童童妈遛一遛。

当童童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一段路上玩游戏时,她也加入了。小区周边新修的拱形的路,先是徐徐的上坡路,然后是缓缓的下坡路。对童童来说,上坡比较容易,而下坡则略微有点难度。刚开始的时候,童童只是小心翼翼地在坡面中段练习,下坡时则有意识地慢慢控制自己的身体,童童妈稍稍一松手,她就会踉踉跄跄地向下冲去。就这样尝试多次后,童童下坡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也能自如地控制身体了。

有几次,童童妈发现,童童在坡上漫游的时候,嘴里还时不时地哼着调调;下坡时,就往坡下溜,甚至,有时还能突然来个急刹车,一下就停在阻挡她的小朋友前面。就这样上上下下,童童一直练了几十次。后来,天色已晚,童童硬是被妈妈生拉硬拽回去的。

过了半年,童童2岁多了。

一天,童童妈带她去商场购物,由于电梯坏了,童童妈只好爬楼梯,可是童童妈又拎了好多东西,就鼓励童童自己走。

刚走到楼梯边,童童妈见童童一动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显得很胆小。童童妈想既然童童已经顺利地学会了坡上漫游,那么何不借此机会让她尝试一下爬楼梯呢。

同类推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女孩的幸福,也许就从一篇励志故事开始!与其用唠叨让孩子厌烦,不如抽出一点时间给她讲个故事,技能打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增进亲自关系。励志故事是培训优秀女孩的最佳方案,通过励志故事,培养出一个尊贵优秀的女孩!
  • 家有小天才

    家有小天才

    本书介绍了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
  • 宝宝营养100问

    宝宝营养100问

    本书介绍了有关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辅助食品的添加等知识,教你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欲,健康成长。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仙医

    重生之嫡女仙医

    她,是身份尊贵的月家女,善良,单纯!却遭人毒害而死,浴火重生,是她也非她,重遇前世的仇人,是复仇还是……她,医术超群,从不轻易出手,一次意外的救治,让他与她相识,是前世的孽缘,还是……
  • 天葬

    天葬

    民国年间,川中军阀混战,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两个连队上百号人误入人迹罕至的西南藏地林区,不到一天时间,两个连队伤亡殆尽,只有四人存活。误入藏区的二十四军连长王威和军师赵二麻子在林区一处神秘的天葬台旁,意外发现十多年前阿坝藏区一位大军阀的死亡真相,被淡忘多年一段神秘而诡异的天葬谜团逐渐浮出水面,传说与一千多年前迷失的拉格日王朝遗迹有关……
  • 全职分身

    全职分身

    这里属于分身的世界,娇俏少女的体内可能藏匿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垂暮大妈的分身亦可能是凶残彪悍的猛兽。混在这里,有一句话要谨记: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取人!!!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别随意改行

    别随意改行

    员工能够以说到不如做到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准则,对于员工个人和他所服务的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人对命运及工作的选择,其紧要处往往取决于自己。各种归途与结果,悬于一念!这一念就是你的观念和心态。智慧的选择比天生的才能更重要,执着的追求比盲目的奋斗更重要。人的命运不在出身,人的成功在于持有正确的心态,合理的做事方法,执着与舍弃。
  • 一拳老师

    一拳老师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师,无名。我知道,你们都是位面未来的主角。但我来这里,不是教你们升级的,而是教你们做人的!
  • 一生的资本(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一生的资本(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要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得有资本,做人也是如此。那么,一个人一生的资本是什么呢?在本书中,奥里森·马登说:“自古以来,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例子:年轻时没有打好根基的人到了后来竟能做成大事业。一般获得成功的伟大人物之所以在晚年能够收获一生的美满果实,大体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 引妖之名

    引妖之名

    开天辟地以来,伏羲氏引五爪金龙之血融入己身,创八卦,证道天元,被尊天皇。人皇轩辕氏引紫宵金龙血,征战四方,万族共尊,,,,,,而如今,妖乃祸乱之源,天下修士,人人得而诛之。
  • 武林召唤

    武林召唤

    一个神奇的大陆上,各种各样的魔法与斗气纵横。一颗天外神秘的陨石,带来了不一样的神秘文明。
  • 明宣宗宝训

    明宣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门浣剑录之唐清峰传奇

    唐门浣剑录之唐清峰传奇

    这个世界,有秩序和混沌两面。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为秩序。而在混沌,却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