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也是漫长的,漫长到李峰已经从一个还不齐腰高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已经能为家里做事的小大人了,漫长到已经渐渐淡忘了他对另一个时代的记忆,漫长到他的父亲对施耐庵的约定都已淡忘,然而这件事,李峰却是牢牢记在心里的。
“老婆婆,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户人叫李明的。”一个身穿便服的人问到一户老人家,看这小哥的年龄,好像也只有十四五岁,他也纳闷,自己的长相并不是凶神恶煞,只是长得比较壮实一点罢了,大不了就是刚刚跟两个衙役一起走了过来嘛。为什么这个村子的人好像都很怕他的样子,纷纷逃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没有逃走的老奶奶,便如是问道。
“什么?”老奶奶好像也听不太清的样子,那个小哥也很无奈的样子,便也离开了。心里默默地想着,唉,大哥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也完成起来真累啊。无奈的他也只得挨家挨户地寻找了。然而不要说应答了,甚至连开门的人都寥寥无几,一看到那小哥身后的说来也巧,那小哥是从村西头进村的,而李峰他们家,是在村东头的。
快两个时辰了,这个小哥还是没有找到,唉,怎么办呢。渐渐地,小哥开始焦急起来,突然,他拳头紧握,抬起头,竟然直接大喊了一声“何人叫李峰!”这声音甚至差点把小哥旁边的两衙役的耳膜震破了,等他们刚缓过神来,想阻止他继续叫的时候,没想到又是一身大喊,得,这下耳膜好像真的破了。
虽然李峰距离这小哥确实很远,但他还是听到了这声音。“父亲,好像有人喊我的名字,要不要一起去看一看。”
“先等等,小心。”李明略显警惕,好像在害怕什么仇人的样子,但那人明明喊得是李峰的名字啊,而且听那声音,好像也只有一个人的样子,也着实感到奇怪。
小哥喊完两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后,发现依然无人应答,气得发起了火,竟然又想大喊。可转念一想,这么喊肯定会把人给吓到,李峰又怎么敢出来呢便改口喊道“李峰在吗,施大哥找你。”虽然声音还是比较大,但是却平缓了很多。
诶,好像听到了施先生,这才想到了施先生的约定,便急不可耐地跑了出去,往声源方向赶去,边跑边说道,“我是李峰,我是李峰。”那速度快得,连身强力壮的李明都追不上他。
“我是李峰,我是李峰。”那个小哥好像隐约听到了声音,站着没动,四处望望,发现有一个小孩子向他跑来,而他后面老远,还跟着个大人。心里想到,之前施先生交代我说是一个孩子,哦哦,看来是真的了。便也迎前上去,把那两个还在揉耳朵的衙役留在了原地。
李峰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村子最里头,看到有一个人向他迎了过来,这才停了下来,躺在地上大口喘气。那小哥也跑到了他身边,问道他,“你,就是李峰吗?
“嗯。”李峰喘了一口粗气,慢慢地说道。他也有点纳闷,这小哥比我大不了多少,为什么施耐庵要差他来送钱呢?哦,懂了,一定是看起来壮实。
“那就好,终于找到你了。”那位小哥从兜里拿出了银子,给向李峰,“来,这是四十两。”
“什么,四十两。”李峰惊呼地起来了。
“嗯,四十两。”那位小哥笑道,“这是施先生差我给你的,说来也惭愧,本来应该是四十五两,我在路上不慎掉了五两,还有十两施先生要我给你道个歉,因为要养家糊口,所以自己留下了十两,不能全数给你,况且他也辞官了,他也答应,如果以后有能力,一定还你这个钱。”小哥心想,如果不是家母有病在身,还要请后面两位衙役兄弟喝酒,我一定会给这孩子的,而且这么多钱,给孩子你也用不完,唉,对不住了。
李峰看看他,也没太计较,拿下了这个钱,虽然内心有点小小地疑虑,但更多的,还是失望了,他以为施耐庵的能力,起码能当上一个三四品的大官,然后施耐庵兑现诺言,起码能给自己个几百两银子,然而眼前的这么多,虽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能够一家人过个好几年了,然而对于李峰的大计来说,真的差得太多太多,但有,总比没有好吧。
其实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李峰的无知,科举考试后一般状元郎,也只能当一个七品官,而施耐庵只是进士,所以只当到了一个从七品的钱塘县事。
李峰虽然只有七岁,但内心却是十分成熟地,他也很成功地把内心的失望,疑虑,乃至愤怒抛之脑后,鞠躬表示感谢,又面带微笑地说道“既然你我都认识施先生,那不妨也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吧。
那小哥也哈哈笑了起来,这孩子果然如施大哥说的一样,老成,懂得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
“我是施大哥的同乡,叫张九四,我父亲与施大哥是熟识,我们家和施先生家都是世代船运为业,只不过施先生对于船事不感兴趣而热爱读书,于是他便高中了进士,可给他们施家涨脸了呢,当然,施大哥也会教我认字,是个好大哥呢。”
李峰不禁暗暗为这张九四的品德感到担忧,唉,都是好大哥还要贪图他的银子,也不禁为施耐庵的不过也是因为李峰的孤陋寡闻,如果他知道张九四的真正为人,一定会为刚刚所想打上自己几个耳光,这个张九四,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张士诚,仗义疏财,虽然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也总是慷慨解囊,算得上是个好人。话说回来,这或许是日后朱元璋与张士诚在平江战役前,距离相差最近的一次吧,不过如果张士诚知道他日后的死对头在这村子里,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朱元璋的生命结束在这孩提时代。
然后张士诚,哦不,暂且称他为张九四吧,又介绍了一下身后的两个衙役,是他昨天在酒馆喝酒时所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并没有什么太过于惊人的地方,但这一个叫耿君用,一个叫王庆之的年轻衙役,李峰也想好了,利用好这一层关系,一定能获得些许好处的。
这时,李峰的父亲李峰才匆匆来此,不得不说,他真的是来晚了,儿子也叫出了约定的二十两银子,又想父亲请求到,让他他第二天与他一起前往钟离县城里,有很重要的事,虽然李明笑笑道肯定是要乱花这二十两了,但也没有拒绝。
李明也见过了张九四与耿君用,王庆之这两位衙役,还打趣道,以后收税的时候,少收一点,那两年轻衙役也竟爽快答应,毕竟这年代交不起赋税也是常事。没想到李明和这两年轻衙役及张九四也熟络得挺快,过不了多久,四人竟一起前往酒馆喝酒,李明还让李峰回去给李峰奶奶带个话,说可能晚饭不在家中吃,便留下了在原地无语的李峰。
唉,这爸爸啊,不过也好,能和官府的人熟络起来也挺好的,那我也只得先回家,准备好明天的计划了呢,李峰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