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在外人看来,我的长兄钦宗赵桓一继位便表现出了与乃父不同的全新气象。至少,他继位第二天,东京的禁军衣甲肃整、刀枪耀眼,在城外大量集结,要开拔出征了。
啊,不错不错,东京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不少人又燃起期望。毕竟,金军打过来三个多月,这可是第一批迎着金人前进的宋军啊!于是百姓们都跑到城外,等着看大军开拔。而无所事事的我,自然也跑到街上和他们凑在一起,准备看热闹。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北宋最精锐的禁军出征,更是非同凡响,一般都要有个仪式以示天神庇佑。本来是要发饷、忌酒、筑坛、祈福、焚香、赐剑,鼓乐齐奏,吉时出城。但现在战况紧急,也就没那么讲究了。皇城内,宋钦宗一大早将宝剑赐予两位领军的大将,许诺高官厚禄,将军忠心叩拜,誓言赴死。巳时一刻,军队正式开拔。
然而,皇城外的好戏早就开始了,我和围观的百姓们都看的津津有味、脊背发凉。军队本该卯时集结,可是宋时的禁军不是我们现在的驻军,他们都是上班族,很多人起不来床,辰时放才到齐。军队集结完毕,自然便是等着统领下令出发。然而,人能安安静静的等着,马等不了。宣化门外七千马军,配套的马匹上万,早就有马儿尥了蹶子,踢翻自己的主人向野外逃去。而禁军本来就是全国流氓无赖的聚合体,战斗力十分存疑。坑蒙拐骗偷他们样样精通,但对马这样金贵的大牲口(即使他们是马军),他们完全没有办法。于是被踢的兵卒们捂着身上哎呦哎呦哭喊,周围的其他的战马也烦躁起来,嘶鸣挣扎,搞得队列如集市一般;等到巳时一刻,大军开拔,场面就更精彩了。平时欺男霸女的东京禁军,竟然有近一半兵卒浑身发抖,而兵器则夹在肘间,双手紧紧拽着马鞍子生怕被甩到马下。更有甚者,居然有人双手环抱马脖,以防被摔下马去。
七千人的马军,上马上了一刻钟,军人们好不容易都在马背上,大军踢踢踏踏的出发。百姓们嘻嘻哈哈的等马军离开,突然有人对着地上指指点点,打眼看过去,原来地上躺着十来把兵器,看来一定是有兵卒被坐骑吓得魂飞魄散,连兵器都吓的丢掉了。
京城的百姓都是见多识广的,但他们马戏见得多了,却没想到军国大事,也如马戏一般。围观众人不少都捧腹大笑,但笑完,又叹息摇头。原来我们的身家性命是由这样的军人保护的呀!这样的军人,能杀敌吗?冲锋时不被马踩死就不错了吧?
我混在人群中,心疼的脸都绿了。当然,我心疼的不是这些废物军人,而是那上万匹战马。唐末,中国丢掉了河西走廊;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给了辽国。从此以后,中国便没有一块草场了。然而,马儿必须在草场上常年奔跑才能成长为战马,所以,北宋的每匹战马,都是进口的。大概也因为战马格外金贵,所以北宋马军都碰不到战马,以免把马碰坏了。可是,这些连马都不会骑的马军到了战场,除了当靶子,不就是给金人送马吗?与其给金人送马,还不如现在把这些马杀了吃肉,至少还能留着马骨头砸金人的脑袋。
想到这里,我自然是气鼓鼓的,可巧,河东河北制置使、马军的统领梁方平正扬武扬威的踏马过来。这梁方平也是个太监,大概是皇帝除了太监无人敢信,所以当今禁军几个有名的头领,竟全是太监。
我皮笑肉不笑的上前拱手,道,“梁太师早。”
太师是对童贯的尊称,梁方平听我这么称呼他,得意洋洋,也拱手,“康王爷也来送行,折煞鄙臣了。”
我这个人颇为火性,脾气一上来讲话便不管不顾,再加上我着实担心马匹资敌,于是道,“太师,马军士兵不熟马性,不如把马杀了充作军粮吧。”
梁方平仰天大笑,笑完了看我的表情充满慈爱。那表情的意思是康王你还小什么也不懂,说些什么傻话呢,待本太监教你。只听他宽容的说,“大王,任谁也不是生来会骑马的,鄙臣麾下大军以战代练,早晚会熟悉马性。”
见我还是一脸不以为然,梁方平又道,“大王放心,金军铁骑再强,我大宋却有黄河天堑,无惧之!”说完见自己的军队已经走远了,赶紧拱了拱手,离开了。
我摇头叹息,满怀忧愁,目送禁军离开。几日无事,等到再听到这支军队的消息,便是靖康元年的正月初三了。
那天下午,梁方平的副手何瓘丢盔卸甲逃会京师,他逃跑的速度,比八百里加急的快报还快。
何瓘逃回后禀报:天亡大宋,宋军原本仰仗的黄河水,竟然一夜之间结了冰。梁方平见状惊慌,丢下七千宋军打马如飞,一人一骑绝尘而逃,连黄河上唯一的桥都忘了烧。守桥的宋军见主帅率先垂范,也个个争先,刀枪扔了一地,一哄而散。溃逃的宋军如同瘟疫,他们逃到哪里,就将对金人的恐怖散布到哪里,使得大宋军队上下惶惶不安。汜水关2万禁军,畏金若虎,听闻金军已然接近,再次一哄而散。
而敌军方面呢?其实,让梁方平崩溃的黄河冰,只是薄薄的一层,根本不足以支撑军队渡河。再其实,吓得宋军屁滚尿流的甚至不是金军,只是刚刚投降金人的常胜军(或许可称伪军?)。伪军头目郭药师率领常胜军渡河,黄河一役,常胜军轻伤三人,宋军争相逃命互相踩踏,损失惨重。常胜军占好位置,迎接金军,几万女真人好整以暇,优哉游哉花了五天时间慢慢渡过黄河。从容不迫在汜水关布好阵势,已然整装完毕,鼓乐喧天,如过节般向汴梁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