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300000031

第31章 《永乐大典》—包宇宙之广,汇古今异同

开始编撰及成书时间:1403年开始编撰,1407年成书

分布范围: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

距今年代:600余年

考古地位: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借群臣之力,成浩瀚典籍

建文元年(公元1403),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借“清君侧”之名,发动“靖康”之役,夺取了建文帝的位置,自己登基作了皇帝,改年号为“永乐”。夺取帝位以后,为炫耀文治,获得天下臣民的认可,朱棣即命大学士解缙组织有才学之人,系统收集天下古今书籍,编纂一本大型类书。

解缙领会圣意,马上召集了147人开始编撰此书,并于次年11月完成,初名《文献大成》。但是,永乐帝对匆匆编撰出来的这本书并不满意,他认为里面收录的书籍太少,记载也太简略,于是在1405年下令重修。这一次的编撰工作可谓声势浩大,不仅任命解缙、姚广孝和郑赐三人监修,还增设了副监修以及正、副总裁二十余人,并在全国征集了两千多人以保证编修队伍。编撰过程中,还启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另外还指派官员奔赴各地去采购所需图书。这样,到1407年,全书终于大体定稿,明成祖朱棣将其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了序文。当时,明成祖还想将《永乐大典》刊刻,但是由于耗资巨大,只好作罢。于是,又从全国找来一批善于抄写之人,用毛笔工楷清抄此书,由皇帝亲自把关。1408年冬,《永乐大典》终于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全书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著名的经史子集以外,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称得上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并保存了文献的原貌,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被称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还要早300多年。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非常清晰,易于查询。全书总的体例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分列很多单字,单字下详细注明了该字的读音、字义,并列出它的篆、隶、草、楷等各种字体,并随字记载每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奇闻逸事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永乐大典》对于典籍资料的收录,本着“一字不易”的原则,把原书的整段、整篇甚至整部都编入书中,很多已经失传的书籍都可以在其中找到。

《永乐大典》全书采用印有朱丝栏的上等白宣纸,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书中还有许多插图,名什器物、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书面为硬裱,由黄布封包,显得典雅庄重。书的前面还用不同的字体写着同一个“门”字,记载了中国古代不同等级的门,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每册《永乐大典》长503厘米,宽30厘米,厚约2厘米。其搜罗之广泛、篇幅之宏伟对我国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堪称皇皇巨著。

《永乐大典》的流失经历

《永乐大典》自编成后,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渊阁。至今,600多年过去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永乐大典》也不过只有800余卷,400册左右。这个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那其余的96%是怎么遗失的?

由于《永乐大典》藏于深宫禁地,所以明朝历代史书上很少见到关于它的记载。《永乐大典》的下落也就成了一个谜案。在零星的史籍介绍中,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这样的一个过程。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落成,永乐帝迁都至此。这时,《永乐大典》的原稿仍藏于南京文渊阁,并在明代中期毁于一场宫中火灾。而正本则被永乐帝带到了北京,藏在宫中的文昭阁。弘治帝时,《永乐大典》曾被查阅。嘉靖三十六年时,宫中大火,紫禁城三大殿被焚毁,《永乐大典》也险遭厄运。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是嘉靖帝“殊宝爱之”的珍品。登基以来,他一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这次大火中,嘉靖急命左右登文楼,抢运《大典》,一夜中下谕三四次,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当时嘉靖帝即有意“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嘉靖十一年秋,副本抄写工作开始,持续六年,隆庆元年才完成。这样,《永乐大典》就有了正、副两部。但明朝灭亡以后,《大典》正本却神秘消失了。

历史的车轮很快转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天,徐乾学、高士奇等官员推开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门,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就放在这里。这是《永乐大典》自明末之后首次重现于世。但当时已经发现缺失了1000多册,虽经多方调查,仍然没有找到。道光以后,《永乐大典》被视为为无用之物,束之高阁,一些官员也开始趁机偷窃。据清人缪荃孙记载:翰林院的一些官员的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官员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不穿在身上,打成包袱形状如两本《永乐大典》大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将两本《大典》包入包袱里,却把原本包在包袱里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员见到早上曾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就不起疑心了。另据记载,光绪年间一位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本《永乐大典》。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大量流到民间。

光绪二十六年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翰林院也沦为战场,兵火肆虐。那些极为重要的古版书籍就在大火中被一点一点吞没。侵略者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将宝书代替砖块用来构筑工事。更有甚者,当炮车陷入泥泞时,竟把《大典》垫在车轮下。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国内只余60多册。

1912年,京师图书馆收藏了这仅剩的60多册《永乐大典》,并在此基础上四处找寻、广泛征集,到1934年,京师图书馆的《永乐大典》藏书量已达93册。“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动荡,为保护文物,北平图书馆将《永乐大典》几次转移,并在上海成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部分《大典》在太平洋战争以前被运到了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后于1965年转运中国台湾,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运到美国的部分《大典》则在抗战胜利后运回北京。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乐大典》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妥善保存,一些藏有《大典》残本的个人也纷纷捐献,加上苏联国立图书馆归还的52册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归还的3册,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已达221册,是世界各收藏地中数量最多的。

然而,世界各地所藏《永乐大典》均为嘉靖后期重抄的副本,正本的《永乐大典》却一直没有发现。目前,对于《永乐大典》的下落主要有四种说法:在南京毁于大火;清嘉庆年间失火于乾清宫中;被一同焚毁于明末文渊阁;藏在嘉靖皇帝的玄宫里。

以上各说皆有依据,但我们还是期望《永乐大典》正本没有焚于火中,而是深藏在某个秘密的地方,等待着后人的发现。

附:历史上的靖康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尤其是燕王朱棣与周王朱要木肃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以致朝廷孤危。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立意削藩。燕王朱棣派大将齐泰、黄子澄以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是为“靖康之役”。

这次削藩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公元1403年,朱棣攻下南京,自即皇帝位。朱棣称帝后,屠杀了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并实行族诛之法,族人中男性无论长幼皆斩,妻女发教坊司,姻党悉戍边。朱棣还恢复了前朝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此后,朱棣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并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后又迁都北京,使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同类推荐
  • 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

    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

    本书坚持“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南宋历史上关于“战”与“和”孰是孰非的争论,自高宗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以“战”为是,以“和”为非。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本书是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一部有影响的专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1862-1874)、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并且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其观点虽争议很大,但颇有独到之处。
  • 大唐求生记

    大唐求生记

    他名为李震,是英国公李世绩的长子十岁拜大唐军神李靖为师,被誉为大唐军方二代第一人建长乐医馆,聚集天下名医只为救治心爱的女人酿酒种菜,他给皇帝发工资当然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执刀扬马平胡虏,扬帆出海看世界敢问,我大天朝知了世界宽广谁还能灭我国威?最后,他还是一个勤奋顾家的好男人,他最喜欢的东西有五样收藏!推荐!评价!打赏!以及未来的月票!
  • 重生少年包青天

    重生少年包青天

    小姚子,老套的穿越到少年包青天里面,装逼犯二。
热门推荐
  • 幻士仁贤经

    幻士仁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江湖不太冷

    这个江湖不太冷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争斗。人这一世,谁都逃不过江湖。但即使逃不过江湖,我也要远离江湖,和她平平淡淡……
  • 异银芒

    异银芒

    他原是死神世界里三番队的队长,携带武器为斩魄刀---神枪。不过仅用一年就从真央灵术院毕业以及幼年展露出来的超人天赋实力可见一斑。幼年就跟随蓝染身边,后蓝染叛变,于是跟随蓝染以及东仙三人叛逃至虚圈。而多年的奔走追随实则是为了夺走乱菊幼时被夺走之物以及自己的一厢情愿,后在刺杀蓝染中由于意料之外的变故导致计划失败,被蓝染洞穿胸口。可是却由于崩玉的力量却将他带入了另一个奇幻的世界。
  • 次元补天路

    次元补天路

    天道崩裂.鸿蒙紫气四九缺三就这样陈武成了补天之人“补天就是像女娲那样吗?”“你想多了,上次是普通难度,这次是地狱级”“NO‘就这样陈武在动漫世界一边找鸿蒙紫气一边找妹子的故事你们说天道是妹子吗?ps:新人新书,文笔略渣
  • 神魔开天

    神魔开天

    手可摘星辰!双脚踏幽冥!伟岸身躯矗立鸿蒙天地!一拳灭群敌!一刀斩无道!一路霸途只为一方仙土!方凌意外来到一片修炼世界,开启修仙之路,阴煞之地,天帝牢笼,幽冥虚空,无尽血海,谱写一个个不朽传说!“问世间可有一片仙家乐土,避我亲人,兄弟?”“若没有,那便让我撑起这天,踏实这地,化一片仙土守护!”修炼境界:道基境,真气境,罡煞境,法力境,道胎境,金丹境,法相境,元神境,纯阳境……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异界之不灭

    异界之不灭

    一个异世界的强者,在濒临死亡面前,终于领悟到不死不灭的真谛,看一个不死不灭的怪物如何纵横异界!
  • 千玺爱

    千玺爱

    这是tfboys与Bgirls的修改版请各位多多支持
  • 花千骨之再续虐恋

    花千骨之再续虐恋

    花千骨为什么又回来了?是重生了吗?(本书按照电视剧接后续)摩严为救花千骨而死,花千骨与白子画在花莲村再续师徒恋,可为什么会又会长留呢?二人度过了那一晚,小骨的肚子大了起来,是怀孕了吗?可这本书里的花千骨是女娲的第二个女儿,她被白子画伤透了心,因为她看见了……(咳咳,莲池提醒,没那么污,没有亲吻,唉,我的鼻子怎么像匹诺曹一样一撒谎就变长了)。这是莲池写的第二本小说,请大家支持,不好看也别伤害我玻璃般的自尊心。
  • 左神

    左神

    【夜影文学社作品】一杯酒,一把剑,一笑傲苍穹,一语动乾坤。魔有怎样,神又怎样,谁说佛就不杀生,谁说魔就不是正,在这以武为尊的世界,强者一怒,血流成河,弱者势小,被受欺辱。要想笑傲苍穹,必要杀出一条绝境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