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心灵的契约和共鸣,是彼此敞开心灵,去聆听心语的呢喃。
格式化友情,删除猜忌的病毒
猜疑往往是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
雌雄二鹰居住在一起,秋天到了,它们一起出去采摘果实,然后放在窝里
时间一长,果子就干了,本来满满一窝的果子就剩下了半窝。雄鹰就责怪雌鹰说:“我们采摘果子那么辛苦,现在却不明不白地少了半窝,一定是你偷吃了。”雌鹰申辩道:“我没有偷吃,果子是自己少的。”雄鹰说:“果子又没有长翅膀,难道会自己飞走,你偷吃了,竟然还不承认,我真是认错了你。”说完就啄死了雌鹰。
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窝里的果子一泡,果子又变成了满满一窝。雄鹰一看,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雌鹰,可是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挽救了。
猜疑在朋友间,就像看不见的毒药,但却能闻到它弥漫的气味。真正的朋友是相互信任的,雌雄二鹰发生的悲剧就是信任危机所带来的。凯思·柯林斯说:“把自己封闭起来,风雨是躲过去了,但阳光也照射不进来。”猜忌是把自己锁进了坟墓,而能成为掘墓人的,却只有自己。打开心灵,学会信任,才能容纳大海,才能沐浴阳光。
多疑的人心胸狭窄,捕风捉影,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从此为自己绑上沉重的负担。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产生了猜疑心,你可以有所警惕,而当这种猜疑毫无道理时,就可以避免误会好人。
如果长时间的猜忌,必然会导致心灵的失衡,形成好走极端的倾向,并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朋友之间如果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信任,避免猜忌,因为失去一个朋友比得到一个朋友更容易。平时很要好的朋友,在猜忌的驱使下,往往就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猜忌就像一味毒药,会让友情失去醇美的滋味,也会让两颗心不留痕迹的远离。
友情若水,包容若杯
没有宽容就没有友谊。宽容是一种力量,是朋友之间的桥梁。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然而,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到了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两人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亮后,部队救出了他们。
30年过去了,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30年了,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去,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一个人的宽容,维持了两个人一辈子的友情。为人宽容,我们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解之短,从而赢得永久的友谊。朋友难免有缺陷和过错,理解、宽容是解除痛苦和矛盾的最佳良药,能升华友谊,使之更高洁、更纯净。
也许生活中朋友相处确实存在很多矛盾和困难,看不惯别人的很多,理解不了的也很多。但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与其怨恨朋友,不如让自己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整日为一些闲言碎语、磕磕碰碰的事情郁闷、恼火、生气,总去找人诉说,与对方辩解,甚至总想变本加厉地去报复,这将会毁掉友情,也会掉自己的生活,失去更多美好的东西。有时一个微笑、一句幽默的话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矛盾,填平友情的沟壑。
要想友情长存,就必须抛开计较的狭窄心胸,对朋友多一些宽容与体谅。
淡如水的友谊,如水一样真挚
古人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一个“淡”字,却散发出微薄却恒久的芬芳。
在异乡漂泊的风雨中,两个有着相同经历的穷人相遇了,朝夕相处,他们情同手足,相扶相持。
有一天,为了各自的梦想,他们不得不分道扬镳了。
一个穷人对另一个穷人说:“如果现在我有钱,我最想给你买件礼物留作纪念。”
另一个穷人也无限感慨地说:“或是我们有一件随身物品相互交换也好,那么,我们便可以时时刻刻感觉到对方的存在。”
可他们什么也没有。然而就在那个秋意渐浓的午后,他们终于交换了一件礼物,各自心无遗憾地上路了。
原来,他们交换了彼此的名字。
两个一向的人的友情如此之淡,却有透出丝丝的情谊。可见,摒弃了虚伪,将友情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也是一种动人的友情。如水一样淡,却透露出真挚和深厚。珍视友情,即使一面之缘,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诚。一个人一旦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他人着想和帮助他人上,就会变得强而有力、难以抗拒。在人际交往中,让大家感觉到你纯真善良的心,就是你送给朋友最珍贵的礼物了。
君子之交虽平淡如水,但能风雨同舟,生死不渝。西德尼·史密斯说:“生命是由众多的友谊支撑起来的,爱和被爱中存在着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犹如在雷区里穿行,举步维艰。交友有一个选择的过程。朋友可以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志同道合,而且感情深厚,心灵相通的话,就可以从合作共事的朋友变成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知音知己了。
君子之间的友谊平淡清纯,但真实亲密而能长久。
疾风知劲草,患难知友情
几米说: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可是朋友却是可以一生一起走的人,“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人生路上,走过风,走过雨,一路有朋友相扶,人生也就足够幸福了。生活中,许多人都是依靠朋友的支持,从困难中走过,获得成功的。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们都是用自己的心灵追随挚友,患难与共的。
北宋时,当秦观一听到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立刻渡江赶到吴兴去问讯。苏轼被贬黄州,秦观托人带去书信及自己的诗作,苏轼立即写了回信。后来秦观受苏轼连累,也遭贬斥。两人就在各自的贬地诗书往来,互相劝勉。
这期间,两人在海康相会过一次,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给苏轼看,苏轼抚着秦观的背,万分感慨地说:“我常担心你未能参尽生死之理,现在叫我怎么说呢?!”
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分明是说自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看破了生死大关,再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对此,苏轼感慨万千,他告诉秦观,自己也已写好了墓志铭,交给随从带着,没让儿子知道。当他们在一起谈笑歌咏,泰然作别的时候,他们在精神上已共同经历了一次生死的洗礼,而能以最坦然的心境去面对一切困厄,他们的友谊也由患难之交而上升为生死之交。
秦馆与苏轼的友情正应了一句英文谚语:“A Friend indeed is a friend in need.”也就是说患难见真情。古希腊著名诗人欧里庇得斯说:“富贵之时自然高朋满座,患难之交才真诚。”能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人生的知己,也才是真正的朋友。
当你遭遇困难时能够伸手拉你一把,给你帮助,让你渡过难关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在一起共过很多患难的人,其友谊才称得上牢不可破。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还能有人关怀我们、信任我们,这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啊。相反,那些平日不怎么来往,一旦见我们位高权重就上来凑热闹的人,绝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超越生命的友谊足以感动我们的灵魂,润泽我们的心田。别林斯基说:“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钢一样,最坚实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结成的。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辨别出谁是你的知心朋友。
只有真诚地照料,友情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友谊不是生命力极强的仙人掌,而是一株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植物。对朋友不能付出真诚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黄牛看见狐狸在树下呜呜地哭,问他为什么悲伤。
狐狸抹了一把眼泪,说:“人家都有三朋四友,唯独我孤零零的,心里难受哇……”
黄牛问:“花猫不是你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