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像是一个鸡蛋。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沉睡,终于有一天这个巨人醒来了。他见四周一偏昏暗,燥热;心生愤懑,右手幻化出一把斧头,曰;开天神斧。照着黑暗一斧头劈了下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鸡蛋”划开一道口子,一道亮光照进来了。盘古又劈了几下,“鸡蛋”完全裂开了。自此,轻者为天,浊者为地。
盘古死后眼睛幻化为日月,汗珠化湖泊,血液变成江河,毛发变成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自此年复一年,昼夜交替不断。
过了许久许久,天地交合,生出万物,这个世界逐渐热闹起来了。又不知过了几千万年,天空一声巨响,万物都随之颤抖,出现一位大神—女娲。她走在大地之间,心生寂寞。
于是女娲照着自己的模样,用黄土和水捏出一个小人来,对着轻哈一口仙气,那小人会动了,张开口“妈妈,妈妈”的叫着,女娲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她用一个藤编,蘸着黄泥,随意一挥洒,一群人就出现了。可是有一次,女娲心思稍稍走神了一下,一点黄泥没化做人,而是变为一个石头。
人们和和睦睦生活了几百年。不知为什么天上的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翻脸了,大打出手,只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共工最后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天柱倒下,人间灾难连连,妖魔鬼怪一同出手,企图霸占人间。
大神女娲不忍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于是在八卦炉中炼石补天。补完天后,剩下一颗石头,女娲没放在心上,随手一扔,那块石头终究落在何方,等待有缘人寻找。
“清虚,别跑太快,小心别摔着了!”一女人追着一孩童跑着。那孩子名叫清虚,是一位路过他家的一位道士给他取的,说这孩子与仙有缘,让其十八岁到蜀山去修道。也许还真的与仙有缘,十岁那年起他就拥有着超强的灵力,可以用意念把一百斤石头举起,亦可以隔空将石头劈为两半,可就是一样不好,或许正是好处。就是----好奇,贪玩。这不,他又开始研究在他家不远的一块石头。
他好像天生就与石头有缘,一出生脖子就挂着一块石头,又喜欢离家不远的那块石头。仿佛就是一个石头迷。
在过几年他就十八了,与那道士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可是清虚放出话了:那块石头必须带走。家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十八岁一过,清虚带着石头上路了,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路遇重重困难,但都莫名其妙的躲了过去。清虚心想:可能是我命好吧(暗喜中)。
清虚走到半山腰,山上奇花异草甚多,一些甚至成精了。清虚一路上不断有一些“调皮”的花啊,草啊挡路,一副“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的贱样。清虚总是“求爹拜娘”的求他们让路!那些花草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他们只是想要看一眼他随身所带的石头。(清虚想,一个烂石头有啥好看的?呜呜呜……)
清虚到了山顶,可沿途没遇见一个道观庙宇,心想;我晕,不会是坑我的吧。
天很快就黑了,清虚随便找个山洞吃点干粮就睡了,梦里也不知骂了小时候遇见的那道士千遍万遍了,却不知小时候见到的道士现已是喷嚏连天了,丫的,谁在背后说我的。突然一阵阴风刮过,《周易?乾》说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风过有虎作怪,云密有龙显灵。清虚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拿起放在旁边的石头,深吸一口气,吐个门户。果不其然,一只老虎走进山洞。
老虎走入山洞,蔑视着瞧着清虚。突然老虎朝清虚一扑,清虚向右一滑,谁知老虎前面乃是虚招,竟未卜先知似的猜出清虚滑开的位置。柔软的尾巴突然一硬,惊天动地的扫向清虚,清虚一惊!向后一跃,再一次准确无误的躲过了这一击,可这时清虚已无路可退。老虎一步步逼近,每走一步,清虚都好像听见黑白无常的笑声;又有活了!老虎跟清虚的距离不到十步了,正当老虎要再对清虚发出最后一击时,清虚在老虎起跳的刹那间,右腿猛地向后一蹬踢向墙壁,时间巧妙的天衣无缝,利用反作用力就势一扑,从老虎身下逃过。老虎一惊,可时间已晚,脑袋和墙壁接触已成定局,这一撞,不脑浆迸裂也必定撞个头晕眼花,清虚正高兴时候。可是,实时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就好了,老虎撞向墙壁的一刹那,身体突然消失不见,在清虚身后出现,一抓挖向清虚后背。清虚见躲不过去,连忙将背部上布满真气,准备硬接这一招,老虎直接一抓,打的清虚鲜血四溅。老虎闻到了血的香味,更兴奋了。直接一跳,高空中就是一抓,这一抓的气势,连仙佛都得避其锋芒,众神也要忌惮三分。清虚忙举石头一档,只听“咔嚓”一声,石头竟裂开了一条缝。清虚只感到喉咙一甜,“哇”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清虚刚刚背部就受了伤,如今又接了这一下,只感到眼前一片黑蒙蒙的,天和地都在摇晃,终究昏了过去。
老虎吼了两吼,扑了上去。就在他要咬上去的时候,清虚胸前的石头青光大起,将老虎弹了出去,老虎一惊!瞬间消失不见。
蜀山那边一片安静,有几个弟子正在比武切磋,又有几个弟子正挑水劈柴,还有几个在弹琴论画,上下一片祥和。殊不知他们的掌门,还有德高望重的几位长老在大殿走来走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天下将在不久即将招来一场大劫,神,仙,人,妖,魔,鬼。天地人三界无一幸免,搞不好三界从此不复存在。大殿上谁都不发一言,都是唉声叹气,谁也想不到好办法,或者是想出好办法但无法实现。蜀山掌门张道风发话了;现在这状况也只有请教师伯祖了。众人想了许久,也只有同意。
再说这清虚在山洞里昏迷不醒了也不知几天,醒了过来。只觉得头昏脑胀,四肢乏力,他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扶着墙壁一步一步的走了出去,还没忘拿起那块石头。
清虚看了一眼上空的太阳,太阳发出祥和的光,万物都在享受太阳的恩赐,蜀山上绿树茂然,清澈的流水上有几点小鱼在畅游,时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叫,小鸟的叽喳声。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一切都是这么安宁,让我们不禁感叹这创造万物的造物主,竟会创造出这么巧夺天工的世界。
就这样,清虚在这山洞里养了半个多月,伤好了七七八八。清虚又再一次爬到山顶,俯视的众山,有着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清虚正慢慢闭上眼睛,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清新感,感觉好久都没这样轻松过了。压抑已久的紧张早已一去不复返,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竟堪比修行之人突然大彻大悟。当清虚增开眼睛,发现了周围竟发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山顶上只有树木;青草。但是现在竟然多出了这么大的一座道观,上书,蜀山。
清虚乐的一蹦三尺高,我终于找到了。
掌门在里面焚香请师伯祖降临,他们师伯祖是蜀山开派祖师的师兄,当世法术造诣最高的人。蜀山上下人都知道有师伯祖这样的一个强大的存在。
相传在五百年前,蜀山当时正遭逢妖魔两界的进攻,当时掌门剑风为保蜀山大战妖王,魔君。但“双拳难敌四手”终究败下阵了,被魔君杀了。
掌门一死,蜀山更是群龙无首。正当妖魔要杀死蜀山所用弟子时,这位师伯祖出现了,仅用一只手,灭了妖魔千万大军,杀魔君,诛妖王,一时间名扬四海。当时蜀山上下得保根基,全仗这位师伯祖。现在每个门派无不对蜀山敬重三分,其中有很大的成分是这位师伯祖的功劳。
现在张掌门焚香请师伯祖降临,诉说着三界大劫的事。
师伯祖一听,苦笑道:“这个我管不了啊,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管。该出手的人终究会出手,不该出手的人出手也没用。”
张道风有道:“莫非没有啥躲避的方法吗,不让这大劫发生?”
师伯祖又道:“一位小朋友曾经这样说过‘子欲避之,反而促之’讲的是不要刻意的躲避某件事,要勇于面对。你越是躲避它,它就越是找上你。顺其自然吧。”
张道风听见师伯祖竟将孔丘孔圣人称之为小子,不由一阵莞尔。
师伯祖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咋了,老子我驰骋三界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说完师伯祖化为一道青烟,直接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