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代表人物:约翰·亚当斯) 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
——原哈佛大学校长伊勒阿特
【精彩导读】
约翰·亚当斯小传
约翰·亚当斯(1735~1826),从小聪慧过人,享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学位,并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
约翰·亚当斯素来热衷政治,他是美国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华盛顿和杰弗逊一起,被誉为美国独立运动的“三杰”。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临危受命,出使法国和荷兰,参与缔结和平协定,使这两个当时主要的欧洲大国站在了正为独立而苦苦拼争的美国一边,打破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将这个新生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的企图,为当时不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初生的美国争得了极其宝贵的物质和道义援助。为此,英国人将其视为仅次于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第二号“邪恶人物”,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他出使欧洲期间,英国人派出的刺客对他穷追不舍,多次锁定了他桀骜不驯的身影,但都被机警过人的他一一设法摆脱。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打开了外交局面。
作为美国独立运动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亚当斯在独立战争后被选为第一和第二届国会议员。1789年至1797年,亚当斯在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班底中连任两届副总统。1797年3月,他在大选中以微弱优势击败了自己在独立战争中的老战友托马斯·杰弗逊,成为第二届美国总统。
亚当斯除了为国家的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之外,他的另一傲视群伦的成就,就是为美国培养了另一位总统——他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美国第六任总统。
【人物故事】
由贪玩到刻苦的蜕变
当亚当斯还是一个顽童时,农场主兼皮匠的父亲就教他识字。6岁时,他被送入村中的小学读书,这时候亚当斯是个贪玩的学生,他只喜欢算术、阅读等科目,对拉丁文不感兴趣,成绩很差。他的父亲非常担心。
老亚当斯耐心地再三劝说儿子,要他专心读书,可亚当斯依旧如故。
“将来你想干什么?”一天,老亚当斯生气地问。
“当农场主。”10岁的亚当斯果断地说。
“我将让你看看,当农场主是怎么一回事,”老亚当斯说,“明天早晨你和我一起去彭尼渡口,帮助我锄杂草。”
第二天清早,父子俩就出发了,沿着小河整整工作了一天。晚上,浑身是泥的亚当斯疲惫地回到家中,他脸上的表情表明他对农场工作的热情已经消退了。
除了让儿子学习,父亲在勤奋与正直方面都为少年亚当斯做出了榜样。
老亚当斯常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到了冬天他就用手工制作鞋子、马具等皮革商品;做市政委员时,他以察看镇上的穷人是否受到照料为自己的责任;甚至在妻子的责骂下,还是养成了将穷苦儿童带回家来的习惯。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了小亚当斯。
16岁时,亚当斯考入了哈佛学院。
在哈佛,亚当斯最喜欢数学和哲学。哈佛的4年,转变了他的学习态度。
他在自传中说:“我很快发觉自己的好奇心越来越大,并且热爱书籍、爱好学习。这驱散了我对运动的全部嗜好,甚至打消了我与女士们交往的兴趣。”当时,亚当斯还加入了一个朗诵俱乐部,该俱乐部的成员们轮流朗读一些新出版物、诗歌和剧作。朗诵需要一定的表演才能,而他的热诚表演常常获得热烈的掌声,这促使他开始考虑充当专事出庭辩护律师。
【哈佛观点】
坏习惯须及时矫正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纠正他的坏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是纠正孩子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能幸运地轻而易举地改掉。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哈佛专家建议:
1要宽容、有耐心
大人要与孩子用平静、爱护的口气对话,孩子才能在感情上与父母接轨并互相沟通。如果父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大动肝火,孩子就会在感情上敬而远之。
2抓住时机
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要适时,一般情况下,可在坏习惯出现后立即进行,例如孩子不洗手就吃食物,发现后可一边给他讲病从口入的故事,一边督促其洗手,如果下次吃食物时孩子先洗手了,就及时表扬。
3发挥榜样的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家长针对小孩子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不妨在平时生活中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天长日久,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改正了。
4利用故事改缺点
批评、教训并不是纠正孩子坏毛病的唯一方法,因为孩子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完善,有时候家长一味地批评,而不给孩子举例讲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愿听从家长的教导,反而会强化自身的坏习惯。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不妨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寓意形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
5不忽视小事
“教育无小事”,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做起来却不甚容易。孩子从别人手里抢东西,抢玩具,如果大人认为这是小事,以为孩子大了,懂事了,自然会改了,而放任不管,就可能成为将来社会的隐患。
6不带成见
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也不能抱有成见,感到孩子乃“孺子不可教也”。因为这种态度,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从反面强化孩子形成坏习惯的动机,这就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7转移注意力
当你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始终“屡教不改”时,千万不要认为是孩子在故意违抗你,也许孩子自己还没意识到又犯错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又在咬自己的指甲了,你可以让她帮你打扫打扫房间,这样孩子会忘掉自己刚才的行动。
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父母,还可以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贴上一些简单明了的提示图画,时时提醒孩子。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忘掉自己曾经有过的坏习惯。
【轻松互动】
1青少年朋友,你平时有没有贪玩、吸烟、喝酒或沉迷于网络的习惯?你身上还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
2找一些杰出者的成长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习惯。
【亲子共品】
在一次诺贝尔的颁奖会后,一位记者问一位获奖者:“请问教授先生,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白发教授不假思索:“我是从幼儿园学到的。”在幼儿园学到饭前洗手,午后休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自己的东西要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使用后要放整齐,在小学学到了做错了事要承认,表示歉意。
故事道出了一个真理: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是从小通过训练养成的,同时也说明习惯养成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生命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生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被誉为“哈佛女孩”的刘亦婷,父母从小悉心培养她养成多种好习惯。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品学兼优,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受到美国4所名牌大学的青睐,但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哈佛观点】
拖延,往往是阻碍优秀的大敌
拖延的倾向在青少年中很普遍。许多人把什么事都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做,没在压力就不学,能不上课就不上,还要为自己的拖延编造理由,到了最后一分钟再“临时抱佛脚”,之后又因成绩不佳而沮丧。即使侥幸考试及格,也还是给自己带来痛苦。拖延的严重后果是学习成绩降低。
哈佛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习惯于拖拖拉拉的孩子可能把学习成绩差归因于动手晚了,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无论如何,成绩不好毕竟是自己没有尽最大努力的结果。过分追求完美也会产生拖延的问题。如果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你会发现很难着手做一件事。标准定得越高,达到期望目标就越困难,最后人便会养成好高骛远的习惯。有些人对别人怎么看自己非常敏感,往往会因怕做不好丢脸而将事情拖着不做。
孩子在学习上的这种拖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而且可能还会形成拖沓的性格,影响到将来的发展。
那么,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习惯呢?
1.为孩子提供榜样
为孩子提供的榜样应该是他所熟悉的小伙伴或同学,这样对孩子才会有意义。甚至可以让孩子与这些榜样孩子一起学习、游戏,通过孩子之间的影响作用,帮助孩子逐渐改掉拖延的坏毛病。
2.多找原因,少催促
有些孩子迟迟不愿意写作业,有时可能作业难度大,有时可能是作业内容太多、太烦,家长越唠叨,他们越逆反、越不想写。家长首先要向孩子了解一下他拖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应该只是不停地催促。
3.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里学习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要求孩子在放学后就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让孩子每天按时开始按时结束学习,并坚持形成习惯。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
4.改变学习的单一模式,及时更换学习科目
如果作业时间太长,且有一定难度,孩子自然会产生急躁和厌烦心理,不愿意动手去写作业。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可以把孩子每天要学习的科目都梳理一遍,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给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次序和科目。比如,先让孩子做比较简单的写大字练习,完成一科后再做下一科,如果孩子感到疲劳了,及时休息。再如,做一会儿数学再做语文,或者先读课文,再读英语……这样不断转换学习科目,中间还让孩子及时休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
【轻松互动】
看看你做事是否拖延
1卧室、桌子总是乱七八糟,经常不清理卧室和写字台;
2迟迟不能完成作业,或拖泥带水,点灯熬油开夜车;
3以泼冷水或者挑刺的手法来拒绝接受某项任务;
4怀疑健康有问题,却不肯去检查身体;
5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而以学习乏味掩饰;
6新想法很多,但却从不付诸实行。
7怕困难而把艰巨任务拖到最后办理;
8缺乏冒险精神,不愿改变环境;
9遇到棘手或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便频频生病,或遭遇轻微意外;
10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即使自己有道理或有权利申辩,仍忍声吞气,避免与人冲突;
11时常怨天尤人;
如果你犯了上述二至三项毛病,可以断定,你是个有拖延倾向的人,应及时纠正。
【亲子共品】
对于孩子拖拉的毛病,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身作则,家庭活动要定时、守时、按时完成;对孩子要强调时间观念,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游戏,并规定时间完成。
2.每天孩子做作业要求提前1~2分钟完成,注意巩固和持续。
3.要求孩子做一项简单的体育活动,比如做俯卧撑、仰卧起坐、举哑铃,以做10个为起点,每天增加1个,坚持1个月,然后保持或适时增加。
4.叫孩子起床,可采取闹铃叫醒的方式,而不是家长一遍一遍地哄孩子起床,决不可无节制地提前唤醒孩子的时间,否则孩子就养成信赖性,家长很辛苦,孩子也不能很好地休息。
5.当孩子在看电视时,与孩子协商看电视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只看电视不做功课。要求孩子做功课时,压低自己的声调,而不是高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