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到家时仍在发怒。进了屋,猛地关上门。看到12岁的孩子正躺着看电视,短裤上破了一个大洞,在极度愤怒之下,她说:“我告诉你多少次放学回家后换上游戏服,你就是不听。现在,你给我上楼去,今天别吃晚饭了。以后三个星期不准看电视。”
再看看12岁的儿子。他走出房间说:“真是莫名其妙!妈妈到底为什么冲我发火?”大约就在这时,他的猫走到面前,小孩狠狠地踢了它一脚,并说:“给我滚出去!你这臭猫!”
一系列的抱怨及发泄,没有起到任何有益的效果,事情越来越糟糕,使一个人的气愤波及到与此毫无关系的另外的人身上。走出这个怪圈吧,这个害人害己的怪圈。
失败者对挫折的反应是消极的。他不仅是一个“踢猫者”,而且,当他被别人踢了“猫”后,会推而广之,去踢他人的“猫”。对于成功者来说,则全然不同,成功者碰到相同的情况或更大的问题,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遇到困难,不要一味抱怨,最好是放下架子寻求别人的帮助。
在德克萨斯州,当哈特瑞尔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有一次跟两位朋友在废弃的铁轨上行走。其中一位朋友身材普通,另一位是一个胖子。孩子们相互竞争,看谁走得最远。哈特瑞尔和较瘦的朋友只走了几步就跌了下来。肥胖的男孩却走得很远。秘密就在于胖子由于太胖,他盯着的是较远的目标。
但是,如果哈特瑞尔跟他的朋友分别在两条铁轨上手牵着手一起走,便可以不停地走下去而不会跌倒。这就是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你也能因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帮助得愈多,得到的愈多。然而,失败者则不然,他认为必须践踏别人、利用别人才能达到高峰。事实上,正好相反。
失败者不仅不去帮助别人,还拒绝寻求别人的帮助。他自以为很能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不听别人的建议,其结果是自己遭受损失,成为一个无助的失败者。
在战争年代,罗宾逊上校的队伍里有两个上尉。罗宾逊曾派遣其中一位带一队士兵前往德军的前线,去捉两个敌人回来,但上尉失败了,他和同行的士兵都被打死了,另一个上尉接着去,却平安地带回两个敌人。
原因是第二个上尉明白自己对于这种工作缺乏经验,便找一个有经验的法国军官,告诉他从前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以及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等等。
专家点评这两个上尉同样勇敢、同样能干。最大的不同处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第一个人陷入了思维的死角,总认为自己能力超过众人而孤身行动,结果导致失败;第二个人则寻求别人的帮助而取得胜利。前面说踢猫人是不理智的,不懂得寻求帮助,后面示例中第一个上尉孤注一掷,其行为更是不可取的。
你经常沉浸于幻想吗
名人导语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你付诸行动,一切都会充满希望。这是人人易懂的道理,但就是有些人明知故犯,实际上,懒于行动不啻于跳入一个自设的陷阱。
这种人生活在逝去的回忆里,沉湎于过去的美好或者不幸之中。牵缠着旧有的习惯或者哀悼过去的恶运。他为自己感到遗憾,而把不幸归咎于他人。
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未来也只限于美好的想象。
当一个人生活在未来的幻想中时,他可能梦想着奇迹发生,使他能“幸福地生活”。他不去追求生活,而等待神奇的救助。
在幻想中,他们想象得很全面,未来的生活、工作都变得美好、幸福。他们沉浸其中,而忘记了行动;未来生活在想象中出现了许多困境,这些困境包围着他们,使他们怯于行动。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心思放在与目前无关的幻想中,这种幻想和焦虑掩盖了眼前的真实,使他们无法以自己的方式观看、倾听、感觉、尝试、接触或思考。
因此,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像是透过了三棱镜,扭曲了自己,也扭曲了他人。因而不可能成功,却很容易失败。因为他们没有去做。
下面的例子也许会使你受到启发:
上大学时,西尔维亚最大的梦想是当个电视记者,她出身高贵,由于具有中上层社会关系而备受青睐。借助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实现理想的机会。
她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她善于与人交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亲近。她常说:“只要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就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她的确在这方面有才干。可是,她为这个理想在做些什么呢?没有!她等待着某个人像神仙一样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成全她的愿望。她要马上成功,一下子就成为电视联播节目的主持人。别人听了她的想法,感到极为不安,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叫道:“要想得到某个工作,就必须做些什么,必须投身到那里面去,必须去获得必要的训练和知识背景。”“没人会去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担任电视记者那样的明星角色!再说,电视台经理不会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
然后,我们再看看辛迪。
辛迪和西尔维亚一样,梦想成为一名电视记者。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经济保障,她每天都得去工作,晚上去加州大学分校的艺术夜校去学习。毕业后,她到处找工作,跑遍了洛杉矶的每个广播台和电视台。但每位经理都给了她大致相同的回答:“除了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谁都不雇用。”她并不放弃,也没有坐等机会。几个月中,她仔细翻阅各种有关报刊,终于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北达科他州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气象预报的女播音员。
辛迪是个讨厌冰雪的加利福尼亚人,她对自己说:“我会死在北达科他的!”但她想要得到的是一个与电视台有关的工作,别的就全不在乎了。她抓住这个机会,动身去北达科他州了。
辛迪在那儿干了两年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一个职位。又过了五年,得到提拔,终于担任了梦想已久的联播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的思想和辛迪的观点,真是天上地下,大不相同:十年来西尔维亚始终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机会,期望着机会忽然降临……然而,时光却已悄然流逝了。而辛迪采取行动,首先,她使自己受到教育;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训练;接着在洛杉矶取得更多的经验;最后,成了联播节目主持人。
专家点评生活已经不允许你我犹豫,必须立即行动。也许你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走出幻想,面对现实,充满信心去走前方的路,不管是安全还是艰险,只要行动起来,总会有所收获。
不要“怨天尤人”
名人导语失败者总是喋喋不休地讲过去差一丁点就将取得的虚无缥渺的成就,或大谈特谈他“正计划着的”不着边际的未来事业。
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深入分析自己拥有的知识与智慧,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什么,你会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所定目标。你也许会认为自己是某方面的天才,而不屑于努力,于是就定个漫无边际的大目标,那个目标却离你越来越远。为什么呢?因为你做了一个聪明的傻瓜!
我们发现许多人都是太懒散,他们以为来日方长,反正有的是时间,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会成功的。可是,懒散会成为习惯,他们慢慢适应了安逸的生活,而可贵的天赋在弃置不用之下生锈或发霉了。当别人为他可惜的时候,他却早已忘记自己的目标了。
有些人辜负了优越的天赋,是因为他太聪明。他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笑那些想走上成功之路的人们是傻瓜。
不要做聪明的傻瓜!在一部美国西部电影里,有一句对白说“苦干近乎愚蠢”,可是,到后来证明,只有近乎愚蠢的苦干的人才能拯救自己和别人。假如你有聪明的天赋,奉劝你千万找到那点近乎愚蠢的干劲。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贝多芬说过:“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佩服的人的不平凡之处。”失败了继续拼搏的人,必然会取得成功。
失败者一遇失败就哼哼唧唧地呻吟,怨天尤人,捶胸顿足,痛骂自己是“傻瓜”、“笨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陷入失望之中。同时用一系列问题责难自己,“为什么不小心点?”“为什么出那么多差错?”失败者一辈子不断地重复着这种自我责备,冷酷无情地责骂自己。结果是:每次自我责备,他的自信心都受到挫伤,又萎缩、消失了一分。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失败者越是责骂自己,就越感到自己无能;越是感到自己无能,他就越出差错;越出差错,就越感到自己不行;而越觉得自己不行,就越责骂自己。如此这般,循环下去,从而使失败者陷入一种害怕失败的保护性僵化状态。
失败者在谈到别人成功时,总是忿忿不平地说:“那家伙纯粹是运气好!”他们把成功的降临视为“幸运儿”的偶然事件,确信成功者的运气总是好的,而自己又总是命运不佳,于是,听天由命,放弃自己的目标追求,从而丧失了成功的希望。
失败者不仅怪怨自己、怪怨命运,同时还常常怪怨别人。他往往陷入一些“谁是谁非”或“应该怪谁”的无谓争论之中。
如果你嘱咐秘书给某公司经理发封信。几个星期过去了,却没见回信,有点儿不放心,就去问秘书,而她显示出惊讶的神气答道:“你没让我给任何人写信呀!”在这种时候,如果你和秘书吵起来,决意要拿出每个细枝末节来证明你是对的,而她是错的。你会说:“……你不记得吗?我们就站在空调机旁边说起这件事的。不管怎么说,我有证人!当时另一个秘书就站在我们旁边!……”这样做能证明你是对的。但这有什么用呢?你的秘书一定满心气恼,没心思去帮你了,你那封信也就永远甭想发出去了!
专家点评假如某个问题出了差错,目前最紧要的不是讨论谁弄错的,应该怪谁,而是应找出出错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做不但不会对工作造成坏的影响,而且会使做错事的人主动承担责任,认识到错误所在。
逆风而行,方显英雄本色
名人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但是,如果你整天游来荡去,不去做一件实际的事情,你擅长的就是无所事事。生活,包含着多少凄风苦雨,不论你有无承受的能力,它都会存在。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可以磨炼意志,在面对大风大浪时,不至于惊慌失措。
珍妮弗是一位42岁、具有6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她获得物理学位之后,不是准备功课就是照顾家庭成员,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放松一下。她丈夫基斯是一位土木工程师,担任一个大型建筑公司的基地指挥,经常长期不在家。自从干上教书这一行,珍妮弗就总感觉疲劳。她缺少睡眠,常常熬夜备课直到凌晨。她说:“这是我惟一安宁的时刻。”她为记不住与工作相关的数字、记不住学生姓名而焦虑。更使她忧郁的是,她常因小事而习惯性地责骂孩子。莫名的疼痛时常折磨着她,消化功能紊乱、呼吸不畅、心跳过速等等。她曾多次同系主任和首席教师讨论工作负担问题,可他们很少花时间听她叙述。他们只让她振作精神,把功课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多在假期参加进修课程,以跟上时代发展。当她向同事们诉说时,他们说自己与她有同感,然后很快转移话题。她为不胜任工作而发怒,为自己对家庭不能尽善尽美而羞愧。
显然,珍妮弗不能再继续过这种极度紧张的日子了。她缺乏周围人的支持。她肩负着教书重担,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又把一切错误揽在自己身上,因而对自身的价值产生了怀疑。除非情况出现转机,否则她不可能再继续教师生涯了。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珍妮弗这种情况吗?你是怎样做的?
富兰克林说:“有事可做的人就等于有了自己的产业,而只有从事天性擅长的职业,才会给他带来利益和荣誉。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贵族高大得多。”
这个世界并没有要求你一定成为某个行业的人——律师、外交大使、医生、农民、科学家或者商人,它也没有武断地命令你成为其中的任何一种人,但是它确实要求你精通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如果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独占鳌头的行家里手,世界就会为你鼓掌喝彩,所有的大门都将向你敞开。但是,它不允许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方面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或是做一些徒劳无用的工作。
卢梭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受过良好教育而懂得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使命,那么,他在选定的相关领域就不会手忙脚乱、疲于奔命。对我来说,我的学生将来是做军人、做教士还是律师都没有关系。命运注定了我们生而为人,就必须完成具有特定意义的个人职业生涯。我对他们的全部教导就是:要学会生活。当我完成对他们的教导时,他们既没有成为军人,又没有成为律师或神职人员,但他们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也许以后的命运会随心所欲地左右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社会中起伏浮沉,但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如果你的天赋只适合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那么,一定要在平凡的事情上做得比别人更好。要全力以赴、满怀热情、卓有成效地去做,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使一件平凡的事情成为一门艺术。要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地把一项平凡的工作开拓成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一定要全神贯注,因为非凡的成就只属于那些心志专一的人,属于那些一旦确定目标就百折不挠的人。你希望到达事业的顶峰就要从最底层做起。只要与自己的事业相关,任何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对所有的细节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