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与他的塔的关系就如同与魔宠一样紧密。通过奥术几何学,法师或者法师塔的建造者可以令塔与塔的主人建立一种联系,令两者的魔力能互相流动,并将周围的魔力汇集到法师塔上。在很多方面,法师塔与其说是居住建筑,倒不如说他是魔法能量的聚集和疏导装置。本质上说,法师塔就是一座有建筑等级的魔法物品。这座建筑的设计目的和结构就是为了聚集魔力。塔的外型,高耸而直立的结构,都是为了满足这个目的。因此法师们才这么喜欢建造高耸的法师塔。
建造这样一座附魔建筑的花费十分惊人。这就是大多数法师为什么只建造一座高塔而不是一整座城堡的原因。因为法师们大多不喜欢涉足俗务,经济往往是法师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对我没有限制,我是自给自足。)
在为你的法师塔绘完地图后,你需要为之添加魔法效果,比如将一个外部看上去只有20*20平方尺的房间变成里面是100*100平方尺的房间。当设计一座塔时,你是在建造一座并非依靠准备法术的奇特魔法领域。本质上,你是在将你的法师塔变成一件魔法物品,通过神秘的魔法建筑结构,魔力符文,以及奥术能量来制造一个神奇的魔法效果区。
法师塔的建造非常特别。确切的说,它不是建造而成的,而是召唤而成的。第一批法师从地下召唤出最初的法师塔,一般只有一层或几层。直到有更多的法师前来,他们便开始准备扩建法师塔。法师塔的增高是从底层增加一层,就像“长”高一层一样。
一般来说,召唤时,上层必须依照他所在层的空间魔法标准,为下一层指定接口和标准。法师塔内空间和力量错综复杂,增高工作必须谨慎再谨慎,以免发生空间断层之类的事故――这些事故不是没有发生过,很多时候法师塔的倒塌并非因为外力作用,而是因为内部不相容。
这种增高方式,相比于人们给房子加高时采用的在上面加层,有一个显著的好处,就是能够无限制增高。因为刚开始建造的法师塔总是不大,如果在上面增设塔层,很快下面的塔层就会不堪重负。人们对于魔法的理解和技巧总是在不断进步,所以新增的塔层总是能更好地承载塔身。
而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随着塔层的增多,每增加一层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加,越高的法师塔,无疑代表着更深奥和辉煌的魔法技术。
上下楼是使用类似电梯的通道。通道是著名的大法师立佛特根据他提出的“空间水泡原理”设计的。“空间水泡原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空间守恒。所以当法师用法力包围自己后,他就像水管里的水泡一样,迅速从底部上升到顶部。这对于一个高耸入云的法师塔,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法师们气喘如牛,沿着内部旋梯层层上爬――这是以前许多小法师塔常用的。
通过将近3天3夜的生物智能辅脑与“天龙号”上的智脑联合运做,终于把设计敲定了。
在岛的中心地下深处有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在地下5公里以下,洞壁坚固,是一个天然的地下基地场所。
我的设计之中,这里将建设一所宇宙级的科研所和生产培植基地。我将利用挖掘机器人,在空洞中继续向下挖掘,一直挖掘到岩浆层。
一:利用岩浆,来为宇宙级的科研所和生产培植基地提供能量;二:在岩浆海中,直接分离和提取我所需要的各种矿物。
地下空洞还将继续加宽加深,将被变成19层,每层都在海底水平面以下2公里,宽度将扩大到岛屿5倍的面积,并且,用金属壁代替原有的岩石壁,使基地变的非常坚固,不惧怕任何的打击和地质活动。
每层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为了验证法师塔的建造理论中的空间理论,并且,使地下基地有更大的空间和防御等原因,我在每层的金属壁,都设计了八个按八卦阵方位摆放的门,门所连通的岩石壁被挖掉,形成山洞,用法师塔的建造理论中的空间理论,使形成的山洞扩大百倍,等岩浆中的矿物被分离和提取出来,把矿物按属性不同分别放在洞中。山洞在平时当仓库,当有需要的时候,八个山洞可组成八卦幻影阵,来幻化场景。
地下基地每层的天花板上,都有宇宙开矿时照明所用的“日光菌”来为每层照明,“日光菌”能吸收水分生长,并且,能放出正常的日光。
因此,我挖掘到地下河,并在每层挖一条2米深1米宽的小河来让水流通,以为基地供水和保证“日光菌”的生长。
在空洞上方,岛中心的位置,我设计将吸收聚集元素力量,召唤一座高108层的法师塔,并且,以这个塔为阵心,在岛的周边,建立了36座18层的小法师塔,组成了一个囊括全岛的修真聚灵阵。
在全岛建立1080根激光炮柱,每一根激光炮柱的攻击力,可以一下击透一艘小型战舰。而以1080根激光炮柱所组成的“正反先天灭神八卦阵”,发动起来,连金仙都可以困住,只有毁坏作为阵点的1080根激光炮柱,才能破阵,不过这1080根激光炮柱是宇宙联盟科学院最新研究的超合金,想破坏他得中型战舰的火力才行。
并且,一旦大阵发动,岛的周围与上空,只能看到一片大雾,根本不能攻击到激光炮柱。
“作到尽量保护岛的秘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