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2日,******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及葫芦岛百万大遣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他说:“在这里,我还想提及一件事。中国东北的港口城市葫芦岛,曾是侵华日军运送石油的地方。就在几座残留的储油罐旁,矗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在交通不便、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全力帮助105万日本侨民平安返回家园的历史一幕。去年6月,贵国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在参加葫芦岛大遣返纪念活动时说:“葫芦岛大遣返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宽宏大量和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日本帝国主义者对这里一直怀着觊觎之心。日本与沙俄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日俄战争。1905年9月,俄国战败,被迫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取了中国东北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和从长春到旅顺的铁路及附属地后。为了加强殖民统治和进一步扩大侵略,日本统治集团提出“满洲移民论”,并开始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移民。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为了实现其永久占领东北的野心,不断扩大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规模,还成立了专门负责向中国东北移民的管理机构。这些移民,被美其名曰为“开拓团”。
日本帝国主义打着“开拓”的旗号推行移民政策,强占土地,掠夺资源,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所耕种的农田,都是以武力从中国农民手中强夺的。在这些日本移民村落建立的同时,也是中国百姓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的开始。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用了20年时间进行移民,居留东北的日侨约在100多万人左右,占日本政府海外日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统治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也跟着垮了台。这时候,东北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如何安置日侨。尽管国共两党都在忙于争取东北,建立和巩固各自政党在本地政权的地位,可是日侨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国共两党、还有已经插足中国事务的美苏两国面前。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在东北是享有一切特权的头等公民。“八一五”光复后,日本在东北的移民从高高的统治地位上跌落下来,成了等待处理的战败国侨俘。东北各地的日本人为了生存,他们纷纷组成了“日本人居留民会”,留民会要求日本人停留在现居住地,等待国内下一步的指示和安排。新京最大的百货商场三井百货店(现在的长春百货大楼),被临时辟作“满洲日本人居留民救济总会”。
“日本人居留民总会”曾就撤退日本侨民的问题,与占领满洲的苏军进行了交涉。苏军负责人只答应向莫斯科请示,但并没作出任何关心日本侨民的表示。
“日本人居留民总会”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设法与日本政府取得联系。他们派出一支由5人组成的“敢死队”,经由大连转赴朝鲜,跟先期回到日本,又从日本特意返回朝鲜的高崎达之助接头联络。高崎达之助曾任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也是满洲“日本人居留民总会”负责人之一。他从日本带回了秘密信件。但是那封所谓的秘密信件却让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大失所望,信上除了谈“停留现地,等待下一步指示”的老调之外,对日本侨民的具体去向未作任何肯定答复。很多日侨眼看回国无望,且又无计维生,便纷纷采用集体自杀的办法了断自己的性命。
1945年8月15日以后的奉天(沈阳)站,每日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日本难民拥挤着。到了奉天又无处可去,他们只好拥向铁西区的工厂地带,住在四面透风的工棚里。工棚很大,成百上千的日本难民,不分男女老幼就那样席地而卧。
这些日本移民没有工作,便没有生活来源,很多日本人为了活命,每天早晨都要到铁西的桥头上等待有人雇工,条件是雇主管一顿午饭,再给一天工钱。条件谈妥了,就跟去干活。时值隆冬,每家都需要烧炕取暖,雇主就让他去做煤球。冰凉的水,寒冷的风,手背冻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疼得钻心。找活儿干的日本人越来越多,雇主却越来越少。后来竟到了给顿午饭吃、不计工钱的地步。
乡下的日本侨民生活境况更加艰难。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乡吉兴村,当时聚集着数万名日本开拓民。他们数十人拥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空屋里,没有门窗、没有取暖设备,被褥也没有,只有一堆烂草,日侨只好钻进草堆里睡觉取暖。
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军接管方正县以后,立即派人到吉兴村看望日侨。由于民主政权尚在初建,经济条件还很困难,一下子拿不出足够的粮食来接济日侨,就号召当地百姓协助民主政权救助日侨,向群众宣传这些日侨没有罪,他们同样是这场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于是很多中国百姓纷纷来到日侨聚居点,将万余名奄奄一息的日本妇女和儿童接到自己的家中,使她们免去了死亡的威胁。
伪满时期锦西县副县长山岸金三郎,他在“八一五”光复后的第二天,便主动抱着竹扫帚上街扫马路。见到中国人不管男女,一律称呼“太君”。他们时刻都在担心,被他们欺压14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将会怎样报复他们,他们今后的日子将是怎样一种命运。
日本宣布投降后,在中国华北、华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在东南亚诸国和在朝鲜的日侨,很快都被日本政府设法接运回国。唯独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侨,日本政府迟迟没有明确反应。
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有关人士在前苏联国家档案馆发现一批有关东北日侨的资料,这个困惑中日史学界多年的谜底才被揭开。早在1945年8月15日之前,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了让“遗留中国民间的日本人定居在当地”的政策。8月19日,关东军司令官根据该项政策,制定出“为了帝国复兴,让更多的日本人留在中国大陆”的计划。
目前在滞留东北的一百多万日本人,他们基本都是从事文化教育、工商企业等方面事业的骨干。日本政府为了日后卷土重来,恢复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地位,他们的目的是让这些日侨充当地下先遣军,而采取了令人齿寒的弃民政策。
美国人似乎察觉出了日本人的如此居心和用意,他们担心将来中国和日本两大民族,因由日侨联络而团结合作,影响和动摇美国在远东的地位,所以他们自然竭力反对日本人留居中国。
至于苏联人,态度更加明朗,“我们决不允许,在我们邻界的国土上,生活着一群与我们有宿仇,而且像狼一样险恶的人。”苏军甚至不惜违背《波茨坦公告》中的“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的条款,将他们能够搜捕得到的计达59.4万日本关东军战俘,连同148名高级将领,全部押往苏联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
针对滞华日侨问题,美、苏两国的立场既已明确。中国国民政府很快作出回应,那就是将百余万日侨如何遣返的工作,尽快提上日程。
1946年1月5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再次举行如何撤侨的会谈。1月7日,由中国共产党代表******、国民党代表张群、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的3人小组会议上,商定了有关遣返东北日侨的大政方针。三方决定从1946年4月起,开始全面遣返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俘。
1月15日,中美双方在东京举行第三次会谈,明确了在遣送东北日侨问题上,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应该分担的责任。中国政府负责将日本侨民集中到港湾地区,直到登上回国的船只为止。美国政府负责调集日本船舶和美国海军部分船舶,以及具体航行路线。会谈结束后,美军司令部将遣返中国东北日侨规划书,于1月29日送达日本政府,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相关要求。
日本政府尽管不同意东北日侨回国,却因战败国没有发言权,只得顺从战胜国的安排而迅速作出反应,他们将佐世保、博多、舞鹤三港辟为接待“引扬人”(遣返归国的日侨)的登陆码头,还成立了专门负责接待和管理“引扬人”的组织机构“援护局”。遣返东北日侨工作,由务虚到务实,终于进入了实质步骤。
当时,中国东北计有大连、营口、葫芦岛3个港口。中美双方曾设想3个港口同时利用,这样遣返日侨的工作能够速度快一些。然而,这个设想遭到苏军的反对。苏军以大连、营口为商港,不能参与带有政治色彩的国际活动为由予以拒绝。但是,为了遣返日侨工作顺利进行,苏联方面承诺,苏军管理区即旅顺、大连地区的27万日侨由苏军负责遣返。这样一来,因为苏军的拒绝,东北唯可利用的港口只有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