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顾自己以往的岁月时,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兴趣始于童年时代,那时我第一次读到马可·波罗的游记。我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我受政府委派运送食物和药品到上海的欧洲居民区。然而,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有机会广泛地到中国各地旅行。
我曾担任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先生的助理多年,他当时是大西洋富田公司[Atlantic Richfield Co.(ARCO),以下简称阿科公司]的董事长。夏天,我们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人文研究所并肩共事,两人对艺术都一直很有兴趣。在他的鼓励和郑胜天先生的帮助下,我得以前往中国考察那里的美术院校,参观青年画家的作品,并且选择收集了一批作品送到美国展览。
为了实现目标,我知道自己需要有一位既了解中国艺术和美术院校,又懂得中国国情之人的帮助。我很幸运地找到了胜天,他会说几种不同的中国方言,也在美国进修过英语。他既是我的向导兼翻译,也成了我的朋友。如果没有他的协助和专业建议,1987年在美国的那次重要的中国艺术展览是不可能举行的。展览的名称叫做“开门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亚太博物馆,1987年。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种多样的绘画风格。这次展览的成果之一是为许多中国艺术家打开了在美国,乃至世界许多其他地区销售他们作品的大门。能够帮助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走向国际市场,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致中文读者自这次展览以后,胜天和我一直保持着友谊和密切的联系。但当我得知他把我这本有关公益事业的著作翻译成了中文时,我还是惊喜莫名。十年以前我曾帮助过中国艺术家,我希望这个译本也会有助于正在从事自己事业的读者们,但愿本书的内容能给予他们一些启示和借鉴。
沃尔德马·尼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