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少华说完了话,顾孟平又将目光落在其他两个少年身上。
神采英拔的少年是西大房的嫡子顾仲康,而那个虎背熊腰的则是大宗次房的顾行云。他祖父顾礼义是大宗老太爷顾荣长的亲侄子,因他父母早亡,自幼就跟着顾维德长大,和顾少华同进同出情同兄弟。
几年前顾行云听说山上来了两只鹿就跑去枫林寺外抓鹿,结果打扰到老和尚做功课,顾孟平就出来阻拦,俩人还打了一架。可是没想到顾孟平身量没有他高,却将他打得满地找牙,从那以后他就服了顾孟平。
顾少华曾跟着大宗老太爷顾荣长去过几次枫林寺,和顾孟平是打小就认识的交情。
顾行云一拳打到顾孟平的胸口,口中笑道:“好小子,半年不见你居然窜这么高了?”他说着话,拿手在头顶比划了一下。
“他每日晨起就要担水砍柴,下午还要打猪草,你整日养尊处优的动都不想动,怎能和孟平比?”顾少华嗤地一笑。
顾行云听了这话将眼一瞪,拧着脖子道:“咱们花钱请那些仆役们是做什么用的?若是活都让我干完了,还要他们做什么?难道要当爷爷似的供着?”
听了这番混话,新儿和巧儿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秋妈妈脸色阴沉地瞪了她们一眼,将俩人吓得噤若寒蝉。
他们三人在这里说得热闹非凡,却冷落了站在旁边的顾仲康。
顾仲康看着被顾行云和顾少华一左一右拥在中间的顾孟平,羡慕不已。
顾行云是个愣头青,性格又暴躁,经常不给人留半点情面。若是惹了他,才不会管你是谁,只管一顿骂过去。当初他和顾行云交往的时候,也曾被顾行云骂过几次。可现在看到顾行云对顾孟平像是兄长般依赖,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这个生活在山上十一年的兄长别看不经常出现,可是在顾家却能经常听到他的名字。
顾少华和顾行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寻顾孟平。
回来之后就会大谈特谈,言语间对顾家将顾孟平抛弃到山上极为不满。
“你这次回来是不是就不走了?”顾行云欣喜地看着顾孟平。
顾孟平摇摇头,他留与不留并不在他而在于他的老子顾维盛。可是看顾维盛的样子待他不像儿子倒像是仇人,只怕他在西大房也住不长。
然而看到顾行云脸上那期盼的表情,他又莫名其妙地点点头。
顾行云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物,见到顾孟平能留下,脸上立时化作春风,“我就知道我们兄弟早晚有天能聚在一起的!”
见到顾行云一直拉着顾孟平说话冷落了顾仲康,顾少华忙扯了扯顾行云的衣袖,指着顾仲康道:“孟平,今日仲康知道你回来的消息不知有多欢喜,在学堂里就坐不下。一到下学就飞奔回来,生怕回来的晚了看不到你……”
听了这话,顾孟平心中一暖,冲着顾仲康唤了声,“六郎。”
顾仲康展颜而笑,连连点头,“五哥,我是仲康。”
顾家东西两府还未出五服,是按同一个排行算。顾孟平行五,顾仲康行六。
“五哥,以后不走了吧?”顾仲康剑眉斜挑,双眼熠熠生辉。
都说男孩肖母,可在顾仲康身上却是翻了个儿。谢氏弯弯双眉,樱桃小嘴,容貌端庄。他却是剑眉星目,神采飞扬,倒颇有几分西府老祖宗杨氏年轻时的样子。
所以老祖宗杨氏待他如同心肝宝贝似的,一刻看不到就要寻他。
见到他们兄弟在这里叙情,秋妈妈却是眼神闪烁,一会看看顾仲康,一会看看顾孟平。
等她回去覆命之时,还一个劲的扭头观看。
……
他们兄弟在这里说话,东府迎来了贵客,蓟辽总督萧金铉的儿媳张氏领着女儿萧宛怡前来拜访。
原来十年前老乳母林氏回遂平县和兴镇荣养时,路上就是和顾维愈夫妇结伴。顾维愈和董氏执礼甚恭,侍候的极为周到。这事被萧家记在心中,只是因为萧家父子一直在北方戎边,少有归京的时候,直到儿媳张氏生下长女和长子后才领着一双儿女回到京师。萧家儿媳张氏归京后到顾府道谢,却只见到了顾礼东,顾维愈却去了地方上为官。
萧家人重礼,总觉得没有亲自道谢实在过意不去,这次正好趁着来遂平的机会来见顾维愈和董氏。
萧家人口简单,蓟辽总督萧金铉的夫人早逝,只余下一双儿女,女儿萧瑞君早些年由先帝成祖赐婚嫁给了长兴候高可纲,儿子萧崇年少有英名,十六岁时便夺了武状元之名。
自萧夫人逝去后,蓟辽总督萧金铉未再娶,由一个老妾照料着生活起居,儿子萧崇年成年后就跟随他同往北方戎边,后由建武帝赐婚娶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大利的女儿为妻。
萧金铉为人做事极为谨慎,轻易不在朝堂上发表言论,更不拉帮结派。他的一双儿女先后都是由皇家赐婚,这在大明朝是绝无仅有的殊荣和恩宠,也更说明了皇家对萧金铉的器重。
大明朝和前宋不同,前宋重文轻武,而本朝则是文武并举,所以武将的地位并不比文臣低。萧金铉身为一品总督又在内阁中挂了名,对于张氏的到来,整个顾府都震动了起来。
西府的老祖宗得到消息领着两个孙媳妇小杨氏和龚氏急急忙忙地去了东府。谢氏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顾孟平要回来,留在元如居等他。
东府因有人在京中做官,宅院修建的极为富丽堂皇,正院是五进的上房,此时仆妇们静静地站在院中和檐廊下,一派肃穆之象。
“原本应该提前送个帖子然后今天再来拜访才是,可是京城突然来了信,说是禧哥儿生了急病,我们得快点赶回京城去。”张氏的声音略有些沙哑,脸上满是赧然。
禧哥儿是她的儿子!按照朝廷对武将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武将在外必须将父母妻儿留在京中做为人质,而长子则是重中之重,必须留在京中。这也是她能领着女儿出京为林氏贺寿,儿子却只能留在京中的缘故。
禧哥儿生病的消息传来后,她一夜都没有睡好,嘴角急出了火泡。
听到她的话,坐在侧座的西府老祖宗杨氏唏嘘了起来,“这孩子得了病,最担心的就是当娘的!自我祖父那辈起,杨家和萧家就是一个锅里搅过饭勺的交情。你快别说这些外道话儿,知道你心急,我们怎么会怪罪?”
站在她身后的小杨氏和龚氏,急忙点了点头。
张氏抬眼看了看杨氏,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东府大太太董氏。
早就听说顾府的东西两府是分了家的,并不怎么亲近。由董氏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她好像对西府的人并不怎么欢迎。
张氏的丈夫顾崇年虽然只是副将,可是由于萧府几十年没有女主人,自嫁入后她就是萧府名正言顺的宗妇,在京中也只和一二品大员的内眷们交往。这次能来顾府做客,只因为感念顾维愈对乳母林氏的护送之情。西府老祖宗杨氏的长子顾礼先任东宫詹事府右庶子,官居正五品,其实说白了就是在东宫打杂的。
因儿子官微言轻,直到今日西府老祖宗杨氏也没有得到朝廷的诰命。而她口中所谓的“一个锅里搅过饭勺的交情”,也不过是太祖孙珍起兵之时,杨家的人和萧府的祖曾同期追随过太祖。
张氏微微垂下眼睑,觉得颇有些无趣。
见到气氛一时凝重了起来,龚氏忙笑着打趣,“张恭人,您家的姑娘长得可真是讨人喜爱,我是越看越喜爱。老祖宗,您瞧瞧!咱们顾府满门上下,可也找不出像萧姑娘这般美的人物呢……”
龚氏是杨氏最小的孙媳妇,为西府的三房。
三房的顾礼言是杨氏的庶子又加上他早亡,所以顾维泽便有些不讨杨氏的喜欢。龚氏身为顾维泽的妻子,自然而然的也得不到杨氏的喜爱。
可是龚氏偏偏是一个心气高的,杨氏越是不喜欢她,她越是想在杨氏面前表现一番。
听了她的话,老祖宗杨氏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董氏看了西府老祖宗杨氏一眼,满脸寒霜。
夸奖人美貌那是用来称赞戏子的,正经人家的姑娘谁是以美貌取胜的?萧府的人是她在京中巴结还巴结不来的,这次好不容易张氏能来家中做客。她虽是意外却是极为高兴,正准备好好地招待一番。
哪里想到西府的人却不期而至?
她打定了主意,等萧府的人走后要好好地整治下府里的奴婢,也该让他们知道知道是谁给他们钱使,谁能主宰他们的生死。
别拿着东府的月例,心却向着西府。
张氏笑了笑,嘴角却微有些下沉,“即是来做客,本该多亲近亲近才是,只是京里昨日才传回的消息,我实在是不放心禧哥儿,不如这便告辞,也好早些日回京才是。”她说着话,身子便欲站起。
董氏满脸的焦虑,忙起身劝阻,“是该早些回去,只是却也不急着这一刻,不如在家中用过饭再走?我听说在河南府南阳县城玄妙观里的陈玄一道长治病极有名气,若是恭人不嫌弃我越俎代庖的话,方才我听到这话的时候已经派管家过去请了……”董氏咬了咬唇,犹豫了一番后到底还是说了出来,“说起来,我娘家和陈道长还算是姻亲,我娘家的一个侄女嫁给了陈道长本家的一个侄子……”
张氏神色微霁,将身子轻轻落回椅子,话里也带了真诚,“我此次回京也是打算请陈道长一路同行,只是我知道陈道长极为难请,倒也没敢抱什么希望。难为董恭人想得如此周全……”
董氏长吁了一口气,陈玄一道长的性格极为古怪,他帮人治病向来是随性而为,从来不管病人的病情是否严重。若是投了他的眼缘,不收分文也愿施治,若是不投眼缘,哪怕对方给他万贯家财他也不愿出手。当年就是有一个富商不信这个邪,想请陈玄一道长替他的爱妾治病,结果话不投机,陈玄一道长拂袖而去,声称自己不替畜生看病。
富商大怒,将陈玄一道长囚禁在家中。没有想到,次日便来了锦衣卫,将他一家老小尽数捉到锦衣卫大牢中。
自此以后,世人方知陈道长有皇家护着,再无人敢寻陈玄一道长的麻烦。
她能请来陈玄一道长,也只是赌运气而已。
正说着,有丫鬟进来禀报,“大太太,西府的谢四太太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