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4500000008

第8章 回头一瞥的时刻(2)

这时再看全班,这些10岁孩子的脸上呈现出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满意而宽容的笑容。

孩子特别能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感动了他,他的心灵就会变得高尚起来。这就是爱的交互。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互换。

幸福港湾

我把这件事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讲了,家长也被感动了。我说咱们要是能感动孩子,就会成为他的精神偶像。这就是驯养。家里要是弥漫着这样的空气的话,这个家就成了孩子心灵的幸福的港湾。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他多么艰难,受到的挫折多么大,他的心里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因为只要他想起我们,想起那个家,再大的难关也能挺过去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但要有无边无际的爱,更要有非常智慧的爱。因为这不但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家长真的需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心了,查一查那颗心里到底缺了什么?不光为了孩子,也为了他们自己。因为我们成人也需要幸福地、有质量地活着。教育不光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教育,不是哪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人都应该负起的责任。

在大象群中,每一只大象都肩负着每只小象的责任,不论这只小象是哪个妈妈生的;我们人类也应这样。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太难了。由于文化断层以及其他原因,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标准。说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爱。爱从哪里开始?从同情心开始,这让我想起一节课……

3.回头一瞥的时刻

猴群忽至

那节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说的是有个老爷爷因为太穷,还不起欠人的债,就躲到深山老林,在一处山坡上开了几亩地种起了玉米。好不容易等玉米长高,结出玉米棒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群猴子,冲到玉米田里,掰下玉米棒子就吃,吃不完就扔。那只领头的、长得又肥又大的棕毛老猴特别喜欢红玉米,因为红玉米最香了,卖价也最高。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吃得少、扔得多。这真是一群恼人的猴子啊!老爷爷恨死它们了,恨不得全给打死。但是他干看着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没有枪。冬天来临了,老爷爷只好搞来一杆枪,拖着年老的身体打猎糊口,终于熬到了春天。

第二年,老爷爷又在田里种了玉米,他想:这回再也不怕猴子了,要是它们再来,非得打死几只不可。玉米刚刚长出棒子,他就背着枪在地边巡逻。

有一天,猴群果然来了,它们在棕毛老猴的带领下,哇哇吼叫着冲向玉米地。当时老爷爷正在吃饭,听见猴群的叫声,赶忙扔下饭碗抓起枪,跑出门去。可是……猴子为什么突然不叫了呢?而且还在田埂上站成一排?连棕毛老猴也在队伍里面?老爷爷停下脚步,呆呆地站在那儿,他看见所有的猴子都拿爪子捂住眼睛,两腿发抖,显出极为恐惧的样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老爷爷心想……

限将临

正奇怪着,玉米地里突然走出一只豺来,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在猴群前面走过来走过去,那神情就跟皇帝对待犯了罪的大臣一样。这样巡视了几个来回,那只豺,用嘴叼了一根柴棍,放在棕毛老猴的头上。其他猴子一见,“哇”的一声,逃得不见了踪影……

老爷爷一下全明白了,原来,豺是在给自己挑选美食,谁最肥最大就挑谁,它挑上了棕毛老猴。老猴知道自己大限将临,身子抖得快要站不住了……

我问孩子:如果你是老爷爷,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解恨?呀,真是恶有恶报啊,你看来了一只豺来帮我出气了,甚至连枪都不用开了。老爷爷暗自大笑:哈哈哈!终于有人替我报仇来啦!你们是不是这样想?

孩子举手说:是,我们是替老爷爷高兴,因为有人出来替他制伏猴子。

我又讲——不是照本宣科,那样不会产生大的震撼,我讲的时候一般会把故事重新改编。我说:老爷爷本来还挺高兴,他等着看豺把猴子一口咬死以解心头之恨。但是他很快不这样想了,因为他吃惊地发现,那只豺,嗖的一下跳到棕毛猴头上,一口一口拔下猴头上面的毛。原来豺为了吃得舒服,它要把猴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光之后才要正式享用。每拔一下,猴子就惨叫一声。你们想想,满身的毛全拔光了,这只老猴要受多么大的痛苦呢?

我说,你们揪揪自己的头发试试,揪一根都疼得要命,揪一撮是不是特别痛苦?再想想如果满身长着毛,满身毛要被一撮一撮拔下来,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讲这一段的时候,渲染得特别到位。接着又停顿下来,让孩子们自己体验。之后我问:你们同情谁?是同情猴子呢,还是继续为老爷爷高兴?

我看见,所有孩子的脸都吊得老长老长,苦难的啊……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说:我们同情猴子。

我继续问:你们要是老爷爷,那支枪应该对准谁?是打死豺呢,还是打死猴子以免让它继续受苦?

孩子异口同声喊道:老师,我们打死豺!

为什么?

豺太狠毒了,太残忍了!

回头一瞥的时刻

我说,老爷爷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他想也没想,端起枪一扣扳机就把豺打死了,猴子一声尖叫,跑进山林……孩子们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说:转眼间到了秋天,老爷爷去地里收玉米,那群猴子又来了。我问孩子:你们要是老爷爷,会不会后悔以前没把那只猴子打死?孩子说后悔。

我说老爷爷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掰玉米,想着猴子过来糟蹋时再想办法。掰着掰着,老爷爷听见身后也传来掰玉米的响声,心想完了完了,一边想一边回过头去。就在这回头一瞥的时刻,他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群猴子也在学着他的样子掰玉米呢,而且没有一个吃的!原来猴子不是来糟蹋玉米的,是来给他帮忙的!猴子干起活来当然要比老爷爷快得多,它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摆在地头,然后悄悄离去。

孩子们笑了起来,笑得非常开心,笑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感动。这个故事将他们的感情一步一步往上引,越引越深,越提越高,将孩子带到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里去了,直到沉入其中,直到忘乎所以。

我说: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老爷爷的意料,他感动极了,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那群猴子一到早晨就来帮老爷爷掰玉米,到了黄昏全都自动离开。而且,从此以后每到秋收那群猴子都要来。

砸枪

我说:你们要是老爷爷,该怎么办?

孩子们说:感激猴子,送玉米给它们吃。

我说不知怎么搞的,那群猴子一见老爷爷接近它们就往开躲,连老爷爷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尽管老爷爷特别想跟猴子友好,每次都对猴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亲热姿态,但是越这样猴子躲得越远。

孩子们急得大喊:那怎么办呀老师,赶紧想个办法嘛!我说老爷爷什么办法都想过了,猴子就是不跟他亲近。可是有一天,老爷爷突然发现,每当他让猴子过来时,那些猴子总是盯着自己肩上那杆猎枪。老爷爷终于明白了:不是猴子不愿跟我亲近,而是它们害怕我的猎枪……

怎么办?我问:要是你是老爷爷,你该怎么办?孩子们说把枪扔了。我说那座山里有老虎有豹子还有狼,要是没有了枪说不定就会有生命危险。孩子们说:应该把枪埋起来,等危险来了扒出来再用。我说老爷爷大概太感动了,与猴子亲近的心情太迫切了,他大概忘了可能会有什么危险,想也没想,抡起枪,照着石头砸去。猴子见了,一声尖叫,全都拥了过来,围住老爷爷,有的揪他的胡子,有的揪他的头发,使着劲儿跟他亲热。

就这样,老爷爷不再寂寞,因为他跟猴子成了最好的朋友。

孩子们大概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老爷爷,拍着腿,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后来,老爷爷更老了,种不动玉米了,他就把种玉米攒的钱买了几头牛,大牛生小牛,几年之后成了一群牛。有一天,老爷爷正在放牛,突然听见牛群吼叫起来,叫得特别凄惨,原来来了一群狼,老爷爷想赶着牛逃跑,但是来不及了。狼群慢慢包抄过来,圈子越围越小,情况十分紧急。

狼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动物,它要是围住牛群,所有的牛别想有一头活着出去。就是吃不完也要全部咬死。老爷爷心想:完了,我的牛算是全完了。他闭上眼睛,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牛被狼咬死、吃掉的惨景。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一声长啸,那群猴子赶来了。老爷爷看见棕毛猴跑在最前面,它们跳进狼群、跳到狼的身上跟狼打。这时候孩子急得不得了,说老师——老师——快讲呀,后来怎么了?

我说:老爷爷赶快把牛赶到安全的地方,连忙回去支援猴子,当他赶到时,发现,山谷里只剩下一堆猴子的白骨……

孩子全都不吭声了,有的眼中含着泪水。

后来,人们来到山里找老爷爷,发现他住的地方成了一堆烧焦的泥土。老爷爷不见了。再后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有的说老爷爷也被狼吃掉了,有的说那群猴子并没有死,是它们接走了老爷爷,接到一个最好的地方享福去了……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我问孩子:猴子能打过狼吗?孩子们说:打不过。我说那它们为什么还要去打?孩子们说:它们在报答老爷爷。我说这就等于猴子把自己送到狼嘴里给狼吃啊!因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老爷爷赶着牛群逃脱!它们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救命之恩的!我说现在,我们下课。

孩子们坐着不动,静静待在原地,教室里弥漫着凄楚悲伤的气氛。

我刚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本来还在吵吵嚷嚷,有的甚至满地乱跑。讲着讲着,他们开始安静下来。再后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了。他们屏住呼吸在听,眼睛里露出一种很特别的光——被深深感动的光。尤其是当我讲到故事结尾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埋下头去……

这节课是我在我们一个教学点上的示范课,听老师说,几个星期之后那个班的孩子还问:上次讲课的那个李老师呢?她怎么还不来给我们上课?我想那节课都让孩子的小心脏疼了!孩子需要什么,老师就用什么满足他们,要是给予的不适合,他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的心就会漂浮着,无所适从,就会心烦意乱,就会胡闹、捣乱,甚至打架,就会说一些屁呀屎呀无聊的话,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填充精神上的空缺。

你要是用能愉悦人类精神的内容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用爱占有孩子灵魂的话,他们就不再这样。这时候要是有个新来的,说出难听的话,做了出格的事,其他孩子就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甚至会有孩子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使得那个新来的孩子感到不好意思。这样,你的班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越来越高,上课也不用你维持纪律。纪律和秩序是人类灵魂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如果只能靠着威严来维护的话,说明威严已被破坏了。

同类推荐
  • 十月怀胎一点通

    十月怀胎一点通

    本书总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是情感商数的简称,也称EQ。情商也反映人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热门推荐
  • 我命归仙

    我命归仙

    修仙,其实不叫修仙,更应该叫夺仙。靠的就是夺天地造化,万物机缘来成就自己,所以修仙不够霸道,应该称为夺仙。要是没有灵药怎么办?那就去抢别人的灵药!要是没有机缘怎么办?那就去抢别人的机缘!要是没有成仙的资格怎么办?那就去抢别人的资格!看小夜子如何仙宝在手,抢尽机缘,快意恩仇!
  • 天价娇宠:冷妻魅惑难挡

    天价娇宠:冷妻魅惑难挡

    “给我十万,我陪你一夜。”三年前,夏少瑾被陷害入狱,还是男子监狱。三年后,她从狱中走出,势要让那两个人一辈子鸡犬不宁!但,本是不得已的一夜之欢,这男人怎么就赖上她了!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 超级校园狂少

    超级校园狂少

    郭飞宇,身世显赫的极品少爷,经历家族十年的磨练后,张狂不可一世的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帝国。他的商业帝国迅速崛起,震撼世人,成为世界之最,黑道也因他的出现拉开了新的帷幕,经过不断的扩张,他最终站在了世界黑道的颠峰。
  • 穿越小马利亚

    穿越小马利亚

    10多岁的星辰居然在马背上神奇穿越来到小马利亚,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袅袅青丝枝

    袅袅青丝枝

    家居城南隅,年华不复回手扶河边柳,问君归不归少时曾相许,袅袅青丝枝新簪妆白发,使我潸然下!短篇原创故事集,欢迎入坑!
  • 重生之鸩后

    重生之鸩后

    心善无后福,必会遭大难。她感沐天恩换魂重活一世,行善积德不必,大彻大悟没有,安然度日不愿,只想做个彻头彻尾的毒妇。谁说重生就要从头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这一生,可是要同仇家讨债来的。
  •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第七号命令

    第七号命令

    李斯特.查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天才!一般人的智商是49-152,智商超过140,已经是天才,他的智商居然突破500!十二岁上了大学!十五岁获得了物理与生物系双博士学位!十六岁获得了机械与化学系双博士学位!二十五岁在空间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诺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以毁灭世界消灭人类为理想,在一次时空逃亡中,意外穿越到异世界,成了一名战士。在他决定继续自己的理想时,他的长官却将他送去当炮灰,理由居然是......智商低!
  • 华严经吞海集

    华严经吞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