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200000002

第2章 入门—经济学与我们面对面(1)

经济学的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

【经济学故事】

在中国的文字中,“经”的本来含义是“东西之道”,后来引申为“治理”,如经天纬地。“济”则是“济水”,后来引申为“帮助”。“经济”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更多地意味着知识分子安邦兴业的一种责任。

而在公元前469~399年的古希腊,“经济(Economy)”一词作为一种治理家庭财物的方法出现了,到了近代则扩大到治理国家的范围。

等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他们也认识了“Economy”, 并将其翻译成“计学”或“生计学”,也就是“家计之学”,不过这个译法没有被后人认可。

此时,日本国内掀起了工业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传西方文化,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并将“Economy”一词译为“经济”,他们认为,这两个汉字恰好可以表达英文原词的本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日两国文化和人员交流不断加深,“经济”一词以新的含义从日本传到中国,并被广泛使用。

【经济学课堂】

经济学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是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有效地分配到各种不同的用途上。在市场经济中,众多的生产者生产着种类繁多的商品,是市场价格引导着资源配置方向,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由于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本力量,因此,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样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经济学茶座】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不乏杰出的理财专家,比如汉武帝的大司农桑弘羊,就向武帝建议,煮盐和制铁由政府专营,为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胜利奠定了财力基础。他还提出了“均输”和“平准”之法。杨炎是唐德宗的宰相,最早提出“两税法”;北宋时的王安石,推行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等。

一门科学,应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人对经济问题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没有形成系统和理论,都不是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901年严复将其译成中文。

发展到如今,经济学无疑是当今的显学,经济学涉及的范围超过了经济本身。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满眼尽是财经新闻、股票行情,经济学家们经常被邀为政府的座上宾,对国家经济政策出谋划策。

作为一门解释社会现实的学问,经济学主要来源于生活,其核心理论并不复杂,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勤实践,普通人一样可以成为经济学高手。

经济学是资源配置的学问

【经济学故事】

在亚运会召开之前,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十项亚运惠民政策。作为其中一项,2010年11月1日,广州市实行公交免费政策,预期两个月。

没想到的是,公共交通免费首日,地铁挤爆、公交挤爆,人们用“震撼”和“无立锥之地”来形容,公交地铁日客流量高达1754万人次,远远超出额定运输能力。“下午3点,跟平时周五下班时的人一样多。”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工作的王小姐回忆起免费时期的地铁时仍觉得很恐怖。

公共交通免费政策勉强实行一周后,有关决策部门从安全角度考虑,取消了该项政策,改为向市民发放交通补贴。次日,地交、公交客流量又恢复正常。

人们其实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一旦真的有了“免费的午餐”,难免有占有心理,决策部门对这一心理缺乏理性预计,就使得决策愿意未能有效体现。

【经济学课堂】

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

因为资源稀缺,不可能什么都生产,所以,生产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东西。一亩地种了玉米,就不能同时再种水稻,因此,需要仔细考虑选择什么,满足什么欲望,在经济学上,这叫“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生产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经营快递的公司,可以用飞机,也可以用汽车递送快件。除了联邦快递等几家大公司外,一般都是用汽车送。因为联邦快递名气大、信誉高、收费更高,用飞机送也可以赚钱。但是大量的小快递公司,只能用汽车,因为小快递公司主要靠低收费来维持经营,如果用飞机送,只能是亏损倒闭。对企业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用什么方式生产很重要,需要仔细考量,做出抉择,经济学家把这叫“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东西生产出来以后,怎么把东西分到每个人手里呢?要靠规则。规则怎么定?是谁出价高就给谁,还是谁权力大就给谁?这些都是规则。不同的规则对人们的影响和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社会要想平稳发展,就必须采取妥当的办法,采用合理的规则。所以,对于如何分配,也得做出选择,这叫“为谁生产”。

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迄今为止,人类找到了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一个是计划,一个是市场。主要用计划方法配置资源的经济叫计划经济,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经济学茶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这个解释可能让部分人觉得抽象,难以理解,事实上,经济学并不复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往大了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学;往小了说,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离不开经济学。

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是生存和发展。生存和发展就是不断地用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各种各样的需求则来自于人的欲望。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需要也是从低到高依次实现。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首先满足最基本的欲望,然后才会去追求其他的欲望。因此,欲望的最显著特征是无穷大、无止境。

要满足欲望就得有满足的手段,经济学把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叫“资源”。一个社会无论有多少资源,都总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量是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稀缺”。这里所说的稀缺不是指资源的绝对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欲望的有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如此一来,矛盾就产生了:欲望是无穷的,资源是稀缺的,那该怎么办?

在过去的时代,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压抑人的欲望,让欲望和资源相接近,比如各种宗教在本质上都有这个作用。现代社会解决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增加资源的总量,以此来满足人的欲望,从而缓解稀缺。

但是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总是比欲望要求的少,并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满足,而只能满足一部分。让哪些欲望得到满足,哪些欲望得不到满足,至少是暂时不能满足。这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

总之,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它要解决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都面临的选择或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是帮助推导正确结论的思维工具

【经济学故事】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了伦敦经济学院,与一些教授讨论经济形势。她随后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金融危机)?”

“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时隔半年,英国一批顶尖经济学家于2009年7月25日在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信中这样写道。

信件的署名者皆为英国知名经济社会学者,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蒂姆·贝斯利,伦敦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彼得·埃内西等。

在这封长达3页的信中,学者们除表达歉意外,还向女王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并让自己也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握了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而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人们一相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总之,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

【经济学课堂】

凯恩斯说得好,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利用经济学指导生活,而不是盲从于经济理论,否则,就很可能会上了经济学的当。

关于学习经济学的好处,保罗?萨缪尔森说:“经济学不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但能促使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加聪明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詹姆斯·布坎南则幽默地表示:“研究经济学不会使你脱离领接济食物的穷人队伍,但是至少会使你了解你为什么会站在那个队伍中。”

虽然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提供的方法、工具、概念和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那么就可以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

【经济学茶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是精于算计的理性经济人,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

精于算计的基本含义之一是成本小于收益;其二,是帕累托改进,也就是在不使得一方利益变坏的情况下,使得另一方的利益有所增加;其三,是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在做事前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但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为了自身获取最大的收益,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如何理性思考的。

有一个经济学家、一个医生和一个牧师约好某天去打高尔夫球。这天,玩兴正浓时,他们发现有一个人老是在球场上漫无目的地乱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兴致,于是他们决定向球场交涉。球场的管理人员向他们解释:“球场为了向全社会的残疾人献爱心,星期一下午向盲人免费开放。今天是星期一,那个到处乱跑的人是盲人。如果他的行为影响了你们,我向你们表示道歉。”三人听后,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牧师听后大为感动,遂决定抽出一定时间,免费为残疾人祈祷,祈求上苍保佑,为残疾人带来福音。医生听后,决定向球场学习,在他的诊所里,留出一定的时间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服务。经济学家则反问道:“我有些不明白,你们球场为什么不把向盲人开放的时间从白天改到晚上?”

从理性视角来看,白天与黑夜对于盲人没有区别,把对盲人开放的时间从白天改到晚上,一点都不损害盲人的利益。如果盲人在白天和正常的人一起共享高尔夫球场,那么盲人的利益虽然能得到保证,但是正常游客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就是说,盲人的利益是建立在牺牲一般游客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这样,球场资源的配置是不够合理的。经济学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问题,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春明梦录》记载,道光皇帝非常节俭,一次他的裤子破了一块,让内务府打上补丁接着穿。后来裤子补好了,道光皇帝便问花了多少钱,回答说:一千两白银。道光皇帝很吃惊,问为什么这么贵,内务府官员回答:湖绉制的布料不太好找,并且很难找到花头刚好能合在一起的,所以这么贵。

其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补一条裤子要花一千两银子,还不如花几十两银子买条新的;另一个层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皇帝穿补过的裤子,这种节俭的精神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经济学家主要是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意识形态方面去思考。做什么事情都要区分为“划算”与“不划算”,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同类推荐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疆工业从1950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疆现代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对新疆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近60年来新疆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演变,新疆工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新疆工业变迁进程中,政府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是保险推销员的成长枕边书。美国的克里曼特·斯通16岁开始推销保险,36岁就成为了百万富翁,此外还有贝格、日本的原一平、齐藤竹之助……世界保险市场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级保险巨子和数不胜数的大富翁,他们是万人瞩目的英雄。相信自己:只要跨进了推销保险这扇门,你就不再是一个“俗人”。
  • 赢在低碳(员工版)

    赢在低碳(员工版)

    本书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细节之中,帮助人们树立低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构筑节约型企业。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叙述告诉读者低碳生活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低碳生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的独特视角,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指出跨国公司是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交融的企业组织,在其直接投资中交织着政治行为,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化弊为利的对策和建议。
  •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本书主要探讨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关系,涉及到经济内生增长、R&D溢出和知识生产等理论,共分8章,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D活动的ESDA分析、R&D空间溢出的CSDA实证分析等。
热门推荐
  • 星空下,我们曾有约定

    星空下,我们曾有约定

    两年前,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互相暗恋,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但两年后,一切发生改变……
  • 战场上的蒲公英

    战场上的蒲公英

    这里要指出的是,黄晓峰并非战争残酷论者,他不以突出人性丑恶和战争的凶暴来惊骇或折磨读者。恰恰相反的是,在他笔下,硝烟弥漫的战场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读起来不但无沉重感,时不时还令人发笑,其细致平和的描述,如同你从战场轻松走一遭。这一遭,胜读十年书!任何一位军迷都不应错过此书,所有读者都将获益匪浅。那么,本书的魅力何在?黄晓峰讲述了一个什么不一样的战争?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祛蔽

    祛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风拂晓

    长风拂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重生之双灵魂逆袭

    重生之双灵魂逆袭

    她和他注定只能患难无法享福,当日子越来越好时她们的婚姻破碎了........十年婚姻承载着她太多太多的心血,最美好的十年奉献给了“婚姻”而“婚姻”回报她的就两字“弃妇”。离婚后她更是无力抚养两个孩子,她背井离乡誓言一定要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努力活出价值,如若不能便只能粉身碎骨……上天为她关上一扇窗却打开一扇门,一次意外神奇的事发生在她身上,她的身体里来了个新灵魂,她自身的灵魂也依然存在。双灵魂躯体的怪事就发生在她身上!那个不明身份的灵魂同时还带来了一大堆记忆和信息当然能力绝对比现在自己原本的灵魂强很多,就看她怎么去驾驭,怎么凭借着这双灵魂强势归来打开她璀璨人生的帷幕!!
  • 创世神魔诀

    创世神魔诀

    一代天骄,伴生魔神玉佩,而所在的仙界必然欲除之而后快,被迫隐匿荒蛮之地。之后无意打开了一道封印,从此进入了新的世界!天若弃我,我便逆天!
  • 三国亡

    三国亡

    不是穿越,不是重生。看我吕子良文武双全,杀退吕奉先,智擒诸葛亮,雄兵退曹操。问我是谁,西凉吕伤!霸王再世。刘玄德,太软太娘;孙策,江东小儿;一统天下,唯有一战。谁能挡我?神挡杀神,佛挡屠佛!
  • 愿跟着你们背叛世界

    愿跟着你们背叛世界

    一个人会存在两个灵魂?不可能……一个人的另一面总是隐藏的很好?是的……是否有想过,世界上存在着跟你有相似面孔,相似爱好,却不同性格的人?也许有吧。简单来说,它是作为你的另一面而存在的,你不认识它,可它知道你的一切,因为命运的原因,它不得不作为你的影子而存在于世上。你所做的一切,你应有的一切,它也好想拥有,可惜,它只配做影子,不配得到这些……它恨,它恼,它怒,它嫉妒,为什么一定要作为你的影子,我明明存在于世界上,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可没办法,命运就是这么残忍。一个不太一样的夜晚,它们遇到他,他为它们创造了苋鼋堂,组织了许多帮派,意为组织--impartial而真正的他们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创造了髑厶堂,意为组织--perpetual
  • 东北传奇故事

    东北传奇故事

    故事讲述了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作者父亲和八叔在农村,经历的一系列诡异所思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全部为真实存在。就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北方农场,发生那些让作者亲身经历过它都无法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