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00000010

第10章 张五常:给学生的四点建议

名人简介

张五常(1935~)年在香港出生,高中毕业后,到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主修经济,并于1959年在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使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跟随诺贝尔经济获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获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心法探源

张五常先生凭借自己在经济的方面的成就和在中文世界里的开创性建树,曾多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奖。他在读书、治学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这和他的成才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在1981年新年期间时曾向大学生发表演说,倾心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为了全面的把握他在读书方面的心得,现将张五常先生的演说辞记录如下,想必读者会心有所悟:

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一些建议。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且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也会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一一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一一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一一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一一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一一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人。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一一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一一“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一一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一一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一一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是愈尖愈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题,答案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一一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实难以为外人道。

同类推荐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逾百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谛听生命的呢喃

    谛听生命的呢喃

    小时候,我很讨厌雨。每次下雨的时候,雨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脸,淋湿了我的全身,淋湿了我的书包,淋湿了我的梦。一见到下雨,我就心烦;一见到下雨,我就感到苦闷、彷徨,甚至无奈。长大后,在饱读诗书、走遍天涯海角、历尽沧桑之后,我便觉得,看雨别有一番情趣,听雨更是一种享受。
热门推荐
  • 中华神童故事(二)

    中华神童故事(二)

    为此,这套故事丛书共精选了众多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能给广大儿童读者以智慧的启迪,中华神童故事系列丛书共分为《中华神童故事(一)》、《中华神童故事(二)》、《中华神童故事(三)》和《中华神童故事(四)》四册。
  • EXO不变的承诺

    EXO不变的承诺

    第一世。18岁的她遇到了23岁的他,当时的他朝气蓬勃,为了梦想努力20岁的她遇到了25岁的他,当时的他万众瞩目,为了梦想前进她明明是世界首富的千金,却为了他独自来到韩国。看到了3年未见的哥哥,看到了想念了3年的他。设计,陷害,分手…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一个身份!“小琪,相信一见钟情么?”---朴灿烈“信,因为我就是这样喜欢了你一辈子”---李梦琪“我也是”---朴灿烈(此文纯属虚构)
  • 也许触动你一
  • 重生之天眼系统

    重生之天眼系统

    作为一名退伍十年有余,身残志坚在城市监控室上班的辅警兼宅男,林不凡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欣赏出现在摄像头下各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漂亮软妹。然后,在某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工作日,他趴在了操控台上,长眠不醒。再然后,睁开眼的林不凡惊讶的发现,他回到了十年前。再再然后……等等,视界上多出的这个画面是什么鬼?这……这不是自己天天都在接触的城市监控系统么?我靠,居然还有升级功能?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邪王独宠:嗜血废材妃

    邪王独宠:嗜血废材妃

    22世纪制蛊世家嫡女公孙霏,遭家人背叛穿越到异世大陆却阴差阳错地到了东方家废材身上。废材?呵呵看我如何创造大陆神话!可偏偏那个人,对我契而不舍,他绝美的脸庞上挂起邪魅的笑容“霏儿今夜留个门吧”东方爵霏说“没门”“那太好了,我进去顺便给你装个门。保证不会被别人看到”!“无耻”
  • 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曾经是你把我逼向死亡的边缘,再亲手把我推入地狱,害我像小丑一样卑微生活。凤凰总有成长的一天,涅槃重生,浴火蜕变,如今我,日奈森亚梦,回来了!心已死,一切是否往好的方向发展,所有的一切又是否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杀戮指引的道路前途茫茫,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切尽在《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 深陷黑夜惑情:独宠面具娇妻(速更)

    深陷黑夜惑情:独宠面具娇妻(速更)

    “男人,做我的解药!”初次见面,她被人下媚药,向他求救。英俊绝伦的冷傲男人嘴角带着一丝冷笑,“女人,你敢把我当解药?”手,却不由自主地摸上她的身体。一夜缠绵过后,他迷上了她的味道,她却没有留下姓名便扬长而去。哼,女人?想逃?他唇边泛起一抹冷笑,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你……
  • 末日之最后的黎明

    末日之最后的黎明

    既然黑暗降临在冬日的黎明,那我便做这死冬最后的黎明。“我在哪里,哪里便是黎明”
  • tfboys之跨族恋爱

    tfboys之跨族恋爱

    二源偶遇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族长孙女清璇,清璇被变态美男哥哥百般虐待?小凯到处招惹桃花却遇见暴力专一女顾一,没有想到顾一竟然是一个恶魔公主?千玺巧遇自残少女宁溪溪,溪溪原来是妹控?源:“清儿,我会保护你的!”(元气满满)凯:“我……再也不沾花惹草了”(虚)玺:“她俩该不会是……(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