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鲁哲,鲁哲的鲁,鲁哲的哲。(好冷的笑话。)性别男,今年大三。
其实我也不叫鲁哲,化名而已,不过这都不重要。
快毕业了……
我是个学美术的,虽然以前不努力,学的并不多,甚至连拿笔的姿势,一些基本的指法都不会,但我觉得这不重要。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造诣。
于是我时常细微的观察一些大师的作品,从达芬奇到莫奈,什么梵高,毕加索,他们的作品个性我都摸的很透彻。
就连平时听的音乐,都是听什么巴赫、贝多芬、莫扎特。
感觉这样比较“高大上”……
由于研究大师作品太多,导致我高考的专业分并不高,其实这也没什么,现在的美术考试,就是把学生当成机器来用,画的都一样,毫无个性可言。
还是我学艺不精啊,但是也没什么可以感慨的,以后继续修炼就是了。
高考也就那么回事,有的人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感觉那些人人生中有很多最重要的时刻……)我却不以为然,稀里糊涂的去了现在的学校。
在学校发生了些什么,也没必要讲,反正与故事无关。
这学校也不好,还有点小,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希望哪一天有一个投资方从天而降,让学校得到彻底的改善。
然而机会来了,有一天我买了一份报纸,(我有看报纸的习惯……)看到的内容是:某国外富商(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我忘了……我看报纸从来记不住时间和地点。)决定在这个区域内考察,参观部分学校,并做出投资。
部分学校……这个区域内学校并不多,中学都没有,小学就一个,大学也就只有这一个了。
这就是说,学校要得到基本的改善了。
虽然就算改善,我也享受不了多久,但依然觉得很有趣。
不久后,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方赶紧做出了紧急商议,要确保让国际友人参观愉快,做到万无一失。
斑驳的学生宿舍墙壁,也刷上了新油漆,整个学校还喷满了消毒液,油漆配合消毒液……那味道……
其实国外富商怎么可能来参观学生宿舍呢?最多来学校逛一圈,讲几句话就走。
不过刷了新油漆,以后的学生就有福了。
至少看起来不再那么破旧。
在国外富商到来之前,校方对所有学生召开紧急会议。
“各班所有学生到篮球场开会,务必到齐!不准迟到!”
别问为什么要在篮球场开会,因为学校太小,没有操场。
但出于习惯,许多同学也把篮球场称作操场。
大会是无聊的,依然和往常一样,升国旗,奏国歌都用上了,充分的体现了学校的爱国情感,是现代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后是校长讲话,他貌似有点激动,说明了此次大会的重要性,微风在他那半秃顶的头发上吹的随风飘扬。
各种主任依次讲话,不过也没有多少同学听,许多人拿着手机,玩起了天天酷跑,一声声“TiMi”的音效此起彼伏。
其实不用听也知道,会议内容就是要给国外富商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最后校长再次讲话,讲了很多国外富商参观学校后学校就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直到没有话说,会议才结束。
时光飞逝,过了不久,那个国外富商果然来了。
并且就来了他一个人。
他根本不会说中文,也没有带翻译,幸亏学校有一个老师略懂外语,竟然用笨拙的英语与他交流了起来。
那国外富商倒是很高兴,侃侃而谈,虽然没有人能听懂。
即使听不懂,他也不尴尬。
还兴致勃勃的在篮球场讲起话来。
这次,全场一片安静,“TiMi”的声音也没有再响起。
静的能听到每一个人的呼吸声。
还隐约能听到一个老师在给其他老师讲笑话。
国外富商依旧很高兴的讲着,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
突然,那个讲笑话的老师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划破天际。
别人没笑,她自己憋不住了,笑了起来。
同学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由于笑声太喜感,慢慢的也都笑了起来。
国外富商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突然的全体大笑,让他不知所措。
他仔细的想了想,以为是在笑他自己,脸上的表情也随即发生了变化。
思考了不到三十秒,他拂袖而去。
校长与其他主任想要阻拦,却不会外语,尴尬的站在那里。
校长又思考了几秒,对那个唯一略懂外语的老师大叫:“快拦住他!”
那个略懂外语的老师以为拦住就是不让他出校门,用手扯住了国外富商的西装。
“嘶……”一声清脆的响声再次划破天际,国外富商的西装瞬间撕成两半。
校长瞬间崩溃,怕那个老师再次惹事,去拉住了那个老师。
国外富商逃也似的冲出了校门,嘴里还在大喊着什么,没有人听懂,大概是“救命”……
在这个区域,出租车是很难打的,即使有出租车,估计司机也很难听懂外语。
他拼命的奔跑,消失在人群中。
这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外国人,只穿着一半的西装,在大街上奔跑,样子非常狼狈。
至于另一半西装,还留在学校的地上……
留在篮球场上的,只有大笑过后呆若木鸡的同学们。
当同学们想起事情的根源是那个大笑的老师的时候,就开始集体议论。
“那个老师是谁来着?是教你们班的吗?”
“不是啊……我从来没见过那个老师……”
“奇怪,我明明记得那个老师叫什么的,就是想不起来……”
“那我们去找找看!”
“好啊!”
我也参与了其中寻找的行列,我也见过那个老师,但就是忘了叫啥。
同学们一直寻找到傍晚,也没有找到那个老师。
第二天,当地的报纸依然有很多人看。
我像往常一样,买了一份。
头条上赫然写着:“某高校教师,殴打国际友人,国际友人仓皇逃离!”
配图很有趣,是那个国外富商逃跑时的背影。
我不得不感慨:“现在的报社记者真敬业。”
学校过了几天就提前放假了,也再也没有开什么紧急会议。
那个大笑的老师,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但是那划破天际的笑声,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后来呢,学校也没有任何人进行投资,报考的学生越来越少,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