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府灭门后,君离殇虽也派人去追查铁令,但确如预想那般毫无线索,铁令一事也只能告一段落了。
许是在多事之际,岭南王被刺杀一案才告一段落京都的市场、店铺、小摊、酒楼等地方近来频频出现假币,官府虽已下令回收假币并将假币焚毁,但京都的假币却反增不减。
刑部的人也不敢怠慢,便将此事禀告给君离殇。
“诸位爱卿怎么看?”君离殇正坐在龙椅之上,正声问道。
“回皇上,假币一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任其发展,微臣以为应当尽快查清此事。”左相回答道。
“爱卿所言有理。”君离殇顿了一下又道:“右相可有别的看法?”
“禀皇上,左相所言有理,假币一事应当尽快查清。”右相答道。
“看来两位丞相的看法都一样,不过岭南王一案虽已结案,但刑部仍在做此案的相关事宜,如此一来刑部便不再有时间去查假币一案。”君离殇似是沉思了一会儿,又道:“朕想另寻人去查此案,右相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个······”右相似是思量了一下,“皇上,老臣愿意一试。”
“噢?右相想去。那左相怎么看?”君离殇转眼看向左相。
“臣以为如此不妥。”左相低头答道。
“为何不妥?”
“微臣以为,右相乃一朝之相,而今又掌管着朝中的大小适宜,若着手查假币一案这势必会对朝中之事有影响。”
“左相说的有些道理,不过何人去才好?”君离殇戏谑地看着左相。
“禀皇上,微臣以为此事交由逍逸王甚为妥当。”
“不可,逍逸王要务在身,怎可去查此案。”君离殇还未开口,右相已抢先答话。
“罢了,那逍逸王怎么看?”君离殇看向君离墨。
“禀皇兄,臣弟愿意去查假币一案。”君离墨回视君离殇。
“好,此事便由逍逸王查办。”君离殇淡漠说道。
下朝后,左相与右相一同走出宫门。
“左相真是棋高一等啊。”右相看着左相,嘴角掩不住的嘲讽。
“彼此彼此,那及右相半分。”左相戏谑一笑,随即甩袖离开。
右相看着左相的背影,神情阴冷。
未央宫中,君离殇与水涟漪正在用午膳,君离殇随口提及了假币一事,水涟漪没有多问只是随口应了一声。
其实水涟漪知道假币一案事关重大,而君离殇肯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由君离墨去办自有他的道理,而君离殇从不是愚钝之人,没准他早把一切的事情都算好了。
暗夜,逍逸王府中,一只信鸽飞入殿中,君离墨一把接住信鸽,将它绑在脚上的信取出来。
良久,君离墨读了信,缓过神来,哈哈大笑,随即转身对左相道:“看来,这次他必定栽在我们手上了。”
左相接过信,待读完后脸上出现一抹喜色,“下官就知道暗影得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嗯,好好准备,几日后送他一分大礼。”
“好,下官这就回府准备。”
“嗯。”
随即,左相出了逍逸王府往左府走去。
君离墨接下假币的案子以后,便马不停蹄地查案,而且他还亲自到小摊、酒楼、商铺、民宅收集线索,百姓们看到后都在赞叹逍逸王尽心尽责,顿时君离墨的口碑变得极好。
水涟漪听小安子说了此事后只是淡漠一笑,君离墨既然已接下假币一案,那么查案便是他的分内之事了,不过他也到会做文章不仅做了分内之事还赚足了口碑。
三天后,君离墨等人便呈上了几样证物,上表说已查清假币的来源,称假币是从黎洲那便流通过来的。随后,君离墨命人封锁了黎洲对外的钱财货物运输,京都及各洲的假币量果真大大退减。见案件有明显的进展,百姓们对君离墨的称赞更高了。
第四日,君离墨向君离殇请旨派他到黎洲查案,君离殇便爽快地批了他的奏章。临行当日,君离殇与水涟漪率文武大臣相送,而百姓亦立在街道两旁相送。
水涟漪回到未央宫后,虽面色平静,但心里却是迷茫的,她确实看不清君离殇此举。如今,君离墨才接手假币一案几日便查出了假币的来源,百姓们对君离墨的拥护与信任也随着此案的进行而变高。君离殇与君离墨在百姓看来是和睦的兄弟,但他们自己却都知道其实他们是对手,既然如此,君离殇还放任他的对手,让君离墨的呼声变高,这又是何意?
罢了,水涟漪起身,向坐在园中的君离殇走去。
暗夜,右相府中,主厅内一片寂静,右相将一封书信交给跪在他身前的黑衣人,说道:“务必在后天之前将此信交给曲靖达,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黑衣人接过信立马消失在黑夜中。
右相看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阴冷的笑,轻念到:“司徒青允啊,司徒青允,别以为这世间就你一个聪明人,总是魔高一尺,而倒也会高一丈。”
御书房中,君离殇向暗处说道:“按计划执行。”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