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00000074

第74章 颜之推:千载终不为小人

名人简介

颜之推(531~595年),字介,琅琊临沂人,被称为6世纪后期“最博学而有思想”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心法探源

颜之推认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即读书钻研学问是为了启发智力,开阔视野,使人恭敬省俭,谦卑自持,清心寡欲,趋利避害。他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读书的目的是修身养性,充实自我,提高能力,而且还将读书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从而有力的批驳了当时的“读书无用论”。

颜之推青年时期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晚年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所以他对读书学习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一、广泛阅读,注重眼学

在《勉学篇》中,颜之推以大量的篇幅说明要博学唯有广泛阅读,博览群书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并帮助解决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颜之推认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即只有尽可能地扩大阅读的范围,并通过比较阅读和积极的思考,才能获得准确无误的知识和学问。因此,“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他还批评“世人多蔽,贵耳贱目”,反对那种不重书本知识,反而把道听途说作为学问的浮夸文风,提出要注重“眼学”,也就是自身务实的阅读。

颜之推不仅强调广泛阅读,也十分赞同古人所说的“多为少善,不如持一”。一个人不可能穷尽一切知识,所以读书要有的放矢,专于一处,万不可贪多求大,囫囵吞枣。

二、切磋相起,学有所得

颜之推认为读书学习绝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他引用《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话,并解释说:“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所谓“切磋相起”,就是必须经常与人交流,通过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和长善救失的方法来读书,才会释惑通达,学有所得。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尔雅》说“如切如磋,道(导)学矣。”颜之推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承认切磋在读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切磋相起,离不开相互问难。《尚书》曰:“好问则裕”,只有多问,善问,敢于向师友请教,不怕批评,才能解决疑惑,丰富知识,纠正谬误,使学到的知识更为确切、牢固。

三、领会精要,学以致用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学不可以不博;人生有涯,时光易逝,学不可以不精。颜之推认为读书应该广博而且精要,必须抓住主旨,切中重点,才能学有所得。“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因此死抠章句、不得要领的读书简直是浪费光阴。此外颜之推反对空谈,认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然而“世之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所以他提出读书要务实,要学以致用,不能“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并用“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的谚语来讥讽那些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的读书人。

四、剖析文字,融会贯通

文字是构成文章的基础。作为著名的文字音韵学家,颜之推深知文字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应从文字入手,通过剖析文字,才能避免望文生义,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文字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以阅读时要通过上下文融会贯通。

五、技虽可贵,勿尽信书

“技之可贵,莫过读书”,读书可以获得技艺和才能,可以提高谋生的本领,可以充实自我、修身养性。但并非所有的书都是好的,一个人不仅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要有去伪存真的眼光。颜之推认为自秦始皇焚书以来,典籍错乱的现象很多,又因传抄有误、版本有异,所以读书时要选好的版本,注意鉴别,勤于思考,对于质疑的地方要进行校勘考证。

同类推荐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向北向西:两位中国记者在“中俄友谊之旅”的行走故事

    向北向西:两位中国记者在“中俄友谊之旅”的行走故事

    本书通过自己的文章让从未去过俄罗斯的中国人全面了解这个白桦林的国度,讲述行走俄罗斯喜怒哀乐与难忘记忆。
  • 常用成语纠错480例

    常用成语纠错480例

    成语作为人民智慧的结晶、汉语言中的精华,以其约定俗成、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用对了,彰显文采;用错了,贻笑大方。本书按拼音字母排序,汇集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中常用的、容易用错的成语,并对其出处、本意、错例以及错误原因进行了分析解释,以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热门推荐
  • 美人在望

    美人在望

    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总是太单纯、太早太早就爱上那个人。然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在爱情的苦海中浮沉,独品爱恨欢悲。若爱上他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她的人生是不是要将这个错误更正?还是孤注一掷的继续将这个错误延续至终?人生只若如初见,定不负相思意。
  • 御气阴阳

    御气阴阳

    一个本想平凡一生的乞丐,却因一个机会一场灾祸使他痛思之下拜入御气宗门,而后意外发现身绝脉漏体,却不甘平凡,以坚韧的意志冲破自身,从此一步步走向逆天之路,在群雄林立,尔虞我诈的世界,何处才是我的归处,天不予我归处,我便杀出归处,我命由我不由天。。。。
  • 商海弄潮

    商海弄潮

    内容提要历史的车轮转到九十年代初期,燕山南麓的钱守义、顾一鸣、张磊等人,他们不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寂寞生活,在不断流失的岁月中,交替变换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开辟着自己的商业之路。
  • 二十一度

    二十一度

    她喜欢他死去活来,他讨厌她从十八岁到二十八,三年的等待,只换来他在床上的一句贱女人。等他发现她在生命里不可替代时,她已经手放开。不把当年作笑谈,只取你如锦年华来换。
  • 天尘迹

    天尘迹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逃亡暗世

    逃亡暗世

    平静而和谐的世界突然之间改变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已经要到来,象征着死亡和掠夺的种族降临地球,星际文明也必将和人类文明擦出灿烂的火花。人类必须接受现实!逃亡!逃亡!曾经的大官,明星,土豪们,对不起!这里人人平等!!!
  • 九天神国

    九天神国

    笨,木讷,头脑简单,一根筋。善,倔强,四肢发达,女人缘。修武成仙,保护爱他的人,呵护他爱的人,从生下就离不开前生的影子,平凡的他注定将不再平凡。本文是建东呕血之作,本人将保证上传速度,希望大家能点击支持,建东不胜感激。
  • 司灵记

    司灵记

    落魄棋士穿越异界,别人有随身老爷爷给功法、指导下副本,他只有随时被吞噬灵魂的风险。别人杀人夺宝灭恶少。他作为地主家的傻儿子只能每天战战兢兢,期待不被那些天骄看上。别人惊才绝艳师门器重,他资质平庸毫无存在感。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危机重重,稍不注意,小命就没有了。看着那些惊才绝艳,随身带着老爷爷,屠人全家只求自己念头通达的同行们。司北就日了狗了,同样是穿越者,为毛差别这么大?他只好提着三尺青锋,加入人、魔、仙、妖这一大棋局中。黑白不辨我自断阴阳!
  • 我要当球星

    我要当球星

    28岁博士生学霸,立志要做球星的成长故事。不做小妖做老妖,一切还来得及。我踢的是“情怀”。
  • 穿越之温柔相公

    穿越之温柔相公

    “本公子要洗澡。”某男一副邪邪地表情。某女一瞪,“你洗澡关我什么事?”某男却是不甘心,靠近她,理所当然地说道:“我是你夫君,难道你不应该伺候我洗澡?”“你流氓!”某女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顿时满脸通红,瞪着他,“不是有丫鬟们伺候吗?”“如果你不担心我被吃豆腐,我现在就叫他们来伺候。”某男一脸正经。“你……”某女终于妥协,“还是我来吧!”某男得逞,一脸笑意。无耻,太无耻了,某女愤愤地看着他。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交出去的心,便再也收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