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要造就天才,就应该让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自然发展,一旦他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其能力也会得到惊人的发展。
下面这位大学教授对自身经历的分析,也让我们再一次深信。成就“天才”并不是神话。
我在大学教书时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文科表现相当突出,各个课程中均是全A,而数学课却只拿了一个C,问他为什么。
他叹了口气:“我不是学数学的料。”“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学数学的料?”
“从小我数学就不好,也实在没有兴趣。”
其实,小时候数学不好并不能说明什么,当一个人认定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材料时,他就会不自觉地用行动来证明他的结论。比如,教学考试碰到一道难题,其实对大家都很难。可是想了一会儿没有结论。他就会马上加强了对自己的成见:“我就知道我数学不行,做不出来。”于是,本来再努力一下就有希望做出来的题,就真做不出来了。如果哪次考试一不留神考得不错,也不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是当成意外。就这样不断地用反面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长此以往,他果然就不是学数学的料了。这是一个负向的心理循环:失败的信念不断制造失败的事实,失败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失败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最后就真变得无可救药了。
其实,除了“负向心理循环”,还有一个“正向心理循环”。具体而言。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数学天才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天才;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也努力为自己创造证据。比如我高中一位好友,小时候功课一直很差,是家里最不争气的孩子,但高中时突然奋发上进,1979年高考名列北京文科的前15名,一下子进了北大。事后我问他,怎么取得了这样突飞猛进的进步,他告诉我支持他考上北大的竟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我很聪明!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他碰到一个物理题,怎么也解不出来,换了我早放弃了,可是他说:“这题我要是解不出来,谁能解得出来呀?”结果,他冥思苦想几天,终于“豁然开朗”,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报喜,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他就这样创造了自己是天才的证据。在这种“正向心理循环”中,成功的信念制造了成功的事实,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了成功的信念,如此循环往复乃至无穷,此人就真成了天才。
可见,“天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还是把天才的名号给予成功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待开发的宝藏,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孩子都有成为成功者的可能。
要点总结
“天才”并不是一个特殊群体,只要孩子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挥洒自如,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天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相信孩子,捕捉孩子的特长。只要教育得法,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
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
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孩子成功有道可循,这便是还其自然,自然不是孩子的无知,而是孩子生于宇宙天地间的巨大潜在能力。家长低估孩子的天才因子,是对孩子生命的戕害:不去挖掘孩子天才的矿藏,就等于将孩子最美丽的未来埋葬。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领航人,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下面两种不同的情景,就为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及带来的结果: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里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
另一位家长无须坐班,却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起时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一位母亲对孩子事事包办,孩子过分依赖家长,难以形成独立人格,结果必然出现问题;另一位母亲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孩子养成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习惯,结果令人满意。两位母亲的表现都是出于爱孩子,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可见家长教育孩子,不是时时监管、处处掌控便能取得好的效果,真正人性化的教育应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让孩子健康成长,迈向成功。
下面的一则小故事中,家长就一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发展,使孩子在之后的发展中越走越顺:
许乐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家庭条件非常优越。按理说,对于家里唯一的独苗,许乐的父母应该非常娇宠才是。然而事实上,父母从来不给许乐搞特殊待遇。条件优越,却不见许乐穿名牌、大手大脚花钱,每天跟其他同学一样,骑自行车去上学,放学后“顺便”买菜回家。平时还要帮妈妈做家务。
父母对许乐的爱好非常尊重。许乐喜欢音乐,父母就在许乐生日时送了他一把吉他;许乐喜欢足球,世界杯期间父母就允许许乐在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收看比赛。不过许乐最喜欢的还是英语,这得益于许乐跟父亲的外国朋友打交道的经验。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家庭中长大,许乐说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许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居中等水平,老师说许乐很聪明,如果努力学习,成绩会好一些。奇怪的是父母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不是成长得健康快乐,是不是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高中毕业的时候,许乐考上了省里的一所二流大学,专业是经济学,这是他自己选择的。
大学里的学习压力不那么大了,课外活动就多了起来。这时候许乐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是校足球队的右后卫、校乐队的贝司手兼主唱、校园广播电台的英语主播,还在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当口语老师。毕业以后,许乐没有像同学们料想的那样回家帮父亲办公司,而是一个人去了北京。他带着简历直接登门拜访一些外企,正好有一家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经理在场。交谈中,许乐流利的口语、独到的见地和丰富的经验彻底打动了那位外籍经理。于是,许乐成为那家公司有史以来招聘的第一个外地大学生。
大家都称许乐为“幸运儿”,因为他家庭背景好,成长顺利,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和大好的前途。然而实际上,许乐的父母从来没有在儿子身上投入比一般家庭更多的金钱。见过许乐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绅士,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更关键的是他的性格——自信、开朗、达观、积极,跟他相处的人,无一不被他身上的阳光气息所感染。在公司里,具备优秀业务能力的不止许乐一个人,可许乐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同事们都愿意跟他合作,因为他真诚、坦率,总能给同事们带来好心情;老板也喜欢把工作交给他,因为他热情、稳健,总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许乐的收入很高,但他的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年纪轻轻的他,已经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而且,他还保留了每年跟父母旅游一次的习惯,不过费用已经完全由他负责了。
许乐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他的幸运之处不是因为拥有有钱的父母,而是拥有了充满智慧的父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给孩子设限,限制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让他们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温馨提示:
有时家长退一步,孩子才能进一步,这才是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要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要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家长可以参照以下的方法:
1.因材施教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顺应孩子的天赋,因材施教。
2.尊重客观规律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喜欢自由。如果家长急于求成,不尊重客观规律地教育孩子,就等于是拔苗助长,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和健康成长。
3.不要以强暴制人
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性格和特点进行教育,如果存在矛盾,家长也要善于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而不能以暴力来压制孩子。
4.善于肯定孩子
家长要用肯定的态度鼓舞孩子,这会不断地增强他们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孩子错了,家长也要有宽容的态度,孩子就会更有信心,敢于超越自我,走向辉煌。
5.实施全面的教育家长不仅要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还要使其身体强健、思想健康、人格健全、才艺升华,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要点总结
每个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但是这样的渴望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不干涉、不阻拦,使孩子自己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