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7000000001

第1章 序言审视联想的三个命题

在上个世纪末的大部分时间里,海尔都是中国企业最亮丽的旗帜,然而进入21世纪里,海尔似乎光芒不再,另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日渐取代了海尔的位置,那就是联想。这种取代似乎是全方位的,甚至在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继海尔的“休克鱼”案例后,联想又成为新的中国蓝本,而且是做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全景式案例。当然,从管理和国际化的程度来说,联想或许并不比海尔更优秀,但一家企业的发展,原本就不仅仅是内部管理或者国际化的结果,还与战略选择、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产业变迁等密切相关。

联想的发展历史虽然并不长,但它和个人电脑同样不长的发展史相契合,刚好又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后的故事很简单,在1990年代高扛民族主义旗帜,击败国际巨头成为中国市场的霸主;在21世纪初收购蓝色巨人IBM的个人电脑(PC)业务,进入全球PC产业三甲;在《财富》杂志刚刚公布的2011年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再次榜上有名,而且将名次提升到了450名。

然而,联想的表现再惊艳,即便在它发展最巅峰的时刻,也没有摆脱过业界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联想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还是一家电脑组装车间?第二,联想应该坚持贸工技,还是应该走技工贸?第三,联想现在是一家国际化大公司,还是只不过是贴着中国标签的本土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联想的选择。

一、联想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还是一家电脑组装车间?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是国内最热门的话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要做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联想作为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代表,却因为一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被舆论指责为并不高级的电脑组装车间。

联想创业初期,联想式汉卡带来的利润虽然远不如代理的利润,但颇有远见的柳传志还是将汉卡当做联想的拳头产品来对待。那时候,联想的高科技之说,还算是名副其实。但当汉卡退出历史舞台后,联想也就不再拥有能拿得出手的自主研发产品。当时,甚至有人说联想与中关村练摊的小公司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当时还在联想的郭为曾反驳道:联想集团有中央研究院,各事业部也有研发机构。联想中央研究院有200多人,主要从事IT前沿技术的研究;专门从事联想PC研究的人也有200多。但郭为同样承认,联想当时的研发投入,确实还不到整个销售额的1%。相比于华为的10%和海尔的5%,联想的投入的确太少了。数据显示,2002年的时候,联想研发投入增加到9.6亿元,同期海尔的投入是40亿元,而华为的投入是30亿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与之相应的,是联想申请专利数是213件,海尔是2125件,华为是456件。现在,华为专利的申请数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与之相比,联想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投入让人难以理解。

从这个层面来看,业界对联想的评论虽然有点过分,但也不无道理。事实上,在并购IBM PC业务之前,联想在PC产业链上的确不具备太高的技术含量。当年,联想制造主要包含两块业务,一是自己研制开发的主机板,二是组装电脑整机。根据台湾电脑厂商施振荣提出的PC产业的“微笑曲线”,电脑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主机板虽然在电脑组装的上方,但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来说,还不如硬盘、光驱和显示器。

就此而言,说联想是一家电脑组装车间,应该是有依据的。

当年,联想也曾在技术的道路上努力过,既有像汉卡这样的硬件产品,也曾开发出类似Office这样的办公软件,甚至还开发过通信领域的交换机产品。然而,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联想放弃了这些产品的后续开发和市场推广。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必须具有特色鲜明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是无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尤其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是最主要的资源要素,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要想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是很难的。近几年来,凭借直销模式和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起来的戴尔,也遭遇了发展瓶颈。这就更让人怀疑,一家没有技术背景的企业,能否在高科技领域发展下去?

二、联想应该坚持贸工技,还是应该走技工贸?

在三个命题中,对联想高科技的质疑受到的关注度最高,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关于“贸工技”和“技工贸”路线的选择。关于这一战略路线的选择,在联想内部有过激烈争议,在媒体上也曾掀起过惊天巨澜。

之所以如此,本质上还是因为社会对人的关注。“贸工技”和“技工贸”的对峙,伴随的往往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对峙。联想也不例外,因为两条路线的冲突,导致对联想早期贡献最大的两大巨头——柳传志和倪光南分道扬镳,最终以倪光南离开联想为代价。

柳倪之争不是偶然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对技术的态度永远存在分歧。中国最优秀的两位企业家任正非和柳传志,在对待技术的态度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虽然说华为被中国人当做高技术的代表,但在华为内部一直提倡“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任正非更是强调“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当年,李一男离开华为,业界普遍的看法是李一男和郑宝用的冲突导致的。但如果仔细研读那段历史,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任正非将李一男调离研发部门,让他负责市场部的一个产品部门。以李一男的技术天赋和对华为研发的影响,任正非此举非常耐人寻味。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选择“贸工技”的战略路线是没有问题的,坚持“贸工技”并不意味着不要研发和技术。这一点,从华为身上能够得到证明。至于联想,或许真是因为柳倪之争的影响,在技术上几乎没有一点积累,这就有点不太正常了。

据说1995年之前,联想还曾开发过LX-Office和联想程控交换机,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尤其是联想程控交换机,在1994年元旦的时候就在河北廊坊开局成功。那时候,华为的局用交换机也刚刚起步,两家在1994年一先一后获得邮电部的入网许可证。当年,一位国务院副总理还曾专门视察过联想的LEX5000程控交换机。从技术含量上来说,程控交换机比之联想早年的主机板和微机应该要高多了。

然而,柳传志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始终对倪光南主导下的LX-Office和交换机研制工作缺乏热情。在阻挠交换机研制时,甚至以该项目有亏损来予以否定。但当时研发部门的调查显示,在从开始研制到当时,前后三年时间内,程控交换机不仅收回了开发收入,而且还获得净利润近300万元。

由此看来,柳传志之所以拒绝LX-Office和程控交换机项目,可能真的是因为和倪光南的矛盾。果真如此,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柳传志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普通人的缺点。或许正因为柳传志的固执,致使联想过于缺乏技术的积累。

当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电脑利润空间越来越窄,柳传志日益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杨元庆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国际化,但柳传志却特别强调并购还包含IBM的电脑开发技术、专利和研发团队。

由此看来,“贸工技”和“技工贸”路线的选择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对待技术和贸易上,华为关于技术商业化的提法应该更为合理。无论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对技术的投入是必要的,而且要保持非常高的投入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但在对技术的选择上和研发的方向上,必须考虑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发的有效性和技术转化的成功率。

然而,当一家高科技企业发展到像联想这么大的规模后,如果还没有必要的技术积累,或者说还没有加大技术投入的决心的话,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第三,联想现在是一家国际化大公司,还只不过是贴着中国标签的本土企业?

这个早先经常争论的问题,现在似乎不能算一个问题了。从规模上来说,作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联想能够进入世界500强,这样的规模足够大了;从海外营收比例来看,联想2010年的海外占比是52%,在中国国际化企业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了。

此前,业界之所以对联想的国际化表示怀疑,是因为联想虽然能进入全球PC前五的行列,但本土市场份额太大,海外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同样在收购IBM PC业务后,海外营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的时候,海外营收的比例一度达到66%。

但让业界担心的是,近几年来,联想的整体营收虽然有了增长,但海外营收占比却一直下滑,2010年已经下降到52%。以这样的下滑趋势,下一年度的海外占比肯定会低于50%。这种局面如果无法扭转的话,国际化的联想就要大打折扣。事实上,为了扭转整体业务趋势,联想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了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投入难以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换一种说法就是联想现在是以牺牲国际化为代价,获得了整体业务的稳定和增长。当国际巨头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泥潭中脱身后,联想能否维持现在的地位,实在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情。

总的看来,以上三个命题,在并购IBM PC之前比较明确,在此之后,似乎完全换了另一个答案。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也就出了一个联想而已。对于再次进入世界500强的联想,我们还是要送上祝福。

同类推荐
  • BCSOK:品牌建设体系

    BCSOK:品牌建设体系

    本书内容包括:品牌建设动机,品牌建设术语,品牌建设模型,品牌建设组织,品牌建设策略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
  • 定位地图

    定位地图

    本书包括反映钻石图定位构建过程、模型使用的理念和方法。具体内容有:引论;定位的过程——讨论找位、选位和到位的方法;规划的细节——讨论依定位进行营销组合规划;实施的保障——讨论依定位打造关键流程和整合重要资源;展望——讨论钻石定位图的应用。
  •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现有的会计准则,试图揭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吸引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会计技术支持。同时,本书也为国际会计比较理论研究者、会计专业学生等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国内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空白。
  • 危机经营

    危机经营

    本书介绍了企业抗危自救的六大举措,主要包括正视影响、应对“寒冬”、强化内功、把握契机、危机预警、坚定信心。
热门推荐
  • 我大学中的奇遇

    我大学中的奇遇

    这是一篇写武功的,其中有一些打打杀杀,并且这是作者第一次写,不喜勿喷!!!
  • 瞳术世界

    瞳术世界

    神秘的瞳术师崛起于瞳术世界,瞳术师拥有神奇能力,普通人吃掉瞳术师会拥有神奇能力,瞳术师互相吞噬变得更强大。强大的敌人让人类之间处于微妙的和平……逼近瞳术师深处的秘密,魔族的突然出现,潘多拉再现人间。拥有瞳术是好是坏?最强瞳术真的是铭刻?最大的敌人真的是魔族……
  • 若生是镜水月花

    若生是镜水月花

    {本文结局悲剧,读者慎入}不曾约束自己,因为妾身有倔强;不曾委屈自己,因为妾身有梦想;不曾伤害自己,因为妾身有单纯;然而妾身可以粉碎以上的一切,因为妾身还有你……妾身可以改变自己的一切,然而却再难换回你。是妾身懂得太晚,太晚……立身梨花树下,又是一年春。白发成华,应着梨花如银丝缠雪。独守着这寂寞,妾身才懂得——若恋,是南柯一梦;若情,是一梦黄粱;若爱,是空虚渺茫;若生,是镜花水月【赠与乐迪希尔的大家】
  • 重生明朝当皇帝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鼎天下,舍我其谁!兴工业,练强军,控文艺,看塞北铁流滚滚,望关内百花齐放。美人泪,杯中酒。齐鲁风云,儒林孔门从此休;江南烟雨,袅娜名妓梳红妆;荆楚鹿鸣,栉风沐雨祭江陵……收商税,开厘金,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行改土归流,藩王锁京都。开贸易,重振海洋霸权,欧罗贵族崇汉化,美洲之地尽是峨冠博带,之乎者也。读者群:398359794
  • 火红的太阳

    火红的太阳

    看文艺青年如何泡妞如何飞,青春,就是是狗带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异世圣武

    异世圣武

    宅男重生异世,本想上世碌碌无为,重生为想象中的玄幻世界,拥有很好的资质,怎么也得雄起一回。看宅男怎么崛起与圣武大陆。
  • 玄天仙女

    玄天仙女

    5岁的时候我就在想,能飞出这王宫就好了,我向往那红墙之外的蓝天。10岁的时候我在想,这世上没有战争就好了,百姓就不会那么苦。15岁的时候,父皇和其他皇帝一样都要拿我当政治联姻的替代品,那时候,我便不再是想想了,我不想让我的人生都是任人摆布的,曾听以前的婢女说过,我并不是父皇的亲生女儿,但被父皇知道后,他把我寝宫里所有人一夜之间全部调走了,早晨醒来,陌生的面孔让我懂得了自己的身世会连累到别人,或许不是杀戮,但是她想还是不要再去提及此事连累无辜的好.............
  • 女人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女人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女人有福:可以娇,可以懒,可以睡出美丽。女人烦扰:起居美妆,每个日常细节都隐伏着美丽健康的仇人……女人,就是细节女人!全新“一千零一夜”呵护,分秒启迪,不再烦扰!
  • 拨亮季节的风景

    拨亮季节的风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