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6900000001

第1章 少年奇才

家族渊源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在《论语》中被孔子称赞所问的问题意义重大的林放,就是林则徐的先祖。林氏一族自唐代起就在福建定居,明代是林氏家族的鼎盛时期,香火旺盛,名人辈出。然而盛极必衰,林氏在清朝初年家道中落,家族成员也都分散到了沿海各地。林则徐的祖上这一支最后辗转迁到福州,一连几代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儒生,过着穷苦而不得志的日子。

林则徐的祖父林万选是个穷秀才,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号旸谷,是林万选的第四子。林宾日从小就勤奋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重现林氏一族的辉煌。无奈家境贫寒,父兄又都不在身边,林宾日一直都是自学,直到13岁才得以入私塾。

林宾日身体不好,又运气不佳,一直没能在科场上得偿所愿。再加上家境不好,一直到29岁,都没人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虽然林宾日屡试不,大为赞赏,觉得他是个很有才华、很有潜力的人,于是就把刚满18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林宾日的夫人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官家小姐。嫁给林宾日这样一个穷秀才,她毫无怨言,勤俭持家,和林宾日过着布衣荆钗、贫困交加的苦日子却也安之若素。她天生心灵手巧,善做女工,擅长剪纸,剪下的花草图案栩栩如生,很受人们的欢迎,因此也能靠这些贴补一些家用。她把这套绝活教给了八个女儿,一家人时常靠给人剪纸才能勉强度日。

乾隆五十年(1785年)八月三十日那天,天气炎热,酷暑难消,林宾日的夫人即将临盆,不料突然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林则徐就在这盛夏的暴雨中出生了。至于他的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嗣曾正乘轿出行,刚走到西门街定远桥附近时大雨就开始下了起来。巡抚大人见雨势太大,只好在此下轿避雨,找来找去只看见一间破旧的房屋,他连忙走过去,正在四下张望里面有没有人时,忽然听到一阵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声,原来他走到了林宾日的家中,那个啼哭的婴孩,就是刚刚出生的林则徐。

巡抚先是吃了一惊,继而喜出望外。雨停之后,巡抚正犹豫着要不要向主人家道贺,林宾日刚巧从外面回来。林宾日发现自家门口簇拥着官府的仪队,心中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进屋一看,里面又赫然站着一位红帽大员,着实吓了一跳。后来得知徐巡抚只是路过避雨便松了一口气。他看到26岁的妻子生下的男孩健康可爱,心中很是欢喜。不过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在儿子出生之际有贵人光临,让这位屡试不第的老儒生认定这是一个好兆头,因此给儿子取名则徐,希望有朝一日儿子也能成为像徐巡抚一样受人称道的好官。

徐嗣曾是浙江海宁人(清置海宁州,属杭州府),这年刚由福建布政使晋升为巡抚,他在整个福建声名很好,林宾日对他也是十分敬重。徐巡抚为官清廉,注重选拔人才,并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所作所为给许多有志青年莫大的鼓励,人人都奋发自强,想要博得他的青睐。

林宾日夫妇结婚八年,只有林则徐这一个男孩。林则徐上面本有一个哥哥,可惜夭折了,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却被过继给了他的伯父。即便是这样,林家的人口也不少,林则徐有八个姐妹,而父亲林宾日却只是个教书匠,家中收入微薄,可想而知,林则徐幼年的生活十分清苦。

初上科考

林则徐出生的时候,37岁的林宾日已经中了秀才,本打算再接再厉考中举人,却始终无法如愿。慢慢地,林宾日的仕途之心也就淡了,只把自己对功名的热切之心全部倾注在儿子身上,格外重视对林则徐的教育。

林则徐从小就聪明伶俐,所以林宾日在他4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识字,7岁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写文章。有人劝林宾日说孩子太小,林宾日却骄傲地回答说:“这孩子很聪明,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引导出他天生的灵性。否则让他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反而浪费了他的灵性。”

家中的人口众多,经常困难到靠稀饭度日的地步,家里大大小小都为了生计忙碌。林则徐很懂事,看到大家都工作赚钱,自己也想帮忙做些事情,每当这时候,母亲就会劝他安心读书,有朝一日能够光耀门楣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了。

一家人的粥愈来愈稀了,当时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劝林宾日,林则徐聪明机警,不如让他学些别的,帮忙贴补家用,也省得一家子生活压力这么大。但是林宾日不为所动,坚持让林则徐读书,他相信自己儿子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在父亲的教导下,林则徐很快就让大家刮目相看了。八九岁的时候,林则徐就常常语出惊人,写的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赞赏。元宵节时,处处都张灯结彩,林则徐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赏灯吟诗,老师随口念了一句应景的上联:

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话音刚落,林则徐就对曰: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

林则徐的文思敏捷让老师都感到震惊,这小小年纪的弟子才气凌人,心胸宽阔,气吞山河,老师对他连声称赞。林宾日得知后欣慰不已。

还有一次,老师带着学生们游福州城外的鼓山,林则徐跟随大家登上了顶峰,下面就是茫茫的大海。老师命学生以“山”、“海”开头作七言对联,林则徐的对子让老师觉得很有新意和气魄,他朗朗地诵道: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年纪不大,气势却不亚于庄子那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气概,他那开阔的胸襟和高超的志趣在此时就可见一斑。

虽然大家都不用林则徐干活,但是他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天上学之前,他会把母亲和姐妹们做的各种手工艺品送到店铺寄卖,晚上放学后再去收钱交给母亲。这段清贫的日子对林则徐影响很深,他一生清廉节俭,生性淡泊,不怕吃苦,关注下层人民,也从不以自己的出身贫寒为耻,都要归功于幼年的这段生活经历。林宾日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徐巡抚那样的好官,林则徐做到了,甚至青出于蓝。后来他曾把儿时的往事写成两篇文章,那就是著名的《先妣事略》和《先考事略》。

有一年除夕夜,邻居们听到欢天喜地的笑声从林家传来,大家感到好奇,纷纷从短墙上窥探,却看到十多口人正围着桌子,吃一盘素炒豆腐,油灯也比平时亮了些,一家人其乐融融,脸上的笑容让旁人羡慕不已。后来每逢过年,林家的后人就会点燃一盏两根灯蕊的油灯,吃一盘素炒豆腐,一代一代地缅怀当年的岁月。

林宾日始终保持着读书人的风骨和纯真朴实的个性,多年的贫困养成了他安贫乐道的性格,就算是后来林则徐为官之后,他也不愿意过官府老太爷的生活,一旦发生了水灾、饥荒等事情,他就为了百姓四处奔走。他拒绝了儿子的奉养,还常常写信给儿子,劝他遇到荒年时要多放米粮,禁止富人囤积,加强各项医护工作等,林则徐之所以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是和林宾日的教导分不开的。

天资聪颖的林则徐终于迎来了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当时的福州文风鼎盛,竞争激烈,从府试、院试再到面试,林则徐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嘉庆二年(1797年)进入了最后的面试。当时只剩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童生和他一起面见主考官了。经过数轮的考验,二人还是难分高下,最后主考官只得另出对子要他们对句。对对子可谓是林则徐的强项,一般人都难不倒他,对于各种对子,林则徐都几乎是信手拈来。所以当主考官伸手指着他说“童子何知”时,林则徐从容不迫地答道:“大人利见”,考官再望着老童生,老童生沉默无语,半晌方颓然叹道:“老夫老矣!”

林则徐以13岁稚龄夺得府试冠军,14岁就成为一位年轻的秀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众人纷纷认定他前途无量,必成大器,河南知县郑大模更是对林则徐青睐有加,把当时年仅10岁的女儿淑卿许配给了他。早在林则徐八九岁的时候,这位进士出身的知县就见过他,当时林则徐以一句不假思索的“天马行空”对他的“山鸡舞镜”,郑县令连连拍案称绝,当时就已经萌生了招他为女婿的念头。

林则徐在20岁的时候中了举人,随后就和已经订过亲的郑家小姐淑卿完婚。虽然淑卿是县令千金,但是贤惠过人,丝毫不嫌弃林家的贫寒,而且持家有道,虽然生活有些艰难,但是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生活倒也和谐美满。淑卿自幼熟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棋艺也很不错,是个蕙质兰心的大家闺秀,更是林则徐的贤内助。

婚后郑淑卿共生了四子三女。长子林汝舟科举考试的成绩很不错,位列二甲第六名,后来和林则徐一样,也进入了翰林院。次子秋柏很早就去世了。三子聪彝也进入仕途,后来担任浙江按察使。四子拱枢后来担任汾州府的知府。长女和三女后来都长成了知书达理的姑娘,最后都嫁到了读书人家,次女敬纫嫁给了历史上著名的沈葆桢。

同类推荐
  •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本书主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介绍巴斯德——这位贡献杰出的医学伟人、法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的故事,介绍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介绍其为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业绩“狂犬疫苗”。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热门推荐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伏龙凤雏

    伏龙凤雏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遭遇,所有的一切都事出有因,每天上演的悲剧与不幸为了最终出现的美好结局,那这些事都是值得的。
  •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谁都能成功的社会。但是就人类历史来看,成功的人却为数不多。为什么机会是同样的,而他们就能成功呢?其实,这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去努力的。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认为埋头工作、默默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你就错了。要知道,一个人获得成功,他可以没有权贵的身世,也可以没有富有的父母,但是他必须要认识很多人,拥有很多人脉关系。而仅仅拥有人脉还不够,要懂得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人脉的升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荒谬大陆

    荒谬大陆

    千苍百世的大陆,无缘无故的祸乱,大陆上的灾难,一切都将由传承的人来结尾!
  • 易玄与叶秋

    易玄与叶秋

    “我叫易玄,你呢?”“我叫叶秋,叶子的叶,秋天的秋。”游龙滩头,两个少年眉目清秀,相视一笑。
  • 屠血

    屠血

    打劫打劫,让驴子和书生走中间,权贵靠两边,......小点声,别把绑来的帝王吵醒了,那几个人闹得慌......我们生活很低调,只是偶尔浪漫的替天行道!若天不同意,屠了
  • 那些年的那些年

    那些年的那些年

    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幼稚可笑。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热血拼搏。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无所畏惧。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痴情绝恋。那些年的那些年,我们依旧在一起。那些年的回忆,至今我也没有淡忘。那些年我爱过的女孩,那些年我追过的梦想,那些年我拼搏的努力,那些年我的那些好兄弟,那些年我的……那些年的事情太多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和你们一起来看我的那些年的那些年。
  • 《废材魔王》

    《废材魔王》

    一个“无属性”的少年,无意中得到一条骷髅头项链,从此一飞冲天。
  • 庶女逆袭:纨绔王妃腹黑爷

    庶女逆袭:纨绔王妃腹黑爷

    21世纪风光无限的天才药剂师洛十九,遭亲友背叛身死,本以为身死魂消,却穿越到了一个废材小姐身上,自棺材中爬出。遇到了他——她,桀骜不驯,见死不救?他,冷心冷面,孤傲绝尘?纯扯淡!“爷,我给你笑一个呗?”洛十九腆着脸对某王垂涎。某王凤眼一阖,无视之!后来……某王温情脉脉,“十九,过来。”洛十九白眼一翻,“边儿去,本姑娘不伺候了!”【大宠小宠不断,欢迎跳坑,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