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西医学中的人体是由各个系统构成的,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这些系统又都由组织和器官构成,每个系统中的任何组织和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异常,都可能使人得病。
与西医不同,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分为脏象、精气血津液和经络几个方面,对于这些方面的最早记载都出现于《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理论,古代医家把脏象分为了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和肾系统。根据经络的部位、功能及与脏器的联系将经络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而精气血津液主要指人的本源、能量和体内的液体。其中心、肝、脾、肺、肾各系统的病变多表现于人体的躯干部位,如心痛、腹痛、咳嗽、腹泻、胁痛、腰痛等;当然由于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一个系统的病变也会出现在另一系统的某个部位。经络的疾病多表现于四肢、脊背处等。
2.1藏象——人体内的内脏及其外在表象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音同“内脏”的“脏”音,是指藏于身体内部的脏腑组织,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藏”还有另一种解释,即“内脏”,由于古人忌讳多,“脏”又有不洁的意思,因此,古人将“脏”用“藏”来代替。“象”的意义有二:一是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蕊”;二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征象。“藏象”是指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现多作“脏象”。
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脏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作为基础,但其发展主要基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2中医眼里的人体00科普通鉴·中医乾坤《素问·灵兰秘典论》对五脏六腑及其功能有如下表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2.1.1五脏——藏精气而不泻
中医上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这里的五脏是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即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每个系统中任何一部分的异常都可导致或提示该系统中中心脏器的病变。而西医中的五脏只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单独的脏器,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重视局部的思想。下面是中医理论对五脏生理功能的理解。
(1)心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1)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
2)心主神明:在中医学的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3)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窍。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4)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2)肝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肝失疏泄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及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2)肝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3)肝开窍于目:指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另一方面,“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故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1)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指对饮食物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致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表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若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2)脾主升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泻脱肛等病症。
3)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4)脾开窍于口: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
5)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
(4)肺主气、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1)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统症状。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
2)肺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3)肺主通调水道: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产生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
4)肺开窍于鼻: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出血等。
5)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开窍于耳及二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要是指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作“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肾还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可见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
4)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泻、滑脱。
5)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