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酸甜苦辣皆须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觉悟者,不是以你是否做过有违世俗伦理道德的事情为羁绊的,而是大智慧的获得与否;同样,杀人放火、坑蒙拐骗的恶行,也不是佛教所认为的最不好的东西,而是作为业报,存在于佛所揭示的生命轮回规律之中。那些慈悲、善恶不是佛最后的追求,而这些品质却与对佛——即觉悟的追求密切相关。上面的这些品质在我们的这个层面上是简单的善恶,而在更高的佛的境界中却只是渺如沙粒的业报的因缘。不论你以前做过什么坏事,只要你改,一切都可以原谅,人生也只有经过酸甜苦辣才能够真正了解生活的真谛。
经历苦难方得金
从前有一位富人,他拥有很大的家业,却没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因为他只有三个女儿。一天,他决定试试哪个女儿对他最忠心,就把财产留给她。
于是他把三个女儿都叫到身边,他问大女儿:“你将来有福了会和谁分享呢?”大女儿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她献媚地回答说:“自然是要和爹爹一块儿分享了。”富人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又问二女儿:“你将来有福了会和谁分享呢?”二女儿也很乖巧地回答说:“自然也要和爹爹分享了。”
富人接着又问小女儿:“你将来有福了会和谁分享呢?”小女儿为人最实诚,也不会耍小聪明,于是她回答说:“人各有命,自然是各人有福各人享了。”富人听了小女儿的回答非常愤怒,从此就开始冷落小女儿。
他给大女儿和二女儿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并且对她们有求必应,然而却把小女儿当丫环使唤,甚至不让她吃饱穿暖。大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富人帮大女儿找了一个为官的女婿,并且为大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二女儿嫁的是一位富商,富人也为二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然而到了三女儿出嫁时,这位富人却故意为三女儿找了一家本城最贫穷的人家,只有父子两人相依为命,所有的家产就是那两间小茅屋。非但如此,富人连一文钱的嫁妆都没有为三女儿准备。三女儿并没有抱怨,也没有不满,她还是心甘情愿地嫁给了那位贫穷的男子。男子来接她时,她的母亲怜惜女儿,于是偷偷地在她盘起的头发里塞了一锭金元宝。
之前,男子靠每天上山打柴勉强维持他和爹爹的生计,他为自己娶到了一位富人家的千金而高兴,然而在现实面前却不得不沮丧。此时,他的妻子反而安慰他说:“人只要努力总会致富的,以后咱们俩同心协力,一定会改变现状的。”于是她拿出了母亲塞在她头发里的金元宝,并对男子说:
“明天咱们用这锭金子当本钱,做一些小生意,一定可以够我们一家三口生存的,说不定还能有剩余呢!”男子拿着金元宝左看右看,然后问妻子:
“这个元宝可以当钱花吗?”妻子笑着说:“当然了。”男子激动地抓住妻子的手说:“以前我到山上砍柴的时候在一个地方看见有好多这种元宝,当时我还以为是普通的石头呢!”于是两人决定明天一大早就拿着袋子去取金子。
富人把女儿都嫁出去之后,大女儿和二女儿几乎每天都要到他家里去搬东西,富人指望着两位女儿养老,于是就百求百应,没多长时间,两位女儿和女婿就把富人的家底拿空了。富人的生活维持不下去了,便又向女儿们要,结果两位女儿都不再搭理富人。富人只好辞退了仆人并把土地、房屋卖了出去,而当这些钱花完后,年老的富人不得不靠乞讨为生。
三女儿和他的女婿把金子搬来之后,做起了生意,并且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变成了这个城最富的人家。一天,她和丈夫出门的时候,看到门口正好有一个乞讨的老人,男子掏出一些钱给这个乞丐,老人抬头的时候认出了三女儿,而她也认出了面前这个乞丐就是自己的父亲。虽然之前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很不好,然而她还是什么都没有计较并接自己的父亲回家。
经历了这些磨难,父亲改过自新,从此和他的三女儿和三女婿生活在了一起。
三女儿因为说话直,不懂得讨好父亲,而被父亲当丫环使,可谓是受尽生活的酸甜苦辣,虽生在富贵人家,然而却未享有任何福气。但也正是因为她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在她嫁给一位穷人的时候,才能够以平常心待之,并且愿意和他共同分享母亲给她的那锭仅有的元宝,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最终成为全城最富有的人家。而他的父亲因为自负,只听得进好话而听不进一点直言,于是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产生了厌恶。然而他所喜爱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皆是白眼狼,最终不但骗光了他的家产,还将他抛弃。沦为乞丐的他肯定是受尽人间疾苦,尝遍人间酸甜苦辣,此时,他又正好乞讨到了三女儿门口,三女儿却不计前嫌接纳了他,此时经历过一切的他已经彻底醒悟,也为之前自己的行为羞愧。
这一切皆是因果,世间的事情谁也说不定,命运有时候是注定的,你有福,那么无论如何贫困,终究有一天会发达的。只要你保持乐观和善心,面对一切苦难不放弃不抱怨,那么相信总有一天幸福会来临的。只有将酸甜苦辣都尝尽的人,才会真正理解生活,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并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