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娘口中得知,宫中与奕王来往过甚的当属大皇子楚璃,还有大将军锦寒,宫中皇子众多,但较为在朝中活跃的却只有那么几个,像大皇子,四皇子,甚至是太子。
其余的皇子不是不得宠,便是被皇上冷落不得见,奕王虽不是皇上亲生儿子,但在许多人眼里,仿佛皇上更加疼爱奕王一般。
连玉七曾经听别人说道,奕王的先父睿亲王楚猛与当今皇帝可谓是兄弟情深,先帝在时膝下十子,睿亲王与当今皇帝皆是庶出,当时在朝中地位一般,甚至是先皇也不曾多见两眼,殊不知因一事故睿亲王与当今皇上频频立功,睿亲王与当今皇上得先皇看重,甚至连皇位也有意在两人之中选出。
当时睿亲王与当今皇上的关系可谓是兄弟情深,两人把酒言欢,忘忧解愁,殊不知这一幕幕也都急红了其他皇子的眼,也不知何故,睿亲王因勾结朝中党羽,意图谋权篡位之名被下牢狱之灾,当今皇帝知晓此事之后便着急的像先皇求情,殊不知先皇不顾父子情深,不但不从新发落,甚至将当今皇帝禁足。
三年之后,先皇患疾不幸崩逝,这继承皇位之人既不是那时的太子,也不是当时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却是当今的皇帝,这让许多人无法接受,尤其是那时的太子。
那年皇帝登基,太子二话不说结朝中重臣,手握兵符,有意造反,却不知太子的一举一动皆被皇帝知晓,那一日金銮殿尸体遍地,太子也被关入牢狱,夺太子封号,永世不得出狱。
再说当今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去牢狱中寻找睿亲王,却不知就在皇帝刚要释放睿亲王时,地牢里去传来睿亲王畏罪自杀的消息,所有人都看到,皇帝当场流泪,皆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的至尊之躯的皇上,却因为睿亲王的死,哭了好久,这事传遍了整个皇宫,众人皆道皇上因与睿亲王兄弟情深至极才会这般。
那时的奕王年仅七岁,却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死的不明不白,睿亲王的妻子在同一天也悬梁自尽,从那以后奕王的性子大变,不与人亲近,也不与人交往,随着时间的增长,性子愈发乖张起来,谁都不敢多议论半句。
当今皇帝也极为宠爱他,十六岁便封地为王,手握重权,在朝中的势力可谓不容小觑,就连当今太子也不及分毫。
连玉七曾经很喜欢清史,像著名的九子夺嫡之乱,可谓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史料,所以当她知晓先皇膝下十子之后,便不禁想到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只不过这次是十子夺嫡。
在那个满是危机与陷害的时局,难得当今皇上与睿亲王能够依旧兄弟情深,直到完成自己的大业。
当今的太子是逝去孝慈皇后的嫡出之子,据说孝慈皇后在世时最疼爱的便是太子楚云了,而那时的皇上最疼爱的也便是孝慈皇后,太子十四之前在宫中地位颇高,也就是在这一年被封为太子,执掌太子之权。
可两年之后,孝慈皇后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只留下一句善待太子便撒手人寰,从那之后皇上对太子的宠爱不复往常,但太子仍旧是太子,地位不变,谁都不知皇上在想什么。
但随着太子这一辈的成长,皇子们也不复昔日的天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怀有心机,不过令太子最为碍眼的人恐怕就是这奕王,因奕王是同一辈中最得皇上喜爱的人,宫中传言,皇帝百年之后怕这皇位都会继承给奕王。
不过得知这些之后,连玉七却有些同情楚非奕了,七岁便家破人亡,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伤痛,怪不得如今的性子这般冷淡暴戾,可能是小时候受了太大的刺激。
像她七岁时只怕还窝在爸妈的怀里撒着娇,吃着零食,却不知同时一个年龄段,所经历的事物也早已天差地别。
连玉七看着窗外的月色,不由的轻叹一声,其实她对宫中之事无好奇,只是想到明日便要去那样的是非地,不禁一阵头疼。
阿宁在床榻旁整理着被褥,听到一声叹息,不禁问道,“小姐是为何事伤神呢?”
连玉七敛起心神微微摇头,“我只是在想明日该如何度过。”
阿宁疑惑,“月娘不是说明日小姐要与王爷一同入宫吗?阿宁曾经听人说过,好像宫廷盛宴皆是一年一度,而且极其奢华呢,想必当时很好玩。”
连玉七看着阿宁双眼冒光不禁失笑,嗔道,“你呀,只想着玩,看往后谁敢娶你。”
阿宁俏脸一红,道,“小姐又取笑阿宁了,阿宁才不要嫁人,阿宁要一辈子陪在小姐身边伺候小姐。”
连玉七轻笑着摇头,“真拿你没法,收拾好了便早点下去歇息吧。”
阿宁用力的点了点头,“恩!被褥铺开了,待小姐熟睡后,阿宁便下去歇息。”
连玉七淡淡点头,褪去衣饰躺在床榻上熟睡去。
第二日,连玉七是被阿宁的叫醒的,也不知为何这一夜她睡的特别熟,起来时还觉得懵懵懂懂似得,仿佛身在梦中。
直到阿宁将衣衫给她穿上,梳洗好发髻,连玉七才迷迷糊糊的清醒了。
阿宁将连玉七推至青铜镜面前,左瞧右瞧笑着满意道,“小姐打扮起来还真如仙女下凡似得,真好看,想必王爷若是见着这般貌美的小姐,心里肯定很开心。”
连玉七怔怔的望着镜中的自己,一袭淡蓝色繁华锦羽丝织罗衫,外披素白色纱衣,双眸似水,淡雅之处透露着丝丝妩媚与冷然,裙幅如洁白的月光倾泻而下逶迤至身后,优雅而华贵,墨黑青丝用发带轻轻束缚,头戴白玉琉璃簪。
女子白嫩如玉的脸上胭脂淡抹,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朱唇轻点泪砂红,十指纤纤,螓首蛾眉,美目盼兮,晃悠间语笑若嫣然。
“当真是袅袅娉娉的绝世佳人。”连玉七看着镜子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