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两国货币如何兑换
【经济学故事】
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上,有一个小镇,一半在美国,一半在墨西哥。一个单身汉在墨西哥一边的小镇上,付了1比索买了一杯啤酒,啤酒的价格是 0.1比索,找回0.9比索。他又来到美国一边的小镇上,发现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1∶0.9。他把剩下的0.9比索换了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美元。回到墨西哥的小镇上,他发现比索和美元的汇率是1∶0.9美元。于是,他把0.9美元换为1比索,又买啤酒喝。这样在两个小镇上喝来喝去,他总有1美元或1比索。换言之,他一直在喝免费啤酒,真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经济学课堂】
这个快乐的单身汉为什么能喝到免费的啤酒呢?这跟汇率有关系,在美国,美元与比索的汇率是1∶0.9,但在墨西哥,美元和比索的汇率约为1∶1.1。
各国货币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历史上使用过的一种重量单位,最初英格兰定义一颗大麦粒的重量为1格令),成色为22开金(又称K金,以金为基础金属的合金),即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90‰,含金量为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兑换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做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经济学茶座】
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渗透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到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那么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将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强,肯定好卖,从而促进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有利于美国出口。总之,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会大大刺激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现在汇率的确定需要先确定是金本位制或者是含币本位,又或者是纸币制度,要考虑多种因素。一战以前,确定汇率不像现在这么麻烦。当时,各国货币都规定了黄金含量,持有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这种波动往往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兑换货币的出国人来说,它意味着将兑换另一国货币的多少变化。
当然,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国内生活,汇率波动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明显影响。其实汇率剧烈波动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当汇率剧烈升值或剧烈贬值时,财富在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几十年辛苦攒下的财富一天就没了,一个产业可能就此垮掉,一个国家的经济可能十几年都难以恢复。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汇率都是一把双刃剑。汇率变动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好处与坏处,要视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购买力平价——你的钱在其他国家能买到什么
【经济学故事】
2010年,世界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了一件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国早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银行于2007年12月中旬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汇率8.19的42%。也就是说,中国购买力平价水平要远远低于汇率,国内价格水平要低于国际价格水平。按世界银行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推算,2005年中国实际GDP总量为53332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量的9.7%。而按当时的汇率法测算,中国GDP总量为22438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之后,占世界总量的5.1%。
【经济学课堂】
在经济学上,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会有很大的差距。
购买力平价的大前提为两种货币的汇率会自然调整至一水平,使一揽子货物在这两种货币的售价相同(一价定律)。不过,一揽子货物一般选用麦当劳连锁快餐店里售卖的巨无霸汉堡包。选择巨无霸的原因是,巨无霸在多个国家均有供应,而它在各地的制作规格相同,由当地麦当劳的经销商负责为材料议价,这些因素使该“巨无霸指数”能比较各国货币。
“巨无霸指数”最初是在1986年9月由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巨无霸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假设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英国是3英镑,那么经济学家认为美元与英镑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4∶3。如果在美国一个麦当劳巨无霸的价格是2.54美元,在英国是1.99英镑,在欧元区是2.54欧元,而在中国只要9.9元,那么经济学家由此推断,人民币是世界上币值被低估最多的货币。因为根据一价定律,相同的商品在全世界都应当有相同的价格。如果巨无霸指数大于1,则说明在这个国家麦当劳的价格较美国低,反之则比美国高。从汇率的角度说,就是这个国家货币的汇率被低估,或者美元汇率被高估。
由于同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地的货币标价相差很大,与官方的汇率换算完全不符,因此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眼中,麦当劳巨无霸的价格已经成为评估一种货币真实价值的指数。
【经济学茶座】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一个平衡的汇率是使所比较的两种通货在各自国内购买力相等的汇率,偏离于使国内购买力相等的汇率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现行的货币汇率对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产生误导。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对于美元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墨西哥人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口货物对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因为这样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倍),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给墨西哥人带来生活质量的恶化。购买力平价指数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持批评意见的经济学者认为,假定所有国家的商品价格的相等是错误的,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一种在甲国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购买力平价理论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汇率表示本国货币在另一个国家的购买力,而购买力平价汇率跟人们能在另一国买到多少东西无关。并且,购买力平价在统计学上具有欺骗性,例如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得不说的国际货币体系
【经济学故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为了筹措军费大量发行纸币,同时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支付了大量的黄金。由于纸币发行量剧增,黄金储备量急剧下降,原先纸币和黄金的比价无法维持,所以英国不得不在战时停止英镑兑换黄金,暂时放弃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英国的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随后,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随着美元的渐渐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开始到来。
1944年,来自44个盟约国国家的730多位代表齐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郡的华盛顿山度假宾馆,足足开了20天的会议,终于讨论出一个结果,那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金融货币体制协议,就是在此时诞生的。
【经济学课堂】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相当程度上摧毁了世界贸易,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得金本位制度彻底破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经济呈现出—种无政府无组织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宝座,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得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1944年,盟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已成定局,各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促进战后的世界贸易和经济繁荣。最终,22个盟国代表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可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