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3100000006

第6章 了不起的中国人(3)

“太多了。鬼知道,中国人用什么方法做出这么多便宜的东西。这个货架上的157种工具,如果没有意外,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听说他们晚上经常加班到凌晨。”

还有,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文章《西方公司为何购买中国货?》: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州的一家小公司,出口占其生产总量的95%。在经济低迷时期,公司的经营状况也还不错。2009年上半年,它为全球各大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0%。

公司的厂房很小,但这里并不是血汗工厂。车间里的机器是二手的,但很先进。

要想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过一个高科技的净化室。这里的地面一尘不染,工人的工作服色彩鲜艳,感觉像是在日本。

该厂的总经理钱先生说,公司做得好,是因为欧洲和北美的中小型公司现在相信,它们能够从他这里以非常合适的价格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且质量完全可以和欧美市场的同类产品相媲美。

24岁的王凤莲(音)是一名受过大学教育的车间工人。她说,她听说过不少美国制造商关闭了工厂从而使美国工人面临失业的问题,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以较低的价格抢生意所致。

她说:“西方公司将产品外包给我们,不仅仅因为我们价格便宜,而且中国工人现在见识多了,能够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钱经理的一个德国客户和我们讲述了德国公司使用中国制造商的产品的原因。

他说:“这是因为中国公司的客户服务做得好。这家公司非常了解我们需要什么。如果产品或者工序出现问题,他们会迅速拿出解决方案。”最近,他们公司将产品生产从加拿大转到了中国。我问他,在中国是否生产出了与先前质量相同的产品。他说:“这么说吧,从加拿大转到中国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而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对此有比较清楚的分析:

去年,我们曾派人去探究这些批评背后的真实原因。他们多方打探后发现,所有抱怨中国的公司都提到了“中国的价格”。在全球很多行业里,中国已成为价格的调节器。无论你是在弗吉尼亚制造卧室用品,还是在俄亥俄州生产电路板,价格低40%~50%的中国货物总会给你带来压力。

不过,中国的价格不完全是由熟练工人和自动化促成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成了另一个日本,只不过付的工资少一些。中国货强大的竞争力来自超大型的生产规模,也来自当地极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中国工厂的周围,你可以从为数众多的供货商那里买到各种小器具和生产原料。

参与此次调查的罗伯茨说:“我在杭州的郊区碰到一位快乐的企业家,他以前是种水稻的农民,现在是个汽车制造商,其经营的私人企业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他收购了芝加哥周围的零件制造厂,把一些高端工作留在那里做,将其他大部分工作转到他在中国的工厂。这样,他既有了美国公司的科技,又占有了市场。”

这一现象的结论是,尽管美国的制造商拥有高度机械化的工厂和高生产力,美国的制造商可能仍无法与中国公司竞争。

中国工人的贡献

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多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中国有一群特别优秀的企业家。没错,中国的企业家的确很厉害,他们拥有勃勃野心、强烈的进取精神,而且敢想敢干、奋发图强,因此造就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看到组成这些企业的基石——那就是成千上万优秀的、极其吃苦耐劳的、由普通中国人所组成的优秀的中国工人。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那么这些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就不会出现。关于这一点,美国《时代》周刊已经给出了相同的评价,正因为此,他们才将中国工人评为2009年年度人物的第二名。

对中国工人和中国企业所创造的惊人业绩,或许我们可以看一下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James Kynge)所著的《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一书中,对沙钢收购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的描述:

我到那儿时,只剩下一块疤了,一块赭色的土疤,有25个足球场那么大。德国最大的钢铁厂之一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又名“凤凰”,为纪念钢厂所在地多特蒙德从1944年轰炸后的废墟中崛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矗立此地。如今,这里只剩下几堆扭曲的废铁。我朝路边一位身着工装的男子走去,他正将一截巨大的金属管道吊上卡车。我问管子往哪运,他伸直腰,然后说道:“中国。”

钢厂的设备早就运走了。安装在60米高的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超过1公里的热轧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鼓风炉,还有许多其他部件,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在长江的平坦冲积平原上,又严格按照在德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运走的设备总重达25万吨,外加40吨详尽解释重组过程的文件。

中国人把德国人震了。

蒂森克虏伯钢厂表示,无论有没有找到买主,工厂都得关门。中国人的突然收购来得太快,但令当地人目瞪口呆的,与其说是中方的收购,不如说是随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好像不知从哪儿来的,厂里突然出现了近1000名中国工人。在废弃的厂房内,他们搭起临时宿舍,就在那儿凑合着睡。整个夏天,工人们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后来,一些德国工人和管理人员颇有微词,中国工人才被迫尊重当地法律,每周休息一天。

到2002年年底,中国人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拆卸工作,比答应蒂森克虏伯钢厂的进度提前了一年,而比这家德国钢厂的最初估计整整提前两年。

在中国工人离开前夕,柏林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一位外交官前来对工人发表讲话。“中国人在德国以洗盘子和开餐馆出名,”外交官说,“我们的企业想在这里开展业务时,有时仅仅是为了约见对方一面,就得低声下气。但你们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中国人争了光!”

在这则故事里,比较有趣的是,由于中国工人总是加班,每天工作经常超时五六个小时,甚至招致了德国当地法律的干预。

本来,沙钢是计划用两年时间来拆完这座工厂,这已经比蒂森克虏伯方面预计的要短得多了,蒂森克虏伯方面认为至少需要三年。但最终在这些中国工人令当地人惊叹的高效率工作下,只用一年就完整拆卸了总共重达25万吨的机械设备,将其运到了位于长江头的沙钢厂区,之后一部分沙钢人又继续留驻了半年时间进行清场(沙钢是中国正在迅速扩张的优秀制造企业中的一个。这些公认的优秀企业中还包括华为、比亚迪、格力等)。

类似的故事在山东兖州煤矿集团购买鲁尔区的一座据称德国最先进的焦炭厂时再次上演。这次收购以及随后的设备拆卸都被记录在了德国导演乌尔瑞科·弗兰科(Ulrike Franke)的一部关于全球化的纪录片《输家和赢家》中。影片描写了400名来自中国的工人背井离乡,来到了德国城市多特蒙德,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将工厂里的所有设备都拆运回中国,并在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同样规模的焦炭厂。

几乎与当初沙钢拆卸凤凰钢厂时候一样,这群中国的工人,拿着不到德国工人1/10的微薄工资,却干着比德国工人辛苦、危险不知多少倍的工作。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再次让德国人极为惊讶,工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推进,同样以比原预计工期缩短很多的情况下顺利搬迁。

难以比拟的中国工人

为什么说中国的工人宝贵呢?其实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在其他国家,你根本就找不到像中国工人这么勤奋的工人。

在《输家和赢家》里,那些中国工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超负荷运转,一位老工人甚至每天做梦都梦到拆高炉。而曾经在全球得到众多赞誉的德国工人在工作上根本不会这么忘我付出。甚至,他们一直在抱怨中国人做事太过积极进取、太赶了,使得他们都得不到悠闲。而在上班时,他们严守8小时工作制,上班比中国工人晚,而下班比中国工人早,对要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很是不满。

或许已经习惯了中国工人这样听话的工人,所以大多数到国外去投资的中国投资者开始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比中国还穷,那么其“投资环境”一定比中国更宽松,工人更应当听话好管理。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当地的工人可绝不像中国的工人那样温顺。2008年3月,《赞比亚时报》报道,由中国公司收购的赞比亚詹比希铜矿(Chambishi)发生了一起有数百名工人参与的骚乱。而实际上,在1998年,当中国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刚刚以2000万美元买下这一铜矿85%的股份时,当地城镇的居民还曾欣喜若狂。因为在这之前的长时间封矿已经造成了大量失业,使得当地及赞比亚经济遭到了重创,重新投产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之后,为了抗议当地工人所称的恶劣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水平(中国公司付给工人的工资的确不高,但还是要远远比早先当地人失业时期的境况和收入高得多,也比赞比亚人的平均收入高),当地人发动了骚乱。根据《亚洲周刊》的报道,甚至还有人放火烧了几栋房子,并暴力袭击了中方的管理人员,导致一名中方管理人员受伤。中方的管理人员只能躲在办公室里,直到警察来解围才出来。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非洲的工人并不像中国工人那么听话。于是在非洲,中国投资经常被人诟病的另一点就是,即使有的时候本地的劳力充足,而且非洲热切希望得到新的技术,但中国在签署建造基础设施以交换原材料的协议时也总是坚持要大部分雇用来自中国的劳工。

同类推荐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学习就业特点而编写,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实操性,突出一个外贸业务员从入门到成长的全过程。教材内容完全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站在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视觉来阐述相关知识点。全书从熟悉商品、了解国际市场、选择境外客户开始,到出口报价、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共分为十二章。
  • 大话闽商

    大话闽商

    本书共九章,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上叙述了闽商的兴衰和在中国各大商帮中的地位。通过对闽商中一些代表性人物从商经历的描述,告诉人们一个个典型闽商的非凡经商历程和个性特点。
  • 走出山坳的中国

    走出山坳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甚至在一些过去场合下国际上流行的“美国打一个喷嚏,世界要感冒”的话语,其主语也被悄然改成了“中国”!“到中国去投资!”,已成为时下国际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用词
热门推荐
  • 蛋蛋飞升记

    蛋蛋飞升记

    天地混沌,日月初开,鸿蒙紫气氤氲升腾是为天,浑浊沉底是为地,两者间的缝隙处便是我们所在的凡界。然而冥冥之中尚有一缕紫气不甘从流升沉,化作了一枚蛋,转而投入这缤纷多彩红尘之中......
  • 梦幻灵都

    梦幻灵都

    灵都城内聚集着大量的奇人异士,六位青年开设译馆帮助有缘之人,同时也开启了他们不一样的旅程。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命索

    命索

    修道者,感悟天地法则,凝结法则成就道体;修佛者,体悟世间万物,聚集灵魂成就佛体;修魔者,吞噬苍穹万物,破除天地成就魔体。一只小狼,整日浑浑噩噩,某一日,命运之门打开,新的征程就此开始!
  • 源界之战神悟空

    源界之战神悟空

    一个猥琐苦逼学生党穿越了,而且还是西游世界。感觉这个世界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了。(新人练笔,纯属无聊)
  • 两颗一个人心

    两颗一个人心

    两个名字。两种性格。行走在简单生活的荒唐人生。
  • 风雨山村(高平作家丛书)

    风雨山村(高平作家丛书)

    这是一部描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太行山上一个小山村因煤矿引发的种种矛盾的现实主义乡村小说。
  • 蓝陵醉笙箫

    蓝陵醉笙箫

    第一次见面,他和她为何就感到很是熟悉,是什么牵扯着二人,走到一起?就算是天定的孽缘他们还是彼此的不放手,最终是否会做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重拾被爱染指的流年

    重拾被爱染指的流年

    “报告城主,,子辰公子他……”“他干嘛了?”女子慵懒的靠在贵妃椅上,好不惬意。“子辰公子说要打劫你……”来禀报的小厮全身颤抖,“宣他上来,,”绝色的容颜上上挂着似有若无的微笑,像致命的彼岸之花,一触即伤。……
  • 钓个王爷回相府

    钓个王爷回相府

    倒霉丫头方可,由于陆判错把阳寿八十看成十八而命丧黄泉,可怜丫头陆浅馨,后母恶毒,姐妹太渣,最终冤死。地府里,她们相遇,她最后成了她,方可能够帮陆浅馨讨回公道吗?她会怎样谱写属于她又或者是陆浅馨的人生…某男:本王看中了你,是你一辈子的福分。某女:不稀罕…某男:你可知有多少人中意本王?某女:啊,(终于有一点点不一样的情绪)没兴趣…某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