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800000022

第22章 第十二课人际关系:幸福感的风向标(2)

要知道哪些人不可交,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分清一些人的行为,对其行为要有比较理性的判断,如此你便会交上真正的朋友。建立真正有品格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交往需要拿捏“最佳距离”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刺猬,靠得太近就会互相刺伤对方,不妨给对方一个空间,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为了取暖,就紧紧地挤在一起,但是各自长长的尖刺很快就把对方刺痛了,于是就四散跑开了。

天寒地冻,寒冷使它们很快又聚集在了一起,但是当它们彼此靠近时,又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刺猬们如此三番五次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徘徊在寒冷和被刺痛两种痛苦之间。直到后来,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会刺伤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在拥挤的车厢或电梯内,你总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就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当挤满了人而无法改变时,你就只能以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情木然。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多数人很快就默默地离开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就说明,人们不管走到哪里,“私人空间”的意识都永远存在。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到底最佳的距离是多少?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最佳距离的多少首先取决于你交往的对象是谁。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制定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用四个区域来表示:

1.亲密区

距离在0~46厘米之间。这个区属于家庭成员、莫逆之交等最亲密的人。在这个区域内,两个人可以互相接触,能嗅到各自身上发出的气味,说话一般轻声细语。这个距离尤其适用对肌体的抚慰。两人一旦处于亲密区的距离,就会排斥第三者的加入。

2.熟人区

又分两个层次,一是46~60厘米,这是私人的空间距离。夫妻或情侣之间可以在这个距离中自由来往,如果别的女人试图和一个男人这样做,那这个男人的妻子必定大发雷霆。另一层次是60~120厘米,老同学、老同事、关系融洽的隔壁邻居之间的距离就属于这个距离。当我们向人吐露心机时,差不多总在这个距离内进行。这个区域的话题可以或多或少地涉及机密,而且统统是个人的、与双方有关的事宜。

3.社交区

距离120~360厘米,也分两个层次,一是120~210厘米。如在办公室里,一起共事的人总是保持这个距离进行一般性交谈,分享与个人无关的信息。另一个层次是210~360厘米,如正式会谈时,人们一般都保持这个距离。这个距离内目光的接触比交谈更重要,没有目光的接触,交谈的一方会感到被排斥于外,也许会导致交谈中断。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彼此相识,但不熟悉,交谈内容多半是事务性的,不含感情成分。

4.公共区

距离在360厘米以上,完全超出了可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的范围。演讲者与听众、非正式的场合以及人们之间极为生硬的交谈都保持这个距离。

但是,正如霍尔教授所说的,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像一个“气泡”,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一个人坐在双人座上,即使他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旁边的那个人也是不会走开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园、阅览室等地方,那人早就会自觉地起身离开了,从中可见一个人的个人空间是会变动的。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就会缩小到最低点。

另外,最佳距离的多少还与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关。比如,你如果与一位美国人交谈,距离不得小于60厘米,否则他会觉得你不友好;如果与一名阿拉伯人交谈,就要小于60厘米,否则他也会觉得你不友好,可能会出现他不断向你靠近以示友好而你则不断后退的有趣场面。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背景所致。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如下的规律: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样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与人保持的距离较远些;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知道了最佳距离的道理,合理运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交往效果。

像清理衣橱一样清理你的交际网

你的衣柜满了,需要清理与调整,以便腾出空间给新的衣服。同样的道理,你的交际网也需要经常清理,使之更加简化,对你更有用。“众人拾柴火焰高”,通常人们会认为人越多,人际关系就越充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句说出了选择的重要意义,“人群就像万花筒,你要理性的选择属于你的颜色”。

事物的发展有多个阶段,在最初阶段必定是人数愈来愈多的时期;否则,没有一定的人数基础,人际关系是不可能充实的。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你能否有意识地增加人数,而不是盲目地将所有认识的人及其认识人的人际关系统统纳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我们在生活中也深有体会,名片与电话簿上的电话号码越来越多,但好多是用不上的。

所以,真正的人际关系不是用名片或电话号码的多少来计算的。尽管某个时期的人数不断增加,却并非意味着人际关系进入了充实期。充其量,它只能算作通往充实期的准备阶段而已。

当累积的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你就必须进行整理了。首先的区分的是,你应该将仍然保持联络的和已中断联系的人际关系区分开来。经过整理,仍然保持联络的名片张数必将减少。因此,只看到名片张数增加就高兴不已的人,是根本无法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这与整理衣橱非常相似。

国际知名演说家罗莎女士曾经请造型顾问帕朗提帮她做造型设计。罗莎女士说:“整理出来的衣服总共分成三堆:一堆送给别人;一堆回收;剩下的一小堆才是留给自己的。有许多我最喜欢的衣物都在送给别人的那一堆里,我央求帕朗提让我留下件心爱的毛衣与一条裙子。但她摇摇头说道:‘不行,这些也许是你最喜爱的衣物,但它们却不适合你现在的身份与你所选择的形象。’由于她丝毫不肯让步,我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半衣物被逐出家门。我必须学着舍弃那些已不再适合我的东西,而‘清衣柜’也渐渐地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指导原则。不论是客户也好,朋友也好,衣服也罢,我们必须评估、再评估,懂得割舍,以便腾出空间给新的人或物。我也常用这个道理与来听演讲的听众分享,这是接受并掌握生命、生涯不断变动的一种方法。”

清理交际网的道理也和清除衣柜类似。帕朗提容许罗莎女士留下的衣服,当然是最美丽、最吸引人,也是剪裁最得体的一套。“舍”永远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有遗憾,但从此拥有的不仅都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也有更多空间可以留给更好的。

我们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半都是泛泛之交。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认识很多人,为了应付而叫苦连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求自己的交际网怎么大,但求要好、要精。织就一张好的交际网,大可采用下列步骤:

1.筛选:就像打扑克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无用的埋掉。我们可以采用把有直接关系、间接关系或没有关系的分别记录。

2.排队:就像打扑克的“理牌”,对认识的人进行分析,依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进行有重点的维系和呵护。

3.对关系进行分类:生活中涉及的关系可能是方方面面的。有的关系可以帮你办理相关手续,有的能帮你出谋划策,而有的则能提供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都有作用。

4.随时调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人际关系也是如此。需要不断检查、修补和调整,尤其是针对个人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或关系网人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构筑最新、最有效的交际网。

同类推荐
  • 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首先对黑板报的概念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从黑板报的工具及材料的介绍人手,深入浅出地讲述黑板报的表现技法、版式设计、报头设计、标题设计、色彩搭配,以及黑板报的绘制流程,并在最后附有大量的版式图例和文字素材,使同学们在掌握如何绘制黑板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尽可能多的参考范例。
  •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的男人,先别急着赚钱

    20-30岁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10年,是事业打基础和充电的最佳时机。但这个阶段没有钱没有女朋友等等,却拥有超多的欲望和想法、浮躁、不切实际等等毛病。此书深入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解读了这个年龄段男人要解决的职业方向和、要训练的各种切实的能力,是传递正能量的最佳读物。
  • 阳光心态点亮人生: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阳光心态点亮人生: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成长的蜕变,美丽却也伴随着数不清的烦恼。那么多的为什么在心头萦绕,那么多的苦闷不知如何让它减少。而其实,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快乐和烦恼都是自己的创造。拥有阳光心态,就是找到了通往幸福的入口。心理的健康,心态的平和,是青少年朋友终身受用不尽的智慧宝藏。青少年汲取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中学生研习阳光心态的智慧枕边书。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
热门推荐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千面杀佛

    千面杀佛

    我叫王度,今年十七岁。我的记忆,是从七岁那年之后开启的,而在这之前,我一无所知。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身体内,有魔鬼……杀了我,或者皈依我!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其他的选择……
  • 死神驾到之风流二少

    死神驾到之风流二少

    她无父无母,从小看尽人间百态世态炎涼。缺失的亲情,虛假勢利的友情,让她也从不奢望唯美的愛情。人前她活泼开朗,背後她虛情假意。調戏帥哥,欣賞美女。却从沒有人察覺她笑脸上美眸中隱藏深意。沒心沒肺的日子还在繼續。怎料一只鞋子引發了悲劇。是魂穿異世?還是魂归故裡?“他”是將軍府的二少爺,天生异瞳,被传天神转世。却因廢物草包,花心痴傻。兄長不喜,父親嫌棄。姐妹欺辱。嫡母設計命喪沙漠裡。当她变成了“他”,一切終將改變。父母不愛?亲生父母捧在手心裡。沒有朋友?怎麼可能?品种多多,出生入死。最後当她遇到了他。終於明白,何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且看女主如何揽尽無數財富,造就死神傳說!
  • 夜萝莉阳春默月之水灵

    夜萝莉阳春默月之水灵

    叶罗丽精灵梦里王默水王子的恋情,先虐后甜,纯属脑洞,而且写得很慢,较苏,求轻喷!谢谢!
  • 梦世界传

    梦世界传

    一个被鲜血染红冲锋衣的少年背着鼓鼓囊囊的旅行包诡异地站在汽车纵横的大马路上,拿着在商场消防通道里得来的消防斧,狂砍向一群被他称为丧尸的活死人。
  • 凤惊天之狂妃难求

    凤惊天之狂妃难求

    她冷漠以对那些流言蜚语,这世上没有她得不到的,只有她不想要的!她是北楚国荣国公府貌丑无盐的四小姐,自小自生自灭,九年之后,她如凤凰涅槃一般归来,医术、武功,智谋,冠绝天下。退婚轩王,怒打嫡姐,羞辱嫡母,恶名远扬,人人避之不及,偏偏某只妖孽对她死缠难打。
  • 再见潮起潮落的80后

    再见潮起潮落的80后

    80后一代张潇雨开始无忧无虑的追寻快乐,最后受到各方困扰倍受打击,慢慢的他学会了做人,领悟了如何做事情,为一个笑过哭过的年代,为了一份不该有的爱情努力着妥协着,是无可奈何的放弃还是坚定不移的奢求,或许望向潮起潮落才能明白。
  • 原始社会珠仙记

    原始社会珠仙记

    青年仗义的盗墓侠却在特殊的墓中墓摔死,摔出灵魂不死心接着盗墓,结果触发机关魂穿到原始社会小孩身上,看到族群劳作愚昧,本来心灰意冷,一颗修仙之心却被老狗唤起,好不容易顺风顺水,结果遭遇原始社会统治阶级种种迫害,先隐忍后勃发,在原始社会混的一发不可收拾。
  • 佛说持句神咒经

    佛说持句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性互换

    异性互换

    一次意外,然而在次醒來却是为别人而活,四年后的相遇,“妳~妳是誰?为什么在我身体里?”我不是死后重生了吗?怎么我的肉体,难道是我們的灵魂互换?“妳不記得妳的样子了么?我就是妳,妳就是我,我們是一体的”小样!我可一直都在关注妳,果然没让我失望,本想在放松自己(可冥冥之中有种东西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