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姓名之学者,不可无济世之才。——此所以“看书须放开眼界,做人要立定脚跟”。
静中制动收发心意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棍等功夫堪称武界绝学。张三丰一生集武学之大成,他是在百岁之时闭关创太极,将所有的武学神功融为一炉,创出以静制动、以慢制快的太极拳。其太极实质上并没有任何招式可言,收发全由心意,乃为大智之愚、大巧之拙。
人人都有一面镜子,镜子与镜子之间虽可互相映照,却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是永远在镜子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
在现实人生中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其实,这些眼神、笑谈、动作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心为之动乱,只是由于我们在乎。
在人的一生中,一帆风顺不可能全降临到你的头上。当你被命运的“恶魔”追杀时,是向生活屈服,还是鼓足最后的力量去收拾残局,来个东山再起的英雄气概。其实无论是上帝还是生活,既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可怕,也不像我们寄希望的那么平坦。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要被暂时的“残败”打垮,就有赢的可能。
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其实,挫折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相反,我们能力的大小,只有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方能证实。挫折就是这样一种必须经受的考验,它可以提醒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弥补和改善。挫折使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是如何朝着失败的方向转变的,以使我们在将来能够避免因重蹈覆辙而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挫折还使我们看清了自己,在向往目标的道路上一个必须去加以征服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它通常就是我们自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经常是在战胜自我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崇高的目标也经常是在彻底战胜自我的同时达到的。
在人生的每条岔路口,也可以说,失败无处不在。正是由于无处不在的失败,我们才能经历失败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难怪人们都将“失败是成功之母”定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也就是失败的伟大之处。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不屈服,不认输的心才有了重见天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成功与失败的界限是十分细微的,以致于我们往往与成功只差半步却毫无察觉。多少人,只需再多努力一些,再忍耐一点,便可成功的时候,却放弃了。
正如潮水完全退去不会重新上来一样,在事业上,有时前途看似极黯淡,事实却是转机之时,再坚持一下,再多努力一些,那似乎无望的失败,就可转变为光辉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面对一盘溃不成军的残棋,是依旧铁石般稳坐在那里还是在寻找可以转败为胜的机会,如果你放弃争夺,你就没有赢的希望,相反,如果你敢去“背水”一搏,或者就有赢的可能。一次和朋友下棋。“你输了,决无回天之术。”我提醒对方。他偏过头,善意地笑笑,然后平静地说:“还有下一盘呢,我还想试一遭。”
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因为神秘才美丽,有些东西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愿意去探索……
人生犹如荡秋千。只要你不停地使劲,就会越荡越高。
智慧源于信念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热情,很难想像每个人的面孔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也最有威力的生产力,就是热情了。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要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你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情。”
所谓热情,就像发电机一般能使电灯发光、机器运转产生一种能量,它能驱动人、引导人奔向光明的前程,能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才于和活力,它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也是从心灵内部进发出来的一种力量。
热情对人的能量就像蒸汽火车头为了随时产生动力,即使停放在车库中,也必须不断添加燃料,让锅炉中的煤炭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人也同样如此,你必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巴卡拉曾说过:“不管什么人都会拥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的热情只能维持30分钟,有的人的热情能够保持30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
当你的脚踩上油门时,汽车便会马上产生一股动力,向前行驶。
热情也理应如此。因此,你必须牢记:
热情是动力;
思想是加速器;
而你的心就是加油站。
热情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力量,它能激起我们内心里无限的潜能,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事业更飞黄腾达。
热情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创造了必胜的信念。
人的灵魂无尽头,可人生的宇宙,不在于穿越什么样的峡谷和山峦,而在于目光到达的地方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景。
记得在上小学时,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永难忘怀。
他说: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法国沦陷区。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来示众。士兵目光炯炯地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迹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v”字来,众人轰动。德国军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过去。一盆冷水把他浇醒,他又艰难地站起来,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全场一瞬间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腾。
残暴的德国军官颤栗了,他没有想到这个象征胜利的英文字母竟是这般无处不在,无可匹敌。他垂下头来,看到台下的民众全都张开了自己的手臂。
那个德国军官在一刹那问突然明白了他半生都未懂的一个道理:即使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也无法砍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信念。
故事的精彩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能感动人,给人以精神上的食粮,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贫富,而主要应看他是否对得起社会、国家和自己。
生命是有限的,无限延伸的,是人的毅志和信念。
超越贫穷的信念
一个被贫穷压垮了的人,一个被贫穷的洪水冲刷掉心中的信念的人,是没有勇气再去栽植鲜花的。那么信念该是比贫穷坚硬又坚硬的东西吧?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例外,真诚是最稀缺的。
有一位富翁在孩子很小时就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他的家务。当这个小男孩长到十几岁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禁不住二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不久之后,也因过度悲恸而与世长辞。
富翁并没有留下遗嘱,也没有亲戚尚在人间,于是当局便根据法令将这位已故巨子的财产充公,并且拍卖他的所属遗物。
富翁的老管家是个穷人,但他决定买下一件物品作为纪念,那是一幅挂在楼梯走道墙壁上的油画——上面画着他照顾了15年的最亲爱的小主人,这幅画多年以来都不曾取下。
屋子内的物品都被拍卖得差不多了,但没有人要那幅与己无关的画,因此老管家得以用很便宜的价钱将它买下,他把它带回家,打算仔仔细细地将它清理装裱一下,并十分珍惜这幅带给他美好回忆的画。
就在他将画框拆开准备修理时,从画像纸板的背面,掉出一张纸来,他打开来一看,是他主人的遗嘱!
在遗嘱中,主人希望将他所有的财富送给那个因疼爱他儿子而想要拥有画像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拥有财富的途径很多,也很偶然,犹如神话一般的神奇。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要尽可能真诚地给予更多的人以关照和爱,这样当别人拥有成功的时候,就会想到你。于是,你也会在他人的帮助下,赢得成功。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握住生活的信念,把它变成广大的沃土,栽植上爱情和友情,培植出高尚的人格,这样的人生,不是同样会芳香四溢、美丽无比吗?有时人生只需一捧土。
前不久我曾去过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山村。该村四面被大山l环绕着,至今没有通上电,村里没有人坐过也没见过火车是什么样子,村民穿着土布织成的衣服,家家户户的房子是用“干打垒”砌成的。
贫穷以至如此,人们的脸上该是哀戚的吧?以前曾目睹过太多被贫穷毁掉的东西,如被贫穷毁掉的幸福,被贫穷毁掉的欢乐,以及爱情,以及友情,以及人格、高尚等等。我几乎相信这贫穷是无坚不摧的了。以为这世上真的没有比贫穷更坚硬的东西了。
是的,在现代人心目中,鲜花以之尊、之贵、之美、之芬芳,充实我们的生活。它该被高高地供奉到殿堂上,应握在初恋的少女的手心里,应开在整洁美丽的花园里。它应当是人精心培养呵护的结果。现代人几乎忘了,无论是多么尊贵的花,都来自泥土,来自那平常又平常、卑贱又卑贱的泥土!
然而,若要花朵在贫穷的泥墙上吐露芬芳,除了那平常又平常的泥土外,还要有一种至尊无比的东西做这鲜花的必不可少的养分,那就是主人的超越贫穷改变现状的信念。
持之以恒就是财富的最佳途径。
瞬间点亮心灯
一个小小的机缘居然可以开启一团蒙昧的心智,一句短短的关照居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终生命运,这似乎是一种奇迹。然而这种奇迹说到底似乎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如此形容可以使他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种微小的事情——稻草。稻草很轻,却很温暖。漂在水上,虽然不足以承载生命,却能让人充满希望地去奋斗和争取,所以人们誉之为“救命稻草”。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稻草,每个人手中也都有这种稻草,我们随处都在得到,也需要时时给予他人。请不要吝惜这些温暖的小小的稻草。因为你给予别人的这些稻草,对你来说不过是几株微不足道的稻草。但是,也请你珍爱这些温暖的小小的稻草,因为你从别人手里得到这些稻草时,这些稻草已经化成无价之宝。
记得在以前,当我读到先贤们称之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时,心想孔子说得有点过分,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大家是独立的个体,当然有自主权。
但是今天,再看到这两句话,感觉就不同了,我坚信:当孔子说的时候,他必然已经有了孩子,因为只有自己经常看到子女受伤的痛苦,以及对出门在外的孩子的挂念之后,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为什么子女爱父母,似乎总不如父母爱子女多呢?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牺牲与奉献,远不及父母所给予的,下面这则故事,也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一个原本对邻居漠不关心的主妇,偶然听见邻居孩子的哭声,又见到一股浓烟从邻人的屋里冒出来,当她冲进去,将孩子抱起时,原本不怎么大的火势忽然扩大了,使她几乎身陷火窟,从此,她居然对那救出的孩子特别关心,而当有人问她原因时,她说:“因为我差点为这孩子送了命!”
说实在的,如果她事先知道火势会突然变大,恐怕不敢进去救孩子。但她既然冒了生命的危险,作出了那样的牺牲,也就会增加对那孩子的爱。
同样的道理,哪个父母不是对子女做了万般的牺牲与奉献?而子女有几人在青少年时,就大大地回馈父母?当然那奉献愈多的人愈会付出爱!
所以,这世上不是被爱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爱得愈多的人,愈会加深她去爱!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来自前人的爱有多么伟大。
所以,当你在漆黑的夜色和寒冷的北风中归来时,能远远看见家门前点一盏灯,你敢说当你看到这晕黄的灯光时,没有一股温馨从心底升起吗?
我相信,当有一天你独自生活,踏过今天这样的路,走到自己漆黑的阶前时,必然会怀念家门前的灯。
而后你结婚,寒夜归来,看见门灯正亮,便在心里高兴地说:看!我的妻为我点亮了灯,她在等我呢!
而后,你有了孩子,长到可以深夜未归,你更会为他点上门前的灯!
每一盏门灯后,都有一颗,甚至许多颗悬念的心。
富翁与乞丐
从前,有个乞丐在城里的繁华地带乞讨了一年多之后,终于发现一个理想的乞讨场所。这个场所远离中心,在一座风景区的马路边。沿马路的走向往上看,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座小洋楼,小洋楼掩映在红花绿丛中,像一个世外桃源。
每天都有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富人从乞丐面前走过,走向不远处的那些小洋楼。乞丐翻来覆去说着乞讨的话,当然大多数富人都对他置之不理,扬长而去,偶尔有个洋人在他面前停顿一下,丢给他一张票子。乞丐不由心花怒放,因为这一张票子顶得上他在别处乞讨三天。
一天,乞丐发现有一个矮矮胖胖、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富翁刚搬到这里来,乞丐觉得这人面善,再遇上他时,乞讨起来就格外用心用情。乞丐几乎声泪俱下地说,先生,行行好吧,俺爹是个瞎子,俺娘瘫痪在床,俺老婆给人贩子拐跑了,俺女儿又得了白血病,没钱治病,眼看就要咽气了……富翁看了乞丐一眼,嘴角动了动,摆摆手止住他,从兜里摸出一张百元大票,扔在他面前的一块肮脏的白布上。乞丐赶忙作揖跪拜,连说恩人恩人,俺一辈子记着您……等他抬起头来时,看到大恩人已经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