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900000022

第22章 即兴采访篇 (2)

证严法师:我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觉得一个人在家庭也只不过是为这个家庭而已,大好的人生只是为了一个家庭,为了一个自己,不值得。所以我才会离开家庭。

杨澜:那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

证严法师:应该就是出家没有挂累……

杨澜:你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

证严法师:有;现在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委员。

这种把问题化整为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的办法,既可以减轻访问对象的心理压力,又便于双方交流。这种自然的交谈,比起一个人笼而统之地谈出一堆感想来,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是新闻报道中需要展开的部分,甚至需要“再现”的情景,那就更要非常仔细地问,一个接一个地问。

《光明日报》一位记者,在收集光学专家蒋筑英的事迹后,写出了通讯《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通讯中谈到蒋筑英最后去成都出差那天凌晨离家之前的情景,是这么写的:“第二天凌晨4点多,蒋筑英起来把昨晚锅里的剩饭加上水,做成稀饭当早餐。妻子给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了路上吃。他煮了4个,自己要了2个,留下2个给孩子。”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细节,记者却向蒋筑英的爱人提了好几个问题:蒋筑英那天几点起的床?起床以后做了些什么?他做的是什么早餐?你当时帮助做过什么?拿了几个鸡蛋?是他煮的鸡蛋吗?他煮了几个?煮的鸡蛋是不是都带走了?如果不是这样一点一点地问,像这样感人的细节就出不来。因为访问对象并不知道这样的细节有新闻价值,往往会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他那天早晨起来吃了点东西就走了。”一些缺乏经验的记者,听到这里也感到满足了,不知道还要细问,还要具体化。当然,像这样的细节,记者也可以先提大一点的问题:“蒋筑英最后是怎么离开家的?你把当时的情况给我说细一点,行吗?”等对方讲过以后,如果记者发现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进一步细问。

记者要在提问中把开放式和闭合式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既需要充分的准备,也需要记者广博的知识(包括社会生活知识),还需要临场的应变能力。到底是提开放式问题,还是提闭合式问题,提闭合式问题又怎么具体化,都需要记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运用。

主持人的提问主要起着“引导”和“发掘”的作用,引导谈话的方向,推进谈话的层次,发掘谈话的深度,激发谈话的新意。常用的提问方式无非是正问、反问、侧问、潜问、追问、隐问、设问、迂回问,等等,这些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建立并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变得有兴味、有立体感。

a正问,是最常用的,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b侧问,是指主持人运用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顺向思维的惯例,寻找新的不同的角度提问,常能使问题反映得更加全面、深刻。

白岩松事先了解到家就在靖国神社附近,提问就从散步切入,得到渡边恒雄态度很坚决的回应。

白岩松:我听说你住的家,离靖国神社很近,您经常会在神社周围去散步,

您看到的更多是什么?在散步的时候,面对它的时候,你想到的更多的什么?

渡边恒雄:我的家住在靖国神社的附近,所以我经常带着我病身的妻子,还有我养的狗一起在旁边散步。靖国神社里有一部分区域叫神域,就是狗不能进去的地方,是要拜的地方。像这些的地方,狗不能进去,对我来讲狗更重要。所以狗不能进去,我当然更不愿意进去,我也不想进去。所以我就和妻子,还有狗就不到这样的地方去。并且游就馆从外面可以看到,从外面只要看一眼我就感觉到非常的生气。因为在这里面,摆设着军马军犬,等等,他们摆设着好像都是英雄,战争让它合理化,神圣化。所以我看着就非常生气,所以我从来不到这样的地方去。

这样的侧问,能反映多角度、多层面的事实,采访也能避免“老一套”的沉闷而显得别具一格。

c反问,一般指正面提出问题而对方回避时采用的“迂回前进”、“曲线救国”的方式。比如在一次人物专访中主持人问道:“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好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你认为自己从事这个专业优势在哪里?”不料采访对象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她说:“这不好由我来说,要由别人客观评价。”主持人理解这是出于她的谦虚谨慎,就没有追问下去,而是就势反问道:“那么,你认为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有什么局限性吗?”这个问题她就不能回避了,在她做了回答之后,主持人又迂回到先前的问题:“你周围的同事对你搞作战指挥研究怎么评价?”换了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她怕担“骄傲”之名的顾虑被冲淡了,很有兴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她那种自信、自律、坚韧、顽强,有主见的个性渐渐地凸现出来。

d潜问,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需言传”的提问方法。从表面看,记者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可是在言谈中记者已经把问题告诉了对方。这就是说,在交谈过程中,记者可以有意识地把某些话说给采访对象听,从而引起采访对象的某种注意或兴趣。这个时候,记者哪怕只用语气引发一下,就可以引出对方心中很多的话。

到底怎么“潜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证。这是水均益在专访好莱坞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时的一段谈话:

水均益:在《弦动我心》里,您还学习了拉小提琴,那一定很难。

梅丽尔:是很难,但我做得很好。

水均益:您真了不起。

梅丽尔:但是时间不够。

水均益:您一天拉六个小时。

梅丽尔:练了两个月,每天六小时,没错,但最后我可以拉巴赫的曲子了。

水均益:那真是一项大工程。

梅丽尔:是的,但是在很大的岁数还能学点东西也很让人兴奋,因为你总是会觉得学不会了,但是,能够面临新的挑战很不错。

水均益:对我来说,学习拉小提琴简直是个疯狂的想法。

梅丽尔:现在我还想要学学中文呢,因为他们老在我旁边说笑,而我却一点都听不懂,我真想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从上面我们看到,水均益并没有直接询问想了解的问题,而是以聊天的方式将问题隐藏在对话之中,使采访对象领会意思,自己说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e追问,一般是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一层的跟进式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的简短插话、提示、质疑,抓住主要矛盾引对方做深入剖析,使之或真相大白,或迎刃而解。

一位主持人在一次采访中问:“中国人一般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强女弱’,您的丈夫已从部队的领导岗位退下来,您却依然担负着这么重要的工作,有这样显赫的位置,您的丈夫心理平衡吗?会不会觉得不自在?”她回答:“开始有,慢慢磨合,有时不高兴了他也说。”笔者忙追问:“他怎么说?”她模仿丈夫的口气说:“你了不起!你是大法官!”笔者紧接着追问:“那您怎么办?”她说:“我不应战,‘环顾左右而言他’。”

这样的追问就把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断面展开,主持人不需加什么评论,蕴含尽在其中。

f隐问,这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问,在这种提问中,记者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本意,而是从侧面隐晦、曲折地提出来。从对方的回答和表情里,记者就能作出某种推测和判断,或者得到某种证实。西方记者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在旧中国,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彭于冈、杨刚也常常使用这种方法采访当时的一些头面人物。主持人在访问需要讲究策略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

西方记者想了解某位科学家的家庭关系怎样,是不是和睦,一般不正面去问。他们遇见对方,往往这样提问:“您穿的这身衣服真‘帅’,看样子是您的夫人精心给挑选的吧?”听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对方的家庭关系不错,肯定就会高兴,少不了要把他的夫人美言几句。如果对方关系不好,或者正在闹矛盾,那么,对方的反应就会很冷淡,或者有意把话题岔开。

g设问,常以“假如”打头,“假如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或者在提问的落脚点设计几个答案供对方选择。设问往往是问对方平时一般不去考虑的问题,突然给定或限定条件,这时的回答会很真实,可以增添谈话的情趣。但是如果是模式化的、“想当然”的设问,用滥了,也会显得虚假浮泛,就成了“套话”。如果假设的供选择的答案不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还有可能弄巧成拙,对方不愿配合。因此设问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对方的实际,不可自作聪明、主观武断。

总之,提问的方法是很多的,这里只列举以上七种。这些方法都不是死的,每个主持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这些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一个主持人掌握了每种方法的要领,就可以在访问的过程中运用自如。

提问方式是艺术,更是对人的尊重,对访谈的执著。主持人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提问方式,不强人所难,更不与访谈对象“顶牛”。

有一次在采访河南新乡京华贸易公司总经理刘志华时,主持人通过头一天晚上的外围采访,从一位以她为原型创作电视剧的作家那儿了解到刘志华青年时代的抱负、坎坷和创业的艰难,以及许多生活往事,因此对刘志华的事迹及个性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也知道她比较厌烦采访。

第二天采访时,为了突破她比较“矜持”的心态,提了一个较为尖锐的问题:“倒回30多年前,你是否也像今天涌向城市的农民一样,要跳出‘农门’,脱离黄土地?”谁料刘志华矢口否认:“不是,我对城里人有看法!”虽然这个问题并非主观臆想,是有根据的(当年她因为出身不好不能报考大学,但她全力帮助自己的丈夫考上了北大),但是如果这位主持人固执己见,就可能出现“顶牛”,无法谈下去了。由于有头天晚上外围采访获得的情况垫底,这位主持人立即明白了她话中所指,同时也直接领教了她倔强的性格。于是转而谈她过去所受的委屈:“我知道,你天赋很高,年轻时有很多理想,但是都无法实现,还被打成‘白专典型’,你家里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那种情况下,是不是一些现实就逼出了你这种叛逆的性格?”这番话换来刘志华的真情,回答问题时她说:“今天我跟你掏心窝子说……”专访进入这种状态无疑是让采访者感到欣慰的。

如何发问之二——提问的技巧

主持人的提问技巧与记者采访技巧相同,目的都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尽快而全面地向采访对象了解欲知的事情。梁一高在《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一书对采访技巧作了以下概括。

一次成功的访问,不但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而且还要善于提问,问得巧妙,问得艺术。可以说,提问是衡量一个人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而提问的技巧,则体现了记者或主持人、访问对象、受众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作为一个高明的问者,几句话一出口,就能给访问对象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能在对方的心理上激起一种兴奋与兴致来。当然,我们前面讲的提问方法,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特别是提问者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来,那也就是一种技巧。我们这里着重从提问的内容来分析一下提问的技巧。常言说:善问则裕,巧妙的提问能使谈话步步深入,获得“珍宝”。

当节目主持人接受采访任务后,他(她)本身也就成了一名“记者”,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节目主持人的即兴采访。

一、要问得恰到好处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提问要有特点,要有个性,是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该问谁的问题就问谁,问得非此莫属,问得到位。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苦情传说

    苦情传说

    民间有一个很凄美的关于彼岸花、孟婆汤和苦情痣的传说,其实这故事跟百代名相寇准大有关系,寇准的续弦澶州守将宋继荣之女宋紫衣为了在公元1004年的澶渊宋辽会战中取胜,毅然决定以身犯险,匹马单骑诱杀辽国先锋大将萧挞览于澶州城外。澶渊一役中,宋紫衣业已身死殉国,他的灵魂被引入酆都地狱,他不愿意喝下孟婆汤忘记前世记忆,于是开始了在忘川河中的千年修行。
  • 重生小农女

    重生小农女

    宋代,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美好的朝代。低廉的农业税、丰富饮食、多彩的文化……尽管孱弱,却是无数现代人最为向往的年代。是女子最为自由的年代:养家经商、财产继承、自由改嫁、读书识字,其生活恋爱备受后世的明清女子的向往……可也是女子悲惨时代的开端:裹脚的普遍,朱理学说的影响的蔓延,女性地位开始逐渐下降;进而成就了明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悲剧”历史……可许多的特权却是建立在权钱之上的。若是出生在农家将会如何呢?虽依宋代为背景,可对其历史人物不太了解,改为架空的南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医皇后

    神医皇后

    遭逢男友的背叛,付池池被一个老婆婆带到了古代。为了报答那个帮助她的王爷,她四处为他寻医问药。在寻药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爱的人,却怕有朝一日再回去而不敢付出。两人因为付池池和王爷的原因,分道扬镳。却不料,阴差阳错之间,两人之间生出了各种爱恨纠葛,最终,付池池被害坠崖。爱人顾源心生愧疚,想要弥补却找不到方法。付池池带着孩子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顾源说:“付池池,既然再次遇上你,我就再也不会再放手!”东方傲爱上了这个一直帮助他的奇怪的女子。可当他明白自己的心意的时候,她已经怀上了顾源的孩子。他想着,我愿守护你,做你的娘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魔人9527

    猎魔人9527

    猎魔人法则:一、万事皆虚、万事皆允。二、神魔一体、皆不可信。三、一入此门、隔绝尘世。四、冷血无心、与魔无异。五、富贵生死、皆无可恋。六、鳏寡孤独、均为定数。七、尽欢享乐、人生苦短。
  • 三公主的黑暗归来

    三公主的黑暗归来

    她们步步为棋,只为复仇,却逃不出他们精心设计的情网。她们三人,拥有绝世容貌和惊人的身份,为复仇而来,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三人,是圣夜学院的天之骄子,却偏偏迷上了为了复仇的她们。一方冷漠如冰,一方热情如火,到底是冰熄灭了火,还是火融化了冰。那么,他们和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遇见你不后悔

    遇见你不后悔

    我该怎么办?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和自己的兄弟,我是应该退出,还是继续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他是我的青梅竹马,他和他的兄弟都喜欢我,我是不是应该选择离开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
  • 某正太的加速世界

    某正太的加速世界

    “人,这种愚昧的生物只有错了一次才会明白错了不是吗”“没错,但是.....”“错,并不是不能改正只是缺少时间与方法。”“没错,但是.....”“相信我,我绝对会改的!”说完奥兹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笑了“你不知,这句话很没说服力吗......。”莎有些头疼的看着床铺上的几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