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300000007

第7章 吴士宏—短故事也能很精彩 (3)

香港集训的日期迫近,气氛越来越紧张,最后一次“入学考试”是在出发前三天,综合考那一大摞学过的教材、练习,涉及从操作系统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所有基础知识,还包括商业基础知识。考试那天护照签证机票都已经办好了,拿在手里很沉重——如果考试不及格就要交回去。这次去不了倒还可能再有一次机会,可谁愿意落伍呢?在最后冲刺阶段,我本想自己单独复习——我已经有了自学的经验窍门,独立的高度集中对我是最有效的方法,与一群人在一起复习免不了受干扰,再说我也不是最困难的。这时我的同伴们仍然在集体复习,互相帮扶着,大家都很无私,我第一次强烈感受什么是“团队精神”,暗暗羞愧自己的自私!我选择了和团队在一起。这也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向选择——不论是有形的人员组合,还是无形的信念组合。如果我不选择团队,后来也不会有机会成为精英团队领袖,至多是个管规矩的经理而已。

我们八个全体通过,我们要去参加第一期专业培训啦!苏珊担心我们第一次出国情况不熟,特地带了两个清华的去香港打前站。樊玉和江岱先到了两天,在机场接到我们,大家格外亲切,见我惊叹从天上就能看清楚启德机场外面的万宝路广告牌上的小字,他们老练地告诉我说比这大的广告牌有的是。香港的出租车开得飞快,车外的高楼迎面扑过来再落到后面,像大树林子一棵接一棵闪不到头。

集训——专业形象的“童子功”

第二天集训开始。那时香港和新加坡都有IBM的亚太培训中心,1993年以后大削减时只保留了新加坡的中心。我们的班有五十多人,来自亚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学第一件事又是考试!考完试立即拿去判卷,这才开始每个人自我介绍,兼做了选举班干部的预选演讲。班很大,自我介绍了一圈就一个多小时,休息以后就少了一个人——开学考试没通过,当时就“退班”回去了。我们几个互相看看,用目光交流庆幸和鼓励。以后四个星期每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大考都排在星期一一早,让你非得周末用功不行。再考不过不会立即退回,但是总分会严重受影响,总分不及格就会影响以后的培训,也会对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香港就摆在那儿,再没时间逛,只能晚上看看窗外的霓虹灯。教室里座位是先安置好名牌的,隔几天就重新打乱一次,为使所有的人打破地域界限尽量横向交流。项目作业都以小组布置,每人有单独角色,但是必须与组员配合才能做,个人分高没用,以小组的平均分为重。这迫使每个人必须参与全组,不仅做好自己的,还要明白别人的,帮助最差的组员。每个组的进度都不可能快——只可能是最慢的组员的速度。每个小组是“随意”组合的,每个人要迅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交流,密切配合。课程是专为熬人设计出来的。每人每天最少都得熬到两三点才能做完作业,全组一起熬,谁也跑不了。“全组一起熬夜”,这是IBM前线(field)营销队伍最典型的工作特征。IBM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机器,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工作,团队、配合、沟通,步调一致,是保持大机器正常运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培训的重点。

我们八个人都分在不同的组里,我们自己还保持着“组织”,需要互相支持着迎战我们最大的困难:英语听力!我在组里的英文还算是中上,也不过是许国璋四册再加点词汇,听专业课根本不够用。第一天下来大家都有点傻眼,谁也没听懂老师用泰式英语讲的课。最怕的是韩国老师,讲什么听起来都像“轱辘轱辘转”;新加坡口音怪怪的还传染性很强,能多听懂一点,可跟不上,他们讲话飞快,把好多句说成一串,没有停顿,一口气说到喘不过来了才随便给个标点。每天下课我们赶紧一起凑笔记,东一点西一点连猜带忆明白了六七成,赶紧四散参加各自的项目组“夜班”。八个人中老夫子的英文最困难,又本来是四平八稳不着急的性格,经常是我们凑了半天笔记了,他像老生起唱似的嗽一声“嗯……咳……excuse me……”提个问题,大家跟着他找那个问题,才发现原来他还在十几页以前那儿琢磨呢,大家就赶紧折回去再陪他过一遍。

除了小组项目作业,还有个人的专业风范训练。不管是工程师还是销售人员,统统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训练的方法是“模拟销售”,场景设计简单初级如同儿戏:学员是卖铅笔的销售员,去拜访一个初次见面的客户(当然是想去卖铅笔),预先知道客户是什么职位、做什么生意的。就卖点铅笔这么简单的事,能讲十几个小时的课,做几晚上的练习,还考四回试!卖没卖出铅笔不重要,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琢磨:坐立神态,目光接触,提问题,挖掘客户需求,提供对客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就用铅笔提供价值方案!),把握时间,寒暄问候,营造沟通氛围……扮演客户的老师手里都有一个清单,哪一点做得好就钩一下,没做好的或是老师忘了钩了,都从你的分数里减。老师才不管学员们的抗议,每期学员都抱怨“太简单,太机械了”,但照样得乖乖做、乖乖考,还真有不少考不及格的。

所谓IBM人的专业形象和风格是认认真真地从“童子功”练出来的。后来从书里读到“不同方式的传授知识的效率”:如果只是单向的讲授和听讲,听讲人在课后只能记住1%~10%的内容;如果当堂交流、练习,能记住30%左右;如果课后短期内有意识地练习一次,能记住60%,也就极有可能从理论知识变成应用知识(applied knowledge)。如此看来,IBM的反复训练是有理论根据的,直训练到成为职业本能。

收获——不想掉队,必须拼命

从模拟销售专业训练中我的收获最大,我捧回去个“模子”,回去可以照着把自己往专业形象雕塑。我还终于练成与人交谈时的“目光接触”,胆量大多了。后来,偶尔和朋友说起以前我不敢抬眼看人,和生人说话就脸红,朋友们笑得东倒西歪,直夸我幽默,我感慨训练和经验真可以把人改造得认不出原形。我还知道了销售技术里,“聆听”和提问题,比“说”要重要得多,也难得多!其实多么简单的道理:你想让客户把钱掏出来,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人家,人家凭什么信你,非买你的东西?但是很多销售员在任务的重压之下经常忘了这个基本的常识,逮着客户就拼命地说自己的瓜好瓜甜瓜便宜,说得越多就是胜利,最后也不明白为什么没卖出去。

我有一次把客户的需求问得太明白、听得太清楚了,就非说服人家买更小型号、更便宜的机器,苦口婆心劝人家少花钱,还搭时费力专给人家做系统需求分析,以论证为什么可以少花钱,终于说服了客户;我还得赶紧着找别的辙补上销售指标的“亏空”。这是好还是坏?反正是我理解贯彻的IBM经商原则,这也还是今日大多数IBM人的准则吧?几十年来对IBM的评论中一贯不变的总有“官僚、僵化、机械、死板”等,但几十年不变的也有“IBM专业、规矩、守信、放心,人的素质好……”孰得孰失呢?这就是IBM,唯一的IBM。我坚信:“正直是建立成功企业的基石,以卓越的竞争探求为起点,以对伦理行为的承诺为终点。”这是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的。

小组项目的专业实用性很强,随着学习各产品系列的过程,小组要做系统分析、方案建议、系统保证,最后是“结业论文”——为客户的首席执行官和最高经理层论证购买IBM系统的投资回报。组员分工也按标准的IBM配置:总经理、销售经理、销售员、系统工程师。我的角色是“总经理”,因为总经理只做个开场白介绍队伍成员,最后说“谢谢”,这是小组帮我的忙,改变了角色。不管我怎么认真投入,还是不敢谈“投资回报”之类的事,怕做不好耽误了整个小组的成绩。改编后我的角色很容易演(到八年后我演真的总经理时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我的小组成绩不错,临时组合的几个人由衷分享团队成功的快乐。

我们“班师回朝”,八个人的总成绩中等稍稍偏上,大家互相帮扶着一起走过来,无一掉队“伤亡”。苏珊乐得合不拢嘴儿,比我们都高兴,嘱咐我们好好休息一下,我们真需要补补觉了!我自己的成绩算比较好的,但是一点没有偷着乐——我清楚地感受到危机,这个公司这个行业里都是聪明人,要想在聪明人堆里出头,只有拼其他的东西——韧、忍,还有,我能拼命。我只有拼命努力才可能跟上这优秀一群。与优秀的人为伍是我得之不易的幸福,我不想掉队,必须拼命。

我觉得我真幸运。

附录:IBM的用人标准

IBM的用人标准为1个“I”和3个“C”。“I”表示一个人的品德(integrity),3个“C”分别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工作投入(concentration)”。

一个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技能、工作方法都是后天可以学到的东西,但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若品德不好,就难以符合IBM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工作的投入也是考核员工的必要元素。

IBM很重视评估,尤其是自我评估的重要性。员工通过评估,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塑造符合公司要求的风格,成长为具有领导才能的员工。

每年年初,员工会写出自己的工作目标,制定出全年行为准则,员工按照这个准则进行工作。每位员工的工作目标都由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由其主管进行考核。年中时,员工自己需要小结一下,看什么地方没有做好,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年终时,员工再进行总结,直接主管也要参与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得出一个评估结果。在此过程中,员工可以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工作目标。

这种评估结果也是员工考绩、升迁、加薪的主要依据。能否将公司的价值理念贯穿到工作中是员工工作成果的最好体现。

在IBM,衡量员工的工作有3个标准:

一为独立性。员工是不是具有独立作业的能力,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工作。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需要几个人的帮助,还是能单独完成。

二要看员工是否有前瞻性,是否对未来有预见性,能否预测到未来的发展。

三是“从无到有”,也是最关键的。“从无到有”包括了员工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所谓从无到有,就是面对一项工作开始的模糊状态,员工自己很快地找到一个清晰的方向,并按照这个清晰的方向有目的、有创新地完成工作。

今天,IBM建立了“紫禁城”、“温布敦富”、“3D Jam”、“Circuit City”等多种数字小区和虚拟岛,在这里,员工可以与家人、合作伙伴、校友自由交流,“相互挤压”想法。为什么IBM这么热衷于虚拟世界?因为它希望能留住优秀人才。

同类推荐
  • 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所有取得成功的人并非他们有多么超乎常人的智慧,而是他们懂得经营自己。他们正确地选择了对自己最合算的“成功”方式,那就是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运用他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成长,以此不断丰富自己,逐渐缩短实现成功的距离。
  • 成功就要多个心眼儿

    成功就要多个心眼儿

    该书内设让自己的眼光变得更宽广、“性情真挚”让掌声更热烈、“自卑”是超越与成长的动力、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每个缺点都有独特的价值等45个主题。
  •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自愈力是身体的本能不是异能身体的问题就让身体自己解决。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探索心灵是一段身体自愈的旅行,身心合一寻找最完美的自我。求人不如求自己,身体内部有神医。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认识完整的自己生病也是身体的需要,接受才是治疗的开始身体既然有能力把病长出来,就有能力把病再长回去。关注疾病身体就会靠近疾病,关注健康身体就会迈向健康。"
  • 转角即是光明

    转角即是光明

    在一生中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如此难以接受,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一米阳光编著的《转角即是光明》中温暖人心的故事,贯穿着对人生、情感、事业的感悟,折射出生活的简单与复杂、高潮与低谷,学会在世间百态中领略禅意的美。
  • 记录成长轨迹(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记录成长轨迹(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小行星也能卖钱、做生意的眼光、把敌人变为朋友、黑夜是何时结束的……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好奇,也会遇到五光十色的事情,这需要我们用笔去记录,用眼睛去记录,用心灵去记录,进而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久而久之,记录的成长轨迹就成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大宋宣和遗事

    大宋宣和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心,快到碗里来

    甜心,快到碗里来

    那一年的夏天,我回首,再见你,你是我心中那刹最绚丽的烟火,因为闺蜜与兄弟,爱吃的宁筱溪和逗趣的叶熙辰陷入了一个甜甜的“陷阱”了,本来是很气愤的,可是为何,悄悄地,离不开对方了·····也继续愿意当这个傻子了·······一场校园欢乐恋爱甜蜜进行时
  • 灵破五洲

    灵破五洲

    剑灵重生,天子归位。一句自上古预言流传至今,一位自地球而来少年手持偶得而来破剑披荆斩棘,历经万难,斩灭心中恐惧,证实那万古预言……
  • 笔底烟花

    笔底烟花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老的皱纹都数不过来,老得都认不出彼此的脸,那些逝去时光中念念不忘的事,都会在一天天追掉中渐渐被遗忘掉,直到有一天我们在人海中擦肩而过,你停下来看着我的眼说着好久不见……
  •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么么哒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么么哒

    那一年,她两岁,他三岁。她喜欢跟在她的琛琛哥哥后面跑,因为他只会对她一个人好。一辈子只喜欢她,永远不变。在以后的某一天,他扶额,为什么自己喜欢上了这么个傻丫头。
  • 重生之龙战星宇

    重生之龙战星宇

    重生与黑暗降临之时,拥有前世末世时五年生死经历,守护亲友红颜,挽回所有遗憾,再战死敌和入侵物种,作为龙的传人,凌锋鏖战星宇,让人类屹立宇宙之巅。
  • 百世苍穹

    百世苍穹

    懵懂世事少年,不满家族冷酷强权,独自踏上征程,追寻自我感官,心中向往的那个乌托邦。
  • 疯斗星空

    疯斗星空

    流浪星空的青铜巨柱,绝望的飞向未知和迷茫,它……究竟承载了谁的希望?灭绝人性的万族战场,交织着人族的血与耻辱,谁……一怒之下挥刀屠至尊?怒吼……宁为热血肉,不做叛族狗,宁为刀下魂,不做可怜人,宁为亿狂屠,不做丧尊奴,宁为万族王,不做软弱郎。为生存而战,傲骨破碎死不悔,为尊严而战,万颅染血笑苍天,为族人而战,热血满腔荡空撒,为兄弟而战,携手苍穹成至尊……
  • 夫君不好惹:狂宠锦妻

    夫君不好惹:狂宠锦妻

    “夫君,还请消停一会儿吧,日日这般折腾,锦儿受不住……”嫁于他,她夜夜哀求。男人不满的放缓:“正因如此,才该多练练。”这也能练?她迷茫了。她是个逆来顺受的贫家女,他身边有那么多莺莺燕燕,每一个都比她耀眼,可他却这般痴迷于她,到底是因为什么?是耽于她的皮相,还是真的爱慕于她?她一无所有,何德何能,值得他倾心相付?
  • 大天尊

    大天尊

    仰首,剑破天穹,俯首,拳震山河,尊爵气势,横扫八方。少年慕歌,带着一颗永不屈服的心,掀起一场热血沸腾的故事。