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600000033

第33章 附录2中国帝王家训摘要(2)

【译文】

谄谀奸佞的人,那是国家的大患。他们只知道贪财谋利,窃取权势,争一时一世的荣华富贵,从来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他们只会阿谀奉承,不满忠良贤能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这种人总是怀着奸猾险恶的心,唯恐自己不能早于别人先得大富大贵。奸佞小人拉帮结派,施展阴谋诡计,无孔不入,无深不至;他们来往密切,没有高尚的志趣,但总是穷其所好。奸佞的人总是花言巧语,想方设法去亲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察言观色,迎合人主的意趣,以此取悦人君。昭公国亡逃到齐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朝廷有那么多贤臣,而自己不听他们的建议而落此下场。而宣王从来不知道,臣下欺骗他自己的弓箭根本没有九百石。宋国寺人惠墙伊戾做太子的内师时,离间平公跟太子的关系,结果被发现处死;楚国正直而温和郤宛被鄢将师和费无极居心不良的人迫害了。这就是那些昏庸不明的君主,荒迷惑乱,远拒贤良,听信小人的谗言的结果,从而把许多忠臣孝子推到了绝境,甚至伤其性命,造成许多冤案。兰花一旦长得茂盛,就会被凄冷的秋风吹落。这就像忠良之臣往往被小人用谗言陷害一样;君王本来很想明察是非,但往往被小人蒙蔽耳目,不能成为英明之主。这就是奸臣、谗佞之人的危害。

奸臣、谗佞是国家最大的隐患。人君如果想磨炼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正直的臣子,倾听忠直言语;败坏道德,损伤人心的,没有再比谗佞小人更厉害的了。一个人的容颜相貌能看得见,人还无法审视自己,更何况是非得失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自己的容颜的时候,都懂得去照镜子。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应该去向明道的哲人请教。拒绝善良愚弄自己,是多么愚蠢的啊!一般人都不爱接受逆耳良言,而愿意听从顺自己心意的话。那些你不爱听的话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啊!那些你爱听的话就是鸩毒的美酒啊!明德的君主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人有了病而去吃药,疾病就能够被消除;昏暗的君主却听从谄佞小人的阿谀奉承,就好像喝味道甘甜的鸩酒一样,因此断送性命。

为人君者,一定要警惕谗佞祸乱的危害啊!

崇俭篇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令德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终摧曜日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故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身,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

【译文】

处在太平盛世的君主,心中应该常存节俭的美德,拥有四海的君主还厉行节俭,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节俭。君主不应该因为自己身份尊贵而不懂得谦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才傲物。明君圣主们,用茅草盖房子,都不去修剪,用柞木做了柱子,都不去砍削得光滑一些,坐的车船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吃饭就为了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嫌弃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为天下百姓做榜样。于是,民风俗纯正厚朴,这都是节俭的美德呀!

骄奢还是节俭,是荣辱的开端。骄奢还是节俭,关乎平安和危乱,这一切都是由人自身所决定的。如果能清心寡欲,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如果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祸乱。所以,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如果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防微杜渐、始善敬终,骄奢就会不请自来,恶欲就会急速生长。骄奢和恶欲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势必会导致身死国灭的结果。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情意、倒行逆施,从而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唐尧虞舜却因为约己修身,顺乎民心,从而使帝业辉煌,江山永续。比较一下桀纣的败亡和尧舜的兴盛,难道不应该更好地躬行节俭的良方吗?

《太祖洪武实录》明·朱元璋

人有精金,必求良治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子弟有美质,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金玉邪?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联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子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万事皆理矣。苟道之不以其正,为众欲所攻,其害不可胜言。

【译文】

人有精美的金子,必然要找好的能工来加工;有好看的美玉,必然找巧匠来雕琢。至于说孩子有良好的品质,而不找明贤的老师来教他,那里有爱孩子不如爱金子的父母呢?老师就是孩子的楷模,在老师教导下成才,因孩子的资质不同而培养。朕的孩子肩负着治理天下的责任,大功臣的孩子有担大任的职责。教育孩子的方式,应当注重他们德行的培养才是根本呀!如果孩子不走正道,众人都会反对他,危害不可言说呀!

《庭训格言》清·康熙

训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奈何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緼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

【译文】

皇训说:老子说过:“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又说:“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屈辱,知道(做事)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这样)便可以保持长久。”无奈世俗的人们,穿衣服本不过为了覆盖躯体,可是穿价值千金的毛皮衣服还不感到满足,他们根本不理解贤人们身穿破旧的衣服,也十分自如的;吃饭只是为了充饥,但置办着价值万钱的饭食还觉得不满足,他们不了解贤人即使箪食瓢饮,也是自得其乐的。我每想到这里,经常自觉很满足了。尽管我贵为天子,可是衣服不过适体而已;尽管我富有四海,可是每天正常膳食,除用来赏赐的外,所吃的菜,从来没有两样。这并非我勉强自己这么做.实在是本性使然。你们都见到我是如此俭朴的,希望你们也能够以此共同勉励。

训曰:养生之道,饮食为重。设如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然亦惟比寻常稍减而已。今之医生,—见人病,即令勿食,但以药物调治。若或内伤,饮食者禁之犹可:至于他症,自当视其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血增长。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之充足也。养身者宜知之。

【译文】

皇训说:养生之道,饮食为重。假如身上有些小病,就应节减饮食,只不过比平时略有减少而已。现在的医生,一见人生病,就让人不要吃饭,仅用药物调治。如果是内脏伤病,禁绝饮食也还可以理解;至于别的病症,应该看具体是什么病,慢慢调理。适量进食,使血气增长,体质恢复。如果过分禁绝饮食,只凭各种药来补养,很少能滋补气血使身体强健的。养生应该懂得这些道理。

训曰:药品不同,古人有用新苗者,有用曝干者,或以手折口咬摄合一处。如今皆用曝干者,以分量称合。此岂古制耶?如蒙古有损伤骨节者,则以青色草名绰尔海之根,不令人见,采取食之,甚有益。朕令人试之诚然。验之,即内地之续断。由此观之,蒙古犹有古制。药惟与病相投,则有毒之药亦能救人。若不当,即人参人亦受害,是故用药贵与病相宜也。

【译文】

皇训说:药品不同,古人有的药材用的是新苗,有的用晒干的茎叶,有的手折口咬将其撮合在一起使用。如今全用晒干的,按一定分量称了配药。这难道符合古制吗?例如在蒙古人那里有人损伤了骨节的,就用一种青色草名叫绰尔海的根,也不让人看见,采了吃下,很有效。我让人试一下果然有效。查验一下,原来就是内地的续断草。由此看来,蒙古还保存着古制。药物只要与病相投,那么有毒的药也能救人。如果用药不当,即使吃人参人也会受害。所以用药贵在与病相宜。

训曰:天下之事物之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之识也;有事变倏来,—时未能骤断,必待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思,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圣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尧舜亦曰“畴咨”,“稽众”。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译文】

皇训说:天下的事情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人应付这些事的见识也应各不相同。有的事理摆在当面,是非就像看眼前之物一样一清二楚,这种见识在于平日学习,不需要临时再去思考,这叫素定之识;有的是事情突然来了,一时不能马上作出判断,一定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出判断,这是徐出之识;有的虽经过深思熟虑仍弄不明白,集中众人的认识,这其中一定有一种合适的,你就选取其中的正确的加以采纳,这是取资之识。这三种见识,就是圣人也不例外。所以周公旦有时夜以继日地思考,尧舜也还说“谁呀、谁呀”去问臣下,又说“要考察一下众人说的话”。只因他们能竭尽自己的心思去思考,又能采纳众人的意见,所以才是圣人。

《圣谕广训》清·雍正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

【译文】

活着的人不能一天没有所需的费用,也就是不可一日无花费的钱财。然而,必须留有多余的钱财才可以供给意外所需的费用,因此节约勤俭非常重要。钱财就像水一样,节约勤俭就像水的积蓄。倘若水在流淌中不注意积蓄,那就会一泻无余而水就会立即干涸;钱财的花费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用之无度而使钱财立即缺乏。我父亲康熙皇帝身体力行、实行节俭为全国作出了榜样,他休养生息,国内殷富,仍然兢兢业业、紧缩开支,以爱惜钱财而示训国人。

同类推荐
  • 三国风云之天下霸业

    三国风云之天下霸业

    一样的东汉末年,不一样的三国历史;一样的热血时代,不一样的英雄人物;不平凡的经历,改变平凡的人生;都说时代造就英雄,那么请看英雄如何扭转乾坤,改变历史……。
  • 新时代穿越

    新时代穿越

    主角王纲在穿越公司进行的元朝穿越,说是穿越也不是很准确,又类似于网游类。总之看了你会知道了
  • 玄唐

    玄唐

    六爻、六壬、紫薇、八卦、占卜、测字.....来自远古的混混,三脚猫的手法。一身悬壶问世的打扮,一副现代厚黑的心肠。
  • 音殁

    音殁

    一个女人的传奇,一个时代的悲剧,在爱情面前有谁都不是自己。时代,左右了所有人的命运
  • 晚清落日(1900-1909)

    晚清落日(1900-1909)

    伴随着义和团最后的呐喊声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枪炮声,中国跨入了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这似乎预示古老的中国将延续着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旧与新的搏杀格局。在20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的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定了辛丑条约……
热门推荐
  • 鼠妇

    鼠妇

    十五岁之前觉得时间很慢,25岁之后觉得时间很快。喜欢思索,但总也想不明白。
  • 相遇却是一场空

    相遇却是一场空

    像一颗石子投入湖泊,安静地下沉,了无踪影。在这一生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人,而我却遇见了你......却不曾想,我只是你生命中的甲乙丙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荒原小草

    荒原小草

    本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诉说了当时教育发展的现状,尽管素质教育到目前还是教育发展亟待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教育体制依然困难重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小说同时描写了女主人翁因父母离异而导致她的一生婚姻、爱情的悲惨遭遇,从而呼吁年轻夫妇不能轻率的对自己的婚姻因一时冲动而分开,如此一来,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既不利于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号召广大夫妇要建立和谐家庭,给孩子一个完美成长的空间。
  • 天生牧师

    天生牧师

    牧师,俗称奶妈。不论什么种族,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只要身边没有奶妈坐镇,那一切都是浮云。大陆上所有人都知道奶妈很重要,只是很难找。这是光明女神被兄长联合设计丢到人界被迫成人的故事。这是个天生牧师的成长故事。练级很难?哼,我睡觉都能升级。牧师攻击很弱?哼,有本事你先打败我。魔兽很可怕?哼,遇到我它也得让道。
  • 不朽余孽

    不朽余孽

    曾有妖狐一族智慧高绝者言:“神龙不朽,万载沉浮,岁月变迁,屠戮天下!”无穷岁月后,一个少年,自遗弃之地腾飞,闯进苍茫……是秉承古老的预言而生余孽?还是另一场不可估量的浩劫?
  • 喋血天涯

    喋血天涯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二战时,日本强盗侵占我华夏热土,步步逼近,势如破竹,国家危亡,有多少国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亡命天涯。我的老太陈圣围和陈圣站兄弟俩,就是直截的受害者之一,他俩本来家乡在浙江,但在战火的逼迫下,不得不和亲人合家西逃,一路艰难险阻,亲眼看见亲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只有他俩逃了出来,在当地乡亲们的帮助下,安居乐业。然而,为了守卫一方安宁,且和土匪干了起来,拼了一个鱼死网破,树立了大男
  • 月华满江

    月华满江

    那一年的风,吹得温柔缱绻。女子不经意间一个微笑,温润了年华,倾倒了众生。他在懵懂间,已成了她最锋利的刀剑。奈何人生身不由己,相濡以沫的江湖竟也只是奢望。不如归去,不如杀去。将这乱世,还诸天下。——————————书友群:332675823欢迎来扯皮和催更~
  • 求幸福斋随笔

    求幸福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坠仙落

    坠仙落

    她是神,他是魔,本是天差地别没有可能,偶然间相遇他发现,似乎这世间不光只有谄媚的魔族与使人厌恶的仙族,似乎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却又善良的女孩子真的能够打动他冰封已久的内心,直到她的一次次逃离,他是那么想,将她囚禁起来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