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00000098

第98章 卢梭:读书不在名,而在于多思考

名人简介

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他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阶段,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同时激怒了当局和百科派,卢梭避难逃至瑞士等地,最后回到法国仍不得安宁。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

心法探源

卢梭由于其家境贫寒,从小流浪,全靠自学以及一些朋友和牧师的指教,才得以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成为法国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人。他在《忏悔录》中曾零零碎碎地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其中也涉及到一些读书方法,归纳为四点。

一、读书不在多,而在于多思考

卢梭早年曾被人送到很有名望的德·古丰伯爵的家里当仆人,这位老人有个最小的儿子古丰是位神父。这位古丰神父很喜欢卢梭,非但不把他当仆人看待,而且还很和蔼耐心、饶有兴趣地教他学习和读书。卢梭在他家里读了英国散文作家艾迪生编的《旁观者》、伏尔泰的《拉·亨利亚德》等一些书。古丰神父教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卢梭遵照他的方法读了不少书,他回忆说:“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后来他曾弄到一本拉密神父撰写的《科学杂谈》,曾“反复读了它上百遍”,也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二、先接受书中的观点,再对众书加以比较和选择

正如卢梭所说:“我每读一个作者的著作时,就拿定主意,完全接受并遵从作者本人的思想,既不掺入我自己的或他人的见解,也不和作者争论。我这样想:先在我的头脑中储存一些思想,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论点明确就行,等我的头脑里已经装得相当满以后,再加以比较和选择。我知道这种方法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拿灌输知识的目的来说,这个方法倒是很成功的。”

有几年时间,他就一直用这种方法阅读,等各种知识和观点装满脑子,然后在“旅行或办事而不能阅读书籍的时候,我就在脑子里复习和比较我所读过的东西,用理智的天平来判断每一个问题,有时也对我的老师们的见解做一些批判。”这个方法果然灵验。后来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我的能力虽然很差,但我之所以还能有些进步,应当完全归功于这个方法。”

三、喜欢在露天下的自然环境中看书

卢梭早年在华伦夫人身边生活时,曾读过历史、地理、几何、数学、拉丁文等学科。那时,他的身体比较虚弱,除了读书,还得干一些轻微的活儿。所以,每到下午,他因不适应关在屋子里读书,便干脆在院子或田园里看书。不论是到鸽棚、菜园、果园或葡萄园,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本,干活累了,就坐下来看一会儿书,这样的效果比在屋里看书还好。他后来回忆说:“我自由自在、毫无拘束、不费心思地看一些书。”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环境,却是学校和图书馆里的学子们难以领略到的。在卢梭的一生中,经常与书为伴,当他遭遇痛苦或不幸的时候尤其如此。他曾说:“也许是由于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件美好的事。”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各类书交替阅读,对一些问题交替研究

卢梭曾坦率地承认自己读书有两个毛病,一个是记不住,另一个是不能长时间精力集中,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劳,“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如果我必须用心去读一位作家的著作,刚读几页,我的精神就会涣散,并且立即陷入迷惘状态。即使我坚持下去,也是白费,结果是头晕眼花,什么也看不懂了”。针对自己阅读上的这种先天不足,他就每本书略看一会儿,等注意力要分散时,便换一本书或换一个问题加以思考,这样即使毫不间断,他也不会感到疲倦和精力分散。因此他就充分利用自己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书和问题交替研究,即使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劳。

同类推荐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热门推荐
  •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的荣幸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的荣幸

    当生活在法国的她,遇上了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是他苦苦的追求她,还是她默默的等待着他?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 武尚苍穹

    武尚苍穹

    侠路相逢,道武至尚,我欲渡终生成佛。我乃道家天才、佛门天骄,一心与世无争,尔等却要赶尽杀绝,罢了罢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便一领风骚数百年。征服无尽的大域,傲世苍穹,踏碎乾坤,唯吾独尊!
  • 永恒之心—奈欧奥特曼

    永恒之心—奈欧奥特曼

    最混乱的时代……最黑暗的时期……有悲伤,有愤怒,有泪水,还有……英雄!
  • 孙子兵法的智慧壹:孙子兵法与中华权谋

    孙子兵法的智慧壹:孙子兵法与中华权谋

    本书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运用到了管理培训过程中去。内容包括:“国之大事 商战谋略”、“存亡之道 存乎一心”、“上兵伐谋 战略为先”等共6个部分。
  • 重生之系统在手

    重生之系统在手

    前世,她陌颜。遭恶人杀母、背叛、陷害接连不断的降临在她的身上。时光倒流,她变成了另一个人陌言,上天眷顾,让她得到了万能系统,生活得到改善,那就让她以这个新身份把属于自己的全部都夺回来,一步一步将他们打入地狱,让恶人生不如死!注:(万能系统就是类似于超级商场一样的东西,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O(∩_∩)O)希望亲们多多支持!么么扎!|本文不会收费,多多支持!QWQ笔名已改
  • 未来故事之花形

    未来故事之花形

    每个人或许总有一段哭笑不得的人生经历,也许令你刻骨铭心也可能令你痛不欲生,是爱情是亲情。人生中的每一个分岔的路口就或许就应该是人生的转折点,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可能我们未来就不同!人有一半的时间可能都会在做选择,当然有错有对,可是当我们选择错了的时候怎么办呢?错了我们就要承受!你知道人活着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其实就是无能为力!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错嫁军婚有瘾

    错嫁军婚有瘾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说拍就拍的写真,一次意外的来临遇到一场不可思议的婚礼。米粒从来不以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发生的种种让她迫不及待的结束旅行开始逃离,然而可怜如蝼蚁又岂能逃脱定位芯片的追踪......一场荒唐的婚礼,邂逅一个可口的新娘,上官耀的世界开始霓虹闪耀,他说你是我碗里的米粒,看你如何跳出我的碗......当米粒遇到上官耀,当小教师遇到大军官,深山支教都逃不掉的追踪,或许这就是缘分......“上官耀,难道你不用上班吗?”“当然要上班啦,我现在的任务是拿下你!”某男邪魅的笑声在空寂的山谷里回荡,颤抖了某颗小米粒的小心肝“我是从呢还是不从呢还是从呢......”
  • 系统之我是欧布

    系统之我是欧布

    一觉醒来,就发现世界变了,变成丧失纵横的世界,而我却得到了一个奥特曼的系统,因此从而崛起。
  • 半吊子道士

    半吊子道士

    这是一个拥有“扯”和“吹”元素的小说,认真者请自行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